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消防安全制度 _第1页
驾驶员消防安全制度 _第2页
驾驶员消防安全制度 _第3页
驾驶员消防安全制度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驾驶员消防安全制度 预防汽车火灾的措施 分析引起汽车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有的属机械故障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则属于人为的因素。如驾驶员缺乏防火灭火知识,违章作业,不定期维修保养车辆,不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等,一旦起火手忙脚乱,甚至望火兴叹。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人与物两个方面。因此汽车火灾的预防,不仅要从人的行为上能够去预防,而且要从技术上加以防范。具体而言,汽车火灾的预防应从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设计制造和使用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的宣传教 育,提高司机、押运等专门人员的安全防事故能力和处置能力,其次要把火灾危险因素消除在车辆出厂前,做到先天无隐患,第三在车辆使用时应靠严格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消除隐患,保证消防安全。 (一)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要重点宣传消防、交通安全,宣传乘车吸烟、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危害,宣传防火灭火基本知识。汽车站应把防火自救知识、乘坐车的消防安全规定通过广播和有线电视定时播放,或利用黑板报、宣传窗进行宣传,要提醒乘客在车上不得吸烟、禁止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上车、按规定载客、载运。交通部门要组织从事 公路运输、客运等单位领导、2 / 4 驾驶员、售票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学习恶劣气候条件下事故的预防和对策。 (二)改进车体设计,增强车体防火性能 改进车辆设计,要全面考虑设计要求,尤其要增强油、电系统得安全可靠性,降低火灾危险性,这是预防汽车火灾的基本途径。在改进设计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制造车辆时,车内用品应用新型耐火材质,对车上的座椅及内部装饰物品进行阻燃处理,增强其耐火性能。 2、提高车内电气系统耐高温、抗老化性能,增强绝缘性;在油箱、输油管、发动机等汽油容易泄漏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部位的电气线路应考虑防爆问题;电线选用阻燃电线,将易产生电火花的街头进行防爆处理,从整体上减少车辆自身的火源。 3、油路系统选用耐腐蚀、高强度的材质,尽量减少漏油、泄油事故;发生撞车、翻车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证油箱安全,防止汽油泄漏流散,引起火灾。 4、大型客车增设太平门等非常应急出口;车门应增设手动开关,防止气路被烧断后,车门打不开。 5、装运易燃易爆化学危险车辆的排气管置于前段,并装配火星熄灭器,车上不可安置电动打火装置。 6、根据各种车辆的特点,设计制造合适的车载灭火3 / 4 器,在车辆设计过程中预留便于司机和乘客取用并存放灭火器的空间,以备迅速灭火。也可以考虑在车辆的发动机、油箱等易着火部位设置自动喷射的灭火器。 (三)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车辆消防管理制度,把汽车使用中的防火安全管理纳入制度轨道,在日常的防火安全管理中可以从下面积点出发: 1、定期进行安全事故防范教育,提高驾驶员、押运员、随车售票员的防火安全意识,熟练掌握随车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及时地处置突发火险事故,做到 小火可自救,大火能控制。客车的司乘人员具有在火灾情况下组织人员疏散的本领。 2、对车辆进行防火安全年审。每年或定期对车辆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尤其是危险品运输车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 3、积极制定车辆消防管理规定,单位车管部门应严格落实使用明火、安全检查等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督促落实。 4、经常检查车辆,定期保养。驾驶员在出车前要经常检查、维修并保养车辆,察看低、高压电路是否短路、漏电、松动;检查化油器是否回火、油路是否漏油、排气管是否放炮,如有问题,应立即检修; 要保持蓄电池通气孔畅通;4 / 4 同时,要根据车辆维修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 5、要保护好汽车电源线绝缘套管,尽量使其不受到任何物体的挤压,以免破裂。同时,不能让它和其他灼热部件相靠,以防止绝缘套管受高温高热溶化或磨损。汽车驾驶室的电源闸刀开关要安装在即安全又合适操纵的部位,最好串接在搭铁线路之中,汽车一旦停驶,就随即断电。要注意在擦洗汽车发动机时一定要按操作程序,先断电再擦洗,不要使用带金属柄的毛刷擦洗发动机,以防其不慎碰触火线产生火花,引燃汽油。 6、开车的门锁一定要保持开关灵活,把 手齐全,以便在遇到火情时,有利于人员的安全撤离和火灾扑救。 7、选购合适的灭火器材。当前车载灭火器主要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1211 灭火器。应当根据车辆的大小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普通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