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斗争。阿Q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男女之大防”。是一个集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阿Q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思想成就之二: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Q过着被剥削、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者把阿Q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一、 阿Q形象分析1、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不觉悟的流浪雇农的典型形象。2、 性格特征:基本特征:既沾有油手之徒的狡猾,又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突出特征: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二、 作品的艺术成就: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_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这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当小说以笔名“巴人”在晨报副镌上连载的时候,著名评论家沈雁冰就在小说月报通信栏里指出:“阿Q正传虽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人物形象经过长期孕育的独特创作过程。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艺术典型,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奴隶地位采取辩护、粉饰和盲目自尊的态度;惯于以“忘却”或向更弱者(如小尼姑)泄愤来转嫁屈辱,求得自我满足。他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的地位;或者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胜利。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体现着苟活状态下人类的某种普遍弱点。“本住”世界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纲常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农村经济的破产和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些都为阿Q性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精神胜利法”非常流行,这种病态心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下层人民。而小农本身的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的温床。阿Q正传的高度思想性,并非仅仅在于批评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是从更新国民“魂灵”出发,总结中国农民革命的历史教训,呼唤具有“坚信的主义”的真正革命者,提出了如何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同时并存。1.鲁迅论阿Q正传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32.阿Q正传的接受史A.20世纪20、30年代至40年代-鲁迅、茅盾为代表当阿Q正传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时,沈雁冰(茅盾)即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文章说:“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是呵,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后来,沈雁冰又在读呐喊发展了自己的观点:“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间民族所特具,似乎这也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以后,鲁迅自己也写了好几篇文章,谈阿Q正传的成因;据说,他心目中的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而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在谈到阿Q的“革命”时,他又说:“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对于阿Q的形象塑造还发表了这样的意见:“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阿Q正传的成因)这说明,在阿Q正传出世以后的二三十年代,人们都注目于“阿Q”这一形象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尽管也有人注意到阿Q身上的“人类的弱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意见,却是将阿Q作为一个“国民性弱点”的典型,这也是大体符合鲁迅启蒙主义的原初创作意图的。到了40年代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这一接受倾向,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里,就是再三强调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这是一个失败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满”,在对阿Q形象意义的阐释里,人们很容易地就听出了要求“民族自省自救”的时代呼声(立波:论阿Q)。而作家张天翼同是写于40年代里的论阿Q正传里,更是急切地呼吁,“我们民族中的这每一个分子,都把自身检验一下,看你还带有阿Q灵魂原子没有”,“一定要勇于正视我们自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一定要洗涤我们的灵魂”,如果听任每一个人身上的“阿Q气”任意发展,就“多多少少总会使我们民族在进展中受到拖累,甚至或是受阻碍的”。无论是20年代的启蒙主义思潮,还是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救亡思潮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也就自然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B.20世纪50-70年代-陈涌、毛泽东为代表当新中国成立以后,胜利了的中国革命要求在文学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与肯定,并且按照这一要求对以往的文学进行重新阐释与评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对鲁迅著作的全新接受视野与阐释体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陈涌写于50年代中期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即这样应运而生。在这篇文章里,陈涌断定鲁迅的呐喊、彷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革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和毛泽东同志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在这样的总的认识下,陈涌对阿Q正传的阐释发生了两个重大倾斜:第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是一个被压迫被剥削,到了后来甚至连生活也难以为继的雇农”,鲁迅不仅写出了他的不幸与落后,更表现了他必然走向革命。因此,陈涌认为阿Q土谷洞里的梦“是鲁迅对于刚刚觉醒的农民的心理的典型的表现”,“它虽然混杂着农民的原始的报复性,但他终究认识了革命是暴力”,“毫不犹豫地要把他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并且“破坏了统治了农民几千年的地主阶级的秩序和尊严”,这都是表现了“本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第二陈涌同时又强调了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于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作的批判,“鲁迅清楚地表明了,地主阶级或地主阶级里的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如何伪装革命,如何向革命投机,如何排斥真正的革命力量”。