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新建有机肥料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市*有机肥料加工厂 编制日期 二一一 年 十一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项目名称新建有机肥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单位*市*有机肥料加工厂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号码通讯地址*市市中区*乡*村建设地点*市市中区*乡*村八组立项审批部门*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C制造类总投资万环保投资 万投资比例%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评价经费万元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产品数量需求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满足广大人民对肉类的需求,许多牲畜加工厂和屠宰场建成,解决了人们对肉类巨大的需求量。但是,当广大人民吃上放心肉的同时,许多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出现了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无处堆放处理的现象,有些甚至随着雨水和生活污水四处流溢,散发恶臭,对局部的空气和地表水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对牲畜加工厂周围的居民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为了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市中心城区*有机肥料加工厂利用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在*市市中区*乡*村八组建设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加工生产项目,通过混合油菜油枯,将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处理加工成有机肥,还肥于田,既真正实现了净化环境,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该项目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有机肥料加工厂委托我单位,对该有机肥料加工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受托后,于2011年11月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 2.4-1995)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的有关要求,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新建有机肥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地点:*市市中区*乡*村八组建设单位:*市*有机肥料加工厂建设性质:新建(二)、建设规模与投资本项目总用地面积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项目投资: 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所有资金由*市中心城区*有机肥料加工厂自筹。生产规模:年加工生产有机肥料100吨。产品方案:以包装后40kg/袋销售给当地农户(三)、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由主体设施(年产100吨有机肥生产线)及辅助配套公用设施(办公室、原料堆场、半成品堆放场、成品堆放库,燃煤堆放场、食堂、污水收集池等)组成,由于本项目在*市*乡*村原村小内修建,对建筑物无需修建,因此主要是对其营运期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2。项目组成及营运期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表1-1 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表工程分类及项目名称工程内容主要环境问题(营运期)备注主体工程烘房m2,瓦房,砖混,配有两台平口炒锅,位于厂南固废、恶臭、噪声建筑利旧榨料机房m2,瓦房,砖混,配有榨料机一台,位于厂西北方向固废、噪声建筑利旧辅助工程污水收集池不少于2m3,原料堆场旁边废水新建旱厕容积30m3,位于厂西废水,固废建筑利旧机修车间m2,瓦房,砖混,用于修理设备,位于厂东南方向噪音建筑利旧公用工程供水由当地自来水厂提供,年耗量约60.75吨/供电由当地电网提供,年耗量约3000度/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室m2,平房,砖混,用于办公,位于厂东北方向办公废水、办公垃圾建筑利旧食堂m2,瓦房,砖混,用于员工吃住,位于厂区西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利旧仓库及其他杂物房m2,瓦房,砖混,用于堆放杂物,位于厂西南方向固废建筑利旧原料堆场m2,塑料厂棚(新建),堆放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位于厂东废水、恶臭建筑新建半成品堆场m2,瓦房,砖混,堆放半成品,位于厂北固废建筑利旧燃煤堆场m2,瓦房,砖混,用于堆放燃煤,位于厂东南偏南废水,固废建筑利旧成品堆放库m2,瓦房,砖混,堆放成品,位于厂西北偏西固废建筑利旧(四)、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表1-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台)来源平口炒锅120型2市场购置榨料机/1市场购置出料机/1市场购置表1-3 主要原辅材料及年耗量一览表类别名称年耗量来源主原料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吨外购辅助原料油枯吨外购能源煤(吨)外购水(吨)自来水厂电(度)电网供电 (五)、产品执行标准生物有机肥产品生产过程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525-2002);2、绿色食品肥料使用标准(NY394-2000)。(六)、职工人数、工作制度职工人数:职工约人,其中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共5人。