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doc_第1页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doc_第2页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doc_第3页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doc_第4页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住宅宅小小区区通通信信配配套套设设施施建建设设标标准准 常常州州 市市 通通信信 行行业业协协会会 中中 国国 移移动动 通通信信 集集团团 江江苏苏分分公公司司 2 20 01 13 3 年年 3 3 月月 I 前前 言言 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苏建科2010308 号关于加 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工信部、发展改革委、 科技厅(委、局) 、财政厅(局) 、国土资源厅(局) 、建设厅(局) 、国税局、地税局 联合发出的工信部联通2010105 号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由常州市通 信行业协会牵头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写工作。 本标准以持续满足常州市住宅小区信息化服务需求,加速城市宽带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保障居民自由选择信息服务的权利为出发点,满 足可预见的小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对未来难以预见的信息需求进行必要的最小资源预 留,力求达到标准内容充实、有较强的操作性目的。 本标准吸取了国内外有关建设实践与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I 目目 录录 1总则总则.1 2.术语术语2 3. 小区机房建设小区机房建设.4 3.1 一般规定4 3.2 小区机房选址4 3.3 小区机房面积4 3.4 小区机房工艺要求5 3.5 电源、防雷及接地5 4. 交接间设置交接间设置.7 5. 住宅小区信息管网建设住宅小区信息管网建设8 5.1 一般规定8 5.2 管道路由8 5.3 管道设计与施工8 5.4 信息管道人(手)设置10 6. 住宅小区楼内配线管网建设住宅小区楼内配线管网建设 11 6.1 一般规定11 6.2 信息主配线间12 6.3 楼层配线箱12 6.4 楼内垂直配线管道12 6.5 楼内水平配线管道13 7. 住宅小区户内管网布线建设住宅小区户内管网布线建设 15 7.1 一般规定15 7.2 家居配线箱(多媒体网络箱)15 7.3 户内管网16 8.住宅小区无线接入设施建设住宅小区无线接入设施建设 18 8.1 小区基站18 8.2 小区覆盖系统18 8.3 室内覆盖系统18 附录附录 A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界面图: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界面图.20 II 附录附录 B:住宅小区管道段落分界示意图:住宅小区管道段落分界示意图.21 附录附录 C: 住宅小区通信无源光网络示意图住宅小区通信无源光网络示意图22 附录附录 D:FTTH 接入方式住宅内布线示意图接入方式住宅内布线示意图23 附录附录 E:楼层配线箱规格:楼层配线箱规格24 附录附录 F:皮线光缆、五类及超五类线、电话皮线外径:皮线光缆、五类及超五类线、电话皮线外径.25 附录附录 G 小区管道用聚氯乙烯(小区管道用聚氯乙烯(PVC-U)管的系列管材规格)管的系列管材规格.26 附录附录 H :小区管道用聚氯乙烯管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小区管道用聚氯乙烯管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27 附录:附录:I 楼内用管材规格楼内用管材规格.28 附录附录 J:内用金属线槽(采用镀锌钢板)常用规格:内用金属线槽(采用镀锌钢板)常用规格 .30 附录附录 K:楼内用金属线槽(采用镀锌钢板)允许最小板材厚度:楼内用金属线槽(采用镀锌钢板)允许最小板材厚度31 1 1总则 1 1. .0 0. .1 1 为了规范常州市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信息配套建设水平, 确保用户信息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1 1. .0 0. .2 2 信息配套设施规划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发展规划为依据。 1 1. .0 0. .3 3 住宅小区配套信息设施的建设应适应光纤到户(FTTH)新技术及符合三 网融合新的国家政策要求。 1 1. .0 0. .4 4 住宅小区配套信息设施的建设应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筹发展,避免 重复建设,创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1 1. .0 0. .5 5 本标准适用于常州市内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信息配套设施建设。 城镇改、扩建的住宅楼及其他民用建筑的信息配套设施建设可参照执行。 1 1. .0 0. .6 6 本标准所指的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应由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用,主 要涉及小区内的有线和无线通信共用的配套设施。 1 1. .0 0. .7 7 本标准制定的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小区机房、小区管网、楼内管 网等,应满足可预见的小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对未来难以预见的信息需求进行必要的 资源预留。 1 1. .0 0. .8 8 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设计及施工资质。 