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doc_第1页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doc_第2页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doc_第3页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doc_第4页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据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6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1.6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万人,占总人口的7.2%;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7万人,占总人口的2%,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3%;100岁及以上老人288人,居省内各城市之首,其中男性82人,女性206人。按照联合国公布的年龄标准,当一个社会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时,这个社会就称老龄化社会。大连早已超过这一标准,分别高出老龄化标准3.7、5.8个百分点,在2000-2010年的十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31.3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3.57%,均快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速,也高于全市总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2.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值2.53个百分点,大连城市的人口发展已经进入真正的老龄化时代,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比重提高、独居老人增多等特点。一、大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1、从总量看,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步增高。2000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4.4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比1990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0年提高3.18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呈递增趋势,平均每年新增老龄人口超过3万人。2、从性别看,女性老龄人口多于男性。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7.6%,女性占52.4%;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5.4%,女性占54.6%;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28.5%,女性占71.5%。随着年龄的递增,女性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男性人口比重越来越低。3、从地区分布看,北三市老龄化尤为突出。老龄人口从多到少排序前6位依次为普兰店市16.1万人、瓦房店市15.9万人、甘井子区15.1万人、庄河市13.9万人、沙河口区11.5万人、金州新区10.9万人。除高新区(占7.79%)外,其他各区市县均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多到少排序前6位依次为花园口经济区19.2%、普兰店市19.02%、瓦房店市18.82%、中山区18.56%、保税区17.945、庄河市17.74%。各地区老年人数及占其总人口比重图示单位:人,%4、从生活状况看,独居老人明显增多。全市家庭户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为69.8万户,占全市总家庭户的30%,比2000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独居老人达30.6万户,占老年人口家庭户43.9%,比2000年提高了10.6个百分点。其中单身独居老人为11.3万户,占老年人家庭户的16.2%,比2000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只有一对老夫妇的户为19.3万户,占老年人口家庭户的27.7%,比2000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5、从身体状况看,老年人健康水平较高。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也较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人占82.7%,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占97.1%。6、从婚姻状况看,老年人口中有配偶者比重略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配偶者比重为75.37%(详见下表),比2000年提高1.73个百分点,丧偶者比例从2000年的25.14%降为22.9%,下降了2.24个百分点。有配偶老人比重的上升,利于增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老年人口的婚姻构成单位:%未婚有配偶离 婚丧 偶2010年0.7775.370.9622.92000年0.6673.640.5625.147、从生活来源看,有独立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居多。72.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财产性收入),比2000年大幅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其中,依靠离退休金和养老金生活的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1.9%,与10年前基本持平;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26.4%,比10年前下降18.85个百分点。8、从人口抚养系数看,总人口抚养系数有所下降。人口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处于被供养年龄(一般指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人口与处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也被称为年龄抚养系数。如果只计算15岁以下人口与1564人口的比,则该比值为少儿抚养系数;如果只计算64岁以上人口与1564人口的比,则该比值为老年抚养系数。2010年大连市的抚养系数为25.95%,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近26名被供养年龄人口。与2000年相比,下降6.92个百分点,即现在比2000年少负担了7名被供养年龄人口。从普查数据还可看出,大连市少儿抚养比为12.47%,比2000年的21.29%降低8.82个百分点,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少负担9名少儿人口。老年抚养比为13.49%,比2000年的11.59%上升1.9个百分点,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多负担2名老年人口。大连市的总人口抚养系数下降主要是受少儿人口大幅度减少影响所致。二、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财政负担加重。老年人增多,会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负担,我市领取退休金养老金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比重将继续提高,财政负担会不断加重。2、空巢老人问题。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老年人的婚姻问题也值得关注,未婚、离婚、丧偶老年人增多,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相互体贴照顾、和谐的婚姻生活对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3、年轻人负担增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独生子女人口成家后需要赡养和照顾的长辈将达到48人,随着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年轻人的负担加重。4、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少年人口的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带来就业人数的变化,将引起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我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1、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化的老龄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照料服务,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快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等六大发展重点,解决好“空巢老人”精神寂寞、生活照料等现实困难。2、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作用。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具有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引导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抓紧实施以房养老制度。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我省将开展“以房养老”和农村以土地养老等新的保障制度试点工作。所谓“以房养老”,也常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给银行等特定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我市老年人拥有自己独立房产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