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270天。(七)、项目效益分析环境效益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也为了解决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难题,*市中心城区*有机肥料加工厂拟利用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在*市市中区*乡*村八组建设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加工生产项目,混合油菜油枯,通过将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处理加工成有机肥,还肥于田。通过*市中心城区*有机肥料加工厂将散落于各牲畜加工厂和屠宰场的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收集处理,根据农作物所需添加磷、钾等元素,把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加工成有机肥料,配上油菜油枯,不仅有效控制了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对环境的污染,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对整个生活环境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但是在项目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放置一段时间就会有臭味,在运输中也可能由于密闭不严,有一定的气味外泻,可能会对工厂周围群众的生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原料放置在原料堆场和平口炒锅在烘炒原料的过程中,也会散发出恶臭,对环境空气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但工厂周边住户少,均已成为本工厂的员工,没有学校,没有娱乐场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对本项目在生产中,工厂严格执行本评价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这种影响是可以接受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整个区域环境质量,其环境正效应远远大于负效应。社会经济效益(1) 发展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改善环境。(2) 改良土壤,肥料优质高效价格实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 生物有机肥具有高效、无毒、无公害及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病虫害的独特功能,能够促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 (4)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对周围农民的收入有一定贡献。 (5)项目实施后,可以增加至少*个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八)有机肥独特作用和特点:独特作用(1)养分效应(2)改土效应(3)优化农田环境效应特点(1)改良土壤(2)降低种植成本(3)能使果实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增加(4)提高农产品等级(5)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出口农业(九)项目产业符合性分析 1.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C2629其他肥料制造类,根据国家发改委40号令产业政策调整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均不属于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也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已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备案号为:*. 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山顶,四周皆为山林,通风性好,大大降低了恶臭及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本项目具有土地租用协议,周围仅有2户农户,一个与本项目的距离为101米,另一个与本项目的距离为350米,都在卫生防护距离之外。项目还充分考虑了运输的便捷,乡村公路直达厂门口。因此项目选址符合要求。3.项目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在*市*乡*村原村小内修建,该小学已经废弃。根据*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中区规划分局关于*市中心城区*有机肥料加工厂的规划意见,“该地不在*乡集镇规划区范围内”。可用于工业建设。因此,项目的规划符合要求。4.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产车间对周围居民、环境、在厂员工的影响,合理的安排了总平面布置。主要产生恶臭的原料堆场和主要生产车间位于项目的东面和南面,而距离项目最近的一户居民在项目的西北面,如此布置减少了项目产生的恶臭、噪声等对西北面居民的影响了。同时,项目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安排生产线,避免了员工来回奔波,另外,项目的生产车间主要位于东南面,而员工的生活区却位于项目西南面,如此布置则使项目的生产车间与员工生活区明显分开,减少了项目对员工生活的影响。因此,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是合理的。(1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在*市*乡*村原村小内修建,该小学已经废弃,根据现场踏勘,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物为恶臭、少量废气、平口炒锅燃煤粉尘、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原料废水)、固废(包括生活垃圾、原料在烘炒时产生的废油、煤渣等)、噪声等。