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咨询报告使用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咨询报告目 录1.概 述11.1项目背景11.2咨询依据及内容21.3咨询过程31.4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32.具体咨询意见52.1 总体评价52.2 总体设计52.3 路 线62.4 路基、路面82.5 桥梁、涵洞102.6路线交叉152.7 其他工程162.8 工程地质勘察162.9 设计概算16武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咨询意见1. 概 述1.1 项目背景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是湖北省骨架公路网省道汉沙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洪湖市东西向主干线,省道汉沙线洪湖段穿越洪湖市城区,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增长迅速,造成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改线升级尤为迫切。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有效缓解洪湖城区的交通压力,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的功能和作用,适应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起于洪湖乌林镇四屋门村(汉沙线桩号K104+500),终于洪湖市螺山镇花园村(汉沙线桩号K123+600),计入长短链后路线全长18.964公里。本项目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承担勘察设计任务,武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承担该项目勘察设计的技术咨询工作。1.2 咨询依据及内容1.2.1、咨询依据1)本项目技术咨询服务合同书2)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3)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鄂发改交通20112025号文)4)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港湖市港航局、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省文物局关于本项目的函件;6)洪湖市政府关于省道汉沙线洪湖市城区绕城段改建工程路线方案的函;7)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文件及基础资料。8)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1.2.2、咨询内容(1)有关政策性要件的审查情况设计合同是否有效;设计单位资质证书是否符合要求;设计文件的有效签署完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设计文件内容是否齐全;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减灾防灾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2)初步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的执行情况;外业测量等基础资料;初步设计送审文件;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3)初步设计文件的技术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的符合性;设计文件是否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计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初步设计文件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及各项技术规范的情况;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安全、耐久、环保、经济、美观的原则;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要求的其它内容。1.3 咨询过程我院于2011年12月接受本项目技术咨询任务后,立即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专家,收集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深入了解本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果,熟悉本项目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等建设环境条件、主要重点及难点工程等基本情况,为初设咨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设计单位提交的初步设计文件和基础资料后,经认真查阅设计文件和充分了解初勘成果,于2012年1月形成本咨询报告。1.4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1.4.1、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推荐方案起于洪湖市乌林镇四屋门村(汉沙线桩号K104+500),路线自东向西经乌林镇李桥村、铁桥村、周坊村、石码头村,新堤街办河岭村,滨湖街办远景村、新旗村,新堤街办洪林村、柏枝村、新闸村、南河村,螺山镇新联村,最后到达本项目的终点螺山镇花园村(汉沙线桩号K123+600),计入长短链后路线全长18.964公里。