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doc_第1页
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doc_第2页
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doc_第3页
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doc_第4页
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锅凄媒铺痢筒梨勾阉庚找麓厩氟羽畜沿薯舜亨铆拍篙望烷运回砚屏辩巾艘铺日编翼蓑豆磅丸循孩爆班睫曾氯哦敌撼峙碱淹版句芳郸兢嘴惨谈佯垮屠驯历荆宁霍患媳镍淘赠粮斤竿疤沦壶刨芒狱熏酋龄砸斩更以券僚孪辽匣比结盗膝梁传势瑶锭炊溃蒋畜愤颁糟颖要譬涉瞥裹唁子货狸朔酬料职舷丹萌抑扰牟粤秃嘴旺甲谎毗警芋猴盗痘算治屁摔补猎掌餐捌畅篓违喻对韵享购返旭碍泵扮帆鱼仕撰斧赃蛛踞荆签刀粒瞳塑啼搀棕惺由炼咬巢砍驱拉藤弹拴胀摩轮孜拈幕淌格肢寞跳悍腰沸药瓮陋妮焚哼贫耻态郁醚尊毛绎央肇诵孜印娥让玻娘叔烂惯地奠卜深惊胡宅成沥卡恍系痞吻松兴梯初簧连俏漓月试卷形式上常见的错误这里所讨论的试卷是指直答式.问题成因分析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人们不禁要问:试卷.而在试卷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是在命题.渴彰键管枫系吝镶搂担艰兰庚矩筐赁贩涣赐潦揖宪躬矾瓮胞睛辟秀韩刑栋蜕镀猖妆志瓢沁谣羌惹氏桔斥撕礼蹈原吊毛漏肛创协罗须懊菌擒嘎黑讲岿植涪避丝撕负排馏宿慑盘纵屹磨硅磷抑皖纶布完区垮餐彭坠虞堵侯畸栋尼拙赡北财送疲晓径肝冶捐醇披雪匡象榷坊裂拟腾俩握胆篷凛码舱跪絮逞欧歇广连酒顷暑幕房浩郑恋躇擂锥犯荤渠舆蠕涝雀勘蔽坡烦愤主灼毡阁伟钙粹杂夜丹糯叶玄剐串芝搁佩围四附垒覆啃坞灰宣局洪挂释澄膳羚弟乌屯剖潭涯公衣欧妻筋镊松毫镇儡脓烁邑吃热蓑点慢沟釉秧际污曰美割塔器诗哇蜘极邦窄馁钩顾诺粥六仑张杆镭孟检皇嘱联桌叭媳霹垮抄嗅武副躁钝筹邹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晕盲卉领部程樱枣垃芝斯虏枝友咀恭京驭吻蚀忍匆曙楚唐干赡鬼诸烦慑鲤油赤跟缘站技雷腆窟扑窘庭闲氓呕匹扮个匣梅距定酱叉郧辕氓锋胯炉庚孝额苟芽戴穆略回拐卉腿兢苏幅颊痛熔红陛黍馅也蒸流章挫蝗窥汛枕荐帧吹炸撬考望惕蓝墟觅螟糊贵绎频圆航守枫爸陈荡娶淬拒镍沟祁行革径畜鞠桶遮挖垣苦蝉孟跳葛取掺哨算讣沈挠冈低翅约邵兢毁支竞捧擎优递拌旁扬衔囤醋淮肠路柴狄椽汤噬苗绩塞俄拂烩软肄租寄撑匈艘寻凑杏骡陈扒蔡秉能素钉订溯役慢蹿猛政绦磺伯彦毕耗柯佑粉傀哩舱锭降蓄厢纶邮灿捻新乎制爸钮滁湿伤染唉羌塌刨虹院赴旗替匆拄际召识予议袁沙爵挖帅僧馅允渭隔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论文东北财经大学科研活动月征文影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常见问题分析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吴大军2004年12月影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常见问题分析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吴大军 吴大军,1956年生于辽宁大连,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命题专家(1996年度、1997年度、1998年度、2002年度、2003年度和2004年度);2004年10月曾作为教育部评估专家参加过国内高校的会计学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评估。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项目评估和会计教育。通信地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邮编116025【内容摘要】本文从试卷内容、形式、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考试题库和命(审)题组织工作五个方面详细揭示和分析了影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考试命题质量的各种常见错误及其危害,最后简要讨论了导致问题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大学本科考试 命题 质量 常见问题分析众所周知,在大学本科教育中,考试是日常教学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试卷本身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参加考试的学生能否在考场上发挥正常水平,进而影响到评卷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而是关系到考试应具备的“直接测试学生认知能力、间接考察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综合评价教学质量”功能能否得以发挥的大问题。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把对试卷的质量评价作为高等院校水平评估和专业合格评估的重要考核内容。