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及少部分半成品和成品残渣经项目的旱厕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不得任意排放。项目产生的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场处理,煤渣用于修填道路等综合利用,原料在烘炒时产生的废油全部用于回收或外卖,不得任意排放。原料堆场应建立密闭塑料厂棚,硬化堆放场地以防渗,另外,要求业主在堆放堆场附近新建四周强硬化的污水收集池,面积不少于2m3,再将此废水和生活废水一并经旱厕处理,以防原料污水四处流淌;另外,用药剂进行除臭和灭蝇,以便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散发的恶臭降到最低,同时,平口炒锅的臭气应在蒸汽烟囱上加通气管到地面原料堆场旁的污水收集池,禁止将恶臭直接排放到大气。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地处四川省*市市中区*乡*村八组。*市为四川省辖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幅员面积12826km。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理坐标:东经1034091035523,北纬291927293137,东与*县接壤,西与*区、*市毗邻,南与*区相邻,北与*县相接,幅员面积474 km。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市中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坝丘山兼有,中部是岷江冲积而成的平原,东西部为浅丘,西南部为深丘和低山区。全区地势北高南低,东低于西,海拔在342950 m之间。市中区位于*向斜与*背斜的过渡带,以北东向构造为主,主要地质构造为老龙坝背斜,为泉水场背斜延伸部。项目区基底地层构造条件简单,为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西,倾角69度;地层层序正常,无断层通过。*市及附近地带存在发生中强度以下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邻区大震亦会波及,根据1/400中国地震动峰值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当于地震基本裂度为度。二、气象特征工程所在地区*市市中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温和,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风向以NW为主,平均风速为2.0m/s,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常年主导风向: NW年平均风速为: 2.0m/s年平均静风频率: 40多年平均气温: 17.3最高气温: 37.6最低气温: 2.2年平均降雨量: 1390.6mm年均蒸发量: 1030.2mm年均相对湿度: 83年均无霜期: 330天年均日照时数: 1119.7小时市中区风向分布:市中区全年风向以NW为主,占全年的15;其次是NNW和N风,其余风向频率基本上均小于4。全年中,年平均静风频率为40。三、水文特征(1)地表水*地表水资源丰富,有三条河流环绕市区,东临岷江,西靠青衣江(雅江),南面有大渡河。岷江发源于青海和川西北的岷山山脉,经青神入境由市区东北面进*,在*市区肖公咀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其流域面积广,水量充沛,岷江平羌峡(*市上游)最大日平均流量达19900 m/s,最枯流量43.9 m/s,三江汇合后的最大流量达30000 m/s,最枯流量为437 m/s。大渡河是岷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牟尼芒起山和邛崃山脉,从峨边西南,在市区南面的肖公咀江入岷江,其最大日平均流量达到5950 m/s,最枯流量237 m/s。青衣江,又名雅江,也是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宝兴县巴郎山,夹金山南麓,经*在*城区西南面水口镇草滩渡于大渡河汇流注入岷江,全长281km,流域面积1347m,最大洪水流量16000 m/s(全国洪水调查资料为17400 m/s),最枯流量78 m/s。(2)地下水市区地下水含量少,仅在地层裂隙或层断处有少量地下水,据有关地质部门查勘资料,市区10km范围内地下水储量为8万m,广布于30多个点上。四、矿藏、植被市中区境内矿产资源可开采部分较少。建材资源少、砾石、石灰石、页岩分布较广。*市境内气候湿润地貌多样土地肥沃水域宽阔,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栽培植物资源有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糖料、烟叶、中药材等十个大类;89种作物,640个品种。林木树种资源:用材林以杉、松、柏为主,经济林以油桐、乌柏为主,薪炭林以麻栎(青枫)、桤木、麻柳为主。*市的野生动物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大鲵、江团、大小灵猫、岩羊、斑羚等珍稀动物是受国家保护的。养殖动物主要是家禽、家畜,共有86个品种。畜类以猪、牛为主。本项目位于位于*市市中区*乡*村八组,该区域人类活动稀少,无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评价区域内无天然林及自然保护区。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 行政区域和人口分布*市历史源远流长,在3000年前的巴蜀时期,即是蜀区开明故都,*建制已有2500多年,筑城1430年,为历代县、州、府、郡治所。*市自解放以来,设*专员公署,*县人民政府。1978年*县改为地辖市,1985年撤地区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97年析出*等另建地级市。现辖11县(区、市),*市中区幅员面积82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252个行政村、58个社区,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非农业人口27万人。*,古称*,又称*,历史上属古蜀国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双遗产城市。2000年6月,*正式成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唯一的合作城市,*是四川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其盐业和冶铁业已相当发达。唐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更加繁荣,史书称“山川秀发,商贾喧沸”。