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三项新能力.doc_第1页
班主任工作三项新能力.doc_第2页
班主任工作三项新能力.doc_第3页
班主任工作三项新能力.doc_第4页
班主任工作三项新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工作三项新能力【摘要】网络、手机、校园非正式团体的存在,使求知欲极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学生趋之若鹜,容易沉迷其中。教育者如何兴其利、去其弊呢?应以引导为主,将学生从不健康的娱乐和交往中引向学习中去。【关键词】上网指导 手机入校 团体和谐 指导 纳新 斡旋上网指导班主任的指导能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但其中的暴力、色情、极端主义等文化垃圾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一面。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有沉迷网络的苗头,一味的斥责、批评,虽然他们在表面上会答应教师和家长下不为例,但是事实上他们还会沉迷其中,而且他们的行为会变得更加的隐蔽,更加不利于我们进行管理。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禁果效应”。所以笔者认为对学生的网络德育的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以禁止、教育为辅助手段。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一、 要以“导”为主,避害趋利,让学生看清网络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大禹治水运用了“疏导”的方法,这值得我们借鉴。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沉溺在网吧里游戏转为主动的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或利用网络学习各学科知识,如网上英语沙龙、学科辅导等等。另外,通过一些正面的例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在网络上有很多网络知识竞赛,其奖品也十分丰厚,可以鼓励和训练学生参加。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定期举行电子板报设计大赛,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组建班级网页。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地设置栏目,如班级展示、学习园地、知识窗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而且通过班级网页评比,又能增强竞争意识。在制作中不断地扬长避短,使内容更丰富、页面更新颖,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更能使制作者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学生会体会到班级大家庭般的温暖,有心理话就会更愿意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促进班级的和谐,教师也会比较容易的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有的放矢的、因人而异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内心会很充实,就不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和网友去聊天,进行网络游戏了。二、 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也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如渴望友谊、渴求被了解、被尊重,希望获得成就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素质能力或各种外在因素而无法实现这些需要,在遭受多次失败后,往往逃避到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以获得心灵的藉慰,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心灵孤寂,心理闭锁,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和老师心存隔阂,甚至有敌视心理。这就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信箱,也可以利用QQ进行心理辅导,虚拟一位能够被学生喜爱和信任的“知心姐姐”,其幕后工作则由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经验的教师担任。由于QQ是一种利用对话框进行非面对面交谈的形式,彼此都是陌生人,交谈双方都是平等的,没有利害关系,也没有隐私被曝光的顾虑。在绝对安全和自由平等的交谈氛围下,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敞开心扉,教育者则较容易找到孩子的心理症结,并开出良方。于是,当“知心姐姐”被当成值得信赖的朋友时,几句善意的劝告可能会胜过平时教师几个小时苦口婆心的正面教育。三、培养网络的“环保意识”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不文明行为,如在发送垃圾邮件甚至带病毒的文件,捏造虚假信息散布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网络环境,要从我做起,要具有公德心和责任感,绝不能有玩世不恭态度和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报复心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全社会的人都应该自觉维护网络环境。以上几种方法对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谁也不能肯定它会100%有效,还会有个别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偷偷摸摸的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上网。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束缚的方法,是一种强制性的方法,通过剥夺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来限制孩子上网,如不给零用钱,不准出家门等等。这种方法有较多的弊端:一方面网络的有其进步的作用,禁止学生上网会使学生接受不到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学生这方面知识十分欠缺,使教育没有面向未来,不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同时,这种大家长式的作风很难作到以理服人,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民主、平等、诚信的育人氛围的必然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学生就会与师长更难沟通,就越是要向着反方向发展。这时就要求我们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网络法律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依靠道德的约束力来维持。作为学生的教师,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正地向学生申明上网的最基本原则:不准主动地查找、浏览不健康内容,即使被动地收到不健康内容也要做到“非礼勿视”,否则严惩。