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QHYTHIC 合成氨厂 ZYZDS 01- 2009 版号/修改:A/0 共 242页 第 41 页 合成气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1. 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主要任务是将甲烷化工序来的合成气加压后送往合成工序.将合成工序中的循环气进行加压,在合成系统中循环使用,满足合成系统生产要求。2. 工作范围负责本岗位所属区域的设备、环境卫生。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并报告班长及调度室。服从班长、调度及上级有关人员指挥。按时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负责压缩工序的开停车、事故处理及操作维护。3 .工艺流程简述来自甲烷化的氢氮气,经过氢氮气一级进口油水分离器和一级进口缓冲器进入合成气一段缸压缩,压缩后经一段出口缓冲器进入合成气一段冷却器,再经油水分离器后混合来自膜回收的高压氢(段间补气),再经合成气二段进口缓冲器进合成气二段缸压缩,经二级出口缓冲器进入合成气二段冷却器,再经油水分离器后送合成工序。合成循环气经进气阀同时进入二个循环气进气缓冲器,循环气段气缸进行压缩,压缩后经出口缓冲器进入管道,通过出气阀送气进入合成循环流程。4 .工艺控制指标级 次合成气级合成气级循环气吸气压力 MPa2.856.66.913.1排气压力 MPa6.66.913.414.4吸气温度 354025排气温度 13012045压缩机转速 333 r/min冷却水消耗量 240 t/h轴功率 2550 kw电动机功率 2800 kw电动机转速 333 rpm电动机(主电机)型号名称 TK2800-18/2600型同步电动机额定功率 2800KW额定转速 333 rpm额定电压 10000V额定电流 189A频率 50HZ定子重量 9947Kg转子重量 8114 Kg电机总重 25000Kg飞轮矩GD2 22000 kg.m25.1原始开车在试运转前应准备好空白的记录表格,每一工作与情况均需记录。压缩机安装后,需要用空气为介质进行试运转,吹洗及负荷试验。电机启动前应先启动循环油泵,然后启动盘车电机盘车数转进行检查确定有无机械故障。5.1.1无负荷试车(1)试车前完成下列各项准备工作。(2)压缩机安装完毕,应将机身内油池、气缸的气道部位清洗干净,将过滤后68(夏季)、46(冬季)抗磨液压油(GB11118.1-94)或DAA68(夏季)、DAA46(冬季)空气压缩机油,注入清洁的稀油站内。油面必须保持在液位计的23高度,不得低于12高度。(3)注油器用油建议采用中国石化长城牌4511号合成压缩机油。(4)开启冷却水进水阀门,调节好冷却水量。(5)检查各紧固件,如螺钉、开口销、气缸盖连接螺母等是否已紧固。5.1.2第一期试转(1)点动电动机,并立即检查压缩机曲轴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各部位有无障碍检查后停下电动机,然后再启动电动机,当压缩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五分钟后,即停车检查运转时有无敲击声及异常振动。(2)运转时润滑油是否进入每一处润滑点。(3)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查各工作表面,检查各运动部位发热情况,温度不得超过60,活塞杆磨擦表面温度不得超过85。如温度过高则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a轴承和十字头偏斜b轴承与轴颈径向间隙太小或油路堵塞不通畅。 在消除故障后,才能进下一步试运转。5.1.3第二期试转 经多次启动检查无问题后,压缩机可进行连续运转30分钟,停车检查各磨擦表面的温度消除故障后进入下一步试转。5.1.4第三期试转启动压缩机连续运转4小时后,停车检查磨擦表面的温度,然后进行以下各项实验。5.1.5吹洗各级气缸排气口与管道和辅机接通,各级气缸吸气口应与进气管道分开吹扫,一级进气管道,利用回路管道(或另外接管)进行吹扫,管道吹扫不作时间规定,以吹扫干净为度,吹扫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a吹扫过程中要不断敲打管道,以使管道上的焊渣和氧化物等震下来,以利于气流将其吹走。b必须拆除系统中所有的仪表,安全阀、止回阀等,并用盲板或堵头代替,以便拆除的阀门全开,有碍吹扫的死角处,必要时应人工进行清扫,吹扫合格后将其全部复位,然后将各级气缸吸气口与管道接通。5.1.7压缩机使用期间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的职责a压缩机运行期间检查各级进排气压力和温度,并做好记录。压力和温度且符合表5-1的规定。