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局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建议书.doc_第1页
房地产局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建议书.doc_第2页
房地产局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建议书.doc_第3页
房地产局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建议书.doc_第4页
房地产局计算机机房建设方案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房地产局计算机中心机房整合方案安庆市房地产管理局计算机中心是全市房地产政务、交易、商务的信息中心。机房内数据存储量大,信息交换多;作为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场地,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符合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有关计算机机房标准要求。一、整合原则按照局房“房地产信息化建设整合方案”要求,遵循“五统一”的原则。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系统平台、统一组织实施”,整合后交产权产籍监理处信息科具体管理,名称为:“安庆市房地产局计算机中心”。二、整合目标(1) 先进性:采用先进的通道管理、场地监控等管理手段,充分考虑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接口和配套,使机房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确保机房系统长期高效运行。(2) 可靠性:采用质地优良的材料、性能优越的设备及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别是意外情况下的抗干扰性和快速补充性,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3) 标准性: 严格按国家技术场地的有关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齐全,采用国标通用的符号、标记,力求通用性、可调整性、维修便利,并具有详细的文档资料。(4) 实用性: 实施后的计算机机房分区合理,工艺流程最简;系统配置周到、全面、方便、灵活,根据各功能区的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等级的材料,在充分考虑电子计算机机房系统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使其性价比达到最优。(5) 扩充性:本系统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应在空间布局、系统电网容量、网络设备端口等方面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进一步开发以及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长期性:整合后的计算机中心的机房位置、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应该保证其长期稳定。三、整合标准本系统工程按照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提出的要求,机房区按国标A级机房标准设计。四、整合项目 将原八楼机房、四楼机房整合到十八楼职工培训中心,面积90平方米,分隔成两个区域:机房区、管理人员办公区。 将原八楼局计算机中心六台服务器、两组机柜、四组不间断电源与四楼产权处信息科计算机中心六台服务器、两组机柜、两组不间断电源,局房屋资金管理中心一台服务器、置换担保公司一台服务器,计14台服务器、四组机柜、六组不间断电源整合到十八楼机房。五、机房设计及装修具体要求(一)机房结构装饰装修1、地板地面全部铺设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集中载荷454KgM2,规格600*600mm*35;静电地板高度30cm,支架承载能力2500Kg。2、墙面、柱面2.1 机房内墙、柱面所有基层材料都选用防静电材料。墙面、柱面安装18丝以上高档铝塑板饰面。2.2 墙面下部安装铝塑板踢脚线。3、门3.1 机房外门采用双层钢质防火门。内部玻璃隔断门的规格为12mm厚、玻璃材料与所在隔断玻璃相同。单门洞净空2 *0.9米,双门洞净空2*1.5米。玻璃门采用曲形门夹连接固定。4、隔断 4.1 机房内部玻璃隔断采用12mm钢化透明玻璃。4.2隔断上部采用40角钢作吊架与楼板固定,吊架间距100cm,下部角钢支架间隔不大于0.8m。4.3 隔断下部装铝塑板踢脚线。出口处设置大型醒目标志牌,面饰水晶字。5、内部装修材料:地面材料:防静电复合地板 (二) 机房空调系统将原八楼机房两台空调移至十八楼机房,以保证机房恒温。(三) 供配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UPS及供电系统、设备供电插座、辅助电源插座、市电照明。1、机房配电系统采用50Hz、220/380V电源,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机房市电电源从大楼负二层配电房经电缆井引入,选用阻燃电缆,电缆截面70mm2,机房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供电系统,电压为380/220V,单相负荷均匀分配在三相线路上。