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docx_第1页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docx_第2页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docx_第3页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docx_第4页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来源】:人文素养国学经典判断1.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所共同构成,但是如果从它的主导方面上看,儒家的文化和价值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YN2. 儒家认为,法制不可能单独有所建树,律例不可能自动被实行,再完善的法律也要由正确的人来行使。YN3. 建设和谐社会的提法是符合儒家传统思想的,儒家讲的和谐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和谐,它是小到人的身心的和谐,大到家庭、社区、国家的和谐,扩大为整个宇宙的永久、广大的和谐,这是儒家的理想。YN4. 儒家是反对百姓的私利的,认为个体的利益应该服从于集体的利益。YN5. 西方政治学认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政治上的一个主要关系,但是,儒家思想则挑战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它始终认为要以德服人,想要王天下,首先还是要以德。YN6. 法家的治国思想把有效的管理、有条理的秩序和公正理性意义上的管理看做是治理的初级层次,而始终把得民心、得到人民的爱戴看成是政治的最高程度,看成是政治的最高境界。YN7. 儒家的治国理想是诉诸于法律手段的,而不是以礼俗和道德教化为主要途径。YN8. 四书中,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中庸是曾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大学是孔子的孙子子嗣的一些基本思想,孟子表达的是孔子的学生孟子的思想。YN9. 从哲学上来讲,中庸的“庸”字就是平庸的意思。YN10. 儒家讨论的公私义利指向的对象是士大夫,是接受教育的知识分子,是一种讨论官德的命题,并不是指向百姓。YN单选1. 汉武帝时期,六经中的( )失传,所以汉武帝立了“五经博士”来专门研究这些文化经典。A)诗经B)易经C)乐经D)礼经2.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完整地表述了儒家的( ),那就是“知行合一”。他认为人们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去做,以为要先知后行才是对的,这种做法不行,它会导致终生不行,终生不知,因为知是永远求不尽的,如果严格按照先知后行的思路进行,实践就永远不能实现。A)实践观B)荣辱观C)价值观D)世界观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 )中的名句。A)论语B)孟子C)荀子D)礼记4.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一般认为,儒家是( )所开创的一个学派,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5. ( )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明确地表示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A)周易B)礼记C)尚书D)春秋6. 以人为本,其实并不是儒家最先提出的,它最早见于( ),从西周以来,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在不断地发展,它包含有不同的角度和意义。A)管子B)史记C)老子D)韩非子7. ( )在几千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发展中,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文明的重新建构中,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精神标志。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8. 在前秦到两汉之间,儒家经典包括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乐经、春秋,称为“( )”。A)六书B)六义C)六经D)六艺9. 由于( )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套核心价值观是跟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处境和生存条件相符的,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它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唯物主义思想10. ( )认为一个国家理想的治理不是仅仅具备秩序就可以,而是理想的社会一定要有羞耻心,并且用道德教化的方法去引领理想社会的实现。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多选1. 以下表述,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B)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C)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D)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 以下论述中,表达了儒家民本思想的是:( )A)道之以正,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民之所欲,天地从之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 以下典籍中,属于儒家经典的是( )。A)礼记B)尔雅C)孝经D)孟子4. 儒家的治国思想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德治为本和( )。A)重男轻女B)重农抑商C)以修身为本D)以家庭为本5. 对于儒家文化的地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文化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依据B)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观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