其次,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家长适量的监督,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如果发现了你的孩子对网络非常的痴迷,你可以这样尝试:(一)对他优点进行表扬,告诉他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笔者以为孩子的身上肯定会有不少的优点,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努力的发现)。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一旦他知道了他是多么优秀,他就会努力的维护自己的光辉的形象。(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和他签定“协议”,控制他的上网时间。如果违反“协议”将很长的时间不允许上网。有了这个“协议”,孩子就会自己在学习和上网之间求得平衡。另外,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设卡”,就是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将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过滤,使孩子们免受毒害。如国家安全部监制的“学生浏览器”,还有“护花使者”等,都能有效的将大多数不健康的内容屏蔽于浏览器之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学生才有明天,网络才有未来!手机入校班主任的纳新能力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已经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它在学生中的使用,既有利,也有弊。学生使用手机,弊端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室用手机扰乱了课堂秩序,分散了听课精力,影响了老师讲课情绪。寝室使用手机,影响同学休息,耽搁自己的业余时间,铃声还成了扰寝的噪音。二是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手机上的黄色短信,垃圾短信,骗人的手机广告,难以避其对学生的污染及影响,再则手机使用不当会成为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谈恋爱的工具。三是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学生没有保管能力,会成为盗贼的抢劫目标。危害学生生命安全。同时也会滋生学生的攀比心理。把手机作为炫耀的工具。四是学生好奇心强,他们会把手机作为打游戏的工具,或者与他人聊天。由于学生自控力差,还有可能通过手机浏览不健康网站。解决办法:在我看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改善:1、学校加强管理,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严把校门关。学生有需要可通过班主任或公用电话联系,在我所在的学校政教室就开通了两部电话供学生免费使用,另外在各栋宿舍楼里也装有电话,切断学生用手机的必要性。2、全班辩论、提高认识。我们可以在全班展开学生持有手机利弊的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到如果不利用好工具,对他们的成长没有好处。正如一把刀子,可以用做生活用品,也可以用来做凶器。让他们明白手机不是用来玩游戏或是向别人炫耀的,手机仅仅是一个通话的工具。3、约法三章,自我约束。如果大家认为可以带手机,那就让他们带,但要教育学生,上课时必须要关机,只是有事的时候用;要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可以用手机。团体和谐班主任的斡旋能力一、非正式群体大有存在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两人一堆,三人一伙,四人一群,相对自由而又较固定地组合在一起。他们或脾气秉性相近,或兴趣爱好相投,或思想观点一致,或人生目标相同,或着装打扮一样,或出入行动同时,或与集体和谐,或与集体冲突。这种既自由而又较固定地自主组合的群体,我们称之为非正式群体。据观察,一般的班集体大多有数个小团体,并且随着班容量的大小变化而相应地增减,非正式群体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班集体中,班主任千万不可麻痹大意,等闲视之,也不要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二、正确认识,合理引导1、正视现实,消除误解。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同正式群体并存,也就是说只要有正式组织和群体的存在,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就难以避免。对待非正式群体,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熟视无睹,放任自流;二是盲目压制,简单粗暴。过松或过严的教育态度和方法都不利于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2、组织活动,淡化本位。学校要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班集体等正式群体的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建立起团结向上、活泼健康、充满友情的温暖的正式群体,从而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正式群体的活动,达到教育学生、淡化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本位意识的目的。3、纳入正轨,目标趋同。班主任要加强目标导向,使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目标逐步趋同。要注意发挥各类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利用其特长,让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中扮演角色,实现其群体的价值,从而使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学校、团队、班集体的目标统一起来,以减少整个集体的“内耗”。当然这有个过程,教育者首先要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标进行改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之一步一步缩小与班集体目标的差距,形成最大合力。4、健全网络,优化环境。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不只限于校内、班内,还表现在家庭和社会上,有时他们因慑于学校、班级和教师的威严,避开学校而三五成群地在社会上公开活动。对此,仅凭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学校要密切联系家庭和社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的教育网络,三管齐下,实行全面的教育管理。5、区分性质,科学对待。对于积极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如学习兴趣小组、各种课外娱乐小组等要加以大胆使用,给予支持保护,使之发挥特长优势;对于中间型的,应坚持积极引导,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努力使之向积极型转化;对于消极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密切注视,及时防范,避免进一步恶化,可采用教育、引导、争取和改造的原则;对于少数破坏型的,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帮助他们重新做人。6、重视核心,以点带面。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转化,是正确引导和转化非正式群体的关键。只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