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对女性的借代及其美学功能.doc_第1页
古诗中对女性的借代及其美学功能.doc_第2页
古诗中对女性的借代及其美学功能.doc_第3页
古诗中对女性的借代及其美学功能.doc_第4页
古诗中对女性的借代及其美学功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中对女性的借代及其美学功能李素平作者简介: 李素平(1975-)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硕士,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唐宋女性文学。(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摘要】在古诗的借代中,有关女性的借代占有相当的比重,它是诗人们描绘女性形象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古诗讲究含蓄委婉,意蕴丰富,直接使用姓氏或名字吟咏女性,显得太直白庸俗,巧用借代,使诗歌语言形象凝练、新奇突出、委婉含蓄;使女性形象鲜活生动、美丽多姿;使读者读之印象深刻、联想无限。 【关键词】女性 借代 形象性 新奇性 凝练性借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文本模式。陈望道先生指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1 (P82)在古诗词中,女性以其美丽多姿、慧黠灵秀成为历代诗人吟咏歌颂的对象。诗人们各逞才智,调动灵思,运用诸多手法描摹女性之美。其中,借代是诗人们描绘女性形象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吴礼权先生认为:这种修辞文本,一般说来,从表达上看都有使语言具有形象性、突出性的效果;从接受上看都有引人思索、回味,提高审美情趣的效能。2(P76)在诗词中巧用借代,使诗歌语言形象凝练、新奇突出、委婉含蓄;使女性形象鲜活生动、美丽多姿;使读者读之印象深刻、联想无限。古诗中有关女性的借代,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部分代整体 这类借代,是用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来代替女性整体形象。它所使用的代体通常是女性最光彩照人的部分,诸如红颜、蛾眉、细腰、素手等,如以下几组例句:1、红颜 玉颜 玉容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刘长卿王昭君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红颜”主要有二种转借涵义:一是指青春、年少;另一个则专指女性、美女。例中“红颜”借代失宠的宫女,红颜未老,恩宠却无端断绝,形象地写出了失宠的宫女孤寂、冷清的悲惨生活。用“红颜”借代女性的诗句还有“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比拟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顾贞观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等。在对女性的借代中,“玉”字使用的频率较高。辞海上是这样解释“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比喻洁白美好。玉是美丽、富贵、高尚、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例中,“玉颜”是王昭君作为一个美女的最典型最突出的形象,刘长卿用“玉颜”来代替王昭君,突出了王昭君色貌的洁白娇美,这就大大增强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形象感觉。“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同样用“玉颜”借代杨贵妃,例中仙界的杨贵妃已不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的娇媚的形象,而是神情寂寞、肌肤雪白、眼泪纵横、超凡脱俗、纯洁高雅的凄美形象。长恨歌用直观的描写使贵纪形象世俗化,造成“近亵”的效果,但又通过马嵬之死使她的命运悲剧化,通过相思、寻仙等情节使她纯情化、崇高化。长恨歌带有神话色彩的处理方式,在对女性美的歌赞中保留了更多的对女性的尊重。2、蛾眉 翠眉 蝉鬓“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常建昭君墓)“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卢仝有所思)“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例的蛾眉借代王昭君,蛾眉与枯骨形成鲜明的对照,给读者一种触目惊心的感受,可看出作者对昭君命运的深深同情。以蛾眉代昭君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李白于阗采花)、“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白居易王昭君)。例中卢仝之所以用“翠眉蝉鬓”来代心上人,是因为深绿色的眉和望之缥缈如蝉翼的头发是诗人想念中的心上人的最美好的形象。例中用“双蛾”让人联想到诗中女子那愁眉紧锁的孤寂神态。3、楚腰、细腰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谴怀)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温庭筠杨柳枝) 例中杜牧运用了典故,“楚灵王爱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这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腰身细瘦,体态轻盈,是杜牧在秦楼楚馆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的深刻印象。