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前期话剧的“虚拟角色”.doc_第1页
论曹禺前期话剧的“虚拟角色”.doc_第2页
论曹禺前期话剧的“虚拟角色”.doc_第3页
论曹禺前期话剧的“虚拟角色”.doc_第4页
论曹禺前期话剧的“虚拟角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曹禺前期话剧的“虚拟角色” 张权生摘 要 戏剧“虚拟角色”没有单独存在的意义,要依靠实有角色而存活。但是,虚拟角色有时比实有角色更重要。虚拟角色也参与剧情并推动情节发展。曹禺擅长虚化艺术,尤其是把主要角色进行虚化处理。这是他的一个创造。曹禺创造虚拟角色,其原因值得追寻。虚拟角色在剧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美学意义。关 键 词 曹禺话剧 虚拟角色 虚实相生 残酷戏剧 戏剧悬念 虚化作者简介 张权生,男,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系教师。广西柳州,545007就戏剧技巧而言,戏剧角色的安排,应该以服务于中心思想、服务于人物塑造为原则。从角色与演员的对应关系来看,角色包括两种:一种是实有角色,即能找出相对应的演员来扮演的角色;另一种是虚拟角色,即不需要安排相对应的演员来扮演,但随剧情的展开却发挥一定效用的角色。虚拟角色是相对于实有角色而存活的。虚拟角色并无单独存在的意义,但虚拟角色并非可有可无。有时候,虚拟角色比实有角色更重要。笔者所讲的“虚拟角色”,并不是指“幕后人物”。幕后人物,也可能走上前台。同一个演员,既可以在前台表演,也可能隐身幕后。而虚拟角色根本不需要演员来扮演。比如,日出中的黄省三毒死全家,小东西上吊,雷雨中的四凤、周冲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这些情节全以暗场处理。可是,作为实有角色,他们又参与了许多前台戏。因此,他们既是前台人物,又是幕后人物。然而,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父亲、等待戈多中的戈多,始终未走上前台,不用演员来扮演。这样的角色,才是虚拟角色。曹禺前期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属于虚拟角色的有:“雷雨”、金八、焦阎王。本文拟从虚拟角色的表现、设置虚拟角色的原因、虚拟角色的美学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虚拟角色在剧中的表现雷雨中的“雷雨”,是“第九个角色”。曹禺说:“我常纳闷,何以我每次写戏总把主要人物漏掉。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角色。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同样,在日出,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我反而将他疏忽了。”1 可见,“第九个角色”是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漏掉了最重要的角色,正是剧作家的匠心独运。曹禺吸收了前人的艺术成果,但有所创新。他把“雷雨”处理成最重要的角色,并赋予人格化的内容。“雷雨”仿佛有了性格,参与了故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雷雨”是蒙昧无知的自然伟力,是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它又是天地间“残忍”与“冷酷”的化身。它支配着个人的命运,与剧情相协共进。“雷雨”使鲁侍萍与周朴园邂逅相遇,引出了三十年前的往事;进而鲁侍萍明白了上一代的悲剧又在下一代上演着,而少爷竟是自己的儿子周萍。“雷雨”使鲁贵偷窥了繁漪与周萍的私情,从而传开了“闹鬼”的故事。鲁贵常借“闹鬼”向繁漪示警。周萍与四凤正是在雷雨中触电身亡。“雷雨”成为一种冥冥不可知的命运之神。日出中的金八,是“封建帮会和投机市场的总头目”。2 他从不出场,但与出场人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手段堪称阴毒之至。他玩弄潘月亭,轻易地置对方于死地。他从潘月亭银行大宗提款,投入公债市场,造成股市上涨的假象,引诱潘月亭急不可耐地抛出450万。殊不知,金八来了个瓮中捉鳖,大量抛出,把潘月亭的巨资旦夕之间化为乌有。李石清之所以敢于与潘月亭顶撞,是因为潘月亭成了丧家之犬。金八的劣行助长了李石清的气焰。黄省三的可怜饭碗被夺,小东西被霸占最后上吊,陈白露自杀,无一不与金八有因果联系。