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要求一、 根据以下题目写三篇小论文,每篇1000字以上。1、 孔子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孔子的文学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之中。此书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集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极为丰富、精深,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包括文学思想史)上有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一、孔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孔子评诗、乐的标准:思无邪 诗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好诗?孔子从文学的社会功能出发,在他对诗三百的总评中提出了好诗的标准,即论语为政中提出的“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的“思无邪”标准主要是针对内容而言,诗的内容应符合孔子或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以“思无邪”为根本要求,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情感表达的要求,孔子对音乐的观念,就是倡雅乐、放郑声。这种合乎“礼”的标准很明显带有时代统治思想的烙印。 (二)、孔子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兴观群怨 孔子论文学艺术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文的社会功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兴,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朱熹注为“感发意志”。即“兴于诗,立于礼”(论语泰伯)的“兴”,“言修身当先学诗”(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是讲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 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是讲诗歌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群,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就是诗可以使广大阅读者相互沟通情感,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 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论述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孔子也有关于诗的内容与形式的论述。总体而言孔子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是并重的。这种既重视表达内容,又反对形式过度的观念,实质上就是“文”与“质”的关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孔子论“文”与“质”的关系,原本不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但却有深刻的意义;它把文学同人的生活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孔子把关于“文质”的论述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就是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这就是对“文”的重视 二、孔子文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 孔子的“思无邪”审美标准,在其“无邪”至“中”说的基础上派生出了“温柔敦厚”和“含蓄蕴藉”的审美追求;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政治功利为目的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传统,但它只片面地强调文学的外部作用,而忽略了文学内部规律的研究。 (二)、其“文、质”说并非论述文学问题,从汉儒开始正式地将此概念引入文学批评,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 (三)、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他的“兴观群怨”说。孔子的“兴、观、群、怨”诗教原则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不仅在于这几个概念本身,而在于提示了“兴观群怨”这一行为物态化后的意义;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长期发展中,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汉代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充分肯定了文学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司马迁更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在史记屈原传中说屈原的离骚“盖自怨生”,并由此引申出了“发愤著书”说。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例如,钟嵘在诗品中特别强调要抒发“怨”情;唐代陈子昂强调诗歌的“兴寄”、白居易强调“讽谕美刺”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都继承了“兴、观、群、怨”说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黄宗羲及其他许多作家都深受这一理论的巨大影响。 孔子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传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一书的论述中表达了对于“文”的观念,真实反应了孔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些观点极大的表现了中国儒家文论的面貌。中国文学在历史上总体走着一条“中庸”之道,中国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往往难登大雅之堂,归根结底是受孔子崇尚雅正,轻视大众通俗文学文学思想的影响。2、 谈谈你对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的学习体会。过去我所知道的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先驱,书上说宋人诗论偏重学古,但我想说无论是哪国之人,都有怀旧情愫,我们中国人向来认为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对小园香径、江边垂柳、月下独酌、登高望远等景色是雅致的、怀旧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古色古香,这些都是崇古的癖好。