2、动力设备配电机房动力配电柜,出线电缆以放射式方式给专用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照明、辅助插座供电,以确保其供电的可靠性。接入柜总电流200A,接入柜总断路器应带脱扣装置,以便与消防联动。3、计算机设备配电计算机设备由配电柜和配电箱供电。机房内大部分设备都由多联插座(地插)提供电源。4、辅助设备配电辅助设备及临时用电设备(如吸尘器,维修、测试设备等)通过TCL墙面、柱面暗装二、三孔单相插座获取电源。5、UPS供电UPS供电系统是保障机房设备36524小时“全天候”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机房实际用电量并保证适当冗余,建议采用25kwUPS,保证良好接地。6、机房照明机房内的照明应分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两类,工作照明接入配电柜,事故照明接入UPS。机房内照明装置宜采用无眩光灯盘,照明亮度应大于400Lux,事故照明亮度应大于60Lux。7、机房接地机房接地包括: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计算机设备安全保护地采用屏蔽电缆汇接到机房等电位接地排上,再接到大楼接地系统。机房内采用铜带(软扁平编织铜线)做等电位接地网。8、机房内的插座应分三种,分别是: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计算机主机专用防水插座,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设备用三孔标准插座,市电直接供电的设备用五孔标准插座。插座品牌要采用国内外名优产品。9、室内线路9.1 线路设计时线缆、器材均应留有50%余量。9.2 所有电线、电缆必须选用经过国家免检认证的多股铜芯线缆。两配电柜输入输出入和各配电干线均选用阻燃电缆。电力干线采用镀锌金属线槽或线缆在活动地板下敷设,分支线及吊顶内线路选用金属管保护。(四)电视监控:1、具备远程实时监控、远程数码录像、远程回放及系统操作密码设置、警报设置、画面打印等功能。2、录像机要求嵌入式四路网络硬盘录像机并能满足以上功能,摄像机采用半球吸顶式彩色摄像机4个,分别安装在缓冲区、服务器区、网络区、电源空调室区。3、系统指标达到:彩色水平清晰度大于或等于270线,回放达到220线,灰度等级大于或等于8级,信噪比大于或等于40DB,图像质量5级评比标准达到4级。(五)门禁系统在机房外门及主要通道上设门禁系统,机房外门既有机械锁功能、又有门禁控制功能。门禁采用感应卡和密码方式,门禁系统采用联网型系统,所有数据要求实时传输到监控计算机上。如遇意外情况,系统可脱离计算机系统独立运行,各项数据可保存在门禁控制器内。(六)漏水检测系统对机房重点部位设漏水报警系统,系统具有报警、记忆、定位、控制、联网通讯接口多项功能。(七)机房综合布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六类UTP布线系统,大楼布线约700个点,机房约55个点,线缆、模块、线架、跳线均要求使用同一品牌产品。线缆均有镀锌金属槽、管、盒保护。需要提供厂家针对本项目的专项授权书原件。(八)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火灾自动报警,气体自动灭火。机房自动消防系统应能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自动切断电源和自动灭火。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消防控制中心包括智能火灾报警控制主机,用于集中报警及控制。消防控制中心外围报警及控制包括光电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组合控制器和气瓶等。报警主机采用壁挂式汉字液晶显示报警器(联动型),容量要满足系统要求(主机布置在主控室)。其它控制模块、急停按钮、声光报警器、标示灯、数量和功能均按系统需要配备。消防报警检测系统应覆盖机房全区域,并设三层报警探测。机房全区域选用无污染的气体灭火系统,建议采用国产长防牌环保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九)防雷保护完备系统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机房的防静电活动地板及其地笼骨架、吊顶及其骨架、墙面、机柜等均需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形成一个同一接地体。同时采用金属网、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各种屏蔽都必须妥善接地。按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本设计对机房电气电子设备的外壳、金属件等实行等电位连接,并在低压配电电源电缆进线输入端加装电源防雷器。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十)机房环境设计指标(1) 开机时的温度和湿度:开机时,机房内温度夏季为232冬季为202,湿度为4565,室温变化率5,不结露;(2) 空气洁净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立方厘米大于0.5m的尘粒数,应小于18000粒。(3) 噪声:5点测试值应小于60db(A);(4) 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大于800A/m;(5) 振动:在系统停机条件下,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大于500mm/s2;(6) 静电:地面、吊顶及工作台面的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