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luent问题精选1 现在用FLUENT的UDF来加入模块,但是用compiled udf时,共享库老是连不上?解决办法:1你的计算机必须安装C语言编译器。2请你按照以下结构构建文件夹和存放文件:libudf/src/*。c (*。c为你的源程序);libudf/ntx86/2d(二维为2d,三维为3d)/makefile(由makefile_nt。udf改过来的)libudf/ntx86/2d(二维为2d,三维为3d)/user_nt。udf(对文件中的ARALLEL_NODE进行相应地编辑)3通过命令提示符进入文件夹libudf/ntx86/2d/中,运行C语言命令 nmake,如果C预言编译器按装正确和你的源程序无错误,那么此时会编译出Fluent需要的库文件这时再启动Fluent就不会出错了。2 在使用UDF中用编译连接,按照帮助文件中给出的步骤去做了,结果在连接中报错“系统找不到指定文件”。udf 文件可能不在工作目录中,应该把它拷到工作目录下,或者输入它的全部路径3 这个1e-3或者1e-4的收敛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在FLUENT中残差是以开始5步的平均值为基准进行比较的。如果你的初值取得好,你的迭代会很快收敛,但是你的残差却依然很高;但是当你改变初场到比较不同的值时,你的残差开始会很大,但随后却可以很快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让你看起来心情很好。其实两种情况下流场是基本相同的。由此来看,判断是否收敛并不是严格根据残差的走向而定的。可以选定流场中具有特征意义的点,监测其速度,压力,温度等的变化情况。如果变化很小,符合你的要求,即可认为是收敛了。一般来说,压力的收敛相对比较慢一些的。是否收敛不能简单看残差图,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标准,比如进出口流量差、压力系数波动等等尽管残差仍然维持在较高数值,但凭其他监测也可判断是否收敛。最重要的就是是否符合物理事实或试验结论。残差曲线是否满足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还要看进口和出口总量差不得大于1%,而且即使这样子收敛解也不一定准确,它和网格划分/离散化误差,以及屋里模型的准确性都有关系。所以得有试验数据做对比活着理论分析了,当然最终是否正确是要看是否与实验数据相符合!但既然有残差图的话,总应该可以大概的看出是否收敛吧?是否要残差要小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残差不在增长,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认为是收敛的残差的大小不能决定是否收敛,我在用FLUENT计算时,多采用监测一个面的速度(或者是压力、紊动能等参数)基本上不随着计算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就认为基本达到收敛4 据质量守恒,收敛时进、出口的流量数值应大致相等(一般认为进出口质量差值比上入口质量的相对值小于0。5时收敛,但是对特殊情况可能不同 ),但符号相反,一般出口流量是负值。5 在进行稳态计算时候,开始残差线是一直下降的,可是到后来各种残差线都显示为波形波动,是不是不收敛阿?答:有些复杂或流动环境恶劣情形下确实很难收敛。计算的精度(2阶),网格太疏,网格质量太差,等都会使残差波动。经常遇到,一开始下降,然后出现波动,可以降低松弛系数,我的问题就能收敛,但如果网格质量不好,是很难的。通常,计算非结构网格,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会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作网格时多下些功夫 。理论上说,残差的震荡是数值迭代在计算域内传递遭遇障碍物反射形成周期震荡导致的结果,与网格亚尺度雷诺数有关。例如,通常压力边界是主要的反射源,换成OUTFLOW边界会好些。这主要根据经验判断。所以我说网格和边界条件是主要因素。6 残差是cell各个Face的通量之和,当收敛后,理论上当单元体内没有源相时各个面流入的通量也就是对物理量的输运之和应该为0。最大残差或者RSM残差反映流场与所要模拟流场(指收敛后应该得到的流场,当然收敛后得到的流场与真实流场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差距,残差越小越好,由于存在数值精度问题,不可能得到0残差,对于单精度计算一般应该低于初始残差以下为好,但还要看具体问题。一般在Fluent里可以添加进出口流量监控(print or plot),当残差收敛到一定程度后,还要看进出口流量是否达到稳定平衡,才可以确认收敛与否。残差在较高位震荡,需要检查边界条件是否合理,其次检查初始条件是否合适,比如在有激波的流场,初始条件不合适,会带来流场的震荡。有时流场可能有分离或者回流,这本身是非定常现象,计算时残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震荡,这时如果进出口流量是否达到稳定平衡,也可以认为流场收敛了(前提是要消除其他不合理因数)。