二、 社会经济概况近年来,*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连续9年保持2位数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08年,面对严重低温雨雪冰冻、“5.12”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2010年实现全年GDP 743.92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05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81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9.76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9199万美元。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93.74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5237元,增长12.9%。1、工业 *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冶金建材、盐磷化工、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中国硅材料研发生产的发源地,堪称可研技术力量、产能规模、配套能力全国第一,2009年多晶硅产能4500吨、产量1180吨,正在争创国家硅材料开发及副产物利用生产化基地、国家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基地。冶金建材是*的传统优势产业,“西部瓷都”陶瓷产能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省的五分之四,干法水泥产能占全省的31.8%,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盐磷化工是*的资源优势产业,企业集群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全市建有12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其中*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7家,其中8家进入四川省重点培养的大企业大集团行列,德胜集团年销售收入(含全市)超过100亿元,其亚、西南不锈钢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36家,中国驰名商标7件、四川省著名商标34件。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2.5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占GDP得664.9%,工业提供的税收占比达7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5%。2、旅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一体,亿年*、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品位一流。*-*大佛蜚声海内外,是全国四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秀甲天下的生态王国,也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普贤菩萨道场,以雄、秀、神、奇、灵著称。*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年),脚踏三江,远眺*,近看*,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米勒座佛。*、*、*三山连襟而成的巨型*仰卧三江之上,形成“*”的奇观。境内还分布有*、*、*、*等景点,以及*、*、*等众多文物古迹。200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1.4亿元。3、农业*农业生产条件优良,是四川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拥有四川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19家,农村专合组织660个,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66%。有26个有机食品、53个绿色食品,7个县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集体认证。*、沐川分别为国省劳务基地县。重点发展畜牧、茶叶、林竹三大产业,年出栏生猪365.9万头,有茶叶基地60.3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353.8万亩,特产有“竹叶青”和“仙芝竹尖”茶叶,“蓝雁”冻猪肉、“哈哥”兔干、“永丰”静电复印纸等。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69.3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占65.1%。4、交通*紧邻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位于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结合部,是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重要的枢纽城市、四川经贸重镇、古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已形成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路为主通道,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的交通网络。我们正大力实施“千亿交通工程”,加快建设“两航(岷江行电综合开发和*机场)、四铁(绵成乐城际铁路和*铁路、成昆铁路成燕复线、乐自铁路)、八高速(乐宜、*、乐峨、乐自、乐汉、成乐西、绕城、成乐扩建)、一枢纽(*港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体系。