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朗诵的语言特征 朗诵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语言形态和表现方法。朗诵被称为“语言的音乐、声音的雕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朗诵是众多语言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和其它语言艺术相通的创作共性,但在创作方法和艺术规律上又有其鲜明的个性6 朗诵需要技巧,在朗诵的过程中要想恰当而准确地运用技巧,就需要对其语言特征有所了解和把握。一、变化和对比的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文字和语言演变的越来越丰富和生动。作为朗诵者,当我们徜徉在这些精美的文字语言之中,并承担着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神圣使命时,当我们面对一篇篇凝聚着作者全部心血的作品,体昧着作者从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或悲或喜,或褒或贬,或如泣如诉,或荡气回肠的情感世界时,有谁还会无动于衷,冷漠淡然呢?此时,朗诵者应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去感受作品,用活跃的形象思维,生动的语言形态去如实的表达。因此,在语势上如何把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扬顿挫,其实质就是语言在表达过程中的声调的高与低,音色的虚和实,节奏的快与慢,语气的强和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前提下,恰当的运用这些语言元素,从而准确生动的表达作品。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作品。透过寥寥数语,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仰望一轮明月,夜不能寐,思念故乡的情景。朗诵时声音不宜过大,语速也应平缓,表现出“静夜”的氛围。读第一句时声音要实,表现出“偶然看到,顿生感慨的情景,同时也为第二句的“虚”做好铺垫。第二旬之所以要“虚”,就是因为这个“疑”字,如果“实了,意境和氛围就会荡然无存,此处一“虚,不仅体现出语句的变化和对比,突出了“疑”字的内涵,同时也为第三旬做好了铺垫。第三句的重点在“举头二字上,体现出一种动感。 “头”字适当拉长,与“望”字巧妙连接, “明月”二字微微上扬,既表现出诗人的“直抒胸臆,又与第四句的“低头二字形成了对比和反差。 “举头”应“放”, “低头”应“收。“思故乡三字要拉开,最后的“乡”字要适当延长,收住。这样的朗诵会使全篇始终贯穿着变化和对比,使这简短的小诗也能体现出一种大气,令人回味。如下: 床前明月光(语速平缓,用实声) 疑是地上霜(“疑是用虚声,自闻的感觉。 “地上霜应与上一镪的“明月光相呼应) 举头望明月(。举头要有动势,声黼高,“望”字也要提起,并适当拉长) 低头思故乡(“低头”声调略低, “思故乡”三字声音要结实,深沉, “乡”字适当延长,尾音收住)通过以上方式的处理,我们就从形式上大概了解了“变化和对比在朗诵中的作用,就好像画中的色彩,音乐中的旋律,只有准确恰当地运用变化和对比,才能使作品五彩斑斓,悦耳动听。在朗诵中掌握好了“变化和对比,才能使作品脍炙人口、感染力强。二、尺度和分寸的特征 我们谈到了朗诵语言的第一大特征,即变化和对比。但是在变化对比中还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在艺术范畴内,语言表达有两大技巧,即语言的内部技巧和语言的外部技巧。对一篇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分析研究,具体的“感同身受”,是表达好一篇作品的基础,这属于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语气、重音、停连、节奏,使作品呈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艺术色彩,这属于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可以说,语言表达的两大技巧是语言表达过程中把握好尺度和分寸的重要基础。当然,这必须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著名的播音教育家张颂教授曾精辟地指出: “朗诵艺术需要语言功力,需要艺术技巧,但这功力、这技巧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学习和运用技巧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对文本进行整体艺术把握的前提下,刻意雕琢的阶段。第二个阶段,返璞归真的阶段,在技巧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便超越了“刻意,进入了“无意,不再考虑技巧,却又是技巧无处不在 (摘自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张颂编著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之诗歌朗诵篇第8页)张颂教授的话为如何把握好朗诵艺术的尺度和分寸指明了学习和训练的方向。在生活中,需掌握尺度和分寸的实例处处存在:厨师要想烹制出美味佳肴,不仅要掌握好火候,还要对如何使用好各种辅料胸中有数,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放多少,丝毫马虎不得。对于广大朗诵爱好者来讲,在艺术创作中则更需要这种把握全盘、控纵自如的本领。赵本山的喜剧小品非常精彩, “包袱”不断,让人忍俊不禁,这其中固然有剧本、表演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演员把握台词的尺度和分寸的能力起了关键的作用。三、想象和“再现的特征 朗诵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因为其在表达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形象思维。作为朗诵者在作品表达的过程中,要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转化为活生生的连续不断的画面,并将画面努力转化为具体的感受,然后作用于语言,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更加富有色彩。对于朗诵者来讲,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是最高境界,也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丰富的艺术想象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比如:当我们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我们的眼前应该浮现出西北大漠苍凉的景象;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一缕狼烟直直的升入天空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情,边陲遒劲壮美的景色跃然赡巾;当我们读到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予烟雨朦朦的西子湖畔,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映入眼帘 总之,朗诵者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提供给我们的人物形象、环境场景等要素进行推理、分析,努力使自己“设身处地地生活在作品规定的情境之中。这个过程既叫“情景再现”,也叫“体验。是每一个朗诵爱好者都要掌握的一门技能,它需要朗诵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积累。