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标准性防护 一、标准性防护的基本概念 医务人员在执行诊疗操作或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应认定接触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二、标准性防护的基本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既要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三、标准防护措施 (一)设置隔离病房。确定为同一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居一室,实施严格隔离的病房应关闭门窗。 (二)凡进入隔离病房或接近患者时应戴口罩、工作帽,穿隔离衣。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非接触技术,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衣服或脸都可能被血液和体液溢出及溅落污染时应穿防水隔离衣、戴眼罩。 (三)接触患者后立即洗手,接触污染物品应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四)处理所有尖锐利器物品时,小心操作防止利器损伤。 (五)有血液和体液溢出及溅落时,应立即用5 00mml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后清洁。 (六)被患者血液及体液污染的器械、用品、被服,应按“消洗消”的原则进行处理。如无经济价值物品可直接丢弃到黄色垃圾袋中标记焚烧,传染病患者的污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标记焚烧。 (七)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参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八)建立医护人员利器损伤报告和登记制度。发生针刺后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皮肤伤口,黏膜则以清水冲洗。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进行相应的处理及追踪观察。院内感染标准预防及锐器刺伤处理流程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正确使用标准预防,不仅保护了病人,更保护了医护人员自己。 二、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一)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二)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三)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三、标准预防措施 (一) 正确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有关规范要求:要有洗手设施和正确的洗手方法,医疗护理活动前后应认真洗净双手。(二) 正确使用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在诊疗护理两个病人之间应更换手套。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三) 正确使用口罩、面罩和护目镜。 戴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以减少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 (四) 正确穿隔离衣。穿隔离衣是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传染性材料污染时使用。脱隔离衣后应立印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五) 正确处置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按医疗垃圾处置。 (六)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用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的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侧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七) 被服处理。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清点抖动操作,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八) 加强相关职业安全防护。去除注射针头应避免操作时刺伤皮肤;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应弃放于锐器盒内;复苏设备装袋备用,尽量避免口对口呼吸。 (九) 隔离室。对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房间。如果专用病房不能达到相应隔离要求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安置地点或作其他选择。 隔离室应具备的条件:房间内应保持负压;每小时换气应达到61 2次;空气在排出室外或流向其他区域之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房间有病人时应保持门窗关闭。 四、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 由于标准预防的基础预防措施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因此,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遇有不明原因的烈性传染病可将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结合起来共同应用为严格隔离措施以防止传播。为防止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感染,则需要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一) 空气隔离 已诊断或怀疑经由空气传播的疾病,除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外,实施空气隔离。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直径5m)传播的方式。飞沫传播主要采取以下隔离措施:1、 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同室隔离。但每床间距不应少于1m(日本要求2m间距)。专用的空气处理设施不是必要的。2、 近距离屏蔽医务人员须依据标准预防措施实施隔离预防,在近距离(1m以内)接触病人时应加屏障如戴口罩。3、 病人的转送在转送病人时,病人应戴口罩,转送人员均应根据不同疾病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三)接触隔离已确诊或疑似为接触传播的疾病或因病人环境中的接触传播的严重疾病,除实施标准预防之外,还需实施接触隔离。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接触传播的预防措施如下:1、隔离室 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同室隔离。当专用病房不能达到隔离要求时,在安置病人之前应请教感染控制专业人员。 2、洗手和戴手套 应参照标准预防的要求戴手套。当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敷料、创伤引流物后以及操作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及离开隔离室前应及时洗手。如无可见污染物,可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消毒以替代洗手。洗手后应保证不再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表面,以避免将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其他病人和环境中。3、穿隔离衣 在隔离室内,为预防工作服被污染,应穿隔离衣。脱去隔离衣后、离开隔离室之前应保证工作服不再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表面,以避免将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其他病人和环境中。4、 病人的运送运送病人过程中,病人及运送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传染扩散。5、 设备消毒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四)小心锐器刺伤,注意职业安全防护。1、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不必要操作。(1) 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分离、浸泡和清洗时。(2) 将针套套回针头时(目前要求直接放入锐器盒)。(3) 将血液或体液由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时。(4)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5)注射器用后未及时处理针头。2、预防刺伤事故的原则(1)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应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2)禁止手持针头、刀片等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针头、刀片等锐器徒手传递。 (4)禁止用后的针头再戴帽。(5)用后的锐器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3、强化职业安全意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普及相关知识教育,建立健全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按揭房产归属性质确认离婚协议
- 2025版新型材料国际贸易销售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14年国际贸易合同范本-国际贸易机械设备进出口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采购合同标准
- 二零二五年网络安全防护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旅游景区餐饮窗口经营权转让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35KV变电站施工期设备租赁与维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住宅小区保洁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餐厅后厨承包合同含餐饮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池州市东至县引进人才笔试真题2024
- 2025安徽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人行雨棚施工方案
- 刑事和解协议书自诉
- 三方委托收款协议范本8篇
- 奶茶服务协议合同
- 书籍保密协议书范文
- 基层护理进修后回院汇报
- 护理查对制度安全警示教育
- 2024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滨州生物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