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项目.doc_第1页
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项目.doc_第2页
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项目.doc_第3页
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项目.doc_第4页
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福 建 省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报 告 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法 人 代 表(盖章或签字)李先火联 系 人高定超联 系 电 政 编 码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制2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道路工程、交通沿线设施及排水工程等建设规模: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线路全长859m。设计行车速度20kmh,采用5.5m宽路基,4.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20.5m硬路肩及浆砌边沟。总投资额项目总投资139.98万元。环保投资16万元二、项目由来嵛山岛扼闽浙海路之咽喉,是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特殊,战略意义重大。目前岛上用于海防执勤的是一条建于2005年的乡镇道路芦灶线,该道路等级低、急弯多、路况差,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岛上经济发展及海防执勤的机动性。为提高部队在岛海防执勤机动能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嵛山岛渔业、旅游经济的发展,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拟对该公路进行改造,按照国家四级公路标准建设,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福鼎市交通运输局于2015年12月16日出具了关于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工程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行业审查意见(鼎交计【2015】9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委托我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我院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3.1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嵛山镇,嵛山镇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扼闽东、浙南渔场咽喉,东北濒临南北麂渔场、台山渔场;南面紧靠著名对台贸易开放渔港三沙古镇港,是嵛山距大陆最近点,仅3.56海里;西北接近中国天然良港沙埕港,相距10.7海里;面对太姥山下的鱼米之乡秦屿镇,相距9.8海里;北通温州、上海;南及福州、广东,为南来北往之交通要道。地理位置详见图3.1-1。项目位置图3.1-1 项目地理位置图3.2自然环境概况3.2.1气候概况嵛山岛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且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8.8,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2。七月平均气温:27.6(最热月),二月平均气温:9.1(最冷月)。当地每年六月份降水量最多,十二月降水量最少。一年中春季有梅雨,夏末秋初受台风影响多暴雨,有一个月左右的短暂旱季。多年平均降水量:1213.5mm;历年日最大降水量:134.5mm(1963.9.12);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29天(1985.2.151985.3.15);历年最大连续降水量:212.4mm;历年最大降水量:1925.5mm(霞浦气象站资料)。根据实测资料,每年9月至翌至6月中旬,以东北风为主,最大风力78级,阵风9级,每年6月下旬到8月以西南风为主,最大风力78级。强风向和常风向均为东北向,频率29%,最大风速34m/s,极端风速40m/s,台风入侵平均每年3次,多出现在79月。根据霞浦县气象站资料,岛上多年平均雾日数为6.2天,多发生在15月,4月份最多,年最多雾日数为14天。在海洋性气候调节作用下,当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0%,6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达86%,9月至翌1月湿度较小,平均相对湿度为74%79%。3.2.2地质地貌嵛山岛地处巨型新华夏系构造东部沉降带内,四面环海,境内山峦起伏,低山和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沿岸因被海水冲刷风化,基岩裸露,礁石林立,海蚀地貌十分突出,地势西南、东北、东南三面高,并逐渐向中部天湖和北部呈坡状倾斜,最高峰为红纪洞山,海拔541.4米。本岛的地貌在地壳不断升、降、隆、凸、断运动中,以流水分化为主要外应力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造就了多类型的地貌形态。根据地貌结构特点,可划为低山、丘陵、丘间盆谷,滩涂等地貌类型。嵛山岛地处福鼎永春华安南靖华夏系沉降带中,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境内母岩大部分属保罗系南园组第二段的浅灰色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岩和第三段的深灰色流纹质及英安质凝灰熔岩、安山岩;其次为燕山晚期的钾长花岗岩,含钠闪石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等。由花岗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粗糙,含有砂砾,土层较浅。3.2.3土壤植被嵛山岛土壤成土质有残积物、坡积物、冲积物和海积物。残积物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顶脊和山坡中、上部,往往尚可见母岩碎片和半风化物,多发育为自然土壤;坡积物是岩石风化物经过地质年代重力作用而堆积成的母质,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为黄泥土、红泥土的主要母质类型;冲积物由河流冲击而成,水土流失汇聚及风力海浪共同作用形成的,含砂量高,主要分布于海港地带,母质含盐量最高。岛上土壤性状多为硅铝质红土壤。其中山上丘间盆谷,天然岸边水势条件较好,渗透性强,pH值自5.46.7之间;丘陵山坳地,土壤盐基饱和度比较高,土层深厚,自然肥力水平较高,pH值一般在4.65.2之间。