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doc_第1页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doc_第2页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doc_第3页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doc_第4页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塘蓝藻的生态控制方法、蓝藻水华形成的条件繁殖时间:蓝藻大规模暴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秋季,月。制约因素:光照、温度、水流、营养条件、气候条件等。 藻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 水体富营养化(最适蓝藻生长的氮磷比值为) 较高的值 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水体与外界水域交换量的大小也影响蓝藻的生长。2、蓝藻水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蓝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类的分解都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出现缺氧甚至无氧状态,使养殖水质恶化发生泛塘。蓝藻大量繁殖使养殖水的通风及光照条件恶化,抑制了鱼池中浮游生物和有益种类的生长繁殖、阻碍其他水藻的光合作用,挤占鱼类为食的藻类的生存空间,使鱼池中的丝状藻和浮游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死亡,致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败坏水质,直接危害水生动物,同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羟胺(分子式:NH2OH;别名:甘氨酰胺盐酸盐 盐酸甘氨酰胺 氨基乙酰盐酸盐;风险术语: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对鱼类来说是致病菌,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蓝藻大量死亡分解,散发腥臭味,影响水体的正常功能。3、常规处理方法及其弊端换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华”问题常规的池塘换水可以暂时缓解“水华”带来的危害,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体藻类种群的结构,而且这种缓解是短期的。用硫酸铜和灭藻剂能起到一定的灭藻效果,但容易破坏池塘生态平衡。常规用硫酸铜或硫酸铜合剂除藻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硫酸铜本身有一定毒性,不但容易破坏池塘的生态平衡,还可以引起水体的二次污染,在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这种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争议。用生态原理解决池塘蓝藻的探索利用有效微生物降低鱼塘中的氮磷浓度,抑制蓝藻生长蓝藻暴发的根源是水体的富营养化,要真正控制蓝藻的暴发,就要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和有机物的浓度。富营养化的水体常用有效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我们往池塘投加实验室分离培养的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水中的氮磷含量有明显的降低,蓝藻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年月选择郑州郊区某蓝藻较严重鱼塘投加固定了高浓度的泥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池塘水的透明度、总氮、总磷、均有明显改善。具体情况见表。表1 池塘添加EMs后水质变化情况指标投菌前投菌后间隔时间降低百分比(%)透明度0.07m0.37 m60d42.9总氮7.5L3.2L60d57.3总磷5.2L1.6L31 d69.2COD36L14L60d61.1透明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抑制了水体藻类的生长。经观察停止投菌后,各项指标尽管有所反弹,但再未见“水华”发生。所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鱼塘蓝藻暴发是很有效的。利用微生物控制营养源,抑制蓝藻暴发在鱼塘中鱼本身也是氮磷的制造者,鱼类的粪便可以分解出大量的氮和磷。通过在鱼饲料里添加微生物制剂能够达到减少饲料中氮磷及【组胺】往池塘水中的排泄,从而降低水中氮磷的含量。【组胺】(中文名称:组织胺;分子式:C5H9N3;别名:组胺;1H-咪唑-4-乙胺;风险术语:产生局部水肿;组织胺会使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道狭窄进而呼吸困难;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以及增加心跳(tachycardia)等多项生理反应;参与睡眠,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调节,食欲与记忆形成等功能;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现象)在饲料中添加有益的微生物对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两方面的功效:一是有益微生物在鱼类肠道中的大量分布可以促进鱼的消化吸收,使其饲料能够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分解,从降低排泄物中氮磷量。二是有益微生物随着鱼的排泄物排泄到水体后仍然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利用高等水生植物控制氮磷含量,抑制蓝藻暴发大型飘浮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都是浅水湖泊的初级生产者,两者之间存在光照和营养竞争作用。大型飘浮水生植物还会分泌一些抑藻物质,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利用高等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抑制藻类的繁殖。通常可以在鱼塘中种植一定量的黄花水龙、风眼莲、茭白、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凤眼莲是公认的去除氮磷效果最佳的植物,能够起到很好的去除氮磷,改善水质的效果。利用动物通过食物链控制蓝藻数量利用食物链,通过在鱼塘中放养滤食性的鱼类可以达到控制蓝藻的目的。蓝藻是鲢鱼等滤食性鱼类很好的天然饵料。为了形成一个良性的生物链,需要提前做好投放准备,调整好池塘的养殖结构。实验发现,对一些老池塘或富营养化较严重的鱼塘可以加大花白鲢的投放量,对一些新池塘,花白鲢的投放量可适当降低。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以尾亩花白鲢密度的放养,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讨论利用生物方法控制鱼塘蓝藻的暴发,关键要在鱼塘中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在一个鱼塘中许多的有益微生物例如亚孢杆菌,他们是鲢鱼很好的天然饵料,鲢鱼能直接利用这些有益微生物;氮磷是微生物和藻类的食物,而微生物和藻类又是花白鲢的食物,花白鲢和其他鱼类的排泄物又可以分解出氮磷,这样整个池塘的生物链比较稳定,形成良性循环。当整个池塘中的菌类、藻相、鱼类和各种有机物质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时,蓝藻也就不会大规模地暴发了。在高密度养鱼塘中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系统难度较大,同时该系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生态方法控制蓝藻暴发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比如氮磷含量是某一具体值时需要投加多少的。另外生物方法尽管能够解决蓝藻暴发的问题,但见效比较慢,如何与传统方法综合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体会:1、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2、一形态特征蓝藻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一般在池塘的下风处,或增养机打养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二、形成原因一般使用化肥或单胞藻类生长素肥水,或使用未经处理的鸡粪便肥水,三、蓝藻水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危害特点)1、溶氧水平:蓝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出现缺氧甚至无氧状态(耗氧和复氧能力失衡)。2、致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蓝藻大量繁殖;水体的通风及光照条件恶化;抑制了鱼池中浮游生物和有益种类的生长繁殖;阻碍其他水藻的光合作用;挤占鱼类为食的藻类的生存空间;使鱼池中的丝状藻和浮游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死亡致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3、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败坏水质。4、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对鱼类来说是致病菌,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5、蓝藻大量死亡分解,散发腥臭味,影响水体的正常功能。四防治措施1、 控制蓝藻的暴发,就要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和有机物的浓度。富营养化的水体常用有效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2、 鱼类的粪便可以分解出大量的氮和磷。通过在鱼饲料里添加微生物制剂能够达到减少饲料中氮磷及【组胺】往池塘水中的排泄,从而降低水中氮磷的含量。3、关键要在鱼塘中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在一个鱼塘中许多的有益微生物例如亚孢杆菌,他们是鲢鱼很好的天然饵料,鲢鱼能直接利用这些有益微生物;氮磷是微生物和藻类的食物,而微生物和藻类又是花白鲢的食物,花白鲢和其他鱼类的排泄物又可以分解出氮磷,这样整个池塘的生物链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