表5-1 技术性能指标(允许偏差5%)级 次合成气级合成气级循环气吸气压力 MPa2.856.66.913.1排气压力 MPa6.66.913.414.4吸气温度 354025排气温度 13012045 注:当吸气温度发生变化时,吸、排气压力会随之变化。A.注意检查运动部位磨擦表面的温度不超过的规定的温度,调节冷却水量。稀油站内油面要保持足够高度,不足时添加。 5.2正常开车5.2.1 开车前准备(1)首先应建立启机条件,当条件满足之后,方可联系调度、通知电工、仪表工做空投实验。包括主轴承温度高联锁,油压低联锁,油泵自启动,电气柜模拟合闸是否正常,主电机绝缘测试是否正常。(注:此项为每次开车必须要操作的步骤。)。现场检查,并使仪表,电器处于备用状态。(2)启机条件包括:循环油压建立、冷却水压建立、盘车手柄处于运行、盘车电机静止、滑环罩风压建立。(主电机允许运行指示灯亮)(3)查各设备,排放各缓冲器和分离器油水。(4)开冷却水进出总阀,各冷却器进出水阀,填料及气缸夹套,缸盖进出水阀门。检查冷却水流动情况,确认冷却水压力达到启机要求。(5)启注油器,检查各注油点注油情况。(6)检查稀油站油位,油质,启油泵,检查油压是否达到开车要求,观察十字头.滑道润滑是否正常。停油泵,将盘车手柄扳到盘车位置,启油泵,注油器,盘车2到3分钟,检查运动部件是否正常。停盘车电机,油泵,将盘车手柄扳到开车位置.启动油泵。(7)启风机,检查风量是否正常。(8)开合成气一回一,二回一阀,循环气回路调节阀(均为全开)。(9)微开合成气进气阀及循环气进气阀,合成气充压至1.0MPa,循环气充压到3.0-5.0MPa左右,分别利用合成气放空阀和循环气放空阀进行放空置换2-3次。置换完成后,关闭合成气一回一阀,合成气,循环气放空阀.微开合成气及循环气进气阀,分别充压到1.0MPa,3.0-5.0MPa。5.2.2 正常开车程序(9)接到启机信号后,点动启机按钮 ,启动主机,观察有无异常响声。(10)缓慢开合成气进气阀,直至全开,然后缓慢关闭合成气二回一阀,当合成气一段出口压力等于或者大于段间补气压力时,开段间补气阀。当合成气二段出口压力等于或者略高于合成气出口总管压力时,开合成气出口阀,送气至系统。并根据负荷调节二回一开度,应保证合成气进气压力的稳定。(11)在合成气进气阀完全开启后,同时开启两个循环气进气阀,然后缓慢关循环气回路调节阀,当出口压力等于或者略高于循环气出口总管压力时,同时开两个循环气出气阀,然后逐渐关死回路调节阀。(12)再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排放各级油水。启机完成。6 停车程序6.1正常停车6.1.1 接到停机指领后,关闭断间补气阀(高压氢),然后缓慢开启合成气二回一阀,关闭合成气出口阀。二回一开度以保证合成气出口不超压为准,合成气出口阀完全关闭后,关闭合成气进口阀。6.1.2 缓慢开启循环气回路调节阀,同时关闭两个循环气出口阀,然后关闭两个循环气进口阀门,在进行此过程中,回路调节阀开度以保证循环气出口不超压为准。6.1.3 同时缓慢开启合成气、循环气放空阀,进行泄压。开启合成气、循环气各排污阀,到压缩机进行无负荷状态,然后按下停车按钮,停下主机,关闭各级放空阀和排污阀。6.1.4 待主机停下5分钟后,稀油站油泵、注油器会自动停下。(若需要则关闭进出水总阀,冬天将冷却器、气缸夹套、填料内冷却水排放干净。)6.2紧急停车 当工艺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者本机组发生严重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紧急停车,应迅速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停下主机,然后迅速关闭合成气、循环气进出气阀、断间补气阀。然后按照正常停车程序处理。7. 倒车程序以1#倒2#为例(1)按照正常开车程序启2#机。(2)缓慢关闭2#机合成气二回一阀,当合成气出口压力等于或略高于系统压力时,开启合成气出口阀,送气至系统,然后继续关小2#机二回一阀,同时缓慢开1#机二回一阀.直到2#机二回一阀完全关闭.在此过程中1#机二回一阀开度以保证合成气进气压力保持稳定为准,进气压力波动在0.1到0.3MPa 间,不得波动过大。然后关闭1#机合成气出口阀,适当加大1#机二回一阀开度,保证其出口不超压为宜.然后关闭1#机合成气进气阀。(3)在进行(2)步骤时,同时2#机开启循环气进气阀,然后缓慢关闭循环气回路调节阀,当循环气出口压力等于或略高于循环气出口总管压力时,同时开2#机循环气出口阀。继续关小其回路调节阀.同时缓慢开1#机循环气回路调节阀。此过程中应保证1#机回路调节阀开速度慢于2#机回路调节阀关闭速度,以便合成系统通过系统回路调节循环气流量,保证流量稳定。在2#机回路调节阀关闭完全后,同时关闭1#机循环气出口阀,此时适当加大1#机回路调节阀开度,以其出口不超压为准.然后同时再关闭1#机循环气进口阀。(4)按照正常停车程序停下1#机.倒机完成。