1 1. .0 0. .9 9 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应纳入小区综合规划范围,小区内信息配套设施 的设计与施工应纳入小区建设项目的总体管理范畴内,与小区建设同步进行,即统 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 1 1. .0 0. .1 10 0 住宅小区使用的各种通信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或通信行业标准,并有进 入公网使用的入网许可证。 1 1. .0 0. .1 11 1 本标准是在综合了国内已出台的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基础上,结合技术 与政策环境的进步和变化,作了部分改进。常州市内的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建设, 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有的和将来发布的国家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1 1. .0 0. .1 12 2 本标准包含的条款将随着建筑技术和电信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单位的 工程实践,进行修改和更新,使该标准更趋合理。 1.0.131.0.13 本标准由常州市通信行业协会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的意见和建议,请 2 告常州市通信行业协会。 3 2.术术语语 2 2. .0 0. .1 1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 (C Co om mm mu un ni ic ca at ti io on n a an nc ci il ll la ar ry y f fa ac ci il li it ti ie es s i in n r re es si id de en nt ti ia al l d di is st tr ri ic ct t) ) 为住宅小区内用户提供配套服务的通信设施,如小区信息机房、小区信息管道、 小区公用电话、楼内信息管网、户内信息管网、家居配线箱等。 2 2. .0 0. .2 2 小区信息机房( (C Co om mm mu un ni ic ca at ti io on n r ro oo om m i in n r re es si id de en nt ti ia al l d di is st tr ri ic ct t) ) 以下简称“小区机房”,安装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设备用房,包含有设备间和 进线间。 2 2. .0 0. .3 3 小区信息管网( (S Sy ys st te em m o of f c co om mm mu un ni ic ca at ti io on n p pi ip pe es s i in n r re es si id de en nt ti ia al l d di is st tr ri ic ct t) ) 以下简称“小区管网”,小区建筑物外地下用于穿放通信线缆的信息管道设施。 2 2. .0 0. .4 4 小区楼内配线管网( (S Sy ys st te em m o of f c ca ab bl le e p pi ip pe es s f fo or r b bu ui il ld di in ng g i in ns si id de e) ) 以下简称“楼内管网”,小区建筑物内的公共区用于穿放通信线缆的暗管、线 槽等设施。 2 2. .0 0. .5 5 住宅楼户内管网( (S Sy ys st te em m o of f c ca ab bl le e p pi ip pe es s f fo or r r re es si id de en nt ti ia al l u un ni it t i in ns si id de e) ) 以下简称“户内管网”,小区住宅单元内用于穿放通信线缆的管道设施及出线 盒等。 2 2. .0 0. .6 6 交接间( (C Cr ro os ss s- -c co on nn ne ec ct t c cl ls se et t) ) 安装通信线缆配线设备(如电缆交接箱、光缆交接箱等)的信息用房。 2 2. .0 0. .7 7 楼层配线箱( (F Fl lo oo or r d di is st tr ri ib bu ut ti io on n b bo ox x) ) 若干个楼层合设的可提供安装网络交换设备、光(电)缆配线设备等的配线箱体。 2 2. .0 0. .8 8 水平暗管( (HorizontalHorizontal h hi id dd de en n c ca ab bl le e p pi ip pe es s) ) 敷设于建筑墙内专供同一楼层横向布放分支线缆的管道 。 2 2. .0 0. .9 9 垂直暗管( (V Ve er rt ti ic ca al l h hi id dd de en n c ca ab bl le e p pi ip pe es s) ) 敷设于建筑墙内专供布放上下通信主干线缆的管道。 2 2. .0 0. .1 10 0 电缆竖井( (C Ca ab bl le e r ri is se er r) ) 4 建筑物内公共区上下贯通,每个楼层人员能在门外操作,专供布放上下通信主 干线缆的通道。 2 2. .0 0. .1 11 1 主配线间( (E Eq qu ui ip pm me en nt t R Ro oo om m) ) 建筑物内上下贯通,每个楼层人员能进入,可进行通信设备及线缆等安装操作 的小房间,在靠房间的一侧墙边有预留专供布放上下通信主干线缆的通道。 2 2. .0 0. .1 12 2 家居配线箱( (D Di is st tr ri ib bu ut ti io on n b bo ox x f fo or r r re es si id de en nt ti ia al l u un ni it t i in ns si id de e) ) 即即 (D Di is st tr ri ib bu ut to or r D Di iv vi ic ce e) 每个住宅单元内为用户提供光(电)缆接入的配线箱体,实现语音、数据电视等 综合业务接入。 5 3 3. . 小小区区机机房房建建设设 3.1 一般规定 3 3. .1 1. .1 1 由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将被广泛应用, 为减少住宅建 设中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投资,新建住宅小区应适当建设配套机房,控制机房面积。 3 3. .1 1. .2 2 小区机房应根据区域规划设置。 3 3. .1 1. .3 3 小区机房宜集中设置。 3.2 小区机房选址 3 3. .2 2. .1 1 城镇每 10 平方公里范围内必须规划设置配套信息机房一处。若新建住宅 区二公里半径范围内无配套信息机房,则应在该小区设置信息机房;如已有配套信 息机房,则在该小区设置一个或多个主配线间(或设备间)。