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病媒生物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合计40分)1.下列关于病媒生物的核心定义,正确的是:A.对人类生活造成干扰的生物B.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C.体型较小且繁殖能力强的生物D.栖息于人类居住环境的昆虫类生物答案:B解析:病媒生物的本质特征是具备传播疾病的能力,包括生物性传播(如蚊虫传播疟疾)和机械性传播(如苍蝇携带病菌)。2.我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中明确,病媒生物防制的基本原则是:A.以化学防制为主,快速降低密度B.环境治理为基础,综合防制C.依赖专业机构,居民无需参与D.仅针对暴发疫情时进行应急处理答案:B解析:《规定》强调“环境治理优先”,通过消除孳生环境、完善防制设施等根本性措施,结合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实现长期控制。3.蚊虫的生活史阶段不包括:A.卵B.幼虫(孑孓)C.蛹D.若虫答案:D解析:蚊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若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如蟑螂)的发育阶段。4.鼠类防制中,毒饵站的设置要求是:A.沿墙根每5-10米设置1个,与墙面成90度B.置于开放空间,便于鼠类取食C.沿墙根每15-20米设置1个,紧贴墙面D.高于地面50厘米以上,防止雨水浸泡答案:C解析:毒饵站需沿鼠类活动路径(如墙根)设置,间距15-20米,紧贴墙面以符合鼠类“沿墙走”的习性,避免暴露于开放空间导致非靶标生物误食。5.蟑螂的主要栖息环境特征是:A.干燥、高温、食物匮乏处B.潮湿、温暖、食物丰富的隐蔽场所C.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区域D.低温、高海拔的户外环境答案:B解析:蟑螂喜温喜湿,需依赖食物残渣生存,常栖息于厨房橱柜、下水道周边、垃圾存放处等隐蔽且富含有机物的环境。6.下列哪类疾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A.流行性出血热B.登革热C.伤寒D.钩端螺旋体病答案:B解析: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传播;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由鼠类传播,伤寒通过苍蝇机械传播,钩端螺旋体病通过接触带菌动物(如鼠、猪)的尿液传播。7.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中,蚊虫成蚊密度的常用指标是:A.布雷图指数(BI)B.诱蚊灯法(只/灯·小时)C.鼠迹法(阳性率)D.粘蟑纸法(只/张)答案:B解析:布雷图指数用于监测蚊虫幼虫(容器指数),诱蚊灯法是成蚊密度的标准监测方法;鼠迹法用于鼠类密度,粘蟑纸法用于蟑螂密度。8.化学防制中,滞留喷洒的最佳施药部位是:A.天花板、空调出风口等高处B.墙面1.5米以下、家具背面等蚊虫栖息处C.开放空间地面,扩大覆盖范围D.门窗玻璃表面,形成均匀药膜答案:B解析:成蚊(如淡色库蚊)多栖息于墙面低处、家具背面等阴暗场所,滞留喷洒需重点覆盖这些区域以提高触杀效果。9.下列关于鼠类防制设施的要求,错误的是:A.食品仓库门底边与地面缝隙≤0.6厘米B.下水道入口安装孔径≤1.3厘米的防鼠网C.通风口安装孔径≤0.6厘米的金属网D.垃圾房地面硬化,墙基用水泥抹至30厘米高答案:A解析:食品仓库门底边与地面缝隙应≤0.6厘米(正确),但实际标准为≤0.6厘米是鼠类无法通过的最小缝隙,若为0.6厘米则正确;但需注意,部分资料中标准为≤0.6厘米,此处无错误选项,可能题目设计为考察细节,若选项A表述为“≤0.6厘米”则正确,若题目中存在其他错误,需重新核对。10.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估的核心指标是:A.居民满意度B.化学药物使用量C.密度是否达到国家控制标准D.防制人员数量答案:C解析:效果评估以密度控制为核心,需符合《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GB/T27770-2011等)中的标准,如鼠类密度≤3%(粉迹法)、蟑螂成若虫侵害率≤5%等。11.白纹伊蚊(花蚊子)的活动高峰时间是:A.凌晨2-4点B.上午9-11点和下午3-5点C.夜间8-10点D.全天候活动答案:B解析:白纹伊蚊属于白昼活动型蚊虫,主要在日出后和日落前2-3小时活动,与淡色库蚊(夜间活动)、中华按蚊(黄昏至黎明)的活动时间不同。12.鼠类的主要摄食习性是:A.一次性大量进食,存储食物B.每日多次取食,每次少量C.仅在夜间进食,白天不活动D.偏好植物性食物,拒绝动物性食物答案:B解析:鼠类(如家鼠)具有“试探性取食”习性,每日取食5-8次,每次仅吃少量食物,因此毒饵需连续投放3-7天以确保其适应后取食足够剂量。13.下列哪项不属于蟑螂的危害?A.机械性传播痢疾杆菌、沙门氏菌B.啃食电线导致短路C.叮咬人体引发皮肤过敏D.