另外Fluent缺损地采用多重网格,在计算后期,将多重网格设置为零可以避免一些波长的残差在细网格上发生震荡。7 模型比较复杂,是在pro/E中建的模,然后用igs导入gambit,不过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碎线和碎面并且在一些面交界的地方还存在尖角。我曾经做成功过把它们统统merge成一个虚面,中间设置了一个可以容忍尖角的参数,也可以划分网格,但把生成的msh文件导入fluent就会出错,这是的原因还是因为尖角的原因?还有,virtual geometry和普通的真实的几何体到底有什么区别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viewthread.php?tid=413334&fromuid=335611fluent问题精选(续网格之间解的插值(interpolate)FLUENT 允许在几何形状确定后,通过插值的方式,在不同网格之间传递数据。比如,可以将六面体网格的计算结果,通过插值转换成混合网格的计算解,然后再利用这个解作为初始解开始混合网格中的计算在FLUENT 中对下述问题只能使用国际单位制进行输入:(1)边界函数分布文件。(2)源项。(3)自定义场变量。(4)由外部绘图软件生成的数据。(5)用户自定义函数(UDF)。FLUENT 中的“缺省”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的唯一区别是角度的单位是“度”,而不是 弧度。FLUENT 提供三种计算方式,即分离方式、耦合隐式和耦合显式。这三种计算方式都可以给出精确的计算结果,只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时,某种计算方式可能比其它两种方式更快一些。分离计算和耦合计算的区别在于求解连续、动量、能量和组元方程的方法有所不同。分离方式是分别求解上面的几个方程,最后得到全部方程的解,耦合方式则是用求解方程组的方式,同时进行计算并最后获得方程的解。两种计算方式的共同点是,在求解附带的标量方程时,比如计算湍流模型或辐射换热时,都是采用单独求解的方式,就是先求解控制方程,再求解湍流模型方程或辐射方程。显式和隐式的区别在于对方程的线化方式有所不同。分离方式一般用于不可压流或弱可压流的计算。耦合方式则通常用于高速可压流计算。而在FLUENT 中,两种方式都可以用于可压和不可压流动计算,只是在计算高速可压流时,耦合方式的计算结果更好一些。FLUENT 求解器的缺省计算方法是分离算法,但是对于高速可压流、彻体力强耦合型问题(比如浮力问题或旋转流动问题)、超细网格计算问题等类型的问题,最好还是使用耦合隐式计算方式。这个求解器收敛速度更快,只是需要占用更大的内存耦合显式计算也是将能量方程与其它方程耦合在一起进行计算,但是所需内存更小,而计算时间则比较长。只能在分离式求解器中使用的模型:(1)多相流模型。(2)混合浓度/PDF 燃烧模型。(3)预混燃烧模型。(4)污染物构成模型。(5)相变模型。(6)Rosseland 辐射模型。(7)特定质量流周期流模型。(8)流向周期性换热模型。简单地说,可以用三种方法判断计算是否已经收敛:(1)观察残差曲线。可以在残差监视器面板中设置Convergence Criterion(收敛判据),比如设为10-3,则残差下降到小于10-3 时,系统既认为计算已经收敛并同时终止计算。(2)流场变量不再变化。有时候不论怎样计算,残差都不能降到收敛判据以下。此时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流场变量来判断计算是否已经收敛如果流场变量在经过很多次迭代后不再发生变化,就可以认为计算已经收敛。(3)总体质量、动量、能量达到平衡。在Flux Reports(通量报告)面板中检查质量、动量、能量和其他变量的总体平衡情况。通过计算域的净通量应该小于0。1%。一阶精度格式的缺点是耗散性很大,计算稳定性好,但是对流场中梯度比较大区域内的解有比较严重的“抹平”现象,因此为了获得精度更高的结果,可以采用二阶精度格式。因为二阶精度格式的稳定性不如一阶精度,所以在采用二阶精度格式的时候要适当减小亚松弛因子通过对一阶精度的计算结果和采用适应性网格、并用二阶精度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后者的耗散性已经大大减小,计算精度得到提高。在FLUENT 中,一阶精度格式是缺省设置的计算格式,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用它获得初始流场,然后再提高计算格式精度,最后采用适应性网格技术。采用这样的计算策略,既可以保证计算的稳定性,又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流场计算结果,因此在复杂流场的计算中是经常使用的办法结构网格就是网格拓扑相当于矩形域内均匀网格的网格。为了便于处理物面边界条件,以提高计算精度,常要求结构网格具有贴体性质,即通过坐标变换,使物体的几何边界成为坐标面(线)。现有的结构网格的生成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四大类:1、代数生成方法。