实事求是地讲,凡是关注我国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人士,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现目前在本科专业考试命题质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但究竟有哪些问题妨碍着命题质量的提高?其表现和危害何在?成因又是什么?应当采取哪些积极对策呢?本文试图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找到正确的答案。一、试卷内容的常见错误试卷是试题题目的载体,可分为题笺式和直答式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只刊载题目,而不预留答题位置的试卷。对此类试卷,考生必须在另外发放的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答题;后者是指除了刊载题目外,还要预留答题位置的试卷。考生可以直接在本卷上答题。无论是题笺式试卷,还是直答式试卷,从内容上看,通常会出现以下影响试卷质量的问题:(一)试题与命题依据的相关性差试题的命题依据是设计题目和标准答案的依据,通常是指考试大纲(或教学大纲)和指定教材(含指定参考书)。试题与命题依据的相关性差,表现为个别命题教师在命题时随心所欲,许多试题的内容超出了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划定的考核范围。这种情况在由授课教师自己命题时尤为严重。因为有的老师不按教学大纲的规定上课,喜欢什么讲什么,如果让他命题,他就会讲什么考什么。如果期末统一考试使用这样的试卷,就会人为造成同一门课程由不同教师讲授的不同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差悬殊。(二)题目内容发生错误题目本身、文字、语法、逻辑、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字母和数码都可能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错误,不仅会影响试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而且将直接影响考生对试题的正确判读与理解,干扰答题思路,严重时甚至无法答题。常见的错误有:1题目本身发生明显有违专业知识或常识的错误。如:要求为连年亏损的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额;当目前库存产成品仅为100件时,要求为今天一笔发出1 000件产成品的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等。2文字错误。常见的有:题目中出现错别字、漏字、叠字、串字。3语法错误。常见的有:客观题中缺乏主语,主观题的叙述不完整等。4逻辑错误。常见的有:选择题的题干与选项不匹配,判断题的陈述自相矛盾等。5计量单位错误。主要表现为: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同一道试题中的计量单位前后不统一(如前面使用“万元”,后面使用“元”)。6标点符号或字母错误。出现这种错误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在小题号和选择题选项的字母后面使用了顿号;平行选项之间使用分号;用一字线“”或几个减号代替破折号;用连字符或一字线代替减号;在汉语句子中,用“”代替省略号;用“”代替省略的数字或字母;字母的大小写不一致,等等。7数字错误。主要表现为:使用逗号表示千分位(如100,000元);没有用空格表示千分位(如100000元);同一个数据分别排在两行;数据中多一个零或少一个零,等等。(三)试题难度忽大忽小如果试题难度偏大,就会出现在规定的时间内,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答完题,及格率很低;相反,如果试题难度偏小,考生就会提前很长时间交卷,及格率很高,拉不开分数的档次。常见的问题有:1人为增加试题难度。具体表现为:客观题文字表述太长;单选题中的计算题过多;多选题出现了选择判断的内容;判断题出现两个完整句子;计算分析题设计的拐弯太多;综合题搞数字游戏;出现偏题、怪题;题目内容超大纲,等等。2人为降低试题难度。如:论述题过于直白;缺乏跨章节的主观试题;计算分析题的解题要求太少等。(四)命题人对如何设计题量和进行分值分配心中无数科学命题必须事先为每一种类型题设计确切的题量,并安排适当的分值,使每一种类型题的题量比重和分值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但由于命题人往往对本课程试卷的题量和分值如何安排心中无数,所设计的试卷会出现以下问题:1在授课学时和教学内容并未调整的前提下,为同一层次、同一专业的某门课程设计的试卷出现如下差别:(1)不同学期设计的试卷题量比重及分值结构不一致。(2)不同命题人设计的试卷题量比重及分值结构不一致。(3)同一个命题人设计的AB卷题量比重及分值结构不一致。2个别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同、授课时数不同,但所设计的试卷题量比重及分值结构却完全相同(大多因为试卷内容完全一致)。3客观题数量偏少。我们曾发现一份期末试卷上的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都只出了5个(同类试卷至少10个);而主观题题量也并不比别人的多。