简言之:语言的生动来源于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则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为了更加形象和直观的阐释以上观点,以杜甫的石壕吏试做分析和处理: 杜甫的这首作品不长,只有区区一百二十个字,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情节生动、令人心酸的故事。有人曾评价这首诗“其言何短,其意何长”,这既准确又精辟。小文章里蕴含着大乾坤,是诗人功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朗诵者把握作品并“形之于声”功力的一种考验。 此作品为叙事体,通篇无大起大落,因此声调不宜高,语速要平稳,用声以实为主: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情景再现:风尘仆仆的诗人从远处走来,到了一个叫石壕的村庄。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准备借宿在此。没想到刚刚安顿下,就听见外面人声嘈杂,大人叫、孩子哭,鸡鸣狗吠、乱做一团。原来是官吏又来抓丁了。此句重点在“夜”字,既体现百姓生活的艰险,又表现出官吏的奸诈。) (语句处理: “暮投石壕村”语调平稳, 为后一句做好铺垫。有吏夜捉人的“夜字略强调, “捉人声调略提高用虚声,表现情况的危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情景再现:一看情况不妙,老翁立刻翻墙而走,动作很熟练,说明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老妇一边嘱咐老翁赶快逃,一边准备出门看看官吏是否朝这边来了。) (语句处理:这两旬对仗工整,“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重点强调“走”和“看”,这一“动”一“静”不仅对比鲜明,且“画面”感十足。)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情景再现:由于开门慢了,惹怒了官吏,于是进得门来就对老妇大声喝斥,可怜老妇一 边赔不是,一边声泪俱下的诉说苦处。) (语句处理: “吏呼一何怒”重点在“呼”和“怒”,“妇啼一何苦重点在“啼”和“苦;前句语气要“冲”,“一何怒三字上扬, “怒”字要实,表现官吏的霸道和蛮横。后句语气应“弱”, “ 一何苦”三字下压, “苦字应虚,表现百姓的忍气吞声,对比鲜明。)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情景再现:面对凶神恶煞的官吏,老妇颤巍巍、声泪俱下的走上前去诉说“大人呐,我只有三个儿子,全被抓到邺城去了“) (语句处理: “听妇前致辞”用声略虚,表现“ 强作镇定。 “三男邺城戍”强调“三男”, “邺城戍三字略带抽泣。) 一男赴书至,二男新战死。 (情景再现:老妇继续含泪诉说, “这不,一个儿子刚刚捎信来,说另外两个儿子不久前死在战场上了,官吏不耐烦地听着,一双贼眼怀疑地四处打量。) (语句处理: “一男赴书至”语速缓, “二男新战死”“新战死三字要有哽咽的感觉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情景再现:说到此,老妇已泣不成声, “我们现在这样活着倒还不如死了好,就像我那死去的儿子,那样什么都不愁了。 ) (语句处理: “存者且偷生”应突出“偷生“二字, “死者长已矣应使用气声, “长已矣”三字适当拉长,有叹息的感觉。)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情景再现:官吏忽然觉察里屋有动静欲进屋查看,老妇急忙 拦住解释:官人,屋内确实没有别人,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语句处理:前句语速略快,音色略虚,略显慌乱,后句“乳下孙”三字要有“声声泣”的感觉)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情景再现:老妇一边阻拦官吏,一边解释:因为孙子还在吃 奶,所以儿媳在家,不是躲藏不见官人,实在是连一件蔽体的衣裳都没有啊。) (语句处理: “有孙母未去一句“去”字略拉长,与后句“出”字自然衔接,“出入无完裙”“无完裙”三字有难以启齿的感觉)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情景再现:看官吏没有罢休的意思,老妇略微思索了一下,擦了擦眼泪、,镇定地对官吏说:我虽然老了,但我愿跟从你们去河阳,别的干不了,做做早饭还行吧?)。 (语句处理:这四句语速要稳,要“一字一顿的处理,语气中既有内心的痛恨又有无奈之下的从容,也包含着“为了孙子、豁出自己的心情。)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情景再现:一阵喧嚣嘈杂过后,一切仿佛又平静了下来,诗人目睹了一切,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忽然,他仿佛听到了一阵阵微弱的哭泣声,是谁呢?大概是房东的儿媳吧?老翁现在哪里,老妇又如何了呢?诗人怀着复杂难过的心情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语句处理: “夜久语声绝”声音低沉,表现诗人难过的心情,同时为下旬做好铺垫。“如闻泣幽咽, “如闻二字微微上扬,有“屏住呼吸,侧耳细听”的感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情景再现:天终于亮了,诗人要继续赶路。为他送行的只有老翁一人。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偷偷跑回来的。告别了老翁,诗人怀着惆怅的心情离开了石壕村) (语句处理: “天明登前途声调不宜高,表现出:虽然天亮了,我的心情却并没有因此好起来,有叹息的感觉。 “独与老翁别”应突出“独”字,暗喻老妇已经被官吏抓走了。) 以上对石壕吏做出的逐段分析,是对朗诵语言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潍坊第一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市普通中学化学高三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其他有色金属冶炼)习题库及答案
- 2026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江山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全国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河南广东联考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文职随机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北京市第101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永川区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强盛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四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考物理试题(浙江卷) 含答案
- 老年人听力障碍
- 山西省三晋联盟山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合考试 化学试题
- 游泳池运行记录表
- 皮带机及钢栈桥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CHD双心治疗心可舒解析课件
- 植筋加固工程施工合同1
- 中班数学《小动物回家》课件
- DB4417∕T 2-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春砂仁
- 物业管理预算表格模板模板(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