3.2.4水文水系嵛山岛亦称福瑶列岛,在福鼎东南海域中,距大陆最近点3.56海里,是县内最大列岛,由大、小嵛山等11个岛屿和9个礁组成,总面积25.14平方公里,岛岸线长30.7公里。嵛山岛上地表水系较简单,海岛水系相互独立,且各自流量均较小,均属于山沟溪流,河流短促,且各自入海。在嵛山岛中部地区海拔200米处,有大小两个湖泊。湖周围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也有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积1000多亩,小天湖200多亩,两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嵛山岛水系图详见图3.2-1。本项目图3.2-1 项目周边水系图3.2.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线路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平均土质条件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35s,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场地类别以类中硬场地土为主,沿线除少许高边坡段落及陡坡河岸、危岩落石分布段落属抗震不利地段外,大部分路段属抗震有利地段。3.3 社会环境概况嵛山岛地处福鼎市东南海域,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等大小11个岛礁组成,简称福瑶列岛,总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0.12公里,其主岛大嵛山岛面积21.2平方公里,为福建第七大岛、闽东第一大岛。嵛山镇是全省十二个海岛建制镇之一,下辖芦竹、马祖、渔鸟、东角、灶澳5个行政村,总人口5093人。2013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7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4520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57万元;海产品总产量1.73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10350元。海洋经济发展稳健,全镇现拥有渔船353艘,马力34250匹。其中有钢质货物运输船10艘,渔业运输船25艘,总吨位近万吨,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紫菜养殖面积800多亩,海带养殖面积700多亩;岛上有3家水产品加工厂,专门从事丁香鱼、虾皮、紫菜和小杂鱼等特色海产品加工,拥有九洋、海津、福瑶等商标产品。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旅游形象日益鲜明,先后投入三千多万元完成景区步游道、景区公路、环保设施、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旅游码头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景区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慕名上岛旅游观光的游客纷至沓来,2014年接待游客量10万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4环境功能区划及污染物排放标准3.4.1环境功能区划(1)海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2,本项目所在为福瑶列岛周边海域二类区,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标准值见表3.4-1。表3.4-1 海水水质标准值(单位:mg/,pH除外)指标pH值CODBOD5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二类7.89.5330.300.030.05图3.4-1 本项目所在位置(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3.4-2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g/m标准号及名称主要指标取值时间一级标准值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TSP年平均8020024小时平均120300NO2年平均404024小时平均80801小时平均200200CO24小时平均4mg/m34mg/m31小时平均10mg/m310mg/m3(3)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本项目敏感目标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沿线其余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3.4-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摘录)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a类70553.4.2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本项目应执行的排放标准见表3.4-4。表3.4-4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污染物类别排放标准标准项目排放限值废水施工期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pH69CODcr100 mg/LBOD520 mg/LSS70 mg/LNH3-N15mg/L废气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mg/m31.0NOx0.12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夜间55dB3.5环境质量现状3.5.1水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项目附近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引用福鼎市嵛山岛环岛公路工程环评报告书中厦门通鉴检测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5日对本项目附近海域的现状调查监测数据。监测频次为一天两次,分高平潮和低平潮;监测因子为COD、悬浮物、无机氮、石油类。水质监测断面图3.5-1,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5-2。本项目图3.5-1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表3.5-2 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日期站号COD悬浮物无机氮石油类2015.12.5W1高平潮0.734.10.180.014低平潮1.147.60.150.013由表3.5-2的监测结果可知:工程区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水水质评价指标中,COD、SS、无机氮、石油类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3.