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苹果公司的成功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1页
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苹果公司的成功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2页
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苹果公司的成功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3页
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苹果公司的成功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4页
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苹果公司的成功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苹果成功背后的细节所体现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作者:祖希蒙 学号:1000012621 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地质一班摘 要: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的领袖史蒂夫乔布斯逝世,一个传奇就此抵达一个终结。那个时间,全世界都在讨论苹果的成败得失,讨论乔布斯的是非功过,至今热度不减。由不同的人编写的乔布斯传记也风靡全球,人们想从中窥见乔布斯和苹果的成功之道。笔者也想借此机会探讨一下苹果的成功之中所体现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在正文中,笔者将在简要介绍苹果公司及其发展史的基础上,对苹果的一些细节进行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分析,其中包括了经营战略的细节,产品定位的细节和产品设计的细节。关键词:苹果公司;乔布斯;马克思主义原理;唯物论;辩证法一、苹果公司简介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二、苹果公司发展简史1976年:乔布斯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苹果公司。苹果I型电脑于当年夏天公开销售。1977年:苹果创始人和风投资本家一起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台彩色界面的个人电脑苹果II推出。公司销售额以每年100万美元的速度飙升。1980年:苹果公司上市,首日募得1.1亿美元,这在当时是最大一笔IPO之一。1982年:苹果年销售额攀升至10亿美元。1983年:在大张旗鼓的宣传下,电脑“丽莎”上市,但两年后即退市。乔布斯引诱百事的约翰斯库利(John Sculley)转投苹果担任首席执行官。1985年:乔布斯和斯库利发生冲突,导致乔布斯下台。沃兹尼亚克也从苹果辞职。1991年至1996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去创建NeXT公司,并且收购了Pixar,通过玩具总动员声名大振。苹果在此期间更替了几任CEO,发展处于低迷期。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担任顾问。2000年:乔布斯被任命为苹果首席执行官。2001年:第一款iPod上市销售,随之而来的是第一代OS X操作系统,现在的Mac操作系统均以NeXT软件为基础。2003年:苹果推出了拥有20万歌曲的iTunes音乐商店,每首歌售价99美分,这让人们可以方便合法地在网上购买歌曲。首周,100万首歌被售出。2005年:苹果拓展iPod产品线,新增了更小的Nano和可以播放视频的iPod。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款智能手机iPhone。人们彻夜在商店门外等候,只为第一个获得这款新产品。2010年:苹果在9个月中销售出了1500万台iPad,使得一种全新类别的触屏平板电脑崛起。三、苹果和微软的战略差异所体现的唯物论观点(一)现象一位曾在苹果和微软都工作过的高管这样形容两家公司的差异:“微软寻找能带来营业收入的市场,然后再决定去做什么。而苹果正好相反:它先考虑的是做出了不起的产品,然后把它们卖出去,它的样品和演示总是在制定预算之前就做出来了。”(二)分析看起来只是微软和苹果采用了不同的经营手段,但是实际上,苹果的高明之处在于,苹果深谙“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是“物质决定意识”在经济学中的特化,其本质是相通的。如此观之,微软的做法是投机的,所得到的发展不会是长久的,也不会是革命性的。苹果和微软的做法不是对立的,然而,在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下立判。“物质第一性”,在经济学中特化为“生产力是第一推动力”。因为,只有创造物质上的供应,才能得到最根本、最扎实的收益,这正深刻地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苹果最知名的产品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哪一个不是革命性的创造?iPod将听音乐和购买音乐整合到一起,带动了音乐购买和随身听的革命;iPhone的发明改变了手机的定义;iPad的出现引起了一个全新的科技领域的发展苹果的这些产品都是用生产来带动消费的,没有这些富有想象力的产品也就没有消费者的购买,也就没有公司的收益。反过来讲,这些产品对于消费的带动力,远远大于营销策略的变动带来的波动。相比之下,微软的做法就只是在已有的物质缺口上寻求可填充的缝隙,没有开创新大陆的创造性,只是“炒冷饭”是不会有革命性的突破的。而Windows近几年来得发展也是没有令人瞩目的进展,都是些小修小补和形式创新的东西,例如界面上的改进和加入了一些特效,并没有涉及到本质上的革新。苹果被称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笔者认为,这指的就是产品上的创新。苹果善于创造出新的物质选择来带动消费需求,相比之下的国内高新科技产业就显得软弱无力了,模仿和侵权大张旗鼓地充斥着“创新”领域,国内的山寨厂商更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用骗人的外形和低价来欺骗无知的消费者。做法上,二者天上地下。四、一张乔布斯用以拯救苹果的简单图表所体现出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一)现象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97年回归苹果公司的时候,他做了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简化苹果产品线。