例处“细腰”一语双关,既指如腰之柳,同是亦指细腰美人,读者自可联想到其人。黄莺休息,朱门紧闭,只有春风无声地吹动柳枝,环境是多么的安静!作者对古代名妓艳情的欣赏,自在其中。3(P38)4、其他: 眸 齿 手 唇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李端鸣筝) “朱唇玉面灯前出”( 梁简文帝乌栖曲)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周邦彦琐窗寒)例中杜甫之所以用明眸浩齿代杨玉环,是因为“明眸浩齿”是一个美人给人的最突出、最光彩照人的记忆;例李端之所以用“素手”,是因为女主人公在弹筝,而此时她的最突出的美当然是她那双“素手”了;例中“朱唇玉面”是娼女灯前出来最突出的耀眼形象; 例周邦彦用“小唇秀靥”一语双关,一是比喻家乡桃李的美艳可人,二是借代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或妻子的娇美形象,非常生动形象。二、以特征代本体这类借代,是抓住女子佩饰、化妆用品、服装等方面的特征,如红袂、红裙、红妆、红粉等来代指女性。这样不仅使女性形象更鲜明可感,而且留给读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类用特征代本体的诗句很多:1、红袂、红裙、红妆、红巾翠袖、红粉、长袖“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秦观八六子) “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韩愈醉赠张秘书)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伟业圆圆曲) “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栏杆。”(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例中秦观用美女的穿着“红袂”来代称女子,这女子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特征的女性,而是一个衣袂飘飘,站在柳树下,与恋人怅然惜别的红衣美女。读者从中品味出的不仅有女性的形象美,还有诗人的依恋难舍之情,这种艺术效果是使用抽象的名字所达不到的。例中“红裙”本指女子穿的裙,在这里借指歌女,让人联想起长安富儿酒醉后被红裙歌女搀扶的情状;例“红妆”原指古代女子的化妆修饰,此处借指陈圆圆,“成灰土”的“白骨”与“照汗青”的“红妆”形成尖锐的视觉意象对比,“全家”之“白”换来的只是一人之“红”,这中间隐含的讥讽之意十分强烈。例中辛弃疾用“红巾翠袖”借代歌女,只有天涯沦落的歌女才能为自己掬一把同情之泪。豪气温情,一时并集,侠骨柔肠,刚柔相济。例中红粉,本指妇女的化妆品胭脂和白粉,后多以此喻指佳人美女。美人靓丽夺目、艳“映楚云”的美貌历历如在眼前。 以“红粉”代女性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李商隐马嵬)中“红粉”代杨贵妃;“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稀”(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中借指歌女,非常生动形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中用“粉黛”借代宫女,让人联想起她们浓妆艳抹的形象。例中,女主人公正在倚栏杆,以“长袖”来借代,自然抓住了她最突出的形象。由于古代女子面部着红颜色化妆和衣裙尚红,经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和世代沿习,从而产生了“红颜”、“红粉”、“红妆”、“红裙”等词语,而这些词语渐渐成为女性的代名词4(P61)。2、 鸾佩、环佩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陌香。”(李贺梦天)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例中李贺以“鸾佩”来代仙女,强调了仙女那种飘飘欲仙、超凡脱俗的美,既形象,又新颖别致。例杜甫用环佩来借代美人王昭君是因为诗人这里写的是一种虚幻的月夜环境下若有若现、虚无缥缈的昭君形象。 三、以姿态代本体这类借代,是借用女子形象上的状态来代指女子,多用玉、佳、妖、娇等字眼,突出了女性气质的妩媚娇柔。如以下几组例: 1、玉娇 玉姝 玉真 佳丽 “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软。”(宋高观国齐天乐)“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笺。”(陆游 绝句)“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宋晏殊木兰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例中用“玉娇”借代妓女,让人联想其香软娇艳的美貌;例用“玉姝”借代仙女,让人联想起玉洁冰清的美丽形象;例晏殊用“玉真”借代绝色女子,佳人美景,相映成辉;例中借代美丽的宫女,同时反衬出杨贵妃的绝顶美貌及得宠程度。 2、妖艳(妖娆、娇娆)婵娟、娉娉袅袅、惊鸿“京洛多妖艳,余香爱物华。”(隋卢思道美女篇)“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蝉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二)“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例中用“妖艳”代女子,让人联想妖媚艳丽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审美心理。