其中,乐宜高速公路将于2010年竣工通车,绵成乐城际铁路已经开工,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和*(成都)港、*高速、*铁路可望今年动工,其余项目已进入国(省)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随着“千亿交通工程”的实施,*将建成集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成都、攀西、康藏三大经济区最便捷的通江达海物流中心,并进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5、社会事业全市有各类学校1310所、在校学生47.4万人,其中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分校区、*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学院、*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等学院。医疗卫生体系健全,有卫生机构1359个,其中三甲医院1所、三乙医院2所,全市有病床位10588个,卫生技术人员1.4万人。有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1所,文化馆12所、公共图书馆10个。先后推出沫若女神、大佛海通、甘嫫阿妞、七彩小凉山、诺苏惹等文艺精品。据调查,评价区域内无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状况 (表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为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县环境监测站对本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对主要污染物统计结果如下: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表3-1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m3监测项目监测日期12月1日12月2日12月3日12月4日12月5日总悬浮颗粒物1#0.1240.1380.1160.1310.1282#0.1320.1450.1220.1460.1353#0.1290.1410.1180.1370.133可吸入颗粒物1#0.1150.1010.0920.1200.0982#0.1210.1150.1010.1130.1063#0.1190.1080.0960.1250.102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 单位:mg/m3 日期项目二氧化硫备注1234评价结果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氧化硫小时均值0.50;日均值0.15.12月1日1#0.1020.0580.0560.092达标2#0.1140.0520.0510.093达标3#0.1110.0550.0520.093达标12月2日1#0.1010.0510.0590.091达标2#0.1130.0570.0560.092达标3#0.1080.0530.0500.090达标12月3日1#0.1030.0520.0530.096达标2#0.0990.0500.0410.092达标3#0.0870.0480.0460.101达标12月4日1#0.0960.0560.0500.102达标2#0.0860.0490.0470.103达标3#0.0830.0470.0450.099达标12月5日1#0.1030.0600.0420.109达标2#0.0920.0520.0500.110达标3#0.0890.0500.0480.106达标 单位:mg/m3日期项目二氧化氮备注1234评价结果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氧化氮小时均值0.24;日均值0.12.12月1日1#0.0350.0250.0260.032达标2#0.0360.0260.0270.033达标3#0.0340.0250.0260.032达标12月2日1#0.0420.0370.0080.037达标2#0.0430.0380.0080.038达标3#0.0410.0360.0080.036达标12月3日1#0.0440.0340.0210.026达标2#0.0450.0350.0220.027达标3#0.0430.0330.0210.026达标12月4日1#0.0290.0240.0230.028达标2#0.0300.0250.0240.029达标3#0.0290.0240.0230.028达标12月5日1#0.0320.0270.0190.033达标2#0.0330.0280.0190.034达标3#0.0320.0270.0190.033达标日期项目 臭气浓度(无量纲)123评价结果备注12月1日1# 10 10 10达标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臭气浓度 202# 10 10 10达标3# 10 10 10达标12月2日1# 10 10 10达标2# 10 10 10达标3# 10 10 10达标12月3日1# 10 10 10达标2# 10 10 10达标3# 10 10 10达标12月4日1# 10 10 10达标2# 10 10 10达标3# 10 10 10达标12月5日1# 10 10 10达标2# 10 10 10达标3# 10 10 10达标监测站对项目所在地监测了PM10、NO、TSP、SO、臭气浓度。在12月1日到12月5日连续5天对其进行了监测,监测地点分为3点,监测结果均达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之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二级标准规定。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表水的最终受纳水体为岷江,本环评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引用*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4月20日8月5日对岷江*段的常规监测数据,据此对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2。表3-2 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样 品 名 称PH(无量纲)氨氮化学需氧量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4.20岷江(*段)6.230.60319.0462.97.15岷江(*段)6.410.62518.9423.38.5岷江(*段)6.250.67319.3473.0 从表3-2可知,岷江*段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水域标准,说明项目所在地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如下表: 表3-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单位:dB(A)点位12月2日评价结果备注昼间执行标准夜间执行标准1#49.56038.450达标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类标准2#53.46041.650达标3#50.36040.550达标4#56.66042.250达标 单位:dB(A)点位12月3日评价结果备注昼间执行标准夜间执行标准1#49.8603950达标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类标准2#53.06042.150达标3#51.16040.950达标4#55.96043.350达标监测站对项目所在地噪声进行了详细监测。