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村党支部书记###_第1页
####县##镇##村党支部书记###_第2页
####县##镇##村党支部书记###_第3页
####县##镇##村党支部书记###_第4页
####县##镇##村党支部书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县 #镇 #村党支部书记 # 生命没有轮回,他走了。而在他倒下的土地上正高高立着一座丰碑,无言地向世间诉说和昭示着一种永恒。 #县 #镇石碧村是一块神圣而又光荣的红色土地,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客家祖地,而且还是名贯中华的红军苏区,在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诞生过 90 多个革命英烈,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仍述说那峰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血与火的历史,壮烈地翻了过去。在 70 年代这里也滋养了谷文昌这样的下放好干部,而今在这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又涌现出一个以发展经 济、富裕百姓为己任,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为推进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共产党员。他就是 #县 #镇石碧村党支部书记 #。 然而不幸来得太早,太早,以致在泪水夺眶而出之后,热爱他、敬重他的人们仍然不肯相信这一残酷得远远超出承受力的事实 年 10 月 23 日,他在村水泥路铺设工地指挥施工时,被一辆突然失控的施工车撞伤,经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 38 岁。 那天中午,在 #县 #镇石碧村通往桃金村乡村水泥公路建设现常一辆满载钢模的施工车费劲地爬坡,驶到了拐弯处。此 时的 #忙着指挥车辆:“过、过,小心,这里有围墙,好”“好”字还未说完,施工车突然失去控制,向右一歪,重重2 / 6 地撞击在他的身上。“仁和站在家门口的村民张庆明,大叫着跑了过来。 张庆明与住在附近的孤寡老人张国道一起扶着仁和到了自己家门口,赶紧端来开水。看着仁和骤然变色的脸庞,张庆明迅速推出摩托车要载他上医院。 #执意不肯,说:“没事,只是头有点晕。再干会儿,路快修好了” 张庆明坚持载 #前往医院。 到了医院门口, #还是重复着最后一句话:“我没事,没关系。只是头有点晕” 然而, 20 分钟后 , #因肝脾破裂,导致内脏大出血,他永远停止了呼吸。 半小时前,他的妻子到工地叫过他,此时正等着他回家吃饭。 村主任张清福赶到医院,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他哽咽着说:“前不久镇里组织村支书去外地考察, #本应随队,但他得到一位热心人的许诺,说要是在规定的工期前建好公路,将得到 3 万元捐款。为此,他留了下来抓紧组织施工。”噩耗传出,在客家祖地,东华山下,西溪河畔的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男女老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恸之中,在#的悼念会上,四面八方赶来为 #送葬的群众汇成了一支千人的送别大军,全村的村民扶老 携幼,泪飞如雨,为他送3 / 6 葬 .家祖地,从来没有为一位平凡的人物这样悲恸过,伤痛过,泪水,汇入了清清的西溪河,巨大的悲痛撕裂着石碧村干部群众的心,人们肝肠寸断,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支书,好党员,好楷模而感到悲痛。 #去世后, 73 岁的老党员张耀达全程守护着他的灵堂。 #的骨灰盒在家族香火厅停放的一个星期,每天都有上百群众自发前来拜祭他,为他上一炷香,磕三个头,在他的灵前,村里 15 个老党员泣不成声。人们以不同的形式一起来悼念#,缅怀 #金杯、银杯、万千奖杯,不如老百姓的声声口碑;金奖、银奖、万 千奖项,不如老百姓的声声颂扬, #以自己的点点滴滴,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三个多月来,好支书 #的事迹传遍了 #这片红土地。 #县委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 #同志学习,还组织了报告团,宣讲#的先进事迹, #人更是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 #的哀思与怀念。 1 月 24 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盛赞了 #这一典型, 1 月 28 日,中共三明市委作出追授 #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并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向 #学习。 2 月 2 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又到 #县 #镇石碧村亲切慰问 #同志的亲属,并指出 #同志用自己实实在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政绩、实实在在的示范、实实在在的带动,展示了我们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4 / 6 他如一团火,燃烧了自己,给他人带来了温暖,因为,在#的人生天平上,党的事业重于生命。 “舍小家、顾大家”。这是 #对人生的态度。担任村支书以后,他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为集体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富裕,倾尽心血,耗尽精力。 #的生命不算太长,却留下了坚实的人生足迹。 #始终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实践党的宗旨,履行自己的职责,谱写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篇章。 石碧村是客家 祖居地,出闽入赣的“门户”。 1992 年, #从 #镇计生队队长职位,调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年,他 26岁。如何改变村子落后的面貌?如何在海内外客家乡亲面前树立 #的形象?如何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村两委会上, #的话掷地有声:“我们不能丢客家祖地的脸,不能辜负组织,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先从整治门面开始:石碧村原先没有农贸市场,四方八邻乡亲们沿着国道设圩场,每逢圩日,交通严重堵塞,行人怨声载道。 #请市里的专家,编制了石碧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他带领村两委着手实施主街道拓宽改造、小 区建设和客家边贸市场建设。如今,长 1000 米、宽 30 米的石碧村主街道、商住合一的 108 户的农民新村、几千平方米的农民广场均已初具规模。 5 / 6 #镇是全省有名的水土流失区,古民谣“禾口淮土,荒山秃土”中的“禾口”就是如今的 #。石碧村 1658 亩耕地全是“望天田”。 #带领干群念起“致富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搞农业综合开发。几年间,村里共新修机耕路5 条计公里,新筑排洪沟 800 米,铺设“ U”型槽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原本只能收两三百公斤粮食的田地,如今能收四五百公斤。 根据 #适于种烤烟和糯稻的特 点, #发动群众建立了 1000亩优质烤烟和糯稻基地,并打出了品牌。如今烤烟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队老板纷纷登门拜访,都被他拒之门外。最后,这项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一家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中标承建,既保证质量,又节省造价 5 万元。挂村的镇领导张沐河说,他几次和 #到三明跑项目,如果白天办完事,晚上肯定乘班车赶回偏远的 #,以节省 2 人的住宿费。 #挂在嘴边的是:村里穷,能省就省一点。 “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就是这样以自己的点点滴滴,在老百姓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他的一生虽然不像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飞身 堵枪眼的黄继光那样壮怀激烈,但所体现的却是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他的一生虽然短暂而平凡,但平凡中所蕴含的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勤政为民“舍小家、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