污染食物和餐具答案:C解析:蟑螂不主动叮咬人体,但其体表携带的病菌、分泌物及粪便中的过敏原(如蟑螂蛋白)可引发哮喘、皮炎等过敏反应。14.病媒生物监测中,“阳性容器”指的是:A.装有积水且发现蚊卵或幼虫的容器B.粘到蚊虫的诱蚊灯C.发现鼠粪的毒饵站D.捕获蟑螂的粘蟑纸答案:A解析:蚊虫幼虫监测(如布雷图指数)中,阳性容器指存在蚊卵、幼虫或蛹的积水容器,是评估蚊虫孳生风险的关键指标。15.关于防蚊纱门纱窗的要求,正确的是:A.网眼孔径≤1.2毫米(16目/英寸)B.网眼孔径≤2.0毫米(10目/英寸)C.无需完全闭合,留1-2厘米缝隙不影响防蚊D.仅需安装在卧室,厨房无需安装答案:A解析:防蚊网需达到16目/英寸(孔径约1.2毫米),可有效阻止成蚊通过;10目/英寸(孔径约2.0毫米)无法阻挡小型蚊虫(如白纹伊蚊)。16.下列哪类环境最易孳生淡色库蚊?A.干净的小型容器积水(如花盆托盘)B.污染的下水道、化粪池积水C.流动的溪水、河流D.咸水湖、滩涂答案:B解析:淡色库蚊是家栖性蚊虫,偏好污染较重的水体(如污水沟、化粪池);白纹伊蚊孳生于小型清洁积水,中华按蚊孳生于稻田等清水中。17.鼠类防制中,“三墙”指的是:A.防鼠墙、防蝇墙、防蚊墙B.仓库墙、厨房墙、垃圾房墙C.硬化墙、光滑墙、密封墙D.水泥墙、砖墙、金属墙答案:C解析:“三墙”是环境治理中的防鼠措施,指墙基硬化(防鼠打洞)、墙面光滑(防鼠攀爬)、墙缝密封(防鼠钻入)。18.病媒生物防制档案应保存至少:A.1年B.3年C.5年D.10年答案:B解析:根据《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防制档案(包括监测记录、药物使用记录、效果评估报告等)需保存3年以上,以备追溯。19.下列关于灭蝇灯的使用,错误的是:A.安装在光线较暗的区域(如厨房角落)B.悬挂高度1.5-2米,与食物加工区距离≥1.5米C.使用电击式灭蝇灯,避免虫体飞溅污染D.定期清理灯体和集虫盒,每月至少1次答案:C解析:电击式灭蝇灯可能导致虫体碎片飞溅,污染食品或操作台面,应优先使用粘捕式灭蝇灯。20.当发生登革热疫情时,核心防制措施是:A.大规模灭鼠B.重点清除伊蚊孳生容器,强化成蚊速杀C.对居民进行蟑螂药喷洒D.关闭所有公共区域的积水景观答案:B解析:登革热由伊蚊传播,疫情期需紧急清除小型积水(如瓶罐、花盆托盘),并对成蚊活动区域(如居民院落、绿化带)进行空间喷洒速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合计30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下列属于病媒生物的有:A.家蝇B.褐家鼠C.白纹伊蚊D.东北虎答案:ABC解析:病媒生物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家蝇传播肠道疾病,褐家鼠传播出血热,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东北虎不传播人类疾病。2.病媒生物综合防制(IPM)的主要措施包括:A.环境治理(清除孳生地)B.物理防制(安装防蚊网、鼠夹)C.化学防制(喷洒杀虫剂、投放鼠药)D.生物防制(释放寄生蜂、苏云金杆菌)答案:ABCD解析:IPM强调多手段结合,环境治理是基础,物理、化学、生物防制为补充。3.鼠类的主要危害包括:A.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B.啃咬电线引发火灾C.破坏农作物和仓储食品D.叮咬人类导致皮肤感染答案:ABC解析:鼠类不主动叮咬健康人群,主要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传播疾病,或因啃咬造成财产损失。4.蚊虫防制中,“翻盆倒罐”的目的是:A.清除小型积水容器B.破坏蚊虫幼虫孳生环境C.减少成蚊产卵场所D.直接杀死成蚊答案:ABC解析:“翻盆倒罐”针对蚊虫幼虫(孑孓)的孳生环境,通过清除积水防止其发育为成蚊,不直接杀死成蚊。5.蟑螂防制的关键措施有:A.妥善保管食物,及时清理垃圾B.在橱柜、抽屉等隐蔽处投放胶饵C.对墙面、地面进行滞留喷洒D.定期检查下水道、瓷砖缝隙,堵塞蟑螂栖息孔缝答案:ABCD解析:蟑螂防制需结合环境治理(清理食物残渣、堵塞缝隙)和化学防制(胶饵、喷洒),胶饵对蟑螂有引诱性,适合隐蔽场所使用。6.下列关于病媒生物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监测需全年开展,重点季节(4-10月)加密B.监测点应覆盖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医院等不同类型环境C.监测数据需及时分析,指导防制措施调整D.仅在暴发疫情时开展监测即可答案:ABC解析:常规监测是防制的基础,需长期、多区域进行,疫情期需加密但不能替代常规监测。7.化学杀虫剂使用时需注意:A.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避免抗药性B.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配制,不得随意加大浓度C.施药时穿戴防护装备(口罩、手套)D.将剩余药物倒入下水道,避免残留答案:ABC解析:剩余药物需安全存放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倒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8.