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2课时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搜集有关地震中感人肺腑的故事。二、教学课题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三、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说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叙述的重点。本单元训练主题是“父母之爱”。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3、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4、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体会父子俩十分“了不起”。【教学难点】1.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和深深信任。2.在对比中品味文中语句的用语准确和表达技巧。【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索资源、生字词卡片。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为教”和“以教导学”的方法,既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组织、参与的作用。同时,我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评价,读中迁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感受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叙事和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2008年5月12日,中国的汶川发生了一次大浩劫,让我们通过大屏幕一起来回忆一下:【百度视频】汶川地震/v_show/id_XMjkxNjgwNjI0.html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地震的恐怖、对生的渴望、亲人之间的爱、中国人的坚强)2、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机,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他的同伴。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这个真实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顺学而导,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听课文情景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百度视频】情景朗读/u65/v_NjQwMjc4ODY.html1、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做批注。2、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句段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1)学生谈读书体会。(2)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读中体会父亲感情的变化。句段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1)学生谈阅读体会。(2)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抓住写时间的词,体会时间的漫长,感悟句子的表达效果,并指导朗读。透过父亲的外貌描写,联系上下文,想象在漫长的挖掘过程中,父亲所经历的艰辛,体会父爱的伟大,并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在读中体会“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精神力量。(3)、小结课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父爱的写作方法。句段三:“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1)学生谈阅读体会。(2)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的了不起。(三)说话训练,升华情感。父亲经历了38小时艰辛的挖掘,儿子和伙伴们经历了38小时的漫长等待,父与子终于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面对此情此景,假如你是13个得救孩子中的一位,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曾经劝说过这位父亲的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你又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师:正因为有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坚持,才挽救了这些孩子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啊!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幸福”的含义。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父母之爱的文章。2、谈一谈你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3、总结全文,引发深思。(五)联系生活,教给能力地震带给我们的除了伤害,还有很多很多的感动。你对地震的知识了解多少?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危急时刻,该怎样尽量地减少它带给我们的伤害呢?【百度百科】地震相关知识/view/781.htm【百度经验】地震自救/article/a3aad71a95dacbb1fa009650.html【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父子总会在一起六、教学反思在准备过程中,我积极地搜集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学习,集他人之长,避己之短。整合出一个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过程。【百度网页】老百晓小学语文教学资源:/yw09/x_dzzdf/dzzdf_x.htm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全息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1、紧紧抓住文章中心。“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中心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体会这句话给这对父子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在父亲的坚持施救与儿子的等待获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2、细细品读精典句段。我始终重视朗读训练,带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注重引导学生紧抠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对文章有了这样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加以准备,课堂上同学们都能紧扣这些关键句段,思维上闪现出精彩的火花。七、相关资源1、【百度视频】汶川地震/v_show/id_XMjkxNjgwNjI0.html2、【百度视频】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朗读:/u65/v_NjQwMjc4ODY.html 3、【百度百科】地震相关知识/view/781.htm4、【百度经验】地震自救/article/a3a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减三健知识培训讲稿课件
- 金融行业投行面试实战模拟试题
- 督察组面试题库精 编:高级编辑实战技巧与面试技巧全解析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题库练习备考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年产600万件电子专用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以内的加减运算》
- 大学生销售实习周记
- 大学生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我鉴定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押题模拟(含答案详解)
- 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说课稿
- 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道德规章制度
- 肿瘤的三级预防及预防方法
- (完整版)西门子ARCADICOrbic3D三维C型臂培训
- 检验科免疫室工作制度
-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初级中学-初三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课件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跟骨X线摄影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大功率电器用电安全
- 《如何做好公益传播》课件
- 2024年中国VHB泡棉胶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PRS-700-312技术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