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走我们转学.doc_第1页
教育案例走我们转学.doc_第2页
教育案例走我们转学.doc_第3页
教育案例走我们转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案例 “走,我们转学”这是开学第二天,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家长脸红耳赤、面带怒容甩出的一句话,愤怒的深情和气愤的话语让在走廊上的老师和学生都不知所措、呆若木鸡。显然,在学期初,出现这样的事件,是让人在诧异的同时而无法理解的,可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也许不得不让在既履行教育职能又承担监护责任的每个老师来说,会有颇多感慨和启示:1、 惧怕伤害,告知老师:那天中午课后,一个班的七八个孩子在玩穿越火线的“锁人”游戏,在一轮游戏结束后,需要有新的被锁目标,一个孩子就提到了学生乙(家长口里想转学的孩子),乙听到后,大惊:我不玩,我不玩。另一个身材较为高大的孩子(学生甲)说道:“来罗,不来就打你!”乙听后,转身就跑到了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办公室,并告知了班主任老师:“老师,他们要锁我,我不玩。班主任老师笑道:“他们是和你开玩笑的,别介意!”其余的孩子跟在乙后面追,到了办公室外,看到了乙及班主任、其余老师都在,也就只能望而兴叹了。2、 抓住空当,出手伤人:与此同时,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又都回到了教室上了第五节课,下课铃声一响,这些活泼的孩子们又到了走廊准备玩尚未尽兴的锁人游戏,学生乙担心课后他们还要锁他,怕他们弄伤到他,于是,他又迅速的跑进了办公室,但又忍不住外面的嘻哈声,冷不丁的探头往外看,此时班主任老师和语文老师都要提前侯第六节课(当学生乙进入办公室后,没有再次和班主任提起此事)已经离开了办公室。这时,外面的学生甲和另一个学生看见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走了,便打起了小算盘,但看到数学老师还在办公室,并没有采取行动。没过几分钟,数学老师也离开了,这时,办公室里已经没有任教他们的老师了,学生甲便大胆的走进教室,从后面拦腰抱住学生乙,试图把他拖到外面进行游戏,乙不让,便试图挣脱,用手抓破了甲的手,甲疼痛之下,就非常生气,就用力把乙拖到走廊后问道旁边同学:“办公室门口有老师没?”还问:“教室有没有?”旁边的同学答道:“没有。”得到毫无压力的答案后,甲就一手托着乙头部的一侧,另一只手拍头部的另一侧,导致学生乙头部撞到了不锈钢的走廊扶手。学生乙也就气愤的推了甲一下,甲也不示弱,用手板打了乙的肚子。乙就哭了,一个同学就说:“不要打了,他哭了!”3、 疼痛伤心,渴望帮助:学生乙边哭边走进了到了办公室,准备找班主任求助,但班主任上课去了,他就坐在班主任的椅子上边哭边等。这时,第六节课的上课铃声也响了,学生因不敢回教室所以就一直在班主任的座位上等,第六节课的上课老师看见他在哭,问道:“你干嘛在这哭,上课了?”乙没有回答也没动。大约五分钟后,乙一直没去教室,办公室的三位老师(均不是学生乙的学科老师)的其中一位,便走到孩子身后,问道:“上课了,怎么不去,还在这里哭?”乙还是没有回答。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第六课下课后,班主任老师还是没有回到办公室,乙想起了妈妈说的一句话:“如果有人欺负你,找不到老师,你就和妈妈打电话!”于是,乙就回到了教室里,找到了电话卡,就打电话给了妈妈。接电话后,家里非常着急而又迅速的驱车三十多公里,赶到了学校。而孩子打完电话后,又打算回到教室等妈妈,正巧看到了班主任老师下了课,于是,他又将此事告知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听后,问道:“你和妈妈打电话了没?”孩子点点头,于是班主任老师便没有再通知家长,及时的进行事情的调查。4、 家长到校,吼道“转学”过了一段时间,乙的父母赶到了学校,班主任也正好调查结束,孩子的父母首先向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知道是孩子受了欺负,便对甲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有错在先,那我就没有面子来学校,但是今天是你不对,看你的身材就知道你出手有多重。”说完,他还想到既然孩子能被人从办公室里拖出去打,而且那么高大的孩子在走廊上用大些力气,可能就会导致孩子摔下楼,安全感何在?气愤的把教室里的一张桌子都推翻了,并大吼一句“走,我们转学”。无论班主任和年级组长、语文老师怎么和他解释,他始终坚持一句:“我们孩子没有安全感,不读了,转学、退费!”当时走廊上已经围满了学生,几个老师的劝解在面红耳赤的家长的愤怒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5、 领导出面,解决问题: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共同思想引导疏通和保证下,孩子的父母在校外冷静思考后,终于慢慢平息了情绪,并将孩子重新送回了班上,同时也对各老师针对自己的不理智行为进行了道歉,并在接受了学生甲的道歉后,还要求学校不要给予孩子处分。此事也就告下一段落!教育反思:事情既然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也许有会有人说家长有些小题大做,或者说是这个家长太不理智,没有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孩子相处时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又何必那么暴跳如雷呢?其实通过此次事件,作为师者的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管理和师德进行反思:1、如果当班主任不在的那个时间里,三位老师都不去问问孩子为什么在上课的时间在教室里哭,那么这个具备一定思维想法的孩子会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待我们新文这个爱心横溢的教师队伍呢?2、如果大课间的游戏能更安全、更规范些,各级管理的值日能到位些,是不是这样的事件就不会发生呢?3、如果各个班级能更规范学生进入教师办公室的行为,做到无事不进入办公室,是不是老师们就不会产生误会了或者敏感性会更强了呢?4、如果当时的非学科老师责任心更强些,能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班上的孩子一样看待,是不是会在询问无果后还会想尽办法继续追问呢,而中间也就不需要等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让孩子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到校发火,可以及时解决呢?5、如果当时第六课的老师不是在课前问了一句,是不是有可能不知道孩子没上课呢?6、如果在学生纠纷发生时,就如那位家长所说,学生甲稍微用大些力气,不是抱腰,而是抱脚,那么学生乙有可能就会从楼上直接摔下.为了使我们的教育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达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笔者认为,结合此案例,教育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 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动态,关注性格、孤僻的内向孩子;2、 引导孩子们游戏安全性,规范课间游戏(课间多在班级教室走动,了解学生课间活动状态,参与学生游戏,指导学生游戏方法,杜绝不安全游戏项目,教育学生,出现的一切问题首先要告诉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不让父母担心);3、 对学生反映的现象及时进行全面跟踪,4、 尊重孩子,用心倾听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5、 重视打小报告孩子口中的“事件”(低年级),进行认真倾听与仔细的分析;6、 关注学校的每个孩子;7、 当学生间发生较大矛盾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与家长沟通(即使学生已经打电话回去)主动;8、 加强教师的安全敏锐性,所有教师都要有“人人都是安全卫士”的意识;9、 当孩子受到委屈或受伤时,班主任应该表现出比家长更着急、更要紧;10、 教育孩子要“关爱同学、和谐相处”;11、 学会换位思考,多把自己当成“家长”;12、 学校各区域应该有值日教师,加强学生的课间活动管理;13、 全体教师都有义务对学生在无人负责的情况下进行安抚或教育;14、 科任老师上课时,应随时注意班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