下列属于鼠类活动迹象的有:A.新鲜鼠粪(颗粒湿润,颜色较深)B.墙根处的咬痕(直径约0.5-1厘米)C.地面上的油擦迹(鼠类体毛沾污形成)D.天花板上的鸟窝答案:ABC解析:鸟窝与鼠类无关,鼠类活动迹象包括鼠粪、咬痕、油迹、鼠洞等。9.病媒生物防制的“四害”通常指:A.鼠B.蚊C.蝇D.蟑螂答案:ABCD解析:我国传统“四害”包括鼠、蚊、蝇、蟑螂(部分地区曾包含麻雀,后调整为蟑螂)。10.下列关于防制效果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在防制措施实施后7-15天进行效果评估B.评估指标包括密度下降率、侵害率等C.若未达标,需分析原因并调整防制方案D.仅需评估化学防制的效果,无需考虑环境治理答案:ABC解析:效果评估需综合考虑所有防制措施的整体效果,环境治理的长期作用是关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合计10分)1.病媒生物仅指昆虫类生物(如蚊、蝇、蟑螂)。(×)解析:病媒生物包括节肢动物(昆虫、蜱螨)和啮齿类(鼠)等。2.鼠类的妊娠期短(约21天)、繁殖力强(每年可产5-8胎),因此防制需长期坚持。(√)3.成蚊的寿命仅1-2周,因此只需杀灭成蚊即可彻底控制蚊虫。(×)解析:蚊虫幼虫孳生环境未清除时,新的成蚊会持续羽化,需同步治理幼虫。4.蟑螂卵鞘(卵荚)可随身携带,因此仅杀死成虫无法彻底防制。(√)5.毒饵站的作用是保护毒饵不被雨水冲刷、防止非靶标动物误食。(√)6.布雷图指数(BI)=阳性容器数/检查容器总数×100,BI>5时提示登革热传播风险高。(√)7.苍蝇的口器为刺吸式,因此可传播血液性疾病。(×)解析:苍蝇口器为舐吸式,通过接触食物传播肠道病菌,不传播血液疾病。8.鼠类对新物(如毒饵站、鼠夹)有恐惧性(新物反应),因此需先投放无毒饵料让其适应。(√)9.灭蟑胶饵需点状投放,每点约0.1克,间隔10-20厘米,避免堆积。(√)10.病媒生物防制是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与社区、居民无关。(×)解析:需政府、专业机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尤其是居民需做好家庭环境清洁。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合计20分)1.简述病媒生物综合防制(IPM)的核心原则及主要措施。答案:核心原则是“环境治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长期、可持续控制”。主要措施包括:(1)环境治理:清除孳生环境(如垃圾、积水)、完善防制设施(防蚊网、防鼠门);(2)物理防制:使用鼠夹、粘蟑纸、灭蚊灯等;(3)化学防制:合理使用杀虫剂、毒饵,注意交替用药;(4)生物防制:利用天敌(如鱼类灭蚊幼虫)、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5)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2.列举蚊虫的主要生态习性,并说明其对防制的指导意义。答案:蚊虫生态习性:(1)孳生习性:不同蚊种孳生环境不同(如伊蚊孳生小型清洁积水,库蚊孳生污水);(2)活动时间:伊蚊白昼活动,库蚊夜间活动;(3)栖息习性:成蚊多栖息于阴暗、潮湿场所(如墙面、家具背面);(4)吸血习性: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部分蚊种偏好吸人血(如埃及伊蚊)。指导意义:根据孳生环境清除积水(如翻盆倒罐针对伊蚊);根据活动时间选择施药时机(如夜间喷洒针对库蚊);根据栖息场所确定滞留喷洒部位(如墙面低处);针对吸血习性开展个人防护(如白天使用驱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街巷打造活动方案
- 记账凭证活动方案
- 诚信售卖活动方案
- 营养盛会活动方案
- 话剧相亲活动方案
- 贯穿式教研活动方案
- 蛋糕周年活动方案
- 论文交流班会活动方案
- 葡萄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 菜场集市活动方案
- 试管婴儿护理课件
- 施工管理培训计划
- 江苏欧立可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石油添加剂N-甲基苯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健康教育学体能课件
- 糖尿病与高血压健康宣教
- 小药童的秘密花园讲课件
- 年产7500吨光稳定剂、2100吨阻聚剂、22000吨光稳定剂中间体、1800吨硝酸钠技改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插花艺术》课件-4第三章 第三节东方传统插花
- 2025年3D打印材料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应用与工艺技术报告
- 2025年新高考2卷(新课标Ⅱ)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JG/T 3053-1998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