仇虎出狱时,焦阎王已死了两年了。此前,焦阎王无恶不作,为了霸占仇家的田地,不顾亲朋之义,活埋了仇爹,抢走了花金子做儿媳,把仇虎打入监牢。此后,仇虎杀掉焦大星,焦阎王的鬼影始终跟随着仇虎,使仇虎产生了恐怖心理。仇虎向焦阎王的鬼影连发三枪,倾泻一腔怨愤。可惜,三枪不是打在焦阎王身上,反而延误了逃离的时机,仇虎陷入了更大的迷乱。曹禺让焦阎王成为仇虎复仇情节的焦点,巧妙运用“重复”技巧,让焦阎王的像反复出现,甚至幻出动态来,曲折反映了焦阎王阴魂不散罪大恶极。最后,仇虎因鬼影而迷惑,被围困在黑林中而宁死不屈。“雷雨”、金八、焦阎王,在剧中是具有象征意蕴的虚拟角色。“雷雨”是一种不可知命运的象征。金八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毒蜘蛛。焦阎王是封建社会的农村黑暗势力的代表。这些虚拟角色卷入了戏剧冲突,成为激化冲突和推动剧情的主要力量,成了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金八是两条情节线的操纵者。一条是金八企图霸占小东西和由此引起小东西的反抗。它反映了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对立。另一条是金八与潘月亭吞噬与反吞噬的生死搏斗。焦阎王始终是仇虎复仇的焦点。“雷雨”也几乎牵动剧作的每一根冲突线。这些虚拟角色的存在,使剧作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雷雨”处处都为表达主题服务,在家庭生活和阶级斗争生活两个层面上,揭示了命运悲剧、社会悲剧的内涵。金八的罪恶手腕与卑鄙行径充分暴露了黑暗社会控制者的罪恶,他的形象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集中写照。焦阎王的鬼影深刻地揭露了人世间恶霸地主势力与反动政权狼狈为奸、残害百姓的罪行。许多剧作家把不重要的角色虚化,不敢把重要角色虚化处理。如哈姆雷特的“父灵”,只起了引子的作用。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本身不可用演员来扮演。威尼斯商人中的鲍父,是次要人物。然而,曹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虚化艺术直逼戏剧的焦点和中心。这是曹禺的一个大胆的创造。深究起来,曹禺创造虚拟角色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二、设置虚拟角色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曹禺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曹禺是从演戏开始的,然后再进行剧本创作。曹禺创作雷雨之前,已有长达8年的演剧经验,他曾经在演剧成就较高的南开学校念书并演戏。长期的演剧实践中,他懂得了舞台的特点与局限,大量积累了舞台艺术方面的经验,因而在创作中能有所创新。第二,是因为曹禺创作聚焦于人物心灵的塑造。钱理群说,曹禺的戏剧是从高潮入手的,开端即是顶点,从头至尾都充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有着摄人灵魂的作用。3 但是,这句话只说对了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是,曹禺有时似乎是有意避开两军对垒般的矛盾冲突,把人物置于某种特定的情景下展示他们的心灵。如果让金八、焦阎王在前台暴露其狰狞面目,就必然会剑拔弩张,形成正面冲突。这样,不仅会在冲突中花费较多的笔墨,还可能会让冲突过程冲淡人物心灵的充分展示。基于这些考虑,曹禺对他们进行虚化处理,让观众只看到金八阴影笼罩下人们的心灵煎熬,焦阎王鬼影恐怖中仇虎的恐惧心理以至于精神崩溃。剧作避开了“情节戏”的窠臼而转变成“人物戏”,集中笔力于心灵开掘。剧作强化的是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斗争,而弱化了矛盾双方的斗争过程。第三,是因为曹禺不熟悉农村生活。论者多认为曹禺不熟悉农村生活,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农村题材。例如,为了弥补农村生活积累的不足,曹禺把焦阎王进行虚化处理。曹禺对农村的印象,只是来源于他的保姆在三年中断断续续地讲述自己的悲惨经历,和读中学回家度假时沿途目睹农民背井离乡、卖儿鬻女的凄凉景象。这一点点生活积累当然满足不了剧作家构思农村题材剧的需要。与曹禺对家族生活的熟稔相比,他写农村剧就略显力不从心。如果让焦阎王出场,势必就会涉及许多生活场景,调动更多农村人物,就难以得心应手驾驭所欲描写的题材。