高三历史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三历史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三历史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三历史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三历史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 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3、科举制实行的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 B、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 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 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5、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l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A、 B、 C、 D、 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7、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8、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B、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 D、颇具聪明,有利于化解纷争9、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10、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11、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说:“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位代表”是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B、中央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对国务院的工作都具有审议权D、全国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2、“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1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以下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中美建交 粉碎“四人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回归。A、 B、 C、 D、14、“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为。“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 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轰炸南联盟C、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 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自由国家”15、下列语句出版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之中或历史人物之口,对于这些观点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僇力本业,耕织臻粟帛多者复期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丙: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重农抑商,丁反对工商为末16、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400亩 B、300亩 C、700亩 D、100亩17、右图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18、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一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是(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1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D、生活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20、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C、白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2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家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动力22、“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23、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24、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蒸汽机 汽车 骡机 电灯A、 B、 C、 D、 2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方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的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6、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糜(笼络)耳。”此大臣( )A、属于洋务派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C、属于顽固派 D、认识到了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27、191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创的三喜牌香烟大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由此,引起了英美公司的忌妒,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出诉讼。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自知势力不敌,逐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原因公之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的销路反而更好。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C、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 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8、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初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30、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12分)中国古代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泵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迁,多治麻丝葛,捆布参,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向居易朱陈村材料四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请回答:(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占代农业生产力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3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3)根据材料四,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4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2分)32. (14分)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请回答 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分) 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哪里?(1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分)(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请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突破?(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哪些成就?(3分)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有哪些变动?(3分)33、(14分)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分)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中国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