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doc_第1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doc_第2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doc_第3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doc_第4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情中文与传媒系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1102010126 史成刚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她的词中除了抒发寂寞深闺、国破家亡的愁情外,还抒发了离别痛苦之愁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眷恋,歌颂了自己美好的爱情生活,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满足。李清照词的灵魂和精华,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可谓集宋词愁之大成。她以其无边的愁绪和高超的抒情艺术,率真自然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就抒情艺术来说,李词继承并发扬了北宋婉约词派的抒情传统,善于把个性化的情感与完美的意境相结合,具有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李清照的人越来越多,她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忧国忧民的胸怀,毫无个人哀怨的思想。解读她的词作,品味她的愁绪,我们感受到了一代词女的一片柔肠和一腔热血。本研究将从独特的视角,使李词具有独到的表现力;意蕴丰富的意象的使用,是李词艺术魅力的重要成因;超越具象的情感抒发,使李词具有了广博的涵盖力和强烈的穿透力等方面对李清照词中的愁情进行分析。 二、文献综述引言处于宋词成熟时期的李清照,承接了前代积淀的“忧患意识 ”,浸染了诗词传统中的言“愁”因子,再加上时代社会变迁、个人身世苦难等诸多原因,成为宋代词人中集“愁”之大成者。她的词作中,言“愁”最多,其“愁”也最有份量,最具力度和魅力。“愁”字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闪现,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少女的淡淡轻愁,或是闺中少妇的闲愁,或是离愁,或是“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或“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她的“愁 ”,虽不如蔡琰的“悲愤 ”,也不像南唐后主的“粗服乱头 ”,声声哀泣,但却似乎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掩卷之时,那种透彻肺腑的力量由不得你不久久沉浸与回味,以至于使一些封建卫道者竟然感到惧怕,视为“不祥”之语。宋代词坛上,言“愁”词人众多。只有李清照,在其众多言“愁”的词作中,表现了包容量极大、延展力极强的“愁 ”,这种“愁”(特别是后期词 ),是词人经历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之后的人生况味,指向似具体又超出具体对象,似单纯又极其厚重和绵长,不像晏氏的空泛,不似柳永的局狭,不像稼轩的凿实,也不同于苏轼的化为旷达。就是后来被尊为南宋格律词派一代宗主的姜夔,虽极尽幽冷之能事,但也不免显出情感贫乏,与李清照“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的愁绪相比,自是难以续貂。李清照词中的愁情相关文献:1、2011年刘海涛在菏泽学院学报中发表的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新探中认为,李清照是宋代词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女词人。她早期的词作不乏描写甜蜜爱情、赞美美好自然之作,但以抒发闺怨闲愁、相思离别为主;后期的词作则更多地表达故乡之思、家国之痛。总之,愁是李清照漱玉词中表达的主要情绪。从个人、婚姻、社会三个层面对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作一探寻,发现这些愁绪都是由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缺失而引起的。2、2013年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徐梅在李清照词中的愁情中认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女词人,被后人称为婉约词宗。在灿若繁星的宋代词苑中,李清照的词可谓是独树一帜。因为受所处的时代背景影响,李清照的词中,以愁词最为显著,词里面的满怀愁绪也是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怀和笔法把愁表现的极具感染力。此文结合李清照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其少女时代的闺愁、少妇时代的离别相思之愁以及国破家亡的悲情之愁三个方面解读李清照词中的愁情。3、2002年陆立玉在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发表的愁肠千结话李词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中认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也是抒写愁情的高手,其词不论是写少女的闺愁,还是写少妇的离愁,抑或是写老年孀妇的哀愁,都是那个苦难时代的真实反映,读来震撼人心。 4、2009年王春华在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上发表的怎一个愁字了得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中认为,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在词、诗、散文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同时,她又工书、善画,通音乐可以说多才多艺。而奠定她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则是她的词。而她的词又以写愁为主,李清照现存的四十五首词(不包括存疑的)直接以愁字入词的就有十四首之多,更有虽整篇不见一愁字却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愁的词。5、2011年西南大学文学院的刘玉昭在李清照词中“愁”的意蕴中认为,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家的代表,经历坎坷,命运多舛,其词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李清照词作中的愁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婚前是少女的伤春闲愁;婚后是夫妻分别的寂寞离愁;南渡孀居后则是国破、家亡、夫丧的离乱悲愁。6、2002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陆问政在试析李清照词中“愁”字运用及其思想意义中认为,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是惟一能与一流名家相抗衡的女词人。其词作的1/3均运用了“愁”字。本文根据李清照不同生活阶段对“愁”字的运用进行了分类,并对“愁”字的审美特点和思想意义进行了细致分析。7、2012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兰芳在走进李清照坚毅刚健、婉约清新中认为,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8、2012年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廖小春在论李清照词中的生命自觉中认为,本文论述了李清照对生命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包括生命在自然、爱情、赏花中的美好体验,生命在爱情、离别、家国不幸中的愁苦反映,以及生命对黑暗现实的奋力抗争。