那个时候,苹果为不同的人群设计制造一堆不同的产品,但是没有一款是有意义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中对此也有一段专门的描述:几个星期过去了,乔布斯终于受够了。“停!”他在一次大型产品战略会议上喊道,“这真是疯了”,他抓起记号笔,走向白板,在上面画了一根横线一根竖线,做成一个方形四格表。“这是我们需要的,”他继续说。在两列的顶端,他写上“消费级”和“专业级”。在两行的标题处,他写上“台式”和“便携”。他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席勒回忆说。后来发生了什么相信果迷们都清楚了,因为专注于乔布斯规划的这四个产品,苹果公司开始卷土重来并成功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二)分析笔者认为,此事件不仅体现了乔布斯对于简约的追求,其决策也体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即矛盾的观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上图中的“Consumer”和“Pro”同一地属于“使用者”范畴,但是使用者专业程度不同;“Desktop”和“Portable”同一地属于“用途”范畴,但是适用范围不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比如,上述事件中,根本矛盾在于,乔布斯刚刚回归低迷的苹果,公司的研发水平和团队的士气尚待提高,一个振聋发聩的方案是亟待提出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就上述事件讲,主要矛盾是“划分方法”,乔布斯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从纷繁复杂的产品定位中,抽象出了“Consumer”和“Pro”的对立和“Desktop”和“Portable”的对立,这样的划分,使得公司的定位得到了明确。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苹果之后的发展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近年来,苹果对于“Consumer”级别和“Portable”级别的投入越来越大,抓住了主要方面,牵住了“牛鼻子”,使得苹果这个IT界的超级机器得以更有效地运转。相比之下,Google的Android做的就不是那么明智了,连微软CEO鲍尔默都说:“能用好Android手机的只有电脑科学家了。”暗喻Android手机不好用。Android之所以不好用,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Consumer”和“Pro”这一对矛盾,不能在用户市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失败。确实,目前Android手机的销量确实是靠低价手机撑起来的,Android平板的销量更是比不上苹果的iPad。五、iPhone和iPad的设计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一)现象iPhone和iPad的设计中最惹眼的要素在于简约的触摸设计,没有多余的实体按键,使得设备整体看起来非常干净。有人认为,这样的设计是乔布斯对于简约的“洁癖”所致,也有人认为,这是乔布斯特立独行的结果(二)分析种种猜测都有各自的道理,如果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笔者认为,这种设计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都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摘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的联系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辩证的否定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iPhone和iPad设计的主要成功之处在于,第一,去除了实体键盘,第二,采用了手指感应的电容式触摸屏以及多指触控的操作方式。最初的智能手机配备的实体全键盘脱胎于个人电脑的整体键盘以及传统手机的九宫格键盘,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移植,是微电子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随之实现的技术性工作,不是一种创新性工作。这种实体全键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在打字的时候全键盘可以使得打字稍稍加快,但是全键盘所占用的空间以及操作一些简单的程序时大量按键的闲置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这种全键盘手机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所在。随着最初的大屏手机孕育而生的触笔式触摸屏是电阻式的触摸屏,靠压力感应来识别触点。这种屏幕有着自己的优点,但是也体现出了很大的不便性。首先,它需要尖利的物体作为媒介,例如触笔或者手指甲,一旦触笔丢失,操作将变得不便,其次,长期的点划会使屏幕变花,影响美观。而iPhone和iPad的设计,正是实体全键盘和触笔式屏幕的辩证的扬弃,将实体全键盘改为虚拟全键盘,仅在打字时调出,在操作程序时仅仅调出有用的功能键,将触笔式屏幕改为具有多点触摸的手指感应的电容式触摸屏,有手便可以触摸操作,不会划伤屏幕,并且凭借多点触控拥有了各种手势,丰富了操作体验。这种设计也正好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去除实体键盘是输入模式的自我否定,是空间和实用这一对矛盾运动的结果,而改换触摸屏是触控方式的自我否定,是手指与屏幕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这种否定发展了智能手机产业,新型的手机就此诞生。第三,这种设计将原先的智能手机和新型的iPhone和iPad联系起来,后者是前者的否定。第四,这种否定确实没有完全另立炉灶,而是从原来的设计中汲取灵感,去粗取精,辩证的扬弃。六、结论有人在总结苹果的成功之道时用了“苹果的哲学”这样的话,其实并不夸张。将事情做到神一般的极致时,一个事物多半也就与哲学相联系了。苹果之道体现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听起来神秘,但是确是朴素的真理,也是人人可以感受到的:苹果和微软的战略差异所体现的唯物论观点,一张乔布斯用以拯救苹果的简单图表所体现出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iPhone和iPad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