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内容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愉悦的艺术课堂教学氛围,是实施美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语文教材(审美对象)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文章构思美,二、教师(审美中介)的语言美、体态美、板书美,三、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材、教师、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更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关键词 语文教材的形象美、文章构思美、教师的体态美、审美对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这样一个世纪对人和人的素质,必然要提出新的要求。对学校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而美育,更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教育家孔子将美育看作是兴国治邦的主要措施,他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实行美育教育,可使学生辨别美丑、善恶、是非、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琐,能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和能力,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人以为,语文教学是生动形象、充满情感的,充满想象、充满活力的,充满智慧、充满变化的审美艺术教学,是主客体内容环境高度统一的最高层次的完美和谐教育。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有了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了生命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愉悦的艺术课堂教学氛围,是实施美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呢?一、语文教材审美的对象从文艺理论角度看,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即文学作品必须通过生动形象的感受,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受到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语文教材中虽不能说是完全的文学作品,但也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在语文学习中真切感受到美、获得美,从而产生创造美的冲动,那就离不开语文教材这个重要工具,语文教材的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和结构美这三个方面。1、语文教材的语言美语文教材语言或凝炼或形象,或优雅或豪迈,或率直或含蓄,或讽刺或幽默,声情并茂,变化万千,如散文作家朱自清文章的语言魅力,可以说是情,态、声、色并茂,给人以情韵美、动态美、音乐美的感受,使人读后如啜香茗,余香满怀。他的散文春、荷塘月色、匆匆,大家都很熟悉,他常常以借助修辞方法达到高度的语言美。如教授完新教材十一册匆匆一文,我再让学生欣赏他的荷塘月色,文中形容月色如流水,静静地“泻”在荷叶、荷花上;形容青雾,“浮”在荷塘里;把荷叶比做舞女的裙他还运用叠词重音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如“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的”、“亭亭的”等。这样的文章,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作品语言的美,陶醉在如画一般的情境中,而且还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上。2、语文教材的形象美这里所说的形象美,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和精神品格美。首先,在教材中,如诗如画般的自然景观屡屡可见,这些异彩纷呈、景象万千的自然画面,对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晋祠典雅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山水,沙漠驼铃的庄严妩媚,洞庭湖碧波荡漾的旖旎风光,还有西湖的让人流连忘返的“绿”,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湖光山色,北国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壮丽画面,桃花源里幽幽的祥和的氛围等等。作者或描绘,或情景交融,触景生情,都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富于情感艺术的自然画面;学生或默读、或高声朗读,徜徉在这美妙如画的语文大千世界之中,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荡涤了浮躁不安的心灵。其次,雄壮坚固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北京铁路新客站,毕升发明造字的活板等这类关于人文景观方面的课文之后,对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学生们心理油然而产生了赞颂、钦佩之情,获得审美的愉悦。另外,语文教材中塑造的无数个生动的美的形象,他们的精神和品格的魅力,远远胜于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理论说教。这些品格精神,对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壮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会制作小桔灯的小姑娘的勇敢乐观无不给学生以深深地震憾。可以这样说,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形象、每个主题都可以带给学生一种审美的启示。3.语文教材的文章构思美语文教材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即使节选的也是如此,让我们的学生从中领略文章构思的精巧完整美,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做事的完整性极有帮助。如长征全文由总到分、再总,主体部分又按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介绍,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构思精巧,全文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让学生立即感受到长征的难和红军的不怕难这一强烈对比,同时又体会到作品结构的严谨之美,在写作说话时就会注意到要有条不紊、言之有理、有头有尾,就会逐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二、教师审美的中介大家都知道,语文的内容五彩斑斓,饱含着激情、灵性,有浓郁的人文特点。因此,我想,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一个理智、有技巧而又有激情、灵性的艺术家。教师要有赋予语文课以生不息的艺术活力与清新美感,能以饱满的情绪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激起学生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能以幽默、智慧和创见,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源泉,调动学生的情感,诱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教师语言美“教师的语言是世界最美的语言”;“她象一股清泉流入沙漠,于是沙漠有了绿洲”;“她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传播人类经验和开发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教师的口头语言是媒介,教师要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理、谈心疏导、排疑解惑;学生要通过教师口头语言,理解、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含强烈艺术和诗意美的优质教学语言。