主要控制点:四屋门、李桥村、周坊村、河岭村、远景村、南河村、花园村。沿线主要城镇: 乌林镇、新堤街办、滨湖街办、螺山镇。沿线主要河流:沿线主要河流有新堤排水河、内荆河、南河及电排河。沿线主要公路、铁路:沿线主要公路有省道214、103、规划中的武监高速、规划中的天仙赤一级路、迎宾大道、茅江大道、金湾大道等,洪湖市内无铁路。1.4.2、建设规模推荐方案K线全长18.964km,共设平面交叉14处,大桥498.12m/3座,中桥63.96m/3座,小桥154.28m/7座,涵洞54道。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推荐方案1公路等级等级一级公路2路线总长公里18.9643路基宽度米24.54拆迁建筑物平方米5158.95新增占地亩1247.4666路基土石方数量立方米12372167排水及防护工程立方米16680.58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方米382801.89特殊路基处理长度米/处13225/2910大桥米/座498.12/311中桥米/座93.36/212小桥米/座154.28/713涵洞道5414平面交叉处1415安全设施公路公里18.9641.4.3、技术标准根据拟建公路在公路网发展规划的位置、沿线的地形、交通量的预测结果、通行能力分析、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及工可批复意见,本路段确定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4.5m,设计速度为80km/h。其主要指标见下表,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序号指标名称规范值采用值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2设计速度80km/h3路基宽度24.5m4最小平曲线半径一般值:400m;极限值250m650m5最大纵坡52.9346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2.具体咨询意见2.1 总体评价本项目初步设计较好地贯彻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结论及其批复,对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进行了合理的控制,对路线、桥梁等方案进行了较为合理的优化比选。设计采用的各项工程方案基本合理,图表内容较齐全。设计深度符合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文件编制办法”)要求。2.1.1 有关政策性要件的审查情况本项目通过设计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通过投标方式获得本项目设计资格,与洪湖市交通运输局签定勘察设计合同,设计合同有效;设计单位为甲级设计资质;设计文件的有效签署完备,符合规定要求;外业测量等基础资料基本齐全;设计文件内容基本齐全;设计方案基本符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减灾防灾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2.1.2、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本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严格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2.1.3、对工可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1)公路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符合工可批复。(2)初步设计概算主线为4.22亿元,工可批复估算4.20亿元。投资规模增幅小于批复估算的10%,满足要求。2.2 总体设计本初步设计总体设计符合工可批复意见所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总体设计方案,项目起终点方案论证充分,沿线主要桥梁和路线交叉等设置适当,总体设计综合考虑了与城镇规划、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以及其他公路等相关因素协调一致。咨询认为总体设计方案合理,设计图表内容齐全,深度满足编制办法要求。以下就总体设计提出具体意见:(1)本项目地处洪湖分蓄洪区,路堤高度内滞水位23.7m(1954年内滞水位)控制,考虑到在分蓄洪区修筑高路堤侵占库容,相关主管部门不会同意,修建高架桥又与本项目功能不符,采用内滞水位控制比较合理。据了解本项目的防洪报告在审批之中,建议设计单位进一步跟踪落实,取得相关函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2.3 路 线2.3.1、初步设计路线方案比选情况初步设计拟定了K方案和走老路A方案K线方案:起点洪湖市四屋门(汉沙线桩号K104+500),路线自东向西经乌林镇李桥村、铁桥村、周坊村、石码头村、新堤街办河岭村,滨湖街办远景村、新旗村,新堤街办洪林村、柏枝村、新闸村、南河村、螺山镇新联村,最后到达本项目终点螺山镇花园村(汉沙线桩号K123+600)全长18.964公里。A线方案:起点洪湖市四屋门(汉沙线桩号K104+500),沿老路布线,经周坊、叶洲、石码头、宋家墩、良垸在双茅垸接上推荐线K,路线全长9.212公里。比较线占路线总长48.58%,经综合比较后推荐K线方案。咨询认为,本项目受远期与天仙赤及洪监高速公路的衔接,洪湖规划的四桥路、河岭大桥、洪湖市垃圾处理厂等重要因素控制,路线方案较为明确,可供比选的路线方案较少。初步设计推荐K线方案是合适的。 