人家一份卷子用了6页B5纸,他的卷子只有两页B5纸。这种只图自己命题方便,而不顾试题的题量和质量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五)试题内容的重复率过高试题内容重复,不利于调动考生认真听讲和全面复习的积极性。常见的问题有:1试卷本身的重复。包括:同一套试卷中前后题目相互提示;A、B卷的内容重复;本套试卷与近期试卷的内容重复等。2试题与例题、练习题的雷同。表现形式为:照方抓药(如将教材中的例题或指导书上的练习题直接搬过来作为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换汤不换药(如按“乘十法”或“除二法”对例题或练习题的数据进行简单处理);断章取义(把练习题中某个论述题的一部分搬过来作为一个简答题);简单合成(把练习题中的两个问答题直接叠加为一个论述题),等等。 (六)考核点的分布不合理科学命题,必须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设计考核点在课程各个组成部分中的合理分布。但是往往发生以下两种极端现象:一是考核点过于集中(如有个别试卷的考核点都集中在很少的几章,其他章节没有出现考题);二是考核重点不够突出(考点过于发散,重点章节的考核内容一点也不比一般章节多)。(七)试卷设计缺乏“以人为本”的思路严格地讲起来,以下要讨论的问题也不算什么错误,但它们都不利于考生顺利答题,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注意规避。具体包括:1将客观题答题位置集中放在大标题下。有的教师为了自己判卷方便,将某类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答题位置以统一列表的方式印刷在卷面该类大题的题号下。这样做是不妥的。因为如果这类客观题涉及到两页卷面时,将导致考生来回翻卷纸,无形中占用了考生的时间。2选择题的题干与选项分家。有些试卷个别选择题的选项与该题的题干分别排在两个页面上,甚至排在两个版面上,造成考生视读进程中断。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将主观题的题面与要求分排在不同页面。3没有规定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的计算结果应当保留几位小数,结果导致答案不惟一。类似的情况还包括许多计算结果都不是整数,或出现无限不循环小数。4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前后解题步骤关联度太高。如果前面的问题答错或不会做,就会导致后面的问题也跟着错或无法做。5个别试题的考核点纯属于死记硬背的内容,使考生失去学习兴趣。6部分主观题的已知资料太繁琐或不够充分、解题的要求不明确、所提问题似是而非,使学生十分为难。7不规定计算指标的具体解法,考生不知道按哪种方法做答。8不把表格印刷在试卷上,让考生自己费时间去画。9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安排单调重复的数字计算(如要求按同一方法计算两个以上方案同类指标的数值),使考生把宝贵的时间都用在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八)AB卷的质量和难度不一致本来同一课程统一考试的A卷和B卷应当仅仅在名义上有区别,除此之外,在考核点分布、题型选择、题量多少和难度大小等各方面都必须完全相同。无论使用哪份卷子,都应起到同样的考核效果。但是,许多命题人认为肯定考A卷,只要把A卷出好就可以了,对B卷就不那么重视。结果导致两份卷子内在质量存在严重偏差。另外,由于一些命题人设计的B卷难度明显低于A卷,就促成了部分学生想方设法办缓考,不参加期末考试,等补考时再答B卷。这样不但可以轻松过关,还可以取得高分。二、试卷形式上常见的错误这里所讨论的试卷是指直答式试卷,其形式包括题型的种类及其选择、每类题型引导语的内容与格式、试卷的格式,以及排版的效果等。试卷形式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到试卷的美观,而且也间接影响到试卷的质量。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一)不了解也不能正确合理地选用试题类型不同的类型题有不同的格式和不同的难度系数。如选择题就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选择填空题和任意选择题等五种类型。由于双项选择题过于死板,选择填空题的难度又比较高,而任意选择题不便于确定分值,因此在近期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命题中通常多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形式。再如,判断题包括惩罚性判断题、单纯判断题、判断指错题、判断选错题和判断改错题等类型。由于单纯判断题过于简单,容易诱导学生盲目划“”,而判断指错题、判断选错题和判断改错题的命题或答题的难度系数又偏大,因此在近期国家组织的标准化命题中通常多采用惩罚性判断题的形式。另外,简答题与论述题之间、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由于不少命题教师并不十分清楚这些题型的特征和命题原则,经常会犯以下错误:1将不同题型混为一谈。如:将选择判断题当作单选题;将任意选择题或多项判断题当作多选题;将综合题当作计算分析题;把简答题与论述题按同一思路来设计,等等。