在12月2日到12月3日连续2天对其进行了监测,监测地点分为3点,监测结果均达标,执行标准是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可满足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该项目建设地在*市市中区*乡*村八组,其外环境关系见附图3。根据本项目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表3-4:表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名称相对于项目的方位距项目距离(m)1农宅(一户)西北1012农宅(一户)东南3503岷江西南1500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声学环境: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2类标准要求;生态环境:项目区域及其周围的敏感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位于本项目西北面101米范围,本项目生产按照环保部门的环保要求达标生产,但距离较近,会对其生活等带来一定影响,但业主已将住宅宅主吸收为工厂员工,同时,宅主已和项目业主签订同意新建的协议。保护目标2:位于本项目东南面350米范围,距离较远,本项目生产按照环保部门的环保要求达标生产,将不会对其生活等带来影响。保护目标3:位于本项目西面1500米以外,距离很远,本项目生产按照环保部门的环保要求达标生产,无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不排入岷江,不对岷江水体产生影响。48评价适用标准 (表四)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表4-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SO2NO2TSP取值时间年平均值0.060.040.20日平均值0.150.080.30小时平均0.500.12/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 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DONH3-N石油类标准值6-9204.051.00.05 3、声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4-3 环境噪声标准值表 等效声级 LAeq:dB环境噪声2类昼 间60夜 间50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表4-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为mg/m3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备 注排气筒m二级1颗粒物120153.5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GB16297-1996205.92SO2550152.60.4周界外浓度最高点204.33NOx240150.770.12周界外浓度最高点201.32、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级排放标准。表4-5 废水排放标准 (pH无量纲,其余因子单位为mg/L)序号污染物标准值(mg/L)适用范围1pH69一切排污单位3SS70其他排污单位4BOD520其他排污单位5CODcr100其他排污单位7动植物油10一切排污单位 3、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表4-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时 段昼 间夜 间噪声限制dB(A)6050 总量控制指标 4、废气中的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 表4-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控制项目单位新扩改建现有9臭气浓度无量纲2030 本项目的投资规模小,SO2 的排放量为0.71吨每年,建议本项目总量控制标准:SO2 排放量为0.75吨每年。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表五) 本项目利用废弃的乡村小学作为工厂建设用地,厂区房子可直接利用学校教室,因此本次环评主要针对运营期进行评价。一工艺流程及污染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其基本工序及污染工艺流程,如下图5-1所示: 图5-1基本工序及产污工艺流程图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收集恶臭、氨气、废水原料堆场粉尘、SO2、废油等烘炒半成品平口炒锅回收利用半成品堆放场噪声榨料机、加入油枯固废固废成品堆放库产品包装 图5-1 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图 二生产基本工序:1.将牲畜加工厂和屠宰场产生的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收集起来,用拖拉机或农用车运送到原料堆场堆放。此阶段要求业主硬化堆放场地以防渗,另外,要求业主在堆放堆场附近新建四周强硬化的污水收集池,此废水和生活废水一并由旱厕处理,以防原料污水四处流淌,禁止污水任意排放。2.将原料送到平口炒锅烘炒,以炒掉它大部分水分和油分。此工序选用平口炒锅是因为平口炒锅能随进随出,方便操作,同时,平口炒锅能随时转动,有利于均衡受热,另一方面,平口炒锅有两个出气口,一为燃煤烟囱,二为蒸汽烟囱,会产生少量恶臭,此设计有利于臭气与烟尘分开,利于臭气收集,本阶段要求业主在蒸汽烟囱上加通气管到地面原料堆场旁的污水收集池,禁止将恶臭直接排放到大气,同时,烘炒过程中产生的废油不得随意排放,须全部用于回收或外卖。3.原料在平口炒锅烘炒4小时后,出锅,此时,剩下原料重量大约为原来的三分之一。4.