文学同样也不例外,我也是一个怀旧好古的人,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我总怀者伤感和遗憾,因为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使我错过了那么好的几个朝代,无论从文学的观赏性、艺术性还是价值取向上,当今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我们国人的作品,于我看来大多都不如前人之作,在这样的前提下,我阅读了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感慨颇多。 作者严羽,开门见山的那句:“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这就给我们读者圈定了学习的范围,汉朝至盛唐乃是文学正统。 我古文学习得少,对于严羽的观点,我始终半信半疑,从诗经,到离骚,到汉赋,到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最后到明清小说。这些对于我来说无疑就是金字塔顶端的瑰宝,它们组成了通向天国的灵渠,若要让我舍弃其中的一个,实在无法抉择,宁可折损自己的岁月,也不忍舍弃。 可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那是宋朝,在中国文学史上,宋朝是一个文强武弱的朝代,宋朝的言论相当自由,切自古文人又有相轻或相左的现象,换位思考一下,我想,可能严羽与我的想法有相近之处,我也认为过去的文章好,近代不行,这样一比对,严羽也是如此认为,那么我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接下去,严羽对学诗之法与品诗之法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并以禅家的思想与学文相结合,使人生动形象对体会理解。以“悟”来阐释文学成就的高低,颇象金庸小说中所说的资质或者悟性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武功修为。并指点读者,如何达到大彻大悟。 最后,严羽提出了诗的别材别趣说。阐述了作者并不反对多读书多穷理,而是指出应该如何读书与如何用书、如何穷理与如何说理的问题。在沧浪之前,一般人即使也看到作诗不同于逻辑思维,但知识从诗文体制的分别来看,所以总认为苏、黄是以文为诗。至沧浪的别材别趣之说,才开始认识到形象与逻辑思维的分别。严羽认为“自家实证实悟”的应该就是指这方面。这就是他的贡献。但这也暴露出了他的局限性,只一味地追求艺术性,而不提倡诗从生活中来的道理。毕竟时代造就文学嘛!此外,他对当今的一些文人墨客的学古之道,进行了抨击,这被抨击的人中不乏传世的大家,从这点来看,我还是很钦羡宋人所处的时代的,虽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们有不少局限性,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谁知道几百年后,别人怎么评价我们的呢? 3、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有什么认识?文学是为人生的、文学也是为艺术的。这两点于我看来并不矛盾,中国古代文论从起初来看,我只认为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概论,也就同选修课所学的文学概论差不多,内容上来讲,应该是条条框框的知识点和乏味的字句构成。 然而打开古代文论的书一看,古代汉语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经过侯老师的第一次授课,我才发现,中国的古代文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内含,甚至连一隅都算不上,为什么我这么认为呢? 中国古代文论学习研究的内容是我国古代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理论。具体说就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的研究。这些基本原理涉及到文学的本质、特征,以及文学创作、批评、鉴赏、继承与发展、作家作品等等,几乎与现代人所涉及到的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差不多。我们正是要通过一篇篇古代文论作品,去认识古人对文学原理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文论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文论只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子课程,其理论形态的特点:以随笔、漫谈、评点为主;以书信、题跋、序记的形式为多;宋代开始产生大量诗话、词话著作。 翻开教材书的目录,你会惊奇的发现,本书与古代汉语实在太相似,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他就是从各种古代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的节选篇目,举一个例子,第一篇的尚书.尧典,大家知道,尚书是先秦第一部散文,散文散文,就是记叙的杂文,按正规的文学理论标准来评判,它实在是不能称为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而本教材就是以这样一篇非正规的文学理论为第一篇开头的,足可见中国古代文论的不系统性,这也就印证了以随笔为主的这一特点。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观点也是从中提取的,并非作者系统地一一罗列。我们再看后面的毛诗序和诗品序这些都属于文章之序,可以归结为漫谈,又如与元九书与答李翊书都是书信体,特别是答李翊书,它既可以成为语文学习课文又可以成为文学理论课文,更体现了它的双重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不系统性。文心雕龙、词源和沧浪诗话则属于诗话与词话著作。它们相对于以上的文学理论作品,我认为已经较为系统了。 其次,其概念术语的特点:形成中国文论独特的审美范畴,如意境、神韵、风骨、比兴、文质等等,这些都是国外文学理论所没有的;这正所谓异曲同工,各有所长。 再次,它不注重对概念术语作严密的理论界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用酒店餐厅合同范本
- 买卖建材砂石合同范本
- 正规解聘合同范本
- 《综合素质》幼儿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智能驾驶系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病媒生物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媒生物控制技术副高题库试题附答案
- 关于劳动安全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合同:环保循环经济合作协议
- 国庆节英语介绍模板
- 《油气管道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 2025年新版期权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GB 46030-2025建筑用安全玻璃安全技术要求
- 2025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标准)茶楼入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吉林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卫生及安全检查标准
- 儿童动漫消费偏好-洞察及研究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