8合成气压缩机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8.1 压缩机气体带液有何危害?应如何处理? 危害:压缩机在运行中,如果将液体带入气缸内,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在气缸内受活塞的强制作用产生强烈的撞击,使机身剧烈振动并发生很大的冲击声,同时电动机电流波动,电流升高。发生微量带液会使输气量减少,若出现严重带液,又处理不及时,轻则会使活塞杆、连杆、连杆螺栓、曲轴等断裂或打坏缸盖与活塞,重则使压缩机全部损坏。 处理方法:发生轻微带液时,应立即判断是那段气缸带液,迅速打开该段排油水阀和放空阀将气缸内液体排净,并联系总控等有关岗位进行处理。(2)发生严重带液,要紧急停车,检查各部件是否损坏,同时打开气阀,对气缸、管道进行排液,待事故全部排除后再联系开车。8.2 当注油器故障无法恢复时应怎样处理? 处理方法:注油器故障无法恢复时应进行紧急停车,因为注油点无法正常注油,导致各个部件发生干摩擦产生温度过高、油温高后,油黏度不够,起不到密封、润滑作用。8.3 为什么压缩机气缸要留余隙?间隙大有什么不好? 原因:气体压缩时,混合气中可能有部分水蒸汽凝结下来,而水是不可压缩的,如不留余隙,则压缩机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损坏,因此,压缩机气缸的余隙不但要留,而且还应留的比可能由气体凝成液体的体积大一些。8.4 气阀故障: 压缩机气阀工作不正常,会导致气体压力及温度发生变化,比如合成气二级吸气阀泄露,会使该级排气压力下降,合成气一级排气压力升高,还会发生不正常的响声,如果排气阀泄露,会使改级的进气压力及排气温度升高,因此,气阀工作是否正常,可以从声响、温度及压力的变化情况反映出来,反之机器的操作参数发生了变化,也一定能够正确的判断出故障之所在。8.5 气缸内发生敲击声有何原因? 有以下几种可能:(1)活塞或活塞环磨损,活塞环卡住或活塞环折断。(2)气缸内掉入机械杂物。(3)活塞杆弯曲或活塞杆螺母松动。(4)润滑油太多或气体含水多,产生水击现象。(5)气缸水夹套的水漏入到气缸内。(6)吸气阀与排气阀工作不良而发出的响击。(7)填料磨损。9. 合成气压缩机正常生产维护:9.1 严格控制各段进、出气压力在工艺指标范围内。9.2 经常检查填料、主轴瓦、注油点、油压是否正常。9.3 常检查各水冷器、气缸水夹套、密封填料的上水和回水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9.4 常检查各水冷器、各段分离器的油水排放,防止带水事故的发生。9.5 经常检查各运动部件、主轴、十字头、气缸、气阀、油泵、风机是否异常和发热情况,各连接管道是否有振动、摩擦和泄露。9.6 系统开关阀门应缓慢,防止流速过快引起静电着火爆炸。第五章 氨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将氨合成工序送来的气氨,通过离心式压缩机三段压缩,再经冷却将气氨转变液氨,为三个氨冷却器提供冷量。 2. 工作范围负责本岗位所属区域的设备、环境卫生。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并报告班长及调度室。服从班长、调度及上级有关人员指挥。按时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负责压缩工序的开停车、事故处理及操作维护。3. 工艺流程简述来自2#号氨冷器的气氨进入冰机一段,经一段压缩之后,与来自1#氨冷器和补充气氨冷却器的气氨一起进入氨压机二段压缩,压缩之后再经段间冷却器后,进入三段压缩。加压到1.56MPa,进入氨压机出口冷却器(01C0602)冷却到48,一部分经回流分离器(01F0603)返回氨压机一、二段进口,防止氨压机喘振;另一部分经氨冷器(01C0601)冷凝到38,液氨排入液氨贮槽。在液氨贮槽中抽出一部分液氨,经液氨加热器(01C0509)冷却到18,分别加入三个氨冷却器为之提供所需的冷量。4. 工艺控制指标序号指标名称位号单位指标备注1一级进气流量Nm3/h96732二级进气流量Nm3/h410473三级进气流量Nm3/h410474一级进口压力MPa0.235二级进口压力MPa0.4536三级进口压力MPa0.9947一级出口压力MPa0.4538二级出口压力MPa1.0199三级出口压力MPa1.710一级进口温度-1211二级进口温度14.51三级进口温度4013一级出口温度48.314二级出口温度85.615三级出口温度94.316轴功率KW278017转速r/min1263518润滑油压MPa(A)0.2519润滑油温3520油位1/31/221压缩机推力轴承温度TISA-19019310522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ISA-19419710523增速机轴承温度TISA机轴承温度TISA-1601618525电机定子温度TISA合器泵前油温TISA-21A8527偶合器润滑油温TIA-22A4528偶合器油温TIA-23A5029偶合器轴承温度TISA-21268030压缩机轴承位移XISA-11A/Bmm0.50-0.5031压缩机三出压力PI-11MPa1.5532润滑油总管压力PI-351MPa0.1533油过滤器压差PDIA-340MPa0.1534偶合器工作进油压力PISA-21MPa0.335偶合器滤油器前压力PISA-22MPa0.2536偶合器滤油器后压力PISA-23MPa0.137压缩机轴承振动VISA-11A/Bm56.5VISA-12A/BVISA-15A/B5. 