将炒出的样品倒入半成品堆放场,自然堆放一段时间,加入烘干后的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跟油菜油枯的比例约为7:3的油菜油枯,半成品已成。5.用榨料机将半成品打碎成小块状,经过包装获得成品,转入成品堆放库待出售。本套工艺路线符合循环经济3R原则,可实现城乡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三、物料平衡本项目原料为在各动物屠宰场和加工厂收集的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通过平口炒锅烘干后水分约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时,以7:3的比例加入油菜油枯混合而成,生产物料平衡见下表所示:表5-1 物料平衡表 单位:吨/a原料投入(t/a)产出(t/a)损失(t/a)干燥除水、油固废动物毛块和残余肉块21070140少量油枯30300少量 3、水平衡 本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本项目运营期工作人员15人,且一部分为当地农民,无需住宿,按每人用水5L/d,年工作日270天,排放系数0.8计算,生活污水产生量16.2t/a,另外原料本身产生废水0.3t/a,项目产生的废水最终排入旱厕后直接用做农肥,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水平衡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5-2 运营期水平衡示意图(单位:t/a)13.8t/a16.2t/a损耗14.07t/a13t/a用作农肥旱厕生产人员生活用水损耗0.3t/a0.27t/a办公用水损耗工程运营期污染分析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恶臭、少量废气、平口炒锅燃煤粉尘、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原料废水)、固废(包括生活垃圾、原料在烘炒时产生的废油、煤渣等)、噪声等。1、废水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来自原料废水和职工生活用水。废水产生后直接排入旱厕后用于周围农业灌溉,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可行性论证:此项目生活废水13.8t/a,用量极少,原料产生废水约0.27t/a,项目产生废水合计14.07t/a,项目周围有大量农田及坡耕地,完全有能力接收本项目排出的废水,因此本项目废水经过旱厕后用作农肥是切实可行的。2、废气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燃煤废气和恶臭污染。l 平口炒锅废气平口炒锅耗煤量平均0.33t/d,高峰时段耗煤量0.1t/h。建设单位未能提供所用优质低硫无烟煤的煤质成分,在此采用普通洗精煤的煤质进行分析,达到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采用优质低硫煤(含硫量低于1%)的要求。燃煤烟气含有CO、NOx、SO2、烟尘等污染物,烟气经高空排放,除尘效率一般为85%,无脱硫功能。项目所用原煤含硫量以0.5%计,烟尘含量以灰份(12%)的15%计,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O2的排放计算:SO22煤用量S含量0.8则优质低硫无烟煤燃烧产生的SO2为0.71t/a。TSP的排放计算:根据年耗煤量和低硫煤中灰份的含量计算TSP的产生量。TSP的产生量用煤量灰份含量飞灰占灰份的百分比(1-)其中:飞灰占灰份的百分比:15;为除尘效率,取平均除尘效率85%。则计算出TSP的产生量为0.24t/a。l 恶臭污染 本项目对环境产生的恶臭主要是原料堆场和平口炒锅蒸汽产生的,在12月1日到12月5日所取的3个点中可以看出,臭气浓度值均10,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评价要求项目施用在运输时要用胶布遮盖住、减少放置在新建的塑胶厂棚原料堆场里的时间、用药剂除臭灭蝇,同时,对于平口炒锅产生的臭气,要求业主在蒸汽烟囱上加通气管连接到地面原料堆场旁的污水收集池,以便在水中减少恶臭排放量,禁止直接将恶臭排放到大气。3、固废项目主要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原料在烘炒时产生的废油、燃煤煤渣、原料、成品和半成品残渣,本项目生产人员15人,其中有2人在场内居住,垃圾产生量按一般人员0.5kg/人d、住宿人员1kg人次计,项目排放的生活垃圾总量为2.295t/a,平口炒锅产生的煤渣约18t/a,废油产生约100t/a,生活垃圾送往垃圾处理站,燃煤煤渣用于铺路,废油全部回收或外卖,原料、成品和半成品残渣回收再利用。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表六)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排放浓度大气污染物生产原材料、烘房恶臭SO2 烟尘 200.329kg/h0.710-3kg/h 100.329kg/h0.110-3kg/h水污染物质运营期生活污水水量0.006m3/d0.006m3/dCODCrBOD5SS250mg/L150 mg/L30 mg/L10mg/L130mg/L12 mg/L固体废弃物运营期生活垃圾2.295t/a2.295t/a锅炉煤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9月)政治试题(无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望亭中学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光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底部夯实拐点已至春暖花开
- 幸福问题课件
- 巡航摩托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巡察工作保密课件
- 输电线路检修培训课件
- 输液配伍禁忌课件
- 小鸭小鸡舞蹈创编课件
- 质量改进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组装工艺培训
-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2030船用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学生用书1》课件-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第三册 第1课
- JG/T 26-2002外墙无机建筑涂料
- 护理实习生安全协议书10篇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巨人的陨落介绍课件视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