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社会契约论有感.doc_第1页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doc_第2页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doc_第3页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级(2)班 耿浩然 0817112005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社会契约论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导师的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开篇写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句话让人产生了无限的共鸣,但同样误导了人们。一生追求自由的卢梭以此开篇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并不在于论证“人生而自由”这一论点,而是力图论证“为什么人生而自由,却在现实中处处受约束”,换句话说,就是“人生而自由却受约束”状况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在此文中,我将追寻历史中哲人的思绪,试图重述丝丝入扣的论证过程。在此之前,先来看看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它背后的价值目标。一、前提背景。(一)时代背景。思想是时代产物,每个时代的侧重点不同,它所孕育的思想就不同。社会契约论一书有其宏大的社会背景,17、18世纪欧洲各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正是处于大革命的疾风骤雨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原本微不足道的一群人在经济上强大了起来,这群人也就是资产阶级,他们是当时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但是腐朽落寞的君主专制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资产阶级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政治权力上,力图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新政权,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制度障碍。(二)价值目标。卢梭认为所有立法都是追求两大主要价值目标:自由和平等。他强调,法律是以人为的力量去纠正人的自然本性。人的自然本性倾向于滥用权力,摧毁平等,而法律的倾向是力求维护平等。 张恒山:卢梭与社会契约论 ,人民出版社,第16页。二、论证的过程。(一)奴隶制。提起“枷锁”、“自由”等字眼,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奴隶。关于奴隶制,卢梭批判了格劳秀斯的两个观点。第一,一个人可以通过约定转让自已的自由,全体人民也可以转让他们的自由从而成为一国的臣民。格劳秀斯的转让自由论,旨在于论证君主专制的统治权的合法性和来源。卢梭与之针锋相对,指出“一个人无偿地奉送自己,这是荒谬的和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就只因为这样做的人已经丧失了自己健全的理智。”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页。人民奉送自己究竟为了什么呢?为了谋求国王的保护从而自我保存,但是战争中,人民往往充当了炮灰,成为了战争的工具“战争绝不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而是国与国的一种关系;在战争中个人决不是以人的资格,甚至于也不是以公民的资格,而是以士兵的资格,才偶然成为仇敌的;他们绝不是作为国家的成员,而是作为国家的保卫者”。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19页。并且,卢梭还说了,国王往往是要依靠人民去养活的,也就是说人民不仅丧失了自由,还交出了财产,这样一来,人民就一无所有了。经过一番论证可以看到,“转让自身自由”的论调显得十分可笑。 第二,批判了格劳秀斯的关于奴役权的来源的观点“征服者有杀死被征服者的权利,但被征服者可以以自己的自由为代价来赎取自己的生命”。对此,卢梭说了,战争只是一个国家以另一个国家为敌,而不是人与人为敌;虽然战争可以产生战胜者的权利,但这要以实现战争的目的为限。“人们有权杀死敌国的保卫者,这是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但是,只要他们放下武器而投降,他们就不再是敌人或者是敌人的工具了,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又成为自然的单纯的个人了,当然,别人就不再有杀死他们的权利了”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施新州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所以奴役权是没有根据的。卢梭还说了,既是一个人可以转让自己的自由,也不能转让孩子的自由;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有违道德性。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天生是不平等的,有人天生就要做奴隶,另一些人是天生来统治的”,卢梭重新理顺了其中的逻辑思路,认为胜于奴隶制下的人天生不平等,奴隶在枷锁之下,丧失了一切,失去了挣脱枷锁的欲望,习惯甚至喜欢被奴役的状态。总之,卢梭论证了尚有理智的人民没有必要转让自身给国王,一个人或者国家也没有奴役另一个人的权利。奴隶制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二)“约定”的产生。暴力并不产生权利,而我们只是有义务服从那些合法的权力。最强者也不会永远做主人,除非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形成权利的是强力,但是人们并不需要服从所有的强力,只要服从合法的权力。“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只剩下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论证“约定”我们要从自然状态说起,卢梭同以往的主张自然法和契约论的思想家们不同,他“否认在政治社会之前有过单个的、相互孤立的人的社会状态” 张恒山:卢梭与社会契约论 ,人民出版社,第38页。,认为“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的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页。卢梭所说的原始社会中,人们自由、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主张自己天然有统治他人的权利。猛烈抨击了格劳秀斯的用奴隶制来论证明人类天生要服从与统治者的观点,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人生而不平等说”,这在上文中已做了论证。自由平等的原始社会固然美好,然而,在原始状态中的人们在一定时候会遇到种种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障碍,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无法克服,只有通过人们结合起来相互协作才能克服,于是社会契约应运而生。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就是自我保全。“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着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是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有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于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页。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共同体的一部分,都必须服从于共同体。通过契约,人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具有人格的道德共同体,也就是城邦或称共和国、政治体、国家、主权者、政权,而结合者则称人民、公民、臣民。(三)主权者和社会状态。有了人民之后,才有主权者。形成共同体之后,人们一方面一个人的身份活动,另一方面,又以主权者的一个成员的身份活动,作为主权者的成员,他只服从自己;作为个人,他要服从共同体整体的主权者。如果个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强迫他服从。这样一来,人类便有自然状态进入了社会状态,人们的行为被赋予了道德性,正义代替了本能,从而,对人而言,产生了颇多好处。“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道德的自由,唯有道德的自由才是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只有嗜欲的冲动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