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布病监测方案.doc_第1页
2011年布病监测方案.doc_第2页
2011年布病监测方案.doc_第3页
2011年布病监测方案.doc_第4页
2011年布病监测方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疾控发201117号关于下发会宁县2011年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有关乡镇卫生院:现将会宁县2011年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随文下发,请按文件遵照执行。附件:会宁县2011年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布病 监测 总结抄送:市疾控 县卫生局 各有关乡镇卫生院会宁县疾控中心 2011年3月22日印发会宁县201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一、监测背景我县根据甘肃省布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7年在全县开展了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监测,连续4年共监测了20个乡镇,现将剩下的头寨、柴门、中川、侯川、四房、白塬,土门、土高8个乡镇作为本年度的临时监测点。固定监测点仍为郭城的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会宁县金玲有限公司,河畔的谦盛乳业有限公司,柴门的农园养殖有限公司。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全县常规监测 布病属乙类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常规报告和监测。2.监测点监测2.1 监测范围、对象数量2.1.1 范围 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会宁县金玲有限公司、谦盛乳业有限公司、农园养殖有限公司为4个固定监测点,头寨、柴门、中川、侯川、四房、白塬,土门、土高8个乡镇为临时监测点,监测期为一年。2.1.2 对象 监测对象主要是760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以及与种畜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2.1.3 数量 各乡调查人数分别不少于150人,每次检查尽可能包括当地各种职业重点人群。登记表见附表1。2.2一般情况调查2.2.1人口资料:监测点内人口资料和总劳动力数。按年龄别、性别分别统计,此材料按当地最近一次人口普查资料填写。2.2.2自然地理、气象等资料及监测点性质气温、降水量、土地种类、监测点性质。2.2.3居民生活条件、卫生习惯、对布病了解,职业人群对布病的防护。2.2.4畜牧业概况:家畜种类、饲养量、饲养方式、经营方式、配种方式、产羔期、流产物处理方式、畜舍设备及卫生状况,常见疾病,饮用水源与居民用水源的关系,水源污染情况。3. 血清学采样4个固定监测点血清学采样人数各为20人份,8个临时监测点血清采样各10人份,同时登记附表2。对血清采样的对象具体要求如下:3.1在监测点内的牲畜交易、贩运人员; 3.2在监测点内的牲畜屠宰人员;3.3在监测点内的皮毛、乳、肉加工人员。4.健康教育选定4个固定监测点、新添回族自治乡为布病健康教育宣传试点。对饲养家畜多,并对有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宣传,帮助、指导对家畜养殖场或养殖户的预防性消毒工作。各有关乡在做好健康教育宣传的同时,收集相关的宣传资料,以备查验。三、诊断标准及原则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布病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1.监测目的1.1掌握我县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控制疫情扩散。1.2预测布病流行局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史:患者生活在布病疫区;或发病前曾有家畜或畜产品接触史;或在实验室接触过布氏菌培养物;或从事布病菌生产、研究、使用等工作。3.2临床表现:发热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有肝、脾、淋巴结、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3.3实验室检验:3.3.1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3.3.2布病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检查,滴度1:10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滴度1:100及以上。3.3.3布病玻片、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3.3.4布病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疑似病例:具备(1)、(2)、和(3)中的或者。确认病例:疑似病例加(3)中的或中的任何一种试验阳性者。4.暴发疫情定义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局部地区或一个集体单位内发生3例以上病人称为暴发。四、各级职责1.县疾控中心职责1.1选定本县辖区内的监测点,做好本级及监测点卫生院有关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培训工作,指导血清的采集。1.2协调血清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化验室的检测等工作。1.3对监测点的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及时上报监测总结。2.乡级监测点职责 2.1抽调专业技术水平强,工作扎实,能够胜任本方案调查内容的骨干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