其特点是根据边界上规定的网格点位置,或者附加一些参考点位置,用插值方法确定所有其它网格点的位置。它具有简便灵活、计算速度快的突出优点,但对复杂的几何形状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插值函数。2、保角变换方法。它能生成完全正交的贴体网格,计算机时也少,但局限于二维情况,且对物体形状往往有很大限制。3、偏微分方程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来确定区域内网格点分布。它具有较大的适应性,且生成的网格质量很好,特别是椭圆型方程生成的网格通常是光滑和均匀变化的,同时调和函数的极值性质保证了网格生成时物理空间和计算空间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但网格较密时,一般需要较长的计算机时。4、变分原理方法。在这类方法中,将生成网格所希望满足的要求表示成某个目标函数(泛函)取极值。这种方法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viewthread.php?tid=413336&fromuid=335611气流组织的设计要点1乱流式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1)保持正压 这是乱流式气流组织的最主要之点。概算时一般在26次/h换气次数范围内。 (2)局部发尘的控制 乱流洁净室内由于气流是乱流,粉尘可以扩散到任何地方,如果局部地点发尘而平均地影响全局,是很不好的,即使增加很多换气次数,效果也不明显。最好的办法是从局部气流组织的处理上着眼,对局部发尘设备加以围挡和进行局部排风。 (3)风机压头选择 过去习惯按过剩的原则来选择风机压头,这并不合适,过滤器实际运行的风量都小于额定风量,若按过滤器阻力2倍选风机,使开始时风机压头富裕大多,风量和风速太大,如果把阀门关得太小,则又要产生很大的噪声,所以当系统阻力可以作比较细的计算时,粗效至高效过滤器的终阻力可按初阻力分别加50120Pa来计算,如果系统阻力不便计算或为了估算也可以用2倍初阻力的习惯方法。 (4)风机的选择 应选用高效率、低噪声的风机,重要的是工作点应选在风机性能曲线中倾斜度较大的部分,且此性能曲线也尽量选用陡斜的,而不选用平坦的,这样风压变化较大时风量变化较小,不致有大的影响。 2单向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1)防止过滤器漏泄 如果过滤器漏泄,应使单向流气流组织的优点受到损坏,所以应力求避免。 (2)确保室内送风气流均匀 提高过滤器的满布率,以减少边框盲区的影响。 (3)提高送风速度的均匀性 造成送风速度不均匀的原因有过滤器和静压箱压力不均以及向静压箱送风的速度太大等。克服送风不均的主要措施有: 严格选用高效过滤器,安装时应根据各台过滤器阻力大小进行合理调配,使送风面上各过滤器之间每台过滤器阻力和各台平均阻力小于5%。 过滤器下方设阻尼层,甚至设不均匀阻尼层,加大静压箱高度,大于800mm更好。 改集中管道给静压箱进风为分散管道进风。 如果进风速度太大或只能单侧进风,则可在进风口附近的过滤器上安装可调挡板,也可增加静压箱内阻力,在出口不远处设多孔板。 静压箱 可调挡板 过滤器上安装可调挡板 静压箱 多孔挡板 静压箱内设置挡板 2005761143.gif (2.61 KB) 2008-1-24 05:08(4)提高回风口速度的均匀度 在送风管上采取的措施可以用到回风管上,如分散风管、设调节阀、在回风口安装阻尼布,把回风速度降到5m/s以下,调节地面开口比等等。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气流组织 要点 风机 过滤器 阻力 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viewthread.php?tid=1263734&fromuid=335611fluent必知的几个关系及定义fluent必知的几个关系及定义fluent中几个压力之间的关系及定义在fluent中会出现这么几个压力:Static pressure(静压) Dynamic pressure(动压) Total pressure(总压)这几个压力是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otal pressure(总压)= Static pressure(静压z) + Dynamic pressure(动压)滞止压力等于总压(因为滞止压力就是速度为0时的压力,此时动压为0.)Static pressure(静压)就是你测量的,比如你现在测量空气压力是一个大气压 而在fluent中,又定义了两个压力:Absolute pressure(绝对压力) Relative pressure(参考压力)还有两个压力:operating pressure(操作压力) gauge pressure(表压)它们之间的关系为:-Absolute pressure(绝对压力)= operating pressure(操作压力) + gauge pressure(表压)-上面几个压力实际上有些是一一对应的,只是表述上的差别,比如:Static pressure(静压) gauge pressure(表压)例子:定义操作压力对于可压缩流动:把操作压力设为0 ,把表压看作绝对压力 这个是上传的 rar 格式文件 点击查看流体的几组基本概念湍流中一些基本概念湍流中一些基本概念 1.