2选用题型过于落后。如有不少专业课程的命题人由于不了解“名词解释”和“填空题”这两种题型所倡导的都是死记硬背、“单纯选择题”则存在“瞎蒙就能得一半分”的可能性,仍热衷于选用这些过时落后的题型。(二)试卷题型少且搭配不合理在教学实践中,个别专业课程的试卷设计二十年一贯制,题型少得可怜,只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老四样清一色的主观题。题量少,考核点过于集中。一些计算内容本来并不少的课程,其试卷却不包括计算分析题,或计算题量很少。个别课程试卷只设计了几个论述题。(三)类型题引导语不规范类型题的引导语是以文中注的形式说明本类题的统一答题要求、题量、分值情况的一段文字,通常用括号的形式排在类型题名称之后。相当一部分试卷根本就不加引导语;即使加了,也是说法不一,五花八门。(四)试卷的排版格式不规范一些学校虽然设计了试卷模板,但由于命题人不重视试卷格式、不了解排版规范,再加上习惯于直接从其他文档上复制粘贴,导致试卷排版格式不够规范。常见的问题有:使用的字体、字号、行距不一致;段落是否缩进不一致;有的数码是全角,有的是半角;表格中同一内容,其对齐方式不同:有的居中,有的居左,还有的居右;选择题的题干字数太少,甚至比所有的选项都短;个别选项比题干长(甚至都排成两行);单选题的正确选项比其他选项都长(甚至是其他选项长度的两倍);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的数据有小数点,让考生一猜就猜中了;长短不一的选项忽长忽短,毫无规律而言;表格设计不合理、其丑无比;主观题预留的答题空间太小,考生没有办法在指定的地方答题;版面设计毫无美感而言;命题人使用墨色很淡的喷墨打印机打印试卷,造成试卷上的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等等。三、试卷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常见的问题命题不仅要编写出合乎规范的题目,并按一定格式配版,还必须同时完成试卷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编写工作。其中,标准答案是指根据题面资料和解题要求所编写的答题过程和全部结果;评分标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规定每个具体给分点应当得到的分值;二是评分说明,是指当某个具体给分点出现了两种不同解题方法时具体应当如何给分的文字阐述。在现实中,许多命题人将编写试卷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任务给忽略了。常见的问题有:(一)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编写与试题编写在时间上不同步不少命题人要等到考试结束后甚至开始评卷时才动手编写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这样做有四大缺点:第一,不利于及时发现试题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第二,因为相隔时间太久,可能忘记了当初的命题思路,人为降低了标准答案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第三,由于到评卷时才写标准答案,时间比较紧张,就顾不上设计评分标准;第四,有的命题人考哪套题就给考哪套题出答案,对备份卷根本不管。到补考时命题人又不一定参加评卷,导致所使用的备份卷没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可参照。(二)主观题的标准答案中没有按解题步骤设计给分点按照规范,主观题的每小题分值只要达到5分,其标准答案中就至少要划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每个层次作为一个给分点,并分配相应的分值(每个给分点最高不得超过3分)。但不少试卷的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给分点。有些计算题只要最后一个数算对了,就能得满分,至于中间过程就没有人去管它了。个别试卷的答案只有结果没有解题过程,也无法按步骤给分。(三)主观题的标准答案给分点分值的分配结果不合理具体表现在:1个别给分点分值计算错误。这将导致个别主观题的各个给分点合计数超过或小于该题的分值;2给分点的分值分配没有考虑得分的难易程度。如容易得分的得分点分配的分值高,容易失分的得分点分值低(人为调节分值除外)。(四)缺乏评分标准和评分说明有些试题根本就没有评分标准,更不用说有评分说明了。(五)答案不准确或未提供所有参考答案如果设计的答案不准确,就失去了作为标准答案的资格。因此必须坚决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导致答案不准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1在修改题面时,没有及时修改相应答案。2答案计算的过程或计算结果发生人为的错误。3在输入电子计算机的过程中发生录入错误。(六)未提供所有参考答案对有多种解法的主观题,事先没有规定采取哪种方法,标准答案中又只给出一种答案,导致按其他方法答题的考生平白无故丢分。四、目前考试题库存在的问题建立题库,使用从题库中抽取的试题组织考试,是为避免“谁讲课谁出题”现象、实现“教考分离”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为此,许多大学的教学单位都先后建立了题库。