2.3.2路线主要咨询意见初步设计路线方案较好地执行了工可批复意见,对工可路线方案作了进一步优化比选,路线布置考虑了地形、地物、城区规划等控制因素,与环境结合较好,路线设计方案基本合理,线形指标的运用基本适当,局部路段下阶段仍需进一步优化。(1)从路线平面指标运用来看,路线平面设计采用指标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在不受制约路段采用了长直线,超过2km长直线2处,最大直线长3.3km,建议下阶段对长直线路段进行优化。(2)路线平面图中建议按编制办法要求补充标示坐标网格等信息。(3)路线纵断面中,K7+100K8+700段,其路基标高仅为24.5m,较说明中提到的内滞水位23.7m仅高出0.8m,请核实是否满足路基安全高度等要求。(4)建议加大K11+413处竖曲线,使得平纵组合合理。(5)路线纵面设计采用指标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但多处路段采用0.0%的纵坡,小于0.3%的最小纵坡要求,建议尽量调整非池塘段0.0%纵坡,满足最小纵坡要求。竖曲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尽量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2.3.3交安主要咨询意见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包括标志、标线、护栏等内容,设计说明表述比较全面、系统,设计图表基本齐全,设计方案基本合理,有一定的针对性,基本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但部分内容还需在以下方面予以补充、修改和完善。(1)安全设施设计说明标志版面设计中“一、二级道路字高为40cm,支线上字高为35cm”说法不妥,因09规范,标志字高与车速有关,而35cm字高与40cm字高在同一车速区间,建议汉字高度合并。标线设置中,主线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线长、线距与主线道路标线设计图布置不符,请核对;相交道路的可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为黄色虚线说法不妥,应根据具体相交道路的断面、等级确定。(2)按编制办法要求,请补充区域路网交通标志布置图。(3)标志版面设计图中指路标志均是以三个字为基准,但在标志平面布设示意图中出现多处4个字版面,可能影响版面尺寸。建议细化标志版面设计图。(4)沿线主要标志平面布设示意图中仅有与本项目相接的高等级路的标志设置,而村道交叉和沿线的村庄、学校等均没有交通标志设置,请补充。建议标志平面布置图中增加地形,以便于复核标志设置的合理性。完善本项目的交通标志布置。(5)典型平交口标志平面布设示意图中,在路口均设置禁止掉头标志,而本项目全线设置有中央分隔带,车辆如何掉头,请设计考虑,建议在允许掉头处增设允许掉头标志。(6)典型平交口标志平面布设示意图中,根据路口平面布置,交叉口安全设施布置如有灯控布置,咨询认为在交叉口处没有必要均设置防撞桶。(7)标志平面布设图通用表版面布置位置不清,数量不详,版型规格不详,无法核实安全设施工程数量汇总表中的标志数量,建议细化标志平面布设图表,避免出现下阶段标志数量与初步设计数量有较大偏差。(8)平交口标线细部大样图中停车让行标线有误,不应该有网格,请核查。2.4 路基、路面本项目区位于洪湖市江汉平原地带,主要为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1530米,普遍低于洪水位,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项目区域长江及支流两岸河流阶地发育,级堆积阶地台面宽阔平坦,低于洪水位,前缘筑有防洪大堤,堤外高漫滩局部高于堤内地面;、级基底阶地零星残留于主要支流两岸,残丘地面高程分别为20-35米、50-60米,台面多为第四系更新统堆积物中,项目区总体地形以平原地貌为主,海拔高程1530米之间,地貌单元为河湖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植被发育,多以农作物为主。池塘、小湖泊较为发育。咨询认为:路基、路面及排水、筑路材料初步设计文件图表基本完整,方案基本合理。初步设计设计较好地适应了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和气候特点,采用了较为成熟有效的工程方案,深度基本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关于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行修改和完善。2.4.1、总说明书1)说明书“2.3.3工程地质评价 ”,该部分说明文字不完整,说明中未见建设区域基础地质资料。建议补充完善该部分资料。2)说明书“2.3.4水文地质评价”,该部分说明文字中出现软土路基分段表。3)说明书“2.10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中沿线筑路材料基本情况与设计图表不一致。4)本项目全段均为填方路基,建议取消“5.2.5挖方路基设计”相关内容。5)“5.4路基防护工程设计”窗式衬砌拱防护的适用高度和后续图表不一致。6)比较线(AK0+000 AK9+212.794)为沿老路布线,应补充说明老路路基状况,老路路基防护、排水形式及使用情况,老路路面结构类型、使用状况及相应处理措施等内容。7)建议补充路面基层结构水泥剂量要求。8)“12筑路材料”,该部分说明文字中所设计料场和设计图表不一致,请核实修改并补充水泥等材料相关内容。9)说明书中多处出现书写错误,建议通读说明书并修改文字错误。2.4.2、路基一般设计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执行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路基宽度采用24.5m。路拱横坡:行车道、硬路肩2%,土路肩4%。2)设计拟定的路堤边坡坡率较合理。