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引用福鼎市嵛山岛环岛公路工程环评报告书中厦门通鉴检测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日7日中对马祖村的现状调查监测数据。大气监测点位图3.5-1,大气监测结果见表3.5-3。表3.5-3 大气质量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项目时均浓度(mg/m3)日均浓度(mg/m3)二级标准(mg/m3)超达标情况1小时平均日平均G1#NO20.0090.0260.0130.02020080达标CO0.301.00/10.00/达标TSP/0.0670.107/200达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调查结果,项目所在区域本底NO2时均浓度在0.0090.026mg/m3,日均浓度在0.0140.020mg/m3;CO时均浓度在0.301.10mg/m3;TSP日均浓度在0.0530.107mg/m3,因此鱼鸟村的空气环境质量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3.5.3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检测中心于2016年1月21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调查监测,监测频次:一天,昼夜各一次;噪声监测点位布设见表3.5-5及图3.5-4,监测结果见表3.5-6。本项目图3.5-4噪声监测点位图表3.5-5 噪声监测点布设情况点位名称点位位置前排房屋与红线距离(m)监测位置1#鱼鸟村(K0+000)路右2m一排,居民楼前1m2#鱼鸟村(K0+000)路右2.5m二排,居民楼前1m3#鱼鸟村(K0+350)路右2m一排,居民楼前1m4#鱼鸟村(K0+350)路右2.5m二排,居民楼前1m表3.5-6 噪声监测结果编号监测布点位置功能区划执行标准(dB)监测结果(dB)昼间夜间1#鱼鸟村(K0+000)4a类昼间70,夜间5551.345.92#鱼鸟村(K0+000)2类昼间60,夜间5047.344.83#鱼鸟村(K0+350)4a类昼间70,夜间5550.745.44#鱼鸟村(K0+350)2类昼间60,夜间5045.641.5根据表3.5-6监测结果可知:拟建公路沿线村落声环境现状较好,鱼鸟村(K0+000)一排和鱼鸟村(K0+350)一排昼夜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鱼鸟村(K0+000)二排、鱼鸟村(K0+350)二排昼夜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733.6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区植被类型隶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区,原生植被受人为严重破坏,已极为罕见。植被属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次生性植被类型,原始植被已为亚热带植物区系次生林和人工林植被所替代。根据现场踏勘调查,评价区范围内的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马尾松林、香樟人工林、绿竹林和灌草丛等。评价区范围内未发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分布。马尾松林草丛起点段现有道路居民区K0+400图3.6-1 项目沿线生态环境现状3.7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概况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福鼎县境内东海之滨,南通福州市,北连温州市。风景区居县城之南约58公里,离秦屿镇13.5公里。在东径12009,北纬274区内有山、海、川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丰富多彩。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东临东海,西靠群山,包括太姥山岳、九鲤溪瀑、福瑶列岛、睛川海滨、桑园翠湖五个景区,总面积92.02平方公里,其中:福瑶列岛景区面积24.5平方公里。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清、瀑急、海瀚、礁怪、滩柔等自然景观和古寺、石雕、摩崖石刻、少数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观。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多样。景区相对独立,各景区分别划分为一级保护区(点)、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进行分级保护和管理。本项目位于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嵛山岛景区(福瑶列岛景区)内,本项目与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图见图3.7-1。本项目位置图3.7-1 本项目与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图四、工程主要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目标4.1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公路改扩建项目,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和项目周围的环境特征,本工程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施工期产生的粉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施工固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施工期扰动地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运营期产生的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4.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4.2.1海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所在为福瑶列岛周边海域二类区,具体见表4.2-1。表4.2-1 拟建公路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保护目标保护要求影响因素福瑶列岛周边海域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道路施工导致水土流失,泥沙进入水体影响水质;营运期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潜在风险隐患。