湍流附加切应力在数值传热学里讲到湍流粘性系数法时有提到这个概念,但没有明确的解释。湍流粘性系数法就是将湍流应力表示成湍流粘性系数,计算的关键就转化为求解这种湍流粘性系数。根据Boussinesq的假设,将湍流脉动所造成的附加应力与时均的应变率联系起来。根据层流时的流体应力与应变率的本构方程构造出湍流脉动时的方程。从而又引出两个概念k,t,其中k表示的是单位质量流体的湍流脉动动能。t就是湍流粘性系数,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取决于流动状态。所谓湍流模型,就是把t与湍流时均参数联系起来的关系式。依据确定t的微分方程的个数的多少,又有所谓零方程模型,一方程模型及两方程模型等。 2.Boussinesq假设Boussinesq假设,湍流脉动所造成的附加应力也与层流运动应力那样可以同时均的应变率关联起来。3.亚格子Reynolds应力在大涡模拟的时候,直接模拟大尺度涡,但不直接计算小尺度涡,小涡对大涡的影响通过近似的模型来考虑,这种影响称为亚格子Reynolds应力。这个是上传的 doc 格式文件 (点击查看)SIMPLE法介绍SIMPLE法介绍目前使用的 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即压力场间接通过连续性方程决定,效果较好,只需给出足够的松弛因子,就可以获得收敛,SIMPLE法即求解压力藕合方程的半隐式法,是求解流场方法中常用的一种,该法是Patankar和Spalding于年提出。其计算布骤为:(1).首先估计一个试探压力场P*,一般估计P*=0; (2).用该压力P*求解离散化的N-S方程,得到静态速度场u*、v*、w*;(3).用上述速度,代入连续性方程导出压力校正方程,求解校正压力P;(4).求速度校正值u、v、w,得到校正速度u= u* + u、v= v* + v、w= w+ w*;(5).校正压力分布P= P* + a P,其中a为松弛因子;(6).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收敛。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viewthread.php?tid=413338&fromuid=335611Fluent使用中的FAQ1.GAMBIT需要装EXCEED才能用,推荐EXCEED 6.2 出错信息“unable find Exceed X Server ” fluent的运行:直接在开始程序Fluent Inc里面 gambit的运行:先运行命令提示符,输入gambit,回车 2.FLUENT和GAMBIT需要把相应license.dat文件拷贝到FLUENT.INC/license目录下 出错信息“unable find/open license.dat 3.FLUENT和GAMBIT推荐使用默认安装设置, 安装完GAMBIT请设置环境变量, 设置办法“开始程序FLUENT INC-Set Environment 出错信息:运行gambit时提示找不到gambit文件? 4.安装好FLUENT和GAMBIT最好设置一下用户默认路径 推荐设置办法,在非系统分区建一个目录,如d:users a) win2k用户在控制面板用户和密码高级高级,在使用fluent用户的配置文件 修改本地路径为d:users,重起到该用户运行命令提示符,检查用户路径是否修改 b) xp用户,把命令提示符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右键单击命令提示符快捷方式 在快捷方式起始位置加入D:users,重起检查 5.gambit的缺省文件已经打开,gambit运行失败, 到用户默认目录删除default_id.*等文件或者*.lok文件 出错信息“IDENTIFIER default_id CURRENTLY OPEN” 6.FLUENT计算开始迭代最好使用较小的库朗数,否则容易导致迭代发散? 修改办法slovecontrolssolution,修改courant Number 默认值为1,开始没有经验的改小点,比如0.01,然后逐渐加大, 经验丰富的同仁自己决定 7.FLUENT修改迭代值的极限,slovecontrolsLimits 根据你计算的情况决定 归纳了一下FLUENT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建议初次使用FLUENT遇到麻烦的时候,先看看此文,或许就是其中的某种情况。 