组团式小区,每组团 宜设置一处主配线间(或设备间)。 3 3. .2 2. .2 2 小区机房宜与物业管理用房或其他公共建筑用房合设,或靠近物业管理 用房独立新建机房。 3 3. .2 2. .3 3 小区机房应远离易燃、易爆、腐蚀严重区和地势低洼地。 3 3. .2 2. .4 4 小区机房不应设置在高压及电磁干扰区,电场干扰应小于 130(m/m); 磁场干扰应小于 800A/m。 3 3. .2 2. .5 5 小区机房应不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小区内部的监控系统又能 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方便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3 3. .2 2. .6 6 小区机房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用户密度中心和弱电竖井,且便于机房进出 线缆,便于与小区外的公共信息管道衔接。 3 3. .2 2. .7 7 小区机房不宜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 3.3 小区机房面积 3 3. .3 3. .1 1 小区机房的使用面积包括进线间使用面积。 3 3. .3 3. .2 2 机房按小区规划建设住宅套数进行面积预留,具体标准参见表 3.3.1。 表 3.3.1 小区机房使用面积表 6 小区住宅套数(户)使用面积要求(m2) 套数1000 30 1000套数2000 40 2000套数 50 注:1. 上表中的使用面积要求数值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共用面积中,包含 无线设备机架占用面积,设备间内部净宽不小于 3m。 2. 30m2是最低标准。 3.4 小区机房工艺要求 3 3. .4 4. .1 1 小区机房室内梁下净高应不小于 2.8m。门高不低于 2.1m,宽不小于 0.9 m。 3 3. .4 4. .2 2 小区机房设备间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小于 6.0kN/ m2,进线间地面等 效均布活荷载不小于 3.0kN/ m2。 3 3. .4 4. .3 3 小区机房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防火标准,内部空间严禁其他与信息无 关的管道存在或穿越,如水管、排水管、煤气管等,且室内通风、干燥。 3 3. .4 4. .4 4 小区机房应预留与室外管道或室内桥架(线槽)沟通的管道(通道)。 3.5 电源、防雷及接地 3 3. .5 5. .1 1 小区机房的供电等级应为小区内的最高电力负荷等级,交流电源的接地 型式宜采用 TNS 或 TNCS 系统。 3 3. .5 5. .2 2 小区机房交流电源容量配置宜不小于表 3.5.1 的规定。 表 3.5.1 小区机房交流电源容量配置表 小区住宅套数(户)交流电源容量预留(kw) 套数2000 20 2000套数4000 25 4000套数 20+2n 注:1. 20kw 是交流电源最低预留标准; 2. n 为用户超过 4000 户时的超额部分以 1000 户为整数单位所取的系数。 3 3. .5 5. .3 3 从小区机房至小区总配电房应预留可供电力电缆敷设的电缆沟或通道。 3 3. .5 5. .4 4 机房接地要求 7 1. 新建的小区机房应采用联合接地; 2.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 3. 当采用单独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大于 4。 3 3. .5 5. .5 5 接地点引出要求 1. 小区机房内部应引出一处接地点,用于设备的工作地,接地点的引出位置高 度位于机房净高下方约 30cm 处。 2. 小区机房的进局孔上方的外墙上应引出一处接地点,该接地用于外线引入 接地(防雷地),接地点的引出高度应位于室外地面 2.5m 以上。 3. 小区机房内的工作地、小区机房外的防雷地及建筑物防雷引下线三者在联合 地网上的引接点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 5m。 4. 接地线采用镀锌扁钢,截面积应不小于 160mm2,厚度不小于 4mm。 3 3. .5 5. .6 6 小区机房的电源和信号线路防雷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规范GB503432004 的有关规定。 8 4 4. . 交交接接间间设设置置 4 4. .0 0. .1 1 新建小区内每 600 户应设置一处交接间。 4 4. .0 0. .2 2 小区内每幢高层住宅楼都应设置交接间,使用面积应不小于 3m2,内部 净宽应不小于 2m。 4 4. .0 0. .3 3 除 4.0.2 规定以外,一般交接间的设置参见表 4.0.1。 表 4.0.1 交接间设置表 小区住宅套数(户)交接间设置标准(使用面积) 用户数600设置交接间一处 7m2 600用户数 以 600 户为单位基数,参照上述标准设置若干处交接间, 每处交接间使用面积均为 7m2 注:交接间的内部净宽不小于 2.5m。 4 4. .0 0. .4 4 交接间位置要求:交接间宜设置在住宅楼地面一层,并靠近小区主干管 道,偏小区机房一侧。 4 4. .0 0. .5 5 交接间的内部净高宜不低于 2.2m,如条件不允许,内部最低净高不应 小于 1.8m。 4 4. .0 0. .6 6 交接间内部应设置一般照明,照度要求:水平面 200lx。 4 4. .0 0. .7 7 交接间内部应设置不少于一处带保护接地的单项电源插座( 220V/10A)。 4 4. .0 0. .8 8 交接间内部应设置接地引出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4。 4 4. .0 0. .9 9 交接间应具有良好的通风。 4 4. .0 0. .1 10 0 交接间应预埋管道或桥架与小区管道和楼内弱电井相沟通。 9 5. 住宅小区信息管网建设 5.1 一般规定 5 5. .1 1. .1 1 住宅小区内部的信息管网应与外部的城市道路、主干信息管道及小区内 的其他地下管网统筹考虑,统一规划。 5 5. .1 1. .2 2 为满足用户能够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权利,住宅小区内部的信息 管网应具备与多家信息业务经营者商连通的能力。 5 5. .1 1. .3 3 住宅小区内部的信息管网应采用地下信息管道敷设方式为主,在地理环 境难以敷设地下管道时,可采用电缆沟槽等敷设方式。 5 5. .1 1. .4 4 应按照住宅小区道路和建筑物的规划进行设计,与小区道路同步施工。 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