3)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般路基设计图建议结合本项目特点,取消挖方路堑及相应图纸说明文字。4)一般路基设计图第4页,在后续设计图表中未见该部分工程数量,建议取消该图纸。2.4.3低填浅挖路基设计对低填路堤(填高小于140cm)路段采用超挖回填处理,回填料采用石灰土方案可行,石灰剂量建议试验确定。2.4.4桥头路基处理1)本设计针对不同的桥台型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方案合理。桥头路基处理回填料应在路基土方中扣除对应数量,对填料的来源、组成应进行说明。2)建议补充圆管涵涵背回填设计图。2.4.5特殊路基1)软基处理方案设计基本可行,建议补充相关基础资料,便于选用合理方案。2)设计软基处理段落,与总说明中列的软基段落不一致。3)补充软基段小型构筑物基础处理方案及数量。4)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K7+000K9+000”段数量计算不完整。5)建议结合本项目特点,比较线应增加新旧路基衔接工程数量表、新旧路基工程设计图。2.4.6取、弃土设计本项目未设取土场,对清表耕植土、淤泥的弃方等设计采用集中堆放。设计文件中未见相应设计图表。请补充取土坑(场)、弃土堆(场)一览表,并列出取土坑中心桩号、位置、运距、数量、占地、临时工程、防护、排水、绿化、等工程数量。2.4.7路基防护工程1)路基防护工程设计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在确保路基边坡稳定的前提下以植物防护为主,设计原则正确,内容齐全,方案基本合理。2)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中未见“浆砌片石护肩、护脚”工程数量,建议取消相关设计图。2.4.8路面设计路面设计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供应条件,初拟的多种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较合理,设计图表组成内容基本齐全,设计推荐的路面结构型式基本合理。主线行车道均为沥青砼路面;硬路肩、路缘带的路面结构厚度与主线一致;桥面铺装与主线上、下面层相同。设计路面结构为:4cm AC-13C细粒式沥青砼6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路面工程数量表中上、下面层应分别为AC-13C、AC-20C。2)比较线(AK0+000AK9+200)为沿老路布线,请补充老路路面结构类型、加铺方案、处理措施及相应工程数量等。2.4.9路基、路面排水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正确,排水系统设计基本合理,。1)路面水通过路面、路肩横坡漫流至路基两侧,再经排水沟排至路外。2)路面边缘排水设计沥青混凝土面层孔隙内的路面自由水由路拱横向渗流至路面边缘,通过在路面边缘土路肩下设置的砂砾透水层,将其排出路基范围以外。3)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中未见“A1、A2型边沟”工程数量,建议取消相关设计图。4)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布置图建议结合本工程实际绘制,取消“山坡截水沟、平台截水沟”等。2.4.10 筑路材料项目区筑路材料基本满足工程需求。对工程拟采用的部分原材料及基层、底基层、垫层混合料均作了必要的试验,基本满足初步设计要求。2.5 桥梁、涵洞2.5.1 概述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18.964km,大桥498.12m/3座,中桥93.36m/2座,小桥154.28m/7座,涵洞54道;比较线全长9.212km, 中桥65.12m/1座,小桥44.08m/2座,涵洞26道。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24.5m。与湖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的批复意见基本一致。本项目桥梁涵洞部分文件编制清晰,桥梁方案及设计内容基本合理,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2.5.2 设计标准1、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2、 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小桥、涵洞均为1/100(内渍水位)。3、 桥梁宽度: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24.5m,单幅桥梁宽度为12m,大中小桥内侧设置50cm波形护栏,外侧设置50cm护墙,桥面净宽为211m。4、 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5、 通航要求:新堤排水河航道技术等级为级,通航净宽254m,最高通航水位23.47m,最低通航水位20.1m。其余河流不通航。2.5.3 总体意见(1)总说明书中设计原则关于跨径、结构、双柱墩的采用等说明与图纸不符;本项目有圆管涵、盖板涵、箱涵三种涵洞形式,涵洞采用不同孔径大小,建议说明原因,尽量减少不同涵洞类型及孔径大小。(3)K、A线方案有路段为沿老路路段,老路利用路段应对老路原有桥涵进行说明,提出对老桥涵的处治方案。(2)水系图上河流标识不清晰,未见相关河流名,建议完善。所有桥梁设计水位均为23.70m,且无水文计算内容,建议补充。(2)桥位平面图图纸比例应有所调整,应增加比例及坐标系统等附注内容。(3)桥型图附注中应增加支座、搭板、伸缩缝内容。(4)桥梁墩台一般构造图中均未附墩台工程数量表,桥墩、桥台的桩长均为一样,建议补充桩顶反力,进一步核实计算拟定合理的桩长。(5)桥墩、桥台一般构造图中路线前进方向指向洪湖城区不妥,路线后半路段逐渐远离洪湖城区;如上构采用结构连续应示出桥墩临时支座位置,桥墩支座应按支座反力选择支座类型。