陈涌的上述观点几乎支配了五六十年代对于鲁迅及阿Q正传的接受;后来,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也反复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要人们吸取辛亥革命假洋鬼子“不许革命”的教训,影响更为深远。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预习提示”及注释里强调“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温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的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世”,基本上是沿袭以毛泽东与陈涌为代表的阿Q正传观。C、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为代表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自然引发了对于传统鲁迅观、阿Q观的重新审视。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2年再版)一书“引论”里在肯定了前述研究体系“帮助我们从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了呐喊彷徨的政治意义”的同时,即尖锐指出,“它所描摹出来的呐喊和彷徨的思想结构图式与我们在原作中实际看到的在构架上发生了变形,在比重上有了变化。例如,在阿Q正传的艺术描写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关于阿Q要求参加革命的描写,在我们的研究文章中被大大强化了,成了阿Q正传之所以成为伟大现实主义作品的主要标志,而在原作中用大量篇幅和主要笔墨加以表现的阿Q精神弱点的艺术描写,则无形中被降到了一个较次要的位置上来。并且常常被认为是鲁迅较多地看到人民的弱点的例证,作为鲁迅当时思想局限性之所在。与此同时,在对阿Q革命的分析中,其积极意义得到了片面的夸大,其消极意义只剩下了轻描淡写的几笔附赘之词。”王富仁自己,则从他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呐喊彷徨观出发,对阿Q正传作出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不注意发动群众,向封建势力妥协,而阿Q也始终处于愚昧落后状态”,这两者互为因果,“造成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阿Q正传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是把阿Q视作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最关键的因素的。由于阿Q的不觉悟,假洋鬼子才得以以一点外形的新攫取了未庄革命的领导权,赵太爷才得以保持着自己的固有的社会地位”,“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王富仁认为,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在外部表现上便是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现状的消极适应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精神胜利法”是一种被动适应方式,即“在无法改变自身实际社会地位的时候,以被动忍耐的方式适应被压迫、被蹂躏的悲惨处境”;阿Q的“革命”则是另一种“主动适应方式”,“即在现实的封建等级制度的阶梯上,爬到更高的等级阶梯上,由被压迫者转化为压迫者”。在王富仁的阐释中,显然要强调阿Q的“革命”与其“精神胜利法”在本质上的相通,而辛亥革命的最大教训正是在于其“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运动”,忽略了农民(国民)的精神改造而这正是曲折地传达了新时期的时代呼声: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化时,不要忽略了“人的现代化”。这一呼声里内含着的“新启蒙主义”特质,自然是与鲁迅时代的“五四启蒙主义”相联系的。D、其它观点正因为如此,新时期对阿Q正传的观照,又不约而同地回到鲁迅创作原初意图与二三十年代的阐释那里,集中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把它看作是一种“国民性的弱点”,以后又逐渐转向对“阿Q性格(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上。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认为“阿Q性格充满着矛盾,各种性格元素分别组成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联系,它们又构成复杂的性格系列。这个性格系列的突出特征就是两重性,即两重人格,自我幻想中的阿Q与实际存在的阿Q似乎是两个人,是不相容的两种人格,但它们却奇妙地统一起来”。这位作者具体地归纳了阿Q多种二重性格特征,即“质朴愚昧与狡黠圆滑”,“率真任性与正统卫道”,“自尊自大”与“自轻自践”,“争强好股与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与盲目超时”,排斥异端与向往革命”,“憎恶权势与趋炎附势”,“蛮横霸道与懦弱卑怯”,“敏感禁忌与麻木健忘”,在这位作者看来,这种“二重性格”正是来自人的本性,即属于人类共通的精神现象(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也有文章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人”不敢正视自己的落后不幸状态的精神的满与骗,因此“不仅东方落后民族中会产生阿Q的精神胜利法,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和集团处于落后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参看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3章)。而另一些文章则认为,阿Q的遭遇以及他的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表现人的个体生存的“双重绝望”的。首先是“个体生命与人类基本生存环境的冲突”的“绝望”性质。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生计问题),“无家可归的惶惑”(恋爱的悲剧),“面对死亡的恐惧”(大团圆)等等,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从中兴到末路)包括投奔“革命”,都不免“是一次绝望的轮回”(革命、不准革命)。面对着挣扎无望的生存困境,人只能“无可奈何地返回自身”,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也就是说,“精神胜利法”是处于无奈之中的“人”的一种几乎是无可非议的选择:“人”正是通过“把想象中的世界当作现实世界的精神幻觉”,完成了“从现实物质的失败”到“想象的精神胜利”的心理转换,“保持自我内心的平衡,借以协调自我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但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方向
- 2025年版权保护仲裁员遴选考试模拟题与解析参考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岗位应聘模拟题和答案解析
- 电力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运维工程师中级考试模拟题集及实战经验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美术学科考试重点难点解析与复习建议
- 2025年产品经理高级面试指南及实战模拟题解答
- 2025年炼钢工艺流程详解与中级考试模拟题
- 电催员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焊接专业求职面试攻略钎焊热点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项目投资与融资模式
- GMP体系文件(手册+程序)
- 执业医师-呼吸系统
- GB 30734-2014消防员照明灯具
- GA/T 1132-2014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池塘内清淤泥施工方案
-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科书培训-讲座课件
- 1药历20份教学1mck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医院学术委员会及工作职责制度的通知
- 比亚迪速锐智能钥匙系统维修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