开车程序启动前工艺、电气、仪表确认可以启动并签字后由操作人员启动电机。5.1原始开车5.1.1 开车准备(1)整个油系统在开车前应彻底地进行冲洗。开始冲洗时应将齿轮箱断开(旁通),直到过滤器冲洗干净为止。当连同齿轮箱一起冲洗时,在齿轮箱入口必须临时装有50微米细目滤网。注意:滤网在开车前必须取下。(2)通知有关部门要启动氨压机。(3)检查工作介质和辅助电源是否可用。a冷却介质:循环水b控制空气(仪表空气。没有油,水份,杂物。残留水份不可超过20ppm。不得使用正常的压缩空气:如果必要,使用氮气)。c检查压缩机是否具备运行的的条件。 压缩机和连接管网应是干净的(没有水、油和固定物质)。打开壳体放泄口和在放泄完成时再关上。d检查所有运动部件是否自如(包括转子,联轴器的轴向位移值)。e按照制造厂的操作说明书,为启动准备好驱动机和驱动机附属装置。f检查油系统:A检查油箱油位;检查油系统有无漏泄。B油箱内任何冷凝水的放泄。C检查油加热设备是否准备好工作。D打开油泵前后的断流元件。E预先清理油过滤器,不允许使用脏污的油过滤器元件。F检查油冷却器和油过滤器切换管件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G打开油侧通风口和油过滤器上注入管线准备好操作。H打开用于油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的断流元件。I检查油压平衡阀是否准备好操作。J打开油压平衡阀前后的断流元件。K关闭至油压平衡阀在旁通中的断流元件。M在油系统冲洗之前,取下油过滤器前面可能已安装的任何粗过滤器。g检查缓冲气体系统:A确保管线系统被吹扫(N2)。B确保外部干净气体干燥和存在。C确保外部缓冲气体(N2)存在。D检查干净缓冲气体的过滤器有无脏污,检查放泄情况。E检查过滤器气流输送阀的具体位置。F稍打开缓冲气体过滤器后面的手动控制盘。G检查管子有无漏泄。H检查仪器仪表和阀门是否正确地发挥功能。5.1.2 启动(1)检查a检查油压,当必要时通过调节阀调节在配给线路中的主油压。在过油部位上调节到所规定的油压。b检查各个出口点的观察玻璃以确保油正在流动。c通过关闭主油泵,检查辅助油泵(电动机驱动)是否正常。d当达到较低的油压限制值时,辅助油泵必须自动地接入。在这之后,油压必须再次达到设定值。在主油泵已再次打开之后,手动关闭辅助泵。(2)压缩机的启动 压缩机启动之前,必须遵照下列说明,为该装置启动作好准备;a进气阀打开b油系统启动c驱动机启动(见制造厂的说明书)。d建立必要的气体压差:如干气密封压差等e气体注入该压缩机。 (3)驱动机 按照主驱动机厂的说明书,使主驱动机投入运行;遵照临界转速范围。无论如何,避免速度小于200转/分,因为这将在轴承内引起混合的摩擦情况。在非常低或非常高转速下,无控制的反向转动也必须避免。(4)调节a当主泵在运行,手动切断辅助油泵。b调节密封气体流量c检查轴承温度。d在流入油冷却器的油温超过45前,不管冷却水阀是否打开,不得关闭油箱加热。e通过压力平衡阀或通过轴承上游的节流阀,调节油压。f检查各油排放点的观察玻璃看油流是否均匀。5.1.3 运行期间监督(1)检查测量仪表,压缩机装置的正确运行要通过下面列出的监视装置来检查(关于正确使用,参见“技术数据”)。在前3个月运行期间,以不少于1个小时的间隔在工作日记上记下读出的实际数据,在3个月之后,要以4个小时间隔作工作日记记录。进口压力进口温度 加气压力 加气温度 出口压力 出口温度 油冷却器前的(=油泵后的)油压 油冷却器后的油温油过滤器后(=在调节阀上)的油压。当必要时,通过调节阀调节) 通过油过滤器的压差 轴承前的油压 轴承温度(如果必要,调节油流量) 轴向轴位移值 (转子的)振动值 油箱中油位 密封气压差 平衡管的压力(2)如果存有同设计数据的偏差的话,参见“故障”一节!由于故障通常突然出现,在启动之前,也要阅读本节,以便操作人员对于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规则性作好准备。(3)除监视机组自带仪表之外,也要注意监视该压缩机运转时是否有无刮研噪声以及有无油、气和水漏泄。(4)油漏泄要立刻纠正,因为如果油接触到热的部件(特别是当使用透平驱动时)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油着火只能用泡沫灭火器或者用为此项目专门设计的装置灭火。(5)监视压缩机包括轴振动和轴位移(相对于轴承座),应连续测量。关于报警和关机的限制值的设定,请见“振动监视技术数据”。