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有效沟通).doc_第1页
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有效沟通).doc_第2页
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有效沟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教师代表会发言有效沟通我想,各位都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可能不涉及学校教育。那么在教育当中,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父母怎么和老师的沟交流。没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很难教育好孩子。如果你的教育方法和老师背道而驰,也是很难形成家校合力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谈到家校交流,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成绩,或者是孩子在校出了问题被老师请到学校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和老师交流些什么呢?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家校交流的目的。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一名任课老师,我认为提高孩子的成绩确实是家校交流的目的之一,但这绝不是最终目的,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孩子具有健康的身心,其次是有正直勤勉的为人品质,第三是要有面对困难、挫折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最后自然能获得的就是优秀的成绩。如果在坐的家长,您的想法和我是相同的,并且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是优秀的。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他们是这样做的,我把这些做法难出来供大家讨论。案例一、开完家长会或接到老师的短信,看到孩子的成绩,气不打一出来,把孩子劈头盖脸地把孩子骂了一顿,孩子把门一摔,关进小房间成一统,管你生气或批评。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时家长不知所措,向老师急救。案例二、某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火急火燎赶到学校,看到站在老师一边的孩子,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甚至觉得颜面大失或恨铁不成钢,大打出手。案例三、在校和老师交流的时候,非常赞成老师的看法,回家在孩子面前对老师很是不满,大吐抱怨。案例四、与老师交流时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还是觉得无能为力。案例五、看到孩子的成绩始终不见提高,到学校和各任课老师交流,希望老师能针对她的孩子提出建议措施,老师提出建议后,她认为自己的孩子都做到了,希望老师能得出点石成金的办法。同时,我还遇到过这样一些家长,他们是这样做的。小孟同学成绩很优秀,小孟的父亲经常主动和老师联系,聊聊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对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聊聊自己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做法。小孟父亲与小孟老师的关系和朋友一般。有家长可能会想那事人家成绩好呀,老师欢迎呀。那我就在举几个普通孩子的例子吧。我们班的小金同学,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下,她的母亲每天都会和我在家校联系本上进行交流,面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的成绩,小金的妈妈也有过焦虑,急躁,但更多的时候,小金的妈妈都是以正面的鼓励为主,行为习惯上的每一点进步,她都会大大的表扬孩子,对于孩子在家的问题,她也会委婉指出,对于自己的焦虑情绪也会主动反思,改进。除了批评、表扬之外,她还会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哲理,在思想上引领孩子,在行为上接纳孩子。小李的爸爸除了和我交流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还会表扬孩子在家积极主动做家务。小朱的妈妈常常会表扬孩子积极锻炼身体。高笑语的妈妈常常会把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和我分享。蒋天添的妈妈常常会将孩子的情绪和我进行沟通,倾听我的建议,小钱的妈妈会把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主动和我沟通。潘予能和顾淳毓的妈妈总是非常支持我们班的各项活动,有时还会就这些班级的活动和我进行交流,为我们班出谋划策,像这样的家长,我们班还有很多。所以我们班的学生中,心态阳光积极,能聆听老师的建议,善于反思,懂事的孩子很多。虽然我们班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作为他们班主任,我感到很幸福,在这里我也很感谢我们班的家长。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将来离开了校园,也必将是一群能积极快乐地面对生活的有志好青年。针对我刚才举出的案例,对于家校交流的问题,我想给你们一下一些建议:1、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有偶然因素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2、家长到学校除了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最好也了解一下以下情况:(我常常会听到家长抱怨,我们家孩子怎么怎么不听话,怎么解决,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不了解他,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你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面,深层原因,在他的心里。你想和他谈谈,但总是三句离不了成绩,打不开孩子的话匣子,甚至孩子很反感,不愿和你交流,我们教育上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家庭教育也是这样,所以) 学校最近开展了哪些教育活动? 学校最近对孩子提了哪些要求? 孩子在校的情绪和行为,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样,您在家才能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如果您对学校的教育情况不了解,想配合也不知从哪里下手。3、当你和孩子不赞成老师的做法时,不要怂恿你的孩子说老师或者学校的坏话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不同的老师教育方法、方式各有特点。也许您和孩子会遇到对老师的做法不赞同的时候。这时即使在我们很不赞成孩子的老师做法的,我们也要对孩子们说,“应该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你可以不同意老师所说的所做的,但是你绝不能不尊敬或者在学校里不服从他。” 家长可私下里和老师进行沟通。但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否定老师的言论,这就是是一种失策的行为,这会置孩子们于一种失败的境地。因为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合作,否则就只有您一方在孤军奋战。当父母鼓励孩子们学会如何积极地面对那些难以相处的老师和对他们产生压力的环境时,他们的孩子会因此而学会如何战胜挑战,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允许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弱点而指责老师的话,我们就剥夺了他们的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4、家长要有好心态 有的家长一旦被老师叫到学校来,心里就会有种惶恐的心理,认定孩子又在学校犯错误了,又要到学校挨老师批评了。见到老师以后,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孩子训一顿再跟老师点头哈腰赔不是,再说一堆保证以后会如何管教的话。这样是家长把孩子在校犯错等同于自己犯错,遇事先道歉赔礼,而不是先跟老师了解问题及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这样的沟通显然是无效的。 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即浪费时间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遇细风说暴雨,这样的抵触心理很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 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以后,不是认真追寻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一腔怒火带回家中,对孩子进行责骂批评。如果刚好当天因为别的事情不顺利不称心如意,那孩子的遭遇会更惨,家长会把一切问题都归责于孩子,惩罚随心,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于事无补。5、不做态度蛮横和没有主见的家长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全交给老师,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之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充分信任,但家长应该知道,和老师沟通不是找问题让老师解决,而是和老师协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师不愿意和态度蛮横的家长沟通,但老师也不愿意和没有任何主见的家长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不会有效。主见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对孩子用心观察,以及孩子行为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