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doc_第1页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doc_第2页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风乡韵自芳芬源自山东沂蒙山区沂山南麓的沭河,经沂南、越郯城,浩浩汤汤,蜿蜒而入新沂境内。如果说这条河是织女飘落在人间的一条丝带,那么,中河岛无疑是这条丝带上的一颗明珠。说到这中河岛,你不能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沭河流经新沂塔山脚下,忽然“花开两朵”分而为二:一向东绕,一顺西环。至下游十多里处又合而为一。于是中间便形成了一个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自然区域,古称“圈子”,即今所说的“中河岛”。在我的印象里,“中河岛”是美丽富饶的。所谓“中河岛”,涵盖了杜湖、小圩、大圩、旗杆底、褚湖等十多个自然村落。放眼这一马平川,那松软的沙壤土肥沃得似乎真的是“插根铣杠就能发出芽来”,适合本地方所有的水旱庄稼生长。而环绕在周围的沭河水,清澈见底,鱼虾丰足。更有桃、李、杏、梅、栗等等果木杂然村前庄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记得我曾祖(名讳为:名舆,18781953)有一首诗:“沿河茅屋三两家,绿柳红桃映晚霞。何日向平心愿了,把酒临窗话桑麻。”就是感叹这里的景色与友人的唱和之作。中河岛又是人才辈出的。仅清代这里曾出过十多位秀才、贡生、进士、翰林等;革命战争年代更是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杰出人才:马裕仁(南圃)、马裕金、张鲁轩、魏家美、谢瘦彤等人,参加“青年抗日救国团”,为党的抗日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除此之外,其他行业之“名人”亦璀璨夺目:为教育终极一生的张介民、诗书画皆有较深造诣的马南圃、“一针见效、妙手回春”的杜云中等等。中河岛更是民风淳朴的。曾听我家中的上辈人讲南圃老人的母亲贤惠之一事:有时周边穷苦乡邻向其家借点粮食渡饥荒,老夫人不仅如数借予,而且还要附带送给几张煎饼。她说:“既然家里断了粮,很可能已经断顿了,现做饭也还需时间,先吃块煎饼垫垫吧。”又有一事,被苏北广为传颂的曹家好媳妇四妯娌,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数年如一日,直至老人安然离世,打破了“重病床前无孝子”的世俗观念。如此可见民风淳朴之一斑。遗憾的是面对如诗的田园、如画的美景、如群星布满天空的历史画卷,似乎缺少了一个文字的集结。千百年来,只能凭借着上代传下代的口头上的述说。时间久远,许许多多需要传留后人的精髓难免遗失、乃至湮灭。所幸的是,中河岛志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中河岛志来之不易。主编张鲁道老人,以八十余岁的高龄,抱着对家乡的拳拳眷恋之情,不畏劳苦,不辞艰辛,坚韧执著,孜孜以求,丰县新沂往返数十次,访乡邻,查资料,汇文稿在我看来,室内的文稿撰写,图片编排,乃至文字校对等虽辛苦,但尚属“雅事”。对毕生从事治学、文字工作的张老来说,单就能力来讲是驾轻就熟的,其难在次。更难的是室外的商谈联络、人员组织、出版发行,乃至资金筹集等“俗事”。而张老集“俗”与“雅”于一身,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量,以呕心沥血喻之毫不为过。张老是我族叔。以前仅听说过,知其五十年代毕业分配到丰县工作,后从丰县党校校长岗位上退下。我到了党校工作之后,渐渐有了联系。他专门赠我其个人专著风雨八十年。作为晚辈,无以回报,斗胆自书涂鸦之作“风雨兼程八十年,我叔人生不平凡。丰邑众称张马列,著作等身美名传”以贺之。今观其主编的中河岛志,更为其毅力执著和对家乡的赤子之情所折服。而中河岛志之考证翔实,内容全面,文字朴实且图文并茂,是当之无愧的。打开这本书,文字的感觉与图片的视觉一起流淌,蕴含其中的乡风乡韵散发出扑鼻的芬芳。由此看,中河岛志必然成为见证中河岛历史和昭示中河岛未来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