4.2.2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道路沿线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包括鱼鸟村部分居民楼,拟建公路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2-2。表4.2-2 拟建项目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名称所在位置关系敏感点地面与公路路面高差(m)户数/人口数环境特征拟建公路与敏感点位置关系平面居民点监测点位现场照片敏感点与公路位置关系横断面方位评价类区(昼/夜)(dB)第一排建筑与公路中心线距离(m)与公路红线距离(m)1鱼鸟村K0+000K0+060路右4a类(70/55)4.2520.53户/12人居民点侧向公路,砖混结构,多为2-3层,主要为98年后建筑 2类(60/50)4.752.50.54户/16人2鱼鸟村K0+600K0+859.187路右4a类(70/55)4.2520.513户/45人居民楼面向或侧向公路,框架结构,多为2-3层建筑物,主要为98年代后期建筑2类(60/50)4.752.50.520户/80人4.2.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可能受本工程施工和营运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及其土地资源、植被资源、水土保持、自然山体景观资源和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嵛山景区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当地陆域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维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对景区景源不产生大的影响。表4.2-3 沿线主要生态敏感目标生态敏感目标相对位置基本情况土壤、水土保持工程沿线项目总开挖量884m3,总填方571 m3,弃方313m3,布设施工场地1处、临时表土堆场1处。林地工程沿线占用林地面积610m2, 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嵛山景区鱼鸟村(K0+000.000)到鱼鸟村(K0+859.187)路段(详见图3.7-1)景区内路段总长约859m,路线未涉及主要景点、核心景观五、工程分析5.1建设必要性嵛山岛地处福鼎市东南海域,扼闽浙海路之咽喉,是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特殊,战略意义重大。目前岛上用于海防执勤的是一条建于2005年的乡镇道路芦灶线,该道路等级低、急弯多、路况差,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岛上经济发展及海防执勤的机动性。为提高部队快速、机动的海防执勤能力,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满足战备需求,同时也可以改善沿线村镇的交通状况,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5.2工程概况5.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福鼎市嵛山镇海防执勤(鱼鸟入村段)公路工程(2)项目性质:改扩建(3)建设单位: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4)建设标准及规模:本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修建。线路全长859m。设计行车速度20kmh,采用5.5m宽路基,4.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20.5m硬路肩及浆砌边沟。(5)项目总投资:139.98万元表5.2-1 项目组成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起始桩号/位置长度或占地工程建设情况1主体工程鱼鸟村K0+000K0+03535m利用老路段拓宽2K0+035K0+07540m截弯取直3K0+075K0+859.187774m利用老路段拓宽4临时工程施工场地K0+500临时占地150施工工棚、材料堆场、机械设备停放场等临时堆土场K0+720临时占地105.2.2公路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线路走向福鼎市嵛山镇鱼鸟村南片至鱼鸟村北片,起点桩号号K0+000.000,全线沿老路拓宽改造,途径鱼鸟村,终点桩号K0+859.187。路线全长859m。路线走向图见图5.2-2,路线平纵缩图见图5.2-3。(2)主要控制点本项目途径主要控制点:鱼鸟村。图5.2-2 路线走向图 图5.2-3 路线平、纵面缩图5.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拟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2-4。表5.2-4 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备注公路等级四级公路设计车速km/h20路基宽度m5.5水泥混凝土路面m4.5最大纵坡(%/处)7/1平曲线占路线总长%70.523直线最大长度m54.623竖曲线占路线总长%10.243设计荷载公路-级涵洞(m/道)43.5/4总用地面积亩8.415其余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四级公路标准执行及其它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选取。5.2.4主要工程数量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见表5.2-5。表5.2-5 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工程名称单位合计1路线长度m8592路基挖方m3884路基填方m3571废弃方m33133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m31344路面工程m1039路面垫层m24403砼面层m245065涵洞道46交叉处27永久占地面积m25610其中耕地m2251林地m2610旧路m24514其他用地m22358拆迁房屋m23359投资估算万元139.985.2.5项目组成及布置5.2.5.1路基工程(1)路基标准横断面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路基宽为5.5m,行车道宽度为4.5m。路面横坡:行车道为2%。曲线半径小于150米时设置超高,超高过渡采用绕中轴旋转的方式。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设置加宽,采用一类加宽。超高及加宽的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内完成。