(6)文件中图表字体、幅面均不相同,工程数量表中字体太小,不清晰,建议参考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中图表格式进行本项目图表绘制。(7)本项目桥梁工程规模小,考虑施工方便,建议除K15+780新堤排水河大桥(635m)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外,其它桥型均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并注意更改相关说明和图纸。2.5.4桥梁一、K6+036电排河中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采用320m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交角90度,全桥共1联,桥梁全长65.12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0号桥台布于左岸河堤堤身上,且桥头填土2米左右,应进一步征求堤防部门的意见,如两岸需要考虑防洪通道,建议优化桥型方案并进行改路。(2)本桥为正交桥梁,桥台为三柱式桥台,建议适当调整柱间距采用双柱式桥式桥台。(3)桥型图中梁长与上部构造图中梁长不一致,附注说明中说本桥采用桥面连续,与总说明书中不一致请核对,建议上部构造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形式,上构一般构造图为斜交,与桥型图上的交角不一致,建议修改。2、K6+765茅埠电排河中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采用120m预应力砼空心板,交角60度,桥梁全长28.24m。桥台采用U型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本桥U台基础可适当上抬减少U台高度,截面-应标为正截面。(2)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应对应。(3)建议调整本桥桥孔结构,采用2-16m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以减少对河床的压缩。3、K9+900河岭大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采用72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空心板,交角105度,全桥共2联,桥梁全长145.12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桥位地质纵断面图中文字未正确显示。(2)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梁长与上构一般构造图梁长不一致,建议采用结构连续。截面-、-应标为正截面。附注中本桥为采用桥面连续,与总说明书中不一致请核对。(3)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应对应。比较方案: 桥跨组合采用5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交角105度,全桥共1联,桥梁全长156.0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截面-、-应标为正截面。(2)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应对应。4、K15+189南河大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采用62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交角75度,全桥共2联,桥梁全长125.12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两侧桥台台后填土高3-4,两侧是否有防洪通道,如有净空不够,建议取得堤防部门的相关协议,桥梁横断面图应该标明为正断面。(2)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应对应。比较方案:桥跨组合采用620m预应力砼小箱梁,交角75度,全桥共2联,桥梁全长125.0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两侧桥台台后填土高3-4,两侧是否有防洪通道,如有净空不够,建议取得堤防部门的相关协议,桥梁横断面图应该标明为正断面。(2)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应对应。(3)桥墩一般构造图附注文字有误,请核实支座选取是否合理。5、K15+780新堤排水河大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采用635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交角105度,全桥共2联,桥梁全长217.0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为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两侧是否有防洪通道,右岸梁底距地面高度不满足净空要求,建议取得堤防部门的相关协议,如有应改路及其他相关措施;桥梁横断面图中应标明为正断面。(2)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应对应。(3)墩台承台及系梁顶面高程可适当抬高到地面线以上,减少开挖土方量;6台桥台结构型式可适当优化,连续墩应示出临时支座线。(4)本桥通航孔桥墩应设置防撞设施。比较方案:桥跨组合采用635m预应力砼小箱梁,交角105度,全桥共2联,桥梁全长217.0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为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两侧是否有防洪通道,右岸梁底距地面高度不满足净空要求,建议取得堤防部门的相关协议,如有应改路及其他相关措施;桥梁横断面图中应标明为正断面。