李清照的生命自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追随者,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精神财富。 9、2013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的李朋在李煜和李清照愁情词的比较中认为,李煜和李清照俱为词史上的言愁高手。由于人生经历、性别气质、文化素养诸方面的原因,他们笔下愁的具体内涵和艺术表达又各有异同。联系具体作品,对二人笔下的愁情描写作一番比较,以此探讨其异同的成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际遇、个性气质、文化素养对其创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10、2013年贵州遵义师范学院的王正江的男权制社会下李清照愁源探析中写道,李清照是愁的化身,纵观词作中愁之源,有人认为是孤寂、国破家亡和多愁善感。结合她生活的封建社会和男权制时代的背景,根据其作品分析,笔者认为愁源自好花易败、红颜易老、怀才不遇、性别歧视也是必然。11、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严文婧在论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愁情中认为,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时期凄苦生活的代表作,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情感,含蓄婉约的风格,用凄怨的抒情成就了千古绝调。本文借助对诗词的解读,再现了作者那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飘零转徙之苦,催人泪下,触动心灵。12、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卫宏伟在试析政治对南宋词嬗变之影响中认为,词至南宋,发生诸多嬗变而异于北宋,政治因素是其重要原因,涉及词之题材风格、功能、言情方式、情景关系、词体观念发展诸方面。题材方面,不同词人身经乱离之后,或浅吟低唱,抒悲苦之情;或大声疾呼,以期挽救时局。功能方面,不论言志还是叙写个人行藏,均与政治相关。言情方式方面,比兴寄托之大量使用,情景关系方面之因情叙景,以及出于言志需要而产生词体观念之发展,皆与政治影响有直接或间接之关系。13、2013年马卓昊在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上发表的李清照词中以表达愁情的情感隐喻及其情感中认为,人的情感很难把握,是非常抽象的,在表达上往往要借助一些具体事务,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起伏跌宕,各种各样的愁情挥之不去,她站在女性的角度,极为细腻地将自己的身世经历通过文字流传于世。 14、1979年岳国钧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发表的略论李清照的词中认为,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杰出诗人如秋夜繁星,兢相辉映。遗憾的是,女诗人却如晨星寥落,不大协调,而女诗人中能与众多大诗人比肩并驾的,更是屈指可数。唯有南北宋之交的李清照,如异军突起,以她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李清照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在诗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15、2011年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耿春梅在细琢淡品 悲欢空切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探析中认为,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后期境遇孤苦。其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形象鲜明,伤感细腻。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曾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总结:李清照是一位才华出众、成就卓越的女作家,就“词”这一文学体式来说,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谓登峰造极。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出现“愁”字,而且她述愁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最负盛名了。在她的笔下,赋无形之愁以有形,这“有形之愁”又千变万化,曲尽其意。如“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满怀愁绪像春蚕吐丝一样缠绵纷乱;“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旧愁上更加新愁,犹如“楼前流水”一样流不尽,淌不完;素来为人称道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更把愁写成了有体积、有重量的实体。此外如“独抱浓愁无好梦”(蝶恋花),“正人间天上愁浓”(行香子)等等,也都写得形象可感,十分巧妙。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词作中常常浸满了闺中闲愁和思夫的离情别绪,国破家亡的深深的哀愁。就是在一些看似超逸、欢悦的作品中,也蕴涵着词人的孤寂和愁苦。意蕴丰富的意象的使用、超越具象的情感抒发和独特的视角的选取是李词言愁艺术魅力的重要成因。在其众多言“愁”的诗词作品中,李清照的词作表现了包容量极大、延展力极强的“愁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穿透力。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被界定在第二性的附属地位。女子无权参与社会生活。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仿佛一部男性作家专史。在封建正统观念下,男子吟诗赋词天经地义,而女子学诗作文却是不守女德。多少女子的诗心被“女子无才便是德”压抑为一口口荡不起涟漪的枯井。李清照,一个响亮的名字,她不仅是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个,即使放入男性作家的星群里,她也不失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凭她仅存的诗词,就可与苏轼、陆游、辛弃疾媲美,亦可与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李长吉等前代风格大师比肩。 参考文献目录【01】刘海涛 菏泽学院学报 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新探 2011年【02】徐梅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李清照词中的愁情 2013年 【03】陆立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愁肠千结话李词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2002年【04】王春华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怎一个愁字了得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 2009年【05】刘玉昭 西南大学文学院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蕴 2011年 【06】陆问政 宁波职业学院 试析李清照词中“愁”字运用 2002年 【07】王兰芳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走进李清照坚毅刚健、婉约清新2012年【08】廖小春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论李清照词中的生命自觉 2012年【09】李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 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