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侧边缘1.0m,路堑边坡顶外侧边缘1.0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2)一般路基处理和路基防护设计堤边坡高度小于等于8米,边坡率为1:1.5,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m时,超过部分边坡坡率为1:1.75,当边坡原地面较陡、临河或者有重要构造物时,采用码砌护坡或护脚处理。挖方边坡坡率1:0.5,当边坡高度大于8m时按8m一级逐级变缓坡率,两级以上设置两米宽边坡平台。(3)半填半挖路段的设计 半填半挖路段由于结合部的土质密实度不同,加上水文条件,可能还有地下水的影响,如处理不当使路基沉陷不均,路面变形开裂,甚至还会造成路基失稳。总结已有经验,对半填半挖路段的设计,提出如下处理原则:在填方和挖方结合部的纵向必须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设在挖方段内,根据地面自然坡情况而设,长不小于10m,宽不小于2m,高0.30.8m,在结合部的挖主段挖成过渡段台阶式的路槽,然后与填方段一起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在填方和挖方结合部的横向必须加强结合部之间的整体性,主要措施是:在挖方的边坡上根据地面自然坡挖成台阶宽2m高0.6m,阶面呈4%向内横坡,在路基的坡脚要填筑一层透水性材料,以利路基内的水排出;在挖方路基设计标高之下要开挖高0.30.8m的路槽,该路槽与填方一起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2.0m;原地面挖成的每级台阶均应用小型压路机具体进行夯实。(4)填石路堤路基设计 本项目对地面横坡较陡及高填段采用硬质岩石填筑的填石路堤处理,路堤边坡高度小于等于8m,边坡率为1:1.1,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m时,超过部分边坡坡率为1:1.31:1.5按8m一级逐级放缓,两级以上设置1m宽边坡平台,每一级都对填石路堤进行边坡码砌。图5.2-6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说明:本图尺寸以厘米计,比例为1:200图5.2-7 一般路基设计图5.2.5.2路面工程(1)行车道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4.5m,路面结构类型为:线采用20cm水泥砼面层15cm级配碎石垫层。如果原有路面基层和垫层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则充分利用旧路面基层和垫层,直接在旧路面基层上铺筑路面,尽量节省工程投资。水泥砼路面设计弯拉强度为4.5 MPa。水泥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标号大于32.5号普通硅酸盐或硅酸盐水泥。砼粗骨料其强度不低于级,颗粒应接近立方体,混凝土用的砂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并有良好级配、含泥量少的中粗砂。(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依靠路面横向坡度,把水排入边沟或由填方路基边坡排出。5.2.6工程用地及拆迁5.2.6.1工程用地本项目永久用地面积合计5610m2,其中耕地251m2,林地610m2,其他用地235,旧路4514m2。本项目施工场地需临时占用150m2,表土临时堆场占地10m2,占地类型均为荒草地,详见表5.2-8。表5.2-8 占地类型一览表 单位:m2工程名称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合计永久占地路面工程2516102351096临时占地施工场地00150160临时堆土场00105.2.6.2拆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拆迁5户,拆迁面积约335。5.2.7土石方平衡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全线挖方总量约为884m3,填方总量为571m3,根据项目沿线地形特征,运输距离,共设置1个临时堆土场,位于鱼鸟村附近(K0+720),项目临时堆土场位置示意图及土石方平衡图见图5.2-9。本项目共需剥离表土52m3,剥离的表土堆置于临时堆土场,采用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进行防护。施工结束后用于植被覆土和临时用地的恢复。本项目共产生313m的弃方,运至由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建设的鱼鸟防浪堤建设项目做填方处理,鱼鸟防浪堤建设项目距离本项目0.5km。挖方总量:884m3弃方总量:313m3填方总量:571m3图5.2-9 项目临时堆土场示意图及用土平衡流向框图5.2.8施工组织5.2.8.1运输条件本项目区域内有鱼鸟村水泥路,区域运输条件可以满足施工机械的进入,无需修建施工便道。5.2.8.2筑路材料建筑材料主要包括路基填筑材料、路面及其他构造物材料。路基材料主要为土、石,路面及其他构造材料主要有钢材、水泥、砂石料等。路基填筑材料:沿线挖方材料均可以用于路堤填筑。石料:片石、碎石利用路基开挖石方自采。砂料:可从海上直接运至嵛山镇码头,再运输至工地现场。其它材料:水泥、钢筋、火工及其它材料均需从福鼎购买,从水路运至码头。沿线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可作工程用水。5.2.9主要工程施工工艺5.2.9.1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工程施工一般按照先桥涵、路基,最后沿线设施的程序进行。为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个别不适宜机械施工的情况采用人工施工。主要材料集中供应,混合料和稳定料集中厂拌。本项目不涉及高填深挖段,因此不涉及高填深挖施工工艺。本项目不涉及桥梁施工,涉及4个排水涵洞。本项目改扩建路段(K0+000.000K0+859.187)填筑路基和挖方路基的施工工艺分别见图5.2-10和图5.2-11。图5.2-10 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2-11 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5.2.9.2路面施工工艺路基经压实一段时间后,进行路面施工,采用现场拌合,路面铺设后经覆膜后保养数天,清理路面小压石等,即可通车。摊铺必须用2台自动找平具有振捣夯实功能的大功率摊铺机全副一次性摊铺。 用大型自卸汽车运拌合料至施工现场。 摊铺前应对下承层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高程。 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中途不得变速(不管何时),其速度要和拌和机拌合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均速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为:选择拌和场地备料和混合料配比调整测量放样基层检验和整修支立模板和安设钢筋(拉杆和传力杆)拌合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提浆、刮平铺设过滤布与气垫薄膜吸垫真空处理机械抹平机械抹光表面制毛机械锯缝拆模填缝养护开放交通。