首先,语言美应做到情感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统一。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情是教育的根”,语文作品都具有以情感人的特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或温婉感人。所以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要求教师必须把情感融合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之中。如梅花魂,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寻找能够表达作者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情感的句子,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梅花与祖国的灵魂融合在一起,而学生们似乎也沉浸在那浓浓的思乡氛围中。这样,就能使学生体验到“同样的感情”,引起共鸣。可见,教学语言的传情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之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一条情感曲线,时高时低,波澜起伏,感染着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语言美应做到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许多课文都有令人顿生如临其境之感的描绘,或浓墨重彩,或轻笔勾勒。对比,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情境性特点,使抽象、概括的语言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生动,更富有感情特色的形象。可通过美读、描述、点拔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为我享有。如我在教故乡一文中讲述闰土的形象时,我用丰富的感情,诗样的语言,给学生描绘出两幅画面画面一:天空深蓝,圆月金黃,在海边碧绿的西瓜地里,项带银圈的少年闰土手捏钢叉,轻轻向猹逼近,奋力刺去画面二:成年的闰土脸色灰黃,皱纹很深,眼圈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粗糙而开裂的手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筐,嗫嚅后终于叫道:“老爷!”这样,教师从感性出发,用诉之于感官的语言描述出闰土从一个活泼、勇敢的乡村美少年到早衰、凄惨贫穷的农夫形象。这前后的变化,虽没大讲特讲时代背景,但同学们心领神会了“变”的巨大和深刻,以至于多少年后仍有清晰的记忆。另外,教学语言应根据教学内容,结构安排,合理、有效地控制教学语言的节奏,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美感。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美就如李燕杰教授所说的要具有“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2.教师的体态美课堂教学中传输教学信息的除了有声语言之外,还有一种作用于学生视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它能强化有声语言的形象性,使描述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从而能使学生比较愉快地接受信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它主要包括手势、表情、目光、空间距离感、服饰等,这些体态语的恰当运用,能赋予有声语言以立体感,课堂更富感染力。如荔枝这一课文,很大的功劳在于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我做了默哀、沉思的样子,这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3、教师的板书美板书是精要的文字和简明线条的形象的结合体,是一种美的造型,它充分挖掘、浓缩了课文的内容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等多种美的因素,利用形象化的手法设计而成,通过教师这一审美中介的提示、诱导,使审美主体的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情趣,并萌发美的创造意识。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把全文主要内容设计成一棵榕树模样,直观、生动、配以彩色粉笔和老师的讲解,把视觉美和听觉美结合起来,使课文的讲解过程犹如带学生看画展、观名胜、赏风景,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领略文章的主旨。总之,教师应善于并千方百计地创造“悦目”的对象、“中听”的形象,不仅字迹要端庄、美观,而且内容设计也要精当、合理,讲述娓娓动听、和谐,力求在创造形式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全部生命机能渐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使一堂具体的课以形象美而产生真正意义的美感。三、学生审美的主体创设一种愉悦的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学生应该是主体。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情绪稳定,产生学习上的“高峰体验”,即处于最欢喜、最幸福、最完善的时刻,那么学习的效率自然不在话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类的智慧和伟大的意志感到骄傲”。如讨论颐和园里的最后一个问题:假如你有机会游玩颐和园,你会怎么准备以及如何游玩?同学们学了整篇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而且都能谈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简单评议,同学们也深受启发:要学会领略古迹文化,并尽量从平常角落去挖掘体会;同时进一步去寻找、感受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以五千年悠久文化为荣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整堂课就是一曲抑扬顿挫、悠然和谐的课堂进行曲,老师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了感染,升华了情感。同时,教材入编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能唤起学生各种心理机制的积极活和共同参与性。如武松打虎中的“拳打”这一情节,作者绘声绘色,且随着打的部位的不同,运用了不同的比喻(内容略),有声、有色、有味、有情,这就能诱发学生的各种心理功能,从中嗅觉、视觉、听觉以及运动感觉上重建起感性的形象,在各种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中,学生的联想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情感之弦被拨动了,为武松的正义之拳叫好。正是在各种心理机制的共同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茶叶新品上市推广及市场占有率提升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艺术培训中心专业钢琴购置及课程教学设备合同
- 2025年猪场生态养殖用地租赁及环境综合治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大型企业专业保安队伍劳务派遣与安全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有色金属冶炼设备调试与性能评估合同模板
- 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直播带货行业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中的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研究报告
- 人类心灵结构培训课件
- 劳动课程培训课件
- 跨境运输问题应急预案
- 预包装食品采购合同样本6篇
- 2025年美术作品授权合同协议
- 《上市公司再融资》课件
- 构建学校与家庭共育的信息化平台研究
- 2025年下派挂职干部工作总结范例(三篇)
- 文化创意产业IP开发与授权经营策略规划方案
- 《腹股沟疝》课件
- 盘扣用量表0822(含公式)
- 检验科6s管理实施
- 二十案例示轮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