(6)气体流通能力不要低于喘振极限,因为这一工况对于压缩机是非常有害的。气体流通能力要通过控制器保持在喘振极限之上。因此,这些控制器在运行期间必须保持自动状态。(7)如果喘振极限控制器失效,按照气体工艺立即手动打开防喘振阀门(喘振极限控制器)。(8)为确保压缩机有油流过轴承,要经常检查油出口管线内的所有油观察视镜。5.1.4负载时齿轮的齿接触(1)在满负载时齿轮的齿工作面接触应均匀地在整个齿面(沿齿宽)上延伸。(2)安装期间正确的无负载齿面接触的着色检查为了保证满负载接触,即在满负载试车时无需校正。(3)为了检查满负载接触,在大齿轮圆周上的相邻几个齿在车间试车后,已涂了一层薄薄的红漆,这种漆在短时间运转后,通过颜色磨掉的情况可以清楚地判明满负载在工作齿面的接触。(4)齿轮的齿面接触痕迹,在试车期间,必须由检查人员通过检查盖进行检查: a在部分负载运转后或23次开车后进行第一次检查时,测得之接触应清楚地表示与无负载时的接触相符。b满负载几小时后应再次检查齿接触。接触应至少达到90而不应出现一端接触.如果齿面接触出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可逐步按顺序调整箱体与支撑板之间的每块垫片。然后重复上述齿接触校正操作。5.1.5润滑油压的监控报警和停车整定值示于证明书。监控油压通常参照系统的油压即节流阀前的油压。5.1.6温度监控车间试车时测得轴承温度不允许接近估算满负载时所测得之温度。建议在正确实际满负载的轴承温度时,还要考虑到所要求进油温度波动:a报警整定值要比实际满负载时轴承温度高为5。b停机整定值要比报警整定值高5。由于考虑到轴承衬里巴氏合金的强度,温度不得超过下列极限:垂直装在套管内的温度计报警85停机90埋入式测量 报警110 停机 115此外,齿轮箱在转速,负载和进油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波动时则应停机。5.1.7振动监控齿轮箱使用的测振装置全部示于附图内。在齿轮装置试车期间应确定报警和停机的整定值尽可能低一些,否则定高了在瞬时间不稳定时装置不能停机。振动极限标准整定值报警:1.5倍于API613规定最大允许振幅值(密耳/峰间值)停机: 2倍于API613规定的最大允许振幅值(密耳/峰间值)5.2正常开车5.2.1开车前的准备(1)通知电工、仪表工到现场检查机电仪泵,是否满足开车条件。(2)巡检检查现场各截止阀、电磁阀、调节器、排污阀等是否满足开车条件。(3)现场检查稀油站、偶合器的油箱油位、油质是否满足开车条件。(4)现场检查机组有无泄漏。(5)合格氮气已供至界区,压力与流量等能满足开车要求。(6)检查冷却水是否供至系统,水路是否畅通。(7)总控检查机组的联锁是否已复位、已解除;温度、振动、位移等是否满足开车条件。(8)打通开车流程。关一、二段进口气氨阀、关XV-505、关氨冷凝器(01E0510)进口大阀、关各氨冷器加氨阀和气氨阀;开氨压机出口大阀、全开FIC-5250、FIC-5251及根部阀。5.2.2启用干气密封(1)当氮气压力达0.45MPa时,将密封气(氮气)入口阀门打开,密封气进入控制系统;(2)将两个密封气过滤器中的一个打开,另一个处于备用状态;(3)调节进入密封腔气体的流量,将流量控制在3540 Nm3/h(密封气流量计FI-41,42显示),保持该状态30分钟,保证密封腔充分干净;将压缩机充压至0.10.2MPa,即压缩机平衡管的压力须维持在0.10.2MPa。(4)当压缩机内压力达到0.1MPa后,将氮气入口阀门打开,氮气进入监控系统, 将两个氮气过滤器中的一个打开,另一个处于备用状态。(5)调节缓冲气流量,缓冲气保持在22.4 Nm3/h左右(FI-43,44显示),同时,干气密封一级泄漏孔板前压力应为O.040.05MPa (PI-41,42显示)。注:干气密封一级泄漏排放管线孔板后不应产生背压,若后部管线存在产生背压的可能,则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后面管道压力或液体串入干气密封一、二级之间,第一级密封形成反压或带液,造成干气密封破坏。(6)调节隔离气流量,使隔离气保持在1820 Nm3/h左右(FI-45,46显示)。注:干气密封二级泄漏放空管线应直接放空,不应产生背压,以避免后面管道压力或液体串入干气密封第二级密封与隔离气梳齿密封之间,第二级密封形成反压,造成干气密封破坏。(7)观察干气密封静态时的一次泄漏,该泄漏量用压力(PI-43,44)显示,参考值为0.040.05MPa左右;如果该值过大(超过正常值的3倍,即超过0.12MPa)表明干气密封安装或密封本身有问题,密封需拆卸检查或重新安装。(8)必须严格按照密封气 机内充压 缓冲气 隔离气的加压顺序,且须保证密封气压力(平衡管压力)缓冲气压力二级泄漏放空管线压力。5.2.3启油泵(1)按规程启动稀油站油泵,调整PIC-5204、PIC-5207使油管压力控制在0.25MPa,此时注意防止油压过高损坏干气密封系统。(2)若稀油站油温小于27则启用稀油站油电加热器升温,稀油站油打回路,注意调整冷却水阀门。