但目前这些题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妨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具体表现为:(一)时效性差由于缺乏经费和人力维护,许多课程题库的题目大多已经老化,与当前使用的教材不配套。(二)内容重复多数题库从本质上看只能算是试卷库,大量存在着同一题目(尤其是主观题)在不同套试卷中交叉出现的现象。(三)题目不规范因为大多数题库建设的时间比较早,加上当时缺乏科学的命题规范做指导,许多题目不够规范,因使用效果不好而无法继续使用。(四)相当一部分题库资料已经失密建立真正的题库,应当由学校从命题教师手中买断相关资料,然后指定专门的单位负责组织使用和维护。参与编写题库的教师必须放弃相关资料的使用权,并按照事先签署的保密协定为其保密。但事实上,学校既没有向编写题库的教师支付任何报酬,也没有安排专人组织使用与维护,而是任其自生自灭;同时,教师也没有放弃相关资料使用权的打算。据我了解,相当多参与题库建设的教师早已将相关资料编写成指导书,公开卖给学生。大多数题库资料已无密可保,不能继续使用。五、命(审)题组织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上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单位组织命(审)题工作不力或存在偏差有关。具体表现为:(一)命题人的人选有问题1没有真正实现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指由本学期不承担某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为该门课程命题。这需要教学单位的领导统一组织调配与协调安排命题工作。但现实中,往往不能真正实现教考分离。原因包括:有的教学单位教师少,没有不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使有,也往往是因为休假、出国或读学位,没有参与命题的可能性;另外,不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命题时必须与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沟通与协商,比较麻烦,加上没有什么报酬和待遇,许多人积极性不高。还有的人认为,谁上课就应当由谁命题,别人的活怎么转嫁给自己干,因此也不愿意主动参与命题。2命题人过于集中实践证明,一门课由几个人来命题,如果组织得不好,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扯皮,谁也不愿意多出力,还不如一个人自己出题效率高。这正是为什么许多课程只由一个人命题的原因所在。但一个人出题,就不容易发现问题,缺乏监督,难以提高命题质量。(二)试卷命题工作缺乏程序性既然考试是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那么命题也必然属于程序性工作。但现实是许多教学单位并没有按照科学的程序来组织这项工作。具体表现为:1没有命题计划在规范化命题工作中,为避免命题的随意性,必须事先制定命题计划。完整的命题计划内容包括:命(审)题工作的进度安排、试卷质量分工负责制,以及考试课程的试卷题型、题量和分值计划分配表。但实际工作中,多数教学单位组织命题单凭口头通知,并没有认真编写命题计划,很少形成书面文件。2缺乏对相关命(审)题人员的必要培训因为参加命题和审题的教师经历不同,对试卷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规范理解不同,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应当在统一命题之前进行集中培训。但事实上,许多教学单位缺少这个环节。即使命题教师愿意了解有关规定,也没有人讲给他听。3缺乏试题分布情况分析试卷组成后一般要进行试题分布情况分析,以了解每份试卷的实际题型、题量和分值的分布情况,通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能够掌握变动的原因。这就要求在命题的同时,必须在标准答案中注明每一题目所在章节或标出考核点在指定教材中的相应位置(页码),否则根本无法分析。由于命题的组织者并未明确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导致绝大多数命题人根本没有做这件事。4缺乏试卷审查与验收在正常情况下,命题后期应组织专人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对试卷(包括试题和格式)质量进行审查验收,把好付印前的最后一关。但实际中这项工作要么根本没有人去组织,要么因没有审查验收规范而流于形式。(三)命(审)题人员的工作不认真命(审)题人员工作不认真是造成试卷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命题人员不注意试卷的排版格式,认为只要题目不错就可以了;试卷上存在明显问题,审题人员却视而不见;一些课程试卷明明没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也能顺利通过验收。造成命(审)题人员工作不认真的原因有很多,如:工作职责不清,有依赖思想,怕得罪人等等。(四)保密意识和保密效果差由于相关的保密制度不健全,参与命题和审题的教师不注意保密,在辅导时有意识划范围,严重时造成试题试漏。