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第三章知识结构图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哲学历史观的演变,唯物史观,定义,基本原理,不断自我更新的社会有机体,社会基本矛盾,社会有机体,社会动力系统,(内因),(外因),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一、哲学历史观的演变,(一)原始社会没有哲学历史观,人类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二)奴隶、封建社会的神学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神化,认为社会本质是神定的秩序。上帝、神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最高力量,它否定社会的客观性,否定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三)资本主义的人学历史观,1、产生背景,2、主要表现形式,(1)自私性相互交换经济关系,休谟(David Hume ) (1711.4.261776.8.25),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6.51790.7.17),(2)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政治关系,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6.281778.7.2),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叔本华,尼 采,萨 特,(3)精神与意志自由(现代人本主义),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现象极其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基本方面: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1、定义(P86) 2、内容: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二)社会意识,1、定义 2、内容:政治与法律思想,道德,宗教,科学,哲学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的关系问题,(三)两者的辩证关系,谁是笫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标准,是长期斗争的焦点。,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一)定义,(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没有从抽象的自然人出发,也没有从精神出发,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研究社会历史。,人性不变化(无法说明历史),人性在变化(它需要被解释),人,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唯心史观,唯物史观,18,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19世纪中叶的欧洲,经济状况,社会意识,德国,法国,英国,落后于,落后于,先进于,先进于,德国,法国,英国,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二节 不断自我更新的社会有机体,一、社会有机体,1、内涵,2、社会基本结构,(1)经济结构,(2)政治结构(国家政权),(3)文化结构(社会意识),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二、社会基本矛盾(内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 定义(P100):人与自然的关系 基本要素,生产力,智能性因素,实体性因素,科学管理,科学技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人力资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的、间接的生产力,必须通过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物化到劳动对象中,才能转化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2)生产关系 定义(P101):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静态的 生产关系,动态的 生产关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第二、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促进作用,第二、阻碍作用,两者的矛盾运动,第一、矛盾运动的根源 生产力具有变动性,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 第二、矛盾运动的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第三、矛盾运动的过程 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理论意义,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P105) 定义: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 定义(P105) 内容: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建筑,(3)两者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是第一性,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经济基础是物质性的,上层建筑是有精神参予的。 第二、经济基础性质决定上层建筑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变更决定上层建筑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一、为我而排他,保护自己,第二、排斥异己,两者的矛盾运动,第一、矛盾运动的根源 经济基础具有变动性,上层建筑具有稳定性 第二、矛盾运动的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 第三、矛盾运动的过程 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理论意义,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形成三层结构系统。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之源。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三、社会的动力系统,表现,解决方式,直接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革命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形式),(1)社会革命与改革 定义不同 (2)两者的共性 第一、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第二、共同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杠杆,(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定义不同 任务与性质不同 目的与效益不同 (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3)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科技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心主义历史观(唯意志论),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 卡莱尔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米海洛夫斯基,2、唯物主义历史观,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质特征,人的物质前提,(与自然联系),二、现实的人及活动是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统一。,(人的本质作为类与动物区别, 并与他人相区别),三、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的作用 1、人民群众的定义 2、决定作用的表现 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四、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1、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本章要点整合训练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息烽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感恩父母教育班会全文
- 商业分析面试题库及答案精 编全题库
- 小青蛙教材解读
- 高层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 医院就诊流程指南
- 跳棋儿童教程讲解
- 2026届上海市高东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网络技术大数据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融水香杉育苗技术规程》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麻醉药品应急处理制度及流程
- 化学-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试题和答案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出口台湾 合同
- DL-T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 测量设备能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