5.2.9.3涵洞工程施工工艺本项目共设置4个涵洞,不涉及桥梁,项目涵洞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夯铺砂砾垫层浇筑基础涵管安装涵管接口铺砌洞口浆砌片石涵背回填清理验收。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回填土,回填土要符合质量要求,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填筑、夯(压)实。用机械填土时,除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1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且在使用震动压路机碾压时,禁止开动震动源。5.2.10临时堆场、弃渣场和施工场地设置5.2.10.1临时堆场设置本项目共需剥离表土52m3,建议本项目临时堆场设置在K0+720段左侧。该路段为一回头弯里面较平坦,主要为灌草丛,共占地面积为10m2,可以作为表土临时堆场,可保证不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5.2.10.2弃渣场设置根据工可提供的土石方平衡,结合现场调查,本项目不设置弃渣场。弃方运至由福鼎市嵛山镇人民政府建设的鱼鸟防浪堤建设项目进行填方。鱼鸟防浪堤建设项目距离本项目0.5km,需要土方量为720m,足够容纳本项目的弃方量,严禁随意丢弃。5.2.10.3施工场地设置本项目施工场地尽量沿路设置,可以减少占地,施工场设置于K0+500路右,建议施工场的水泥搅拌站设置在K0+500路右开阔空旷的地方,距离最近的环境空气敏感点鱼鸟村大于200m。施工营地依托周边鱼鸟村。项目施工场信息详见表5.2-12。表5.2-12 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序号名称桩号占地面积m2占地类型备注1施工场K0+500路右150荒草地作为临时施工场地和施工材料堆场5.3 交通量5.3.1 预测交通量工程计划在2016年底建成通车,预测特征年定为2016年、2022年、2030年。根据工可报告对本项目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等的预测分析结果,本项目全线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详见表5.3-1。表5.3-1 本项目工可预测交通量表特征年201620222030本项目5878126备注交通量单位:PCU/日,折合成标准小客车5.3.2 昼夜车流比和车型比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调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车型分类折算系数的通知厅规划字2010205号,车型分类标准见表5.3-2,车型折算系数见表5.3-3。表5.3-2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机动车车型分类车型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额定荷载参数轮廓及轴数特征参数备注汽车小型车中小客车额定座位19座车长6m,2轴小型货车载质量2吨包括三轮载货汽车中型车大客车额定座位19座6m车长12m,2轴中型货车2吨载质量7吨包括专用汽车大型车大型货车7吨载质量20吨6m车长12m,3轴或4轴注:各车型的额定荷载、轮廓及轴数的特征参数均可作为判别车型的数据。表5.3-3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机动车型折算系数参考值车 型汽 车一级分类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二级分类中小客车小型货车大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参考折算系数111.51.53根据对交通量OD调查,本项目区域车流量的昼夜比为5:1,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的比例为87:12:1。5.3.3 各特征年各车型流量根据交通量和车型比例可估算本工程各车型流量详见表5.3-4。表5.3-4 环评特征年各车型日交通流量预测结果表(自然辆/日)路 段近期2016中期2022远期2030小中大小中大小中大鱼鸟村入村段公路(K0+000K6+859.187)4461497178111本项目区域车流量的昼夜比为5:1,每日昼间16小时,夜间8小时,因此昼夜车流小时比为2:1,换算出各营运时段的小时交通流量见表5.3-5。表5.3-5 本项目各特征年各车型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h路 段车型近期2016年中期2022年远期2030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鱼鸟村入村段公路(K0+000K6+859.187)小型车213142中型车111111大型车0000005.4污染源分析5.4.1噪声污染源分析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为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为非稳定态源。公路营运后,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另外,由于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驶的汽车产生震动噪声。运营期交通噪声沿线附近声环境敏感点可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1)车速本项目设计车速为20km/h,设计车速48km/h,按照下列公式计算:v小=设计车速95%v中、大=设计车速85%因此v小=19km/h; v中、大=17km/h。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本项目各预测年各车型车速预测结果见表5.4-1。表5.4-1 本项目平均行驶车速预测结果 单位km/h特征年201620222030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小车17.017.017.017.017.017.0中车11.511.511.511.511.51.5(2)单车辐射声级各类型车辆在离行车线7.5m处参照点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L0i按下式计算:小型车: LoS =12.6+34.73lgVS中型车: LoM =8.8+40.48lgVM大型车: LoL =22.0+36.32lgVL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单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见表5.4-2。表5.4-2 本项目单车辐射声级 单位dB特征年201620222030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 小车55.355.355.355.355.355.3中车51.751.751.751.751.751.75.4.2大气污染源分析公路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源可模拟为一条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运行车辆车况。