(3)按规程启偶合器油泵,注意油温,注意调整冷却水阀门。(4)建立高位油箱油位。5.2.4检查启机前应具备的条件:A、润滑油总管压力 0.25MPa B、润滑油总管油温TI331 35C、防喘振调节阀全开D、干气密封具备启动条件E、偶合器勺管在启动位置F、偶合器滤清前压力 0.140.22MPaG、偶合器滤清后压力 0.1MPaH、出口阀全开I、机组无联锁J、电机没运行当以上条件全部满足后准备启主机5.2.5启主机运转与升转(1)按规程启动主机后,稳定动行约5分钟后,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如温度、振动、位移等有无异常。(2)主机启动后,立即关小氨压机一、二进导淋卸压阀,整个开车期间控制一进压力在0.100.12 MPa之间。(3)稳定一段时间后,总控调节SIC-21的开度,缓缓升氨压机转速。第一次将转速KE11升至3000rpm左右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如温度、振动、位移等有无异常;总控调节SIC-21的开度缓缓升氨压机转速KE11升至50006000rpm左右后稳定,再次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如温度、振动、位移等有无异常,此阶段的升转时注意快速迈过一阶临界转速;以后阶段的升转则都应缓慢进行,按每500转/次来调节,最终将KE11升至11000rpm左右。每升一次转后都要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如温度、振动、位移等。(4)无论如何,都要避免速度小于200转/分,因为这将在轴承内引起混合摩擦;并尽量避免在低速2500r/min下长时间运转。(5)在压缩机升转过程中,一、二进压力会发生一定波动,现场操作人员应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压缩机平衡管压力为0.10.2MPa,保证压缩机一、二进压力在0.10.12MPa。(6)当KE11升至900010000rpm左右时,应到现场调整各水冷器。(7)在流入冷却器的油温超过45前,不管冷却水阀是否打开,不得关闭油箱电加热,机组正常运行后再关油箱电加器。5.2.6工艺气氨引入系统(1)当机组运行正常后,而氨冷器有气氨后,缓缓打开氨压机一进阀和XV-505及二进阀,打开三个氨冷器气氨阀,将气氨引入系统。(2)当压缩机三段出口压力达到0.8MPa时,将密封气由氮气切换为压缩机三段出口引入的氨气。切换的操作方式为:先缓慢将与压缩机三段出口连接的管线阀门全开,再将氮气管线阀门关闭。(3)当合成气经过三个氨冷器后,打开三个氨冷器加氨阀及沿途阀门,打开氨冷凝器(01E0510)进口大阀,打开平衡阀和进出液氨贮槽的阀门,调整各水冷器循环水量,氨压机系统正常运行。(4)引入气氨后,注意三个氨冷器的温度,防止过冷,开防喘阀,必要时降低转速。(5)气氨引入后注意关闭一、二进的导淋卸压阀。(6)运行正常后,全面检查系统,注意排放液氨贮槽的不凝气。6 停车程序6.1正常停车6.1.1 氨压机降转(1)与总控合成岗位密切联系,三个氨冷器缓缓减少加氨,视合成三个氨冷器的气氨压力,缓缓开大防喘振阀FIC-5250、FIC-5251。(2)总控缓缓降低氨压机转速,降至900011000rpm左右后稳定,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如温度、振动、位移等有无异常。无异常后再缓缓降转,此阶段的降转时应缓慢进行,按每降500转/次来调节,最终将KE11降至50006000rpm左右。每降一次转后都要观察机组运行情况,如温度、振动、位移等。(3)每降一次转时均要稳定一段时间,并注意气氨压力,再缓缓开大FIC-5250、FIC-5251,最终将FIC-5250、FIC-5251全开。(4)在降转过程中,保证压缩机平衡管压力为0.10.2MPa,保证压缩机一、二进压力在0.10.12MPa。6.1.2 切气当1#补气氨冷器的气氨压力在0.12MPa左右、2#氨冷器气氨压力在0.1MPa左右时,切氨气。巡检关三个氨冷器气氨根部阀,关氨压机一进大阀;总控关XV-505。6.1.3倒干气密封(1)气氨压力低于氮气压力,或压缩机三段出口压力降至约0.45MPa时,将密封气由氨气切换为氮气。切换的操作方式为:先缓慢将氮气管线阀门打开,再将与压缩机三段出口连接的管线阀门关闭。(2)倒换干气密封后注意氮气压力与控制密封氮气流量在指标范围内。6.1.4 停主电机与氨气卸压(1)当KE11降至50006000rpm左右稳定后,停主电机。(2)当停下主电机后,缓开氨压机一、二进导淋卸压阀,向合成稀氨水池卸压。(3)关闭氨压机出口大阀,关闭氨冷凝器(01E0510)进口气氨大阀,关闭液氨贮槽01V0503)出口大阀。6.1.5 停偶合器油泵和稀油站油泵(1)在停电机以前,注意调节冷却水,保证稀油站油温在45以上。(2)当主电机停止运行后,偶合器油泵和稀油站油泵再继续运行一定时间,以冷却油温。