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viewthread.php?tid=375996&fromuid=335611fluent中几个压力之间的关系及定义在fluent中会出现这么几个压力:Static pressure(静压) Dynamic pressure(动压) Total pressure(总压)这几个压力是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otal pressure(总压)= Static pressure(静压z) + Dynamic pressure(动压)滞止压力等于总压(因为滞止压力就是速度为0时的压力,此时动压为0.)Static pressure(静压)就是你测量的,比如你现在测量空气压力是一个大气压 而在fluent中,又定义了两个压力:Absolute pressure(绝对压力) Relative pressure(参考压力)还有两个压力:operating pressure(操作压力) gauge pressure(表压)Absolute pressure(绝对压力)= operating pressure(操作压力) + gauge pressure(表压)上面几个压力实际上有些是一一对应的,只是表述上的差别,比如:Static pressure(静压) gauge pressure(表压)例子:定义操作压力对于可压缩流动:把操作压力设为0 ,把表压看作绝对压力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viewthread.php?tid=359749&fromuid=335611k-模型中的K和物理意义K是紊流脉动动能(J), 是紊流脉动动能的耗散率(%)K 越大表明湍流脉动长度和时间尺度越大, 越大意味着湍流脉动长度和时间尺度越小,它们是两个量制约着湍流脉动。 但是由于湍流脉动的尺度范围很大,计算的实际问题可能并不会如上所说的那样存在一个确切的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在多尺度湍流模式中,湍流由各种尺度的涡动结构组成,大涡携带并传递能量,小涡则将能量耗散为内能。 在入口界面上设置的K和湍动能尺度对计算的结果影响大至于k是怎么设定see fluent manual turbulence modelling作一个简单的平板间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动,基于k-e模型。 确定压力梯度有两种方案,一是给定压力梯度,二是对速度采用周期边界条件,压力不管!k-epsiloin湍流模型参数设置:k动能能量;epsilon耗散率; 在运用两方程湍流模型时这个k值是怎么设置的呢?epsilon可以这样计算吗? epsilonCu*k*k/Vt这些在软件里有详细介绍。陶的书中有类似的处理,假定了进口的湍流雷诺数。fluent帮助里说,用给出的公式计算就行。ke模型的收敛问题!应用ke模型计算圆筒内湍流流动时,网格比较粗的时计算结果能收敛,但是当网格比较密的时候,湍流好散率就只能收敛到10的2次方,请问大侠有没有解决的办法?用粗网格的结果做初场.网格加密不是根本原因,更本的原因是在加密过程中,部分网格质量差,注意改进网格质量,应该就会好转.在求解标准k-e双方程湍流模型时(采用涡粘假设,求湍流粘性系数,然后和NS方程耦合求解粘性流场),发现湍动能产生项(雷诺应力和一个速度张量相乘组成的项)出现负值,请问是不是一种错误现象?如果是错误现象一般怎样避免。另外处理湍动能产生项采用什么样的差分格式最好。而且因为源项的影响,使得程序总是不稳定,造成k,e值出现负值,请问有什么办法克服这种现象。你可以试试这里计算的时候加一个判断,出现负值的时候强制为一个很小的正值。这可能是因为你采用的数值格式的问题,一般计算程序对k方程都要做一定处理,以保证k的正定。比如,强制规定源项与0的关系,以使数值计算稳定。就ke模型而言。它是problem dependent.对简单的无弯曲无旋转无.的湍流问题,它能算而且能给出好的结果,但对复杂的流动问题,它就不能使用了。出现负的ke不仅仅是计算格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模型问题,没有谁能证明ke模型在任何流动问题中都能保证ke是正的。有这么一些办法避免ke出现负值1。对Kln(k)和E=ln(e)求解,问题:壁面k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价考试题及答案
- 画室考试题及答案
- 编码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试题含答案
- 中级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药药剂学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血透室进修护士出科理论考试卷含答案
-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设计知到智慧树答案
- 财务杠杆效应分析-洞察及研究
- 千人相亲活动方案
- 儿童银行开业活动方案
- CJ/T 43-2005水处理用滤料
- 无人机技能培训课件
- 数据标注项目管理制度
-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结尾 课件
- 回收拆除废旧设备合同协议书
- 2025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三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机场考试试题大全及答案
- 电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