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变暖谈低碳生活.pps_第1页
从地球变暖谈低碳生活.pps_第2页
从地球变暖谈低碳生活.pps_第3页
从地球变暖谈低碳生活.pps_第4页
从地球变暖谈低碳生活.pp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 地球变暖 谈 低碳生活,上海俊乐 陈胜,目录,1、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8、我国对外的承诺 2、抗暖化为何要减碳 9、我国碳排放情况分析 3、地球为何会暖化 10、低碳生活从现在开始 4、地球暖化灾难推测 11、工业减排建议 5、全球气候变迁大事 6、认识关键名词 7、各国减碳进行时,a、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978年,1998年,b、喜马拉雅冰川消融,2、抗暖化为何要减碳,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有二氧 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 氟化硫(SF6)。, CO2影响最大,大约占55, CH4约占15,3 地球为何会暖化,地球温度上升,汽油和电,CO2,停滞空气中 太阳照射,冰层融化 海平面上升,改变海洋 空气的流动,平均上升温度() 2 海洋平面上升7米。三分之一的动植物种群灭绝。 3 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彻底失控,人类再也无力介入地球气温的变化。 4 北冰洋所有的冰盖将全部消失,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冰盖将与大陆脱离,全球的沿海地区再度被海水吞没。 5至6 陆地大部分被淹没,地球上95%的物种灭绝,地球生物面临灭绝。,4、全球暖化灾难推测,1992年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4年3月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 1997年12月11日京都议定书。 2001年3月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项协议。 2005年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 2009年 哥本哈根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在2009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决定2012年-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和美国作为2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成为世界焦点。,5、全球气候变迁大事,a、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主要国家以1992年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为基础,历经多年谈判,终于在1997年签署的法定性文件,这份议定书为37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目标:即2008至2012年内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 2001年3月,新上任小布什总统的白宫发言人弗莱舍,突然宣布美国退出。,6、认识 关键名词,b、碳足迹,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b-1、若干国家碳足迹(吨CO2/人),b-2、2009年各国碳排放总量排名,c、碳交易 排碳权是一种有价商品,可以在公共市场上交易。 目前几个碳交易所,分别位于欧盟、澳洲、英国、美国。北欧的电力交易所也加入了碳交易机制,新西兰、日本也有碳交易计划。 全球的碳交易金额,每年已经高达几百亿美元,总交易量也高达几十公吨,并且快速成长当中。,d、哥本哈根大会 哥本哈根大会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会议,会议主要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以后各方减排责任。 哥本哈根会议依然延续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大阵营的博弈,由于这次会议国际社会空前关注,各国都不愿背负“历史罪国”的骂名,各国都力争占据道德制高点,各方自说自话,在谈判机制、减排目标、资金供给等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会议唯一留给世界的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协议,e、哥本哈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点 1.长期行动目标方面:维持了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不超过2 的共识。 2.减排承诺方面:各缔约方于2010年1月31日前提交2020年减排目标及行动措施。 3.资金方面: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共同筹集1000亿美元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需要,2012年前额外提供300亿美元供发展中国家减排。,7、各国减碳进行时 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就业压力,欧盟计划到2020年,将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再进一步减少60%-80%。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日本政府制定了具体的“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明确阐述了日本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以及为此所需要作出的各种努力。 美国:“绿色经济”起步艰难,奥巴马上台后提出“绿色经济”概念,希望美国能够走在新能源技术前列,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失业率并未因此而下降,他的这一绿色理想也举步维艰。 印度:低碳经济已初见成效过去20年印度年均GDP增长在8%以上,但能源消费只增长4%,8、我国对外的承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9、我国碳排放情况分析 中国曾在一段长时间内大幅降低了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像所有计划经济一样,对能源的浪费十分严重。改革、重组、能源短缺和极其严格的管理,使中国得以迅速降低了能源强度,并进而降低了碳排放强度 见下图:,但是,过去10年来,中国经济在减少能源强度和碳强度方面做得并不好。自2001年开始,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开始明显上升并逐年加剧,直至2006年2月。 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长。 随后,中国中央政府强制推行了一个5年期的政策,明确提出严厉的“能源强度”目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但是各地方政府却把这一政策视为拖累GDP增长的包袱和束缚当地发展规划的枷锁。,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刚超过3000美元这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房市的泡沫,按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关键阶段,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产生大量碳排放是一种必然,但是针对我国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总体目标也并不是不能完成,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有70%80%来自工业活动,而工业活动中低效原始的生产方式更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所以技术革新尤为重要、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我们小时候都会学到:中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大的国土面积、物产与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等等,但实际上正好相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远排在100位以后。,10、低碳生活从现在开始,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实际人均资源综合排名要排到130多位。所以今天我们生活感觉到“很拥挤”那并不奇怪,资源那么贵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在倡导低碳生活,主要都集中在倡导大家生活中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说到底就是省钱。而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更重要的行动是在工作中注意节能要知道: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主要来自企业的工业活动!,1、节水:杜绝使用非循环水冷却工业活动中的发热系统;有条件的情况下区分水质等级分档次建立供水系统。 2、节电:大力推广使用节电产品,如使用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