(3)约半小时后停偶合器油泵和稀油站油泵,关闭油泵出口阀门;关闭油站冷却水阀门。(4)关闭系统其它冷却水阀门和气氨阀门如氨冷凝器(01E0510)的进出口阀等。干气密封可一直充有氮气,如需检修停干气密封。(5)如需检修可关闭氨压机一、二进导淋阀。 6.2 紧急停车当装置出现冷却水中断、地震、断电、油泵等故障,氨压缩机采取紧急停车处理,必须遵守下列程序:(1)总控或停主电机(如果主电机没跳),关氨压机出口大阀,FIC-5250、FIC-5251全开,关SIC-21;巡检关氨冷凝器(01E0510)进口大阀。(2)开氨压机一、二进导淋泄压。同时启稀氨水泵,并向水池加脱盐水,严密注意稀氨水池的液位和浓度,不得造成环保事故(现场处理人员需戴好防氨面具)。(3)当气氨压力低于氮气压力时,将密封气由气氨倒为氮气。当气氨压力降至0.4MPa时,关三个氨冷器气氨调节阀,并关其根部阀。(4)关液氨贮槽(V0503)出口阀,关系统冷却水阀。7 正常生产操作要点7.1 生产维护要点(1)缓慢并交替地开启防喘振阀门。开关防喘振阀门,不要过快太猛,以避免轴位移增大,振动加剧,密封系统失调。各阀门的开关应交替进行,使各缸压力变化均匀,这对各缸受力、防喘振和各系统的协调都有好处。(2)开车与停车,升速与升压,降速与降压,遵守“升压必先升速,降速必先降压”原则。压缩机升压应在调速器投入工作后进行。压缩机降速也应在防喘振阀门检查妥当后开始。升速与升压不能过猛、过快。降速与降压也应缓慢、均匀。(3)防止气氨流量太小,进入喘振区,可根据气量开大FIC-5250、FIC-5251。(4)控制好一、二进进气温度和段间出气温度在指标内。防止进气温度升高并与出口压力成反比变化。防止段间出气过低产生液氨进入三段。(5)严格控制气体出口压力,如果过高,将进入喘振区。(6)升速升压过快,或降速之前没有降压也很危险。开车时升压与升速要同时进行,且升压速度要慢于加转速度。(7)平时注意观察各压差,若过大及时调整。 (8)在启油系统电加热器的升温过程中,应注意油温只能升到指标范围内,防止升得太高引发自燃。(9)注意干气密封流量,经常检查干气密封系统,防止其堵塞。(10)经常观察转子、定子温度,防止发生过高跳车。(11)经常观察过滤器上的油压力表,如油压过低容易损坏压缩机的轴承或电机的轴承。(12)经常巡检压缩机的油温、油压、油色。防止压缩机漏油,避免引起自燃。油温过高时检查是否缺油,如缺油应补充油量或加大油冷却器进行降温;油色发生变化时,应立即换油。7.2 主要调节手段(1)调节一段最低进气流量由FIC-5250控制。(2)调节二段最低进气流量由FIC-5251控制。8.异常情况及突发事故处理当机组出现冷却水中断、地震、断电、油泵等故障,氨压缩机采取紧急停车处理,其处理详见紧急停车。第六章 空气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1. 岗位任务将来自大气的空气,通过离心式压缩机低压缸四级压缩,冷却,再经过高压缸四级压缩冷却后,达到反应压力后送至二段炉。2. 工作范围负责本岗位所属区域的设备、环境卫生。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并报告班长及调度室。服从班长、调度及上级有关人员指挥。按时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负责压缩工序的开停车、事故处理及操作维护。3. 工艺流程简述来自大气的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后进入空气压缩机低压缸一段,经一段压缩后压力约0.123MPa,温度约73.5,然后通过空气一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0.118MPa,温度低于40,进入低压缸二段,经二段压缩后压力约0.194MPa,温度约98,然后通过空气二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0.186MPa,温度低于40,进入低压缸三段,经三段压缩后压力约0.30MPa,温度约97,然后通过空气三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0.294MPa,温度低于40,进入低压缸四段,经四段压缩后压力约0.449MPa,温度约90,一部分空气送至消音器(SP-AO11003),大部分空气通过空气四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0.44MPa,温度低于40,进入高压缸一段,经五段压缩后压力约0.79MPa,温度约110,然后通过五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0.785MPa,温度低于40,进入高压缸二段,经六段压缩后压力约1.373MPa,温度约108,然后通过六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1.369MPa,温度低于40,进入高压缸三段,经七段压缩后压力约2.3MPa,温度约103,然后通过七段冷却器冷却后,压力约2.295MPa,温度低于40,进入高压缸四段,经八段压缩后压力约3.74MPa,温度约100,经过出气管到二段炉。