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做个好家长 在孩子的心目中,以下的家长是最可爱的。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随意发脾气。 作为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妨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没有达到孩子提出的标准。专家称“父母打孩子容易产生五大危害”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近日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妇女联合会举办了“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与家庭责任”学术论坛。有关专家指出,父母打孩子除了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外,还会产生另外五方面危害。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说,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许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这样的认识: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力干涉;三是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这些认识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眼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大人们的附属物,所谓“为了孩子好”,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是迫使孩子说谎。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个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为什么不要讽刺挖苦孩子? 家长的话里带刺,其危害性之大也许有的父母不知道。假如孩子承认自己做错了某件事,很认真地说:我下次一定要努力做好。父母却嘲讽地说:好呵,让我们等着那一天吧!这孩子当时心理如何?一定比大人处在同样状况下更糟糕。 家长讽刺挖苦孩子,至少会造成五种不良后果:1、孩子会觉得是当头打了一棒,失去信心,因为父母对他并没有信心。2、孩子会干脆放弃努力,因为他的上进心遭到代父母亲的不屑一顾。3、孩子会觉得父母不讲理。4、孩子会觉得父母虚伪、不公平,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对父母也用这种嘲讽的口气,一定会挨骂。5、孩子学到不良的沟通方式。如果是孩子讽刺父母,父母最好不要马上生气责备,要指出这样讽刺人是不好的,并且与他坦诚地来讨论问题。例如,孩子对你说:好啦!我就知道你什么都对;我什么都错!你不要马上反驳,因为你再否定他这句话,等于更证实他真的什么都不行。要告诉他,讽刺人不是公平讨论的方法。但是他既然这么说,必定是由于你做了什么而使他有这种感觉,那就应引导他具体指出来,然后你设法从他的立场来看事情。这样孩子会觉得你很公平,以后他也不会以这种讽刺挖苦的方式对你或别人讲话了。 唠叨爸爸说教出问题孩子 “小学六年级时,期末考试没考好,爸爸妈妈从晚上6点一直讲到了次日凌晨1点,非常唠叨!”这是13岁男孩琪畅(化名)在“你眼中的父母”调查问卷上写下的话。在“父母最大的毛病”一栏里,他也毫不犹豫地在“唠叨”上打钩。 在“你希望的父母是什么样”一栏里,他郑重地写下“不唠叨”三个字。记者眼里的琪畅文弱秀气,说话很有礼貌。但在四个多月前,他是一个问题学生,被爸爸强行送入52中。“我没说假话,他们就有那么唠叨!”儿子诉苦爸爸曾对我说教7小时琪畅说,那次他的数学考了20多分,语文考了30多分,是全年级最后一名。开家长会时,他在操场里转圈,内心恐惧、忐忑不安。爸爸黑着脸从教室里出来:“回家再说!”晚饭吃了之后,“火山”终于爆发了!“那时才6点过。他把我叫到屋头,他坐在床上,我坐在凳子上。他一个劲儿说我成绩差,家长会上老师当众责问他,他的脸都被我丢完了。问我咋那么笨,骂我不认真,说我一天到黑到底在干啥子”两个小时过去了,爸爸翻来覆去地说,琪畅终于听不下去了,开始反驳:“你一天只晓得忙,从来不管我,平时我考差了你都不说,现在开家长会丢面子了才说!”爸爸见自己口水都说干了,儿子竟没听进去,又劈头盖脸地说起来,说来说去还是那些大道理,什么“我都是为你好,我不工作谁赚钱,不赚钱你读啥子书”之类的话。琪畅已经懒得反驳了,就那么坐着,勾着头听。晚上10点妈妈回来了,爸爸终于歇了口气,让妈妈来“换岗”。妈妈照例说了爸爸刚才说过的那些话,爸爸时不时还要进来补充一番。就这样,琪畅遭遇着两重“轰炸”终于爸爸发令说:“去睡觉!”琪畅走出房间看表,已经次日凌晨1时过。琪畅说,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管他,所以放任了他的脾气,变得贪玩、好耍,爸爸只要见他犯点小错,总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我都晓得了,他还不停说,一说就是半小时、一小时。脑子里经常都有爸爸妈妈不断在耳边说话的场景、声音,烦躁得很,他们越是说,我越不想听!”家长喊冤我不觉得自己很唠叨“我很唠叨?我不觉得啊!还说了他7个小时?我记不清了,咋可能哟。”记者随后与琪畅的爸爸胡先生取得联系,他很意外:“我不可能打孩子,每次都是讲道理。”胡先生说,这孩子前两年的确很让人头疼,不爱学习,老是惹祸:在学校要去撕别人的书,折断同学的铅笔,在院坝里也要欺负比他小的孩子。那段时间,胡先生三天两头地被老师通知到学校去,隔三岔五地就有邻居来“告状”,感觉“丢人又懊恼”的胡先生每次回来,都要对琪畅说道理:“我要求不高,只要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好好学习,你现在还小,我必须方方面面给你说清楚,我怎么可能害你呢?”但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子,琪畅的言行没一点改变。无奈之下,胡先生将儿子“骗”进了52中。胡先生觉得,他对儿子说过的话很少有重复的,应该不会让儿子生厌;但孩子自控能力差,自己不免要多说两句,强调一下。