(2)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上构本项目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交角应对应。(3)墩台承台及系梁顶面高程可适当抬高到地面线以上,减少开挖土方量;6号桥台结构型式可适当优化,连续墩应示出临时支座线。(4)本桥通航孔桥墩应设置防撞设施。6、AK6+020电排河中桥推荐方案:桥跨组合采用320m预应力砼空心板,交角90度,全桥共1联,桥梁全长65.12m。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桥台、桩基础。本桥不通航。1、总体意见:(1)桥型布置图中应示出河堤及河沟平面,两侧桥台填土2米左右,应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取得相关协议。(2)桥型图中板长与上构一般构造图板长不一致,附注说明中说本桥采用桥面连续,与总说明书中不一致请核对。(3)上部构造图中应该去掉与本桥无关的交叉角度,建议本项目上构统一编排,采用通用图形式,如采用此编排,图纸交角应对应(4)补充桥台一般构造图。二、 小桥K线小桥K线共设7座小桥,均采用16m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交角45-130度之间,桥台采用柱式台或薄壁台、桩基础,桥型方案基本合理。A线小桥A线设小桥2座。小桥采用10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6m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交角90度,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型方案基本合理。2.5.5涵洞本项目K线共设涵洞54道,其中箱涵8道,盖板涵40道、圆管涵6道,平均每公里2.8道。A线共设涵洞26道,其中盖板涵14道、圆管涵12道。涵洞数量及结构形式基本合适。意见如下:(1)本项目平均每公里涵洞仅为2.8道,数量基本合适,但斜交涵较多,建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合改沟,改善交角,尽量正做。(2)涵洞均无流量等资料,建议补充,并根据流量大小拟定孔径大小。(3)应补充洞外工程数量。2.6路线交叉2.6.1、平面交叉本项目共设平面交叉14处。其中,与等外道路相交8处,均采用加铺转角式交叉;与二级公路、城市道路相交6处,均采用渠化交叉,建议增加K8+315.369与K9+753.980两处交叉的渠化设计。总体认为初测阶段平面交叉设置基本合理,方案可行,建议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设计,采取合理技术措施确保行车安全。2.7 其他工程本项目其他工程设计有4处改沟,设置基本合理。建议对大型沟渠及改路补充纵断面。对防洪通道净空不够的位置需改路应增加相应改路设计。2.8 工程地质勘察本项目在工程地质初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勘察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的勘察手段和方法实用,技术措施明确,钻孔的布置、钻探深度的确定、取样数量及试验工作量(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勘察工作所取得沿线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设计参数选取较合适,评价适当,结论基本正确,初勘工作量能够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能满足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但提交审查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希望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1)本项目推荐线和比较线共28.20km,共13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部分学校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 理科的经典题目及答案
- 扣件钢管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敏捷训练考试题目及答案
- 情绪管理拆解课件
- 面点技能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美业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永康国企考试题目及答案
- 悍马门窗厂知识培训课件
- 恐龙灭绝的原因
- 2025版机电安装监理服务合同
- 肩关节运动康复新策略-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卡车修理知识培训课件
- 神奇的艾草教学课件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语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微量物证检验技术
- 中西医结合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专家共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
- 《焊接结构生产》课件-第二单元 焊接应力与变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