相似的例子还有“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妖娆”(李商隐碧瓦),“宋玉愁空断,娇娆粉自红”(李贺恼公)。例“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其效果不下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那样具体的描写。例“婵娟”形容女子姿态曼妙优雅,诗人以之代称女子,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突出了女性气质的妩媚娇柔。类似的例子还有“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例“惊鸿”取典于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比喻女人体态轻盈,这里用以借代唐婉的倩姿丽影,充满了诗人陆游对甜蜜醇厚爱情的回忆。四、以结果代原因 事有因果,古代诗人有时不说原因,只说结果,但却用结果来代原因。这类借代更能表现女性惊人的容貌美。下面几例便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李商隐北齐二首)“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李商隐曲江)汉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倾国”,形容女子貌美,可使一国之人倾倒,这是想美女的具体表现,也是想美女的结果。用“倾国”代美女,不仅使语言生动凝练,更渲染了女性美巨大的魅力。因此,“佳人”和“倾国”构成了临时的因果关系。例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假如诗人只是理性地陈述为“汉皇重色思佳人”,就不会引发解读者的想象,更无法给世人敲响警钟。例借代贵妃,“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花人交相辉映,更衬托出贵妃惊人的美丽。例借代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例借代陪同皇帝游赏的美丽宫妃,而她们“不返”,显现出一幅荒凉冷寂的曲江图景,蕴含着无限沧桑今昔之感。 五、以专名代通名这类借代,以专名来借代通名,比如西施,后来就成为美女的代名词。“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李贺美人梳头歌)“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吴伟业圆圆曲)“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李白白头吟)例既是用典,又是借代,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每个读者的心中都有一个西施的形象,她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心中的西施有多美,诗中的美人就有多美。例“采莲人”是指西施,在此借指陈圆圆,陈出身寒微却也纯洁美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她寄予的深切同情。例“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名杜秋,人称秋娘,后来泛指长于歌舞的女子。 例中阿娇,正是一切受宠而失宠妇女的代名词。词人使用它,当然不是指那个历史上的陈阿娇,而是为了唤起蕴藏在这一名字之中的凄凉情绪意味。5(P146)这类借代,即钱钟书所说的乃征引事物之故实,以代事物之名称”6(P314)一类。六、以居处代本体这类借代,是以女子的居处来代指女性形象。多以“红粉楼”、“青楼” 等美女集聚之地借指美人,例如:“红粉楼中应记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谴怀) 例是从友人最亲近的人妻子那一面着笔。它以燕支山泛指友人将去任职之地,以红粉楼作为友人妻子的代名词,从设想红粉佳人将计日而待丈夫的归期,委婉而又风趣地劝说友人切勿留恋边庭,应该早早归家团聚。例中的青楼,本指华丽的楼宇,常指妓女的住处,这里用青楼代青楼女子,类似的例子还有“成缣犹自积狠多,未值青楼一曲歌。”(处默织妇)。古诗中这种用借代描摹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不仅使诗歌语言委婉含蓄,新奇凝练,还可使读者更好地把握修辞者的情感、态度,体味出其中独特的美学意蕴:诗中的女性不只是一个没有血肉内容的抽象的个体,而是兼具容貌美、形象美、气质美等诸多美内涵的活生生的人,诗中的女性形象因此更加鲜明生动、美丽多姿。参考文献: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田宝琴、陆坚等诗词典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词曲赋)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4黄莉“红”与古代美女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谭德晶论古典诗借代的美学功能J东方从刊, 2004(1)6 钱钟书(舒展选编)钱钟书论学文选(第四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On Metonymy of Female in Ancient Poetry and the Esthetic FunctionsLI Suping(Jiey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Jieyang Guangdong 522000) Abstract: Metonymy of female is o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