在不熟悉的对象上舞文弄墨,其艺术表现力的高低是不言自明的。曹禺深谙此理,所以,对焦阎王作了虚化处理。第四,是因为曹禺具有残酷美学意识。残酷,在曹禺戏剧中成为一种不成文的美学原则。他具有一种大悲悯的情怀,或者说是一种大悲悯的哲学。古希腊悲剧的残酷命运,尤金奥尼尔戏剧灵魂残酷性的影响,使曹禺滋生了残酷美学意识。安托南阿尔托说:“我说的残酷是指事物可能对我们施加的、更可怕的、必然的残酷。我们不是自由的。”还说,“我所说的残酷,是指生的欲望、宇宙的严峻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是指吞没黑暗的、神秘的生命旋风,是指无情的必然性之外的痛苦,而没有痛苦,生命就无法施展。善是有意识的,是某个行动的结果,而恶是持续的。”4 残酷包括人对人的残酷,人对自己的残酷,外界环境对人的残酷。人生的无奈和存在的虚无,加深了人生的残酷。精神的悲剧更具有残酷性。“一切的情节都是残酷的,戏剧必须重建在这种超越一切的极端情节的思想之上。”5曹禺具有深刻的残酷美学意识,他更热衷于表现精神世界的残酷性。精神世界的残酷性比情节的残酷性更惨烈。他在日出跋中说:“在雷雨里,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剧中每个人的愿望与最后的结果是相反的。命运不是按照人物的能力来运行的。其实,“雷雨不是一部悲观的书,里面每个人都是充满了一种生的欲望。这很重要。”6生的欲望无法减轻命运的折磨,这就印证了安托南阿尔托所说的“残酷”。人物在“雷雨”的笼罩下,承受着意志挣扎与精神幻灭的苦痛。曹禺把残酷美学意识合理虚化为“第九条好汉”,从整体上来体验对残酷世界的感觉。金八是一只毒蜘蛛,任凭人们怎么挣扎,也逃不出他早已布设的八卦阵。小东西自杀,陈白露自尽,是对金八施加精神虐杀的柔弱反抗。痛苦万状的生活是人们无法摆脱的必然遭遇。曹禺如果让仇虎与焦阎王对面交锋,结局很可能是仇虎手刃仇人而后快。这样写,剧情平庸。因此,曹禺让焦阎王死去,令其鬼影制造阴森恐怖气氛,把仇虎引向精神错乱,充分展示剧中人物残酷的精神世界,从而使观众得到残酷美学的浸染。第五,是因为曹禺具有基督精神。曹禺生下来就失去了亲生母。他的继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而南开与清华学校一直与基督教会有密切的联系。更有甚者,曹禺对圣经和基督教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因而,他的剧作有十分浓郁的基督教艺术氛围与主题意蕴。这对他的虚化艺术有很大影响。基督教价值观念的关键词有原罪、苦难、忏悔、博爱、救赎、飘泊等等。其中有些关键词可以用来解释曹禺设置虚拟角色的原因。雷雨中,曹禺流露出“原罪”意识。剧情中潜隐着罪恶的秘密。周萍与四凤相爱,是因为他们不知真相,是上一代人铸成的错。繁漪与周萍乱伦,是因为周朴园不爱她,周公馆是爱的荒漠。周朴园被人们认为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但他同样是一个不幸者。封建的婚姻在他和侍萍之间划开了一道鸿沟,一系列悲剧故事由此而来。谁都有罪孽,然而,谁都完全有理由为自己开脱罪责。这样的罪孽就是原罪。曹禺最终把所有的罪孽归结为“命运”,并用“雷雨”来充当罪孽的形象代言者。曹禺把焦阎王虚化处理,从某个角度可以说,是为了催生仇虎的“忏悔”意识。仇虎具有强烈的复仇意念,并对自我信奉的生命价值理念十分执著。因为焦阎王死了,所以,复仇的对象自然转移到仇人的后代身上。但是,暴力复仇之后,血腥、小黑子的死、伤及无辜的罪恶,轰毁了仇虎的生命价值理念。仇虎在恐慌中对着焦母的人形辩白:“不是我!不不是我!我没有打算害你的黑子,大星是我我害的。可我(喘息)我已经觉得够了。”“我的手。我的手。我杀过人。多少人我杀过,可这一双手第一次这么发抖。”这是一种暴烈的忏悔神态。如果让焦阎王出场,仇虎就会认定他死有余辜并杀死他。这样,仇虎就没有忏悔的必要了。这样写来,就陷入了冤冤相报的主题模式,与曹禺的基督精神相去太远,恐怕是他不愿为之的。曹禺把“雷雨、”金八、焦阎王进行虚化处理,一方面给剧中大多数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另一方面也给剧作染上了诗性的神秘色彩,从而构成了曹禺剧作中的含魅叙事。而这种神秘主义,恰恰根源于曹禺的宗教情怀。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曹禺设置了虚拟角色,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美学意义。三、虚拟角色的美学意义虚拟角色生活于舞台人物的言语、行动、冲突等所形成的整体语境中,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时空。