4. 工艺控制指标4.1公用工程条件4.1.1 电源条件高压电源: 10KV(5%) 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频 率: 50Hz0.2Hz 低压电源: 380V/220V(200Kw) 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 仪表供电: DC24V机组用电情况:电器电 内源 容主 电 机油泵电机排烟风机电 机电加热器(3只)型号YAKS800-2G电压(V)10000380380220相 数333单频率(Hz)50505050额定功率(KW)5600150.6344.1.2 冷却水条件 供水温度: 28 供水压力: 0.45MPa(表压)回水压力: 0.25MPa(表压)耗水量: 610 t/h 4.1.3润滑油润滑油牌号:ISO VG 32主油箱容量:10 m3一次充灌量:10m34.1.4 仪表空气 (装置运行前由用户提供)介 质: 干燥无油洁净的空气气源压力: 0.7MPa (表压)温 度: 40 气 量: 15 m3/h (0,101.322KPa) 灰 尘: 1mg/m3 露 点: 404.2相关技术参数:4.2.1 压缩机 (1)低压缸 工厂代号: 3354 型 号: 4DI120 型 式: 单轴四级四次冷却的离心式压缩机工作介质: 空气 流 量: 25949 Nm3/h (0、101.325KPa干) 进气相对湿度: 61 进气温度: 14.6 进气压力: 0.0712 MPa (绝压) 排气温度: 40 排气压力: 0.45 MPa (绝压) 轴 功 率: 2218.5 KW 大气压力: 73.77KPa(绝压) 冷却水温度: 28 转 速: 8600 r/min 临界转速: 一阶临界转速: 3060 r/min 二阶临界转速: 12200 r/min 进口管道直径: DN900 出口管: DN400 (2)高压缸 工厂代号: 4134 型 号: 4BGH30 型 式: 双轴四级三次中间冷却的离心式压缩机工作介质: 空气 流 量: 25949 Nm3/h (0、101.325KPa干) 进气相对湿度: 61 进气温度: 40 进气压力: 0.45MPa (绝压) 排气温度: 40 排气压力: 3.74MPa (绝压) 轴 功 率: 2573.5 KW 大气压力: 73.77KPa(绝压) 冷却水温度: 28 转 速: 21600/25600 r/min 临界转速: 低速轴 一阶临界转速: 14300 r/min 二阶临界转速: 35475 r/min 高速轴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历史论文写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快速检测》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模板及实操指南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建筑设计初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工学院《ComputerizedBusinessApplications》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慧眼识杂草喂鹿寻童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师范书法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农业大学《体育(4)》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供水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SMART原则培训课件
- 正念在儿童教育中的实践与效能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解读
- 个人信息保护及隐私管理制度
- 鲁教版(五四学制)中考英语6-9年级词汇表
- 美沙拉嗪与其他生物制剂的联合治疗
- GB/T 43635-202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土石方弃土消纳与处理协议
- 《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及实施策略
- 创新协作联合利华pre reading for yu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