本报告书评价以主线车辆交通尾气为主,汽车尾气中选取NO2为主要的气态污染因子。本项目属于农村公路,由于交通量较低,车速较小,其NO2排放源强较低,对环境影响不显著,此处不进行量化预测。5.4.3 水污染源分析项目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道路沿线排水沟流入附近的水域,造成石油类和COD的污染影响。根据有关实测结果和文献资料,路面污染物浓度见表5.4-3。表5.4-3 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范围污染物径流开始后时间(min)最大值平均值0151530306060120120CODcr1701301109772170115.8BOD528262320122821.8石油类2317.561.51239.8SS390280200190160390244总磷0.990.860.920.830.630.990.81总氮3.63.43.12.72.33.63由表5.4-3可知,路面雨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小经历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污染物浓度在015min内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在降雨后1h趋于平稳。5.5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5.5.1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为公路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12.农村公路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5.5.2工程选线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线路较短,工程可行性分析以及设计方案均无线路方案比选。本环评报告就线路走线的合理性和对社会环境影响角度对线路方案进行评价。路线起点鱼鸟村(K0+000.000)到鱼鸟村(K0+859.187)路段利用部分现状水泥路,路线全长859m,本项目永久用地面积为5610m2,其中耕地251m2,林地610m2,其他用地235,旧路4514m2,沿线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本项目所涉及旧路路段为水泥混凝土硬化后的四级公路,但是部分路面坑洼破损,路面宽度3.5m左右,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岛上经济发展及海防执勤的机动性。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嵛山岛的交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满足战备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线路方案是合理的。5.5.3工程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土场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路线全长859m,全线需布置1处施工场地(K0+500路右),施工辅助设施如施工机械修配厂、汽车保养站等施工辅助设施可直接利用乡镇已有设施。施工场地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公路沿线民房。施工场地面积共计约150m2,占地主要为荒草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及林地。临时堆土场(K0+720路左)选址地势较为平坦,植被类型主要为灌草丛,共占地10m2。为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尽量布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以减少占地。本项目施工期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声以及粉尘影响后,且在工程完毕后,施工场地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居民造成大的影响。因此从环境角度分析,施工场地和临时堆土场的选址较合理。六、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1声环境影响评价6.1.1 施工期噪声源分析公路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的辐射噪声,其中混凝土搅拌、浇注持续时间比较长,噪声比较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此外,装载机、挖掘机作业、车辆装卸作业时噪声也比较大,都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有关资料,施工机械满负荷运转时最大噪声测试值见表6.1-1。表6.1-1 主要施工机械和车辆噪声级序号机械设备型号测点距机械距(m)最大声级(dB)1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2轮式装载机ZL50型5903平地机PY160A型5904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5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6三轮压路机5817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8推土机T140型5869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10摊铺机VOGELE58711发电机组(2台)FKV75198施工期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其主要影响表现为公路施工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居民的干扰,施工机械所在场所如搅拌站等施工机械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其中施工机械噪声影响主要在距离上述施工场所300 m范围内,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集中在公路两侧150 m范围内。本项目所涉及的路段交通噪声的影响已经存在,但会因公路建设带来的运输车辆增加而有所加重,考虑工程施工期公路运输车辆的不连续性,其造成的影响也是有限的。6.1.2 施工噪声预测模式在一般情况下,施工设备噪声源均按点声源计算,其噪声预测模式为:式中:Li 距声源ri处的声级dB(A); L0 距声源r0处的声级dB(A); L障碍物、植被、空气等产生的附加衰减量。对于多台施工机械对某个预测点的影响,应进行声级迭加:6.1.3 施工噪声影响预测根据前述的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