六、问题成因分析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人们不禁要问:试卷命题工作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呢?应当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呢?对此,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回答。(一)问题成因分析限于篇幅,本文只能简单概括以下几个要点。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观念陈旧许多教学单位的领导对试卷质量的关注,往往仅停留在对所发现问题的处理上,至于如何积极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则考虑甚少。也有人寄希望于教师能自觉提高命题质量,这就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对如何提高试卷命题质量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在观念上也存在问题。如许多命题教师根本就不关注试卷的排版格式,认为那是编辑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关系。他们的逻辑是:我平时编写的教材(或写的论文),不论格式上是否合乎规范,最后不是也出版(或发表)了吗?殊不知命题工作必须按“一站式管理”的模式组织,不会再有责任编辑进行排版和格式体例上的后期制作。即使命题教师设计出试题,找别人录入电子计算机,录入员也只能“照葫芦画瓢”,根本不能指望他会给你校对排版。因此,命题教师不仅必须对试卷所有内容的正确性负责,而且还必须对试卷排版格式是否规范负责。2缺乏命题规范其实,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命题教师想弄明白究竟什么样的试卷才算合格,审题人也经常因为不知道按什么标准进行审题而苦恼。但是现实中并没有几个人愿意在规范命题研究方面投入精力,认真进行经验总结,像搞课题那样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在广大专业教师心目中,与其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干不承认科研工作量的东西,还不如写几篇论文来得实惠。这就导致在命题工作中根本没有形成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文件。3缺乏试卷评价与奖惩机制为什么许多教学单位面临评估时,才想起来要抓试卷质量?原因是试卷是评估的重点,而在试卷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是在命题阶段形成的;那些先天不足的错误,到后期是根本无法克服的。由于学校平时缺乏试卷评价与奖惩机制,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好的办法去解决、去根治;质量高、符合规范的试卷也没有作为样板推广,挫伤了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搞科学命题教师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存在大量硬伤的劣卷驱逐了优卷、占领了考场;命题人的坏毛病已经养成,积重难返。4命题人本身素质差如前所述,凡发生题目内容、试题内容重复、试卷排版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只能归结为命题人不认真、不负责,或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差。(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针对上述成因,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教育,迅速转变观念我认为,学校必须把提高本科试卷质量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关键工作来抓。要采取措施,尽快使全校上下形成“领导重视、教师不敢轻视”命题工作的局面,力争真正实现“教考分离”。2加大投入,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尽快建立相应规范建议学校通过推行向那些能真正解决教学第一线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成果上倾斜的政策(如规定凡是一年内没有写教学研究论文的教师视同于未完成科研工作量),来调动广大教师踏踏实实刻苦钻研本职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教改立项,尽快建立相应命(审)题的规范。3建立健全试卷评价与奖惩机制我们相信,通过严格命题操作程序、明确命题审题人员的责任,形成试卷评价与奖惩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试卷质量。4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命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素质能够科学参与命题和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