然而,虚拟角色产生了深刻的美学意义。1、设置虚拟角色能大大扩展表演空间和延伸表演时间。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舞台表演存在着演出内容的无限性与表演时空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而,剧作家和导演千方百计,想突破“三面墙”的限制,还主张推倒“第四堵墙”。有人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让演员走到观众中间,让舞台变得更为广阔,甚至与观众一起完成表演过程。虚拟角色的设置,正是以戏剧的虚拟性为前提,能把表演时空扩展到舞台表演以外,并诉诸观众的接受过程,让观众充分想象、联想,去挖掘舞台表演所形成的“意义空白”,从而增加剧作思想艺术内涵的容量。2、设置虚拟角色,能精简出场人物。剧作家必须根据“有戏不在人多”的原则,“立主脑,简头绪”,集中笔力,精简出场人物,把某些角色进行虚化处理,以便于集中交代情节,凸现人物性格。曹禺让焦阎王死去,把主要出场人物减少到六个,极为精练;不让金八出场,观众也能感到金八的淫威弥漫整个舞台。这样,“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简约胜于繁丰。3、设置虚拟角色,有助于形成戏剧悬念。乔治贝克指出:“悬念乃是戏剧抓住观众的最大魔力。”所谓戏剧悬念,是指剧作家利用观众关注事物发展与人物命运的迫切期待心理,有意在作品中设置的不得其详、悬而未决的疑惑问题。虚拟角色能激发观众的期盼心理,从而产生浓厚的观赏兴趣。日出中,人人谈金八而色变。潘月亭因金八而破产。小东西被金八霸占,最后自尽。李石清狐假虎威,乘金八刁难潘月亭之机给潘氏难堪。陈白露、黄省三等都生活在金八的魔网中。这么多人与金八有瓜葛。观众自然想一睹金八其人为快。然而,自始至终,金八都未显庐山真面目。可见,曹禺很擅长“吊胃口”,很能让观众稍安勿躁地观看下去。4、设置虚拟角色,体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旨趣。“虚实相生”的美学传统,源远流长,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原则之一。“以虚写实”、“虚实相映”,“无画处皆成妙境”,都是艺术辩证法的妙用。“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严羽讲“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自得风流”,都深得虚化艺术的精髓。有一幅古画,名曰“深山藏古寺”。可是画面上却没有深山,山只有半截。画家用的是横云断岭法,山上云蒸霞蔚,大树上也飘着白云。画中更没有寺庙,只有一个小和尚正在山下的小溪边担水。画面虽然简约至极,然而,欣赏者却可以透过画面领略到深山藏古寺的幽深气韵。高明的剧作家往往不会把作品写得太踏实太饱满,而是留有空白,让观众自己去填充空白,从而抓住观众的观赏兴趣。曹禺说他常漏掉主要人物,还说,漏掉的是叫“雷雨”和“日出”的好汉。然而,这两个“好汉”却把观众引向了艺术胜境。虚化的空间深邃神秘,必然会激起观众探索幽隐的兴趣。舞台之外的空间是朦胧的,往往具有诱惑力。“虚实相生”的艺术使舞台时空更具有立体感,不仅作用于观众的直观感性欣赏,还会激发观众的想象、联想等艺术思维活动,从而增强了艺术的吸引力。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虚化的目的在于增强艺术表现力。这就是虚为实设,虚实相生。5、设置虚拟角色,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反映。人类社会的生活,本质上是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人类的历史就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必然王国,就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等方面的规律不能认清而处于被规律所支配的生活状态。自由王国就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等方面的规律能够认清并能支配规律而处于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现象到本质,渐次达到较高水平。在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摆脱不了暂时的不可知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