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页 共7页1目的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对外加剂的试验检验操作做出规定,保证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基本数据,为顾客提供正确有效的检测结果。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及派出试验室所有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检测。3.引用规程、规范3.1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3.2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3.3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2012;3.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3.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3.6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3.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3.8其它水利规范。4.职责4.1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的试验条件控制,负责各项检验过程、质量记录和检验结果的检查、监督。4.2试验室质量负责人负责各自课题的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工作安排,负责检验数据的校核和编写检验报告。4.3试验室试验人员负责对检验样品进行检验、试验操作、填写原始记录、计算检验结果和整理检验成果,进行自检和互检并负责样品的留样和封存。5.作业程序5.1外加剂的技术要求5.1.1外加剂的品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2012)的规定要求。11水利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2页 共7页5.1.2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外加剂品种高性能减水剂 HPWR高效减水剂 HWR普通减水剂 WR引气减水剂AEWR泵送剂 PA早强剂 Ac缓凝剂 Re引气剂 AE早强型HPWR-A标准型HPWR-S缓凝型HPWR-R标准型 HWR-S缓凝型 HWR-R早强型 WR-A标准型 WR-S缓凝型 WR-R减水率/%,不小于252525141488810126泌水率比/%,不大于5060709010095100100707010010070含气量/%6.06.06.03.04.54.04.05.53.05.53.0凝结时间之差/ min初凝-90+90-90+120+90-90+120+90-90+90-90+120+90-90+120-90+90+90-90+120终凝1h经时变化量坍落度/mm806080含气量/%-1.5+1.5-1.5+1.5抗压强度 比/%,不小于1d1801701401351353d170160130130115115130957d1451501401251251101151101101151101009528d13014013012012010011011010011010010090收缩率比/%, 不大于28d110110110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135相对耐久性(200次)/%, 不小于8080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3页 共7页注1:表上表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指标,其余为推荐性指标。 注2:除含气量和相对耐久性外,表中所列数据为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 或比值。 注3:凝结时间之差性能指标中的“”号表示提前,“”表示延缓。 注4:相对耐久性(200次)性能指标中的“80”表示将28d龄期的受检混凝土试件快速冻融循环200次后,动弹性模量保留值80%。 注5:1h含气量经时变化量指标中的“”号表示含气量增加,“+”号表示含气量减少。 注6:其它品种的外加剂是否需要测定相对耐久性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注7:当用户对泵送剂等产品有特殊要求时,需要进行的补充实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5.1.3外加剂的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项目指标氯离子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总碱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含固量/%S25%时,应控制在0.95S1.05S; S25%时,应控制在0.90S1.10S含水率/%W5%时,应控制在0.90W1.10S; W5%时,应控制在0.80W1.20W密度/(g/cm3)D1.1时,应控制在D0.03; D1.1时,应控制在D0.02细度应在生产厂控制范围内pH值应在生产厂控制范围内硫酸钠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注1:生产厂应在相关的技术资料中明示产品匀质性指标的控制值; 注2:对相同和不同批次之间的匀质性和等效性的其他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3:表中的S、W和D分别为含固量、含水率和密度的生产厂控制值。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4页 共7页5.2外加剂取样5.2.1生产厂家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每一批号的取样量为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5.2.2根据顾客/用户的需要,可对外加剂品质进行抽样检查。5.3外加剂试验5.3.1外加剂试验材料5.3.1.1水泥采用基准水泥(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附录表)。如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采用C3A含量6%8%,总碱量(Na2O+0.658K2O)不大于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总共磨制的标号大于(含)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5.3.1.2砂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11)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5.3.1.3石子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粒径为5mm20mm(圆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5.3.1.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要求。5.3.1.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5.3.2 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进行设计。掺非引气性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列相同。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 水泥用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360 kg/m3;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330 kg/m3。b) 砂率: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5页 共7页43%47%,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40%,但掺引气性减水剂和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c) 外加剂掺量:按生产厂家指定掺量。d) 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21010)mm;用水量为坍落度在(21010)mm时的最小用水量;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010)mm。用水量包括液体外加剂、砂、石材料中所含的水量。5.3.3混凝土搅拌采用混凝土搅拌机,全部材料及外加剂一次投入,拌合量应不少于混凝土搅拌机容量的25%,不大于混凝土搅拌机容量的75%,搅拌3min,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23次再行试验。各种混凝土材料及试验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203)。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进行,但混凝土预养温度为(203)。5.3.4混凝土拌和物试验见下表。 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数量混凝土拌 合批数每批取 样数目基准混凝土 总取样数目受检混凝土 总取样数目减水率除早强剂、缓凝剂外 的各种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各种外加剂31次3个3个含气量31次3个3个凝结时间差31次3个3个1h经时 变化量坍落度高性能减水剂、泵送剂31次3个3个含气量引气剂、引气减水剂31次3个3个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6页 共7页续表1抗压强度比各种外加剂硬化混凝土36、9或12块18、27或36块18、27或36块收缩率比31次3条3条相对耐久性引气减水剂、引气剂硬化混凝土31次3条3条注1:试验时,检验同一种外加剂的三批混凝土的制作宜在开始试验一周内的不同日期完成。对比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应同时成型。 注2:试验龄期参考表1试验项目栏。 注3:实验前后应仔细观察试样,对有明显缺陷的试样和试验结果都应舍除。5.3.4.1减水率减水率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第6.5.2条。5.3.4.2含固量固体含量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2012第5条。5.3.4.3含水率固体含量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2012第6条。5.3.4.3含气量含气量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第6.5.4条。5.3.4.4 pH值pH值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2012第9条。5.3.4.5细度细度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2012第8条。5.3.4.6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2012第11条。5.3.4.7硫酸钠含量硫酸钠含量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2012第12条。5.3.4.8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业指导书编号:QJ/SDSJYXGSSYZX-SL -05-2014 第五版 第0次修改主题:外加剂检测作业指导书第7页 共7页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业方法见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 80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