记者请胡先生换位思考一下,他表示理解儿子的立场,“孩子还太小,也可能真是听不进去。不过我现在说得少了,他变化很大,周末回到家也很少出去。现在他变得好学乖巧,我当家长的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教师支招放弃唠叨 在孩子缺点中找优点(成都52中老师、琪畅的班主任 殷世海)学生对家长唠叨的反感,犹如孙悟空对唐僧的厌恶。孩子犯错时,急于解决问题的家长,总是采取这种看似行之有效而实际却毫无用处的办法:反复地唠叨。家长们忽略了孩子对问题的陌生、无助、恐惧,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孩子,这样的说教,如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使孩子很快树立信心,迎难而上。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是“游戏”的玩伴,而不是被训斥的对象!在我刚接触琪畅时,我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他的情况,发现他虽然有其父亲说的各种坏毛病,但他喜欢打篮球,爱搞现场解说。有一次他与同学打架,我先表扬他篮球打得好,说“NBA球星都是高素质人,即使输了也不会打架,打架只会让别人恨你”。话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去琢磨。再有一次我当众表扬他口才好,邀请他当篮球比赛记分员并现场解说通过一系列对他的肯定后,我发现他和同学相处变得热情、友好。一个月后,其父亲反馈说他懂得关心、体贴家人了。一个从来没有被表扬过的孩子,他渴望的是被大家理解、承认。一旦被别人理解、接受,他将爆发出巨大的前进动力。家长真正关心孩子,就得理解孩子,在缺点中找优点,鼓励孩子!调查 唠叨家长一大串在169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竟然有112名学生将父母最大的毛病锁定为“唠叨”。在调查问卷上,学生们简要地写下他们认为父母唠叨的理由:1、有一次我把墨水打翻了,爸爸骂了我好久,一直用粗暴语言。2、有一次他把我送回学校,一路上都在说要我把成绩提高。3、每次上学都叫我小心点,天天如此,每次说很多遍。4、做错一点小事就说我,一说就几个小时。5、有一次我起床晚了,妈妈就在床边唠叨半天。 中国父母易陷入的六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如今孩子们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和孩子,这样的问题确实随处可见:家长们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同时,自己却总在做一些“错事” (一)“言教”与“身教”的矛盾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二)“穷教”与“富教”的矛盾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但在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大讲艰苦朴素的大道理,这自然让孩子无所适从。(三)“溺爱”与“叛逆”的矛盾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四)“放纵”与“专横”的矛盾在教育方式上,现在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而在另一方面,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五)“重智”与“轻德”的矛盾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六)“发展”与“限制”的矛盾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家长渴望孩子成才,于是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却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孩子志愿,这种“发展”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编后矛盾的家教绝非仅仅上述几种,还有许多。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确实感到为难,他们无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漳州市龙文区碧湖中心幼儿园(总园)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农工作招聘473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东柳分院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协议书的英文单词
- 2025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格局与创新模式创新发展趋势报告
- 星巴克就业协议书
- 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盈利潜力与政策分析报告
- 协议书单位门票
- 违章约束协议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优化空间利用率提升关键点报告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年“安全生产年”工作总结(2篇)
- GB/T 2481.1-2025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4周涵养文明习惯点亮成长底色-养成教育
- 配电电缆故障定位试卷与答案
- 四川日普精化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脂肪酸酰胺与1000吨有机硅树脂涂剂配套设施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教育督导员督导知识试卷及答案
- 职业技能竞赛-园林绿化工理知识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