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与怀人诗教师版.doc_第1页
送别诗与怀人诗教师版.doc_第2页
送别诗与怀人诗教师版.doc_第3页
送别诗与怀人诗教师版.doc_第4页
送别诗与怀人诗教师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届高二语文诗歌鉴赏之送别诗与怀人诗补充练习送别诗与怀人诗歌补充练习 教师版送别诗:高考体验1、 (2006安徽)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作者在本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2、 (2007湖南)示长安君 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问: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颔联: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伤痛。 颈联: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写出了相聚不易,使悲意又加深了一层。(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3、(2006湖北)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课堂练习:4、 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写景的角度包括:1、正侧结合 2、动静3、声色 4、虚实 5、点面 6、远近 7、白描 8、各种修辞手法本诗的写景特点可以有两种理解答:两种不同气氛的景物描写,显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之时的心情变化:饯别宴上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而到了朋友上船离别之时,心情又如凄风苦雨般悲凉。开头的景物描写有力烘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悲凉心境,第一名看上去是写乐景,实际上是写醉别的哀情,以乐景衬哀情。(2)请分析“忆”字在本诗的妙用答:“忆”在这里是想到的意思,以“忆”字领起最后两句,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这样写借助想象,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答:上片提到流水和青山两个意象,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送春归”点明作者为春天刚刚逝去而满怀伤春之愁,“送君归”则再添别恨,“和春住”暗含惜春祝愿之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答:“新丽”处表现在:()比喻巧妙,用语绮丽。把朋友归去路上清澈明亮的江水喻为美人流动的眼波,把团簇纠结的山峦喻为美人蹙损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秀美可爱。()语带双关,意蕴丰富。“眉眼盈盈处”有两层意思:一指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千万和春住”既表达了和鲜花如锦的春天住在一起的惜春之情,又喻含祝愿朋友与家人团聚之意。思乡怀人诗:高考体验:1、 (09山东卷)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另作补充)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江面空寂,暗示羁旅孤寂一写时令天气变化,一写作者内心情感的波动。看到红袖凭楼,情景联想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思家之情更浓。2、(2006江苏卷)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n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3、(2004全国卷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4、(0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