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论文.doc_第1页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论文.doc_第2页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论文.doc_第3页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论文.doc_第4页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 2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4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5 1.1 模具的发展现状.5 1.2 未来模具的发展方向.6 第二章第二章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工艺设计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工艺设计 .8 2.1 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8 2.2 冲压工艺方案.9 2.3 排样.9 1. 确定搭边值9 2、材料利用率.10 3、分析利用率.10 4、分析结果.10 2.4 冲裁力.11 1.落料力11 2.冲孔力11 3. 卸载力11 4.推件力11 5. 总冲裁力11 2.5 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12 2.6 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冲裁间隙的计算.12 2.7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14 1.凹模尺寸14 2.凸凹模尺寸15 3.冲孔凸模尺寸16 4.其他模具结构零件17 2.9 冲压设备选用.17 2.10 工艺规程示例.20 2.11 模具总装配图表.22 第三章第三章.其他模具零件图其他模具零件图 23 3.1 推件块.23 3.2 下垫板.24 3.3 下模座.25 3.4 卸料板.26 35 上模座27 3.6 空心垫板.28 3.7 凸模固定板.29 3.8 凸凹模固定板.30 3.9 上垫板.31 3.10 导柱和导套零件导向装置.32 3 第四章第四章.模具总装配图模具总装配图 33 4.1 总装图.33 4.2 总装爆炸图.34 总结与体会总结与体会 .35 致谢致谢 .3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7 4 摘要摘要 本设计是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的设计。通过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对覆 盖件进行生产制造,在过程中了解冲压件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与未来模具制造业 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对模具的工艺制定与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加深对工艺 内容的了解与掌握。对冲裁模具的设计与计算,对个个零部件进行更加深入的 了解与学习。单工序落料模采用四导柱的模具并对冲压设备进行合理选择。通 过画图进行模具的理论分析并生成零件图及总装图。设计生产出合格的模具, 适合大批量生产。 关键字:关键字: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单工序落料模,工艺内容。 5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1 模具的发展现状模具的发展现状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 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 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 10 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 15以 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 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 是在汽车制造业和 IT 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 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 年模具销售 额 870 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 21,模具出口 14.13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 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 20 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 加强。举一下两方面说明。 模具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装备,用模具 生产的产品,其价值往往是模具价值的几十倍。模具技术是一门技术综合性强的 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术,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 用,是冶金、材料、计量、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及铸、锻、热处理、 机加工、检测等诸多工种共同打造的系统工程。用模具生产制品具有高效率、 低消耗、高一致性、高精度和高复杂程度等特点,这是其他任何加工制造方法所 不及的。目前,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互为依托的产业,模具工业技 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任何国家来说,制造产业是综合国力及技术水平的体现,而模具行业的发展是 制造产业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 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 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 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具体的有这几种模具以及其对应的今年来的发 展状况: (1)塑料模 大型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汽车前后保险杠注塑模,汽车整体仪表板注塑模, 汽车前大灯密封条注射模等。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手机面壳 支架、背壳支架及外壳,笔记本电脑上盖注塑模,多型腔小模数齿轮及精度达 5m 的 7800 腔塑封模具等。 (2)冲压模 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上,冲压模具的特点是 参展厂家多、展出品种多、展品档次高,盛况空前。其中,代表冲压模具发展 方向的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密冲模精品荟萃、发展强劲,涵盖了电子、通讯、汽 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办公设备和家电产品配套的模具。越来越多的大型、 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出口大幅增加。 (3)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 6 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 CAD,并陆续开始使用 UG、Pro/Engineer 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 DYNAFORM、Optris 和 MAGMASOFT 等 CAE 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我国已成为模具生产和消费大国,世界模具生产中心也正在向我国转移。 但是,目前我国模具行业发展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改进。 具体表现为: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 还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诸如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 进口。近 5 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进口模具约 11.2 亿美元,2003 年就进口了近 13.7 亿美元的模具,这还不包括随设备和生产线作为附件带进来的模具。 1.2 未来模具的发展方向未来模具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国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我们的模具有深厚的技术基础 和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我们要爱护、要发掘。同时在战略联盟内 要打破自我封闭的壁垒,不定期开展技术研讨,达到综合应用、自主创新、共 同提高。如,如何做到数控加工由单纯型面加工发展到全面数控加工;由模具 加工发展到实型数控加工,由低速加工发展到高速加工;由人工按图加工发展 到无图、少人或无人化加工等。又如,如何应用 INTERNET、ERP 等信息化技术, 把企业上下游业务过程,技术沟通过程,以及模具企业内部业务管理过程,以 IT 形式固定下来,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大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到 50t 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具的 精度已达到 2m,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 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 7800 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 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 6m/min 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 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 在生产手段上,模具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已有较大提高,CAD/CAE/CAM 技术的 应用面已大为扩展,高速加工及 RP/RT 等先进技术的采用已越来越多,模具标 准件使用覆盖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热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 较大提高。另外,三资企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及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企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全数字化无图制造。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模具的开发、创新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已显示出一些 新的发展趋势: 一、发达工业国家的模具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其表现方式为:一是迁厂, 二是投资,三是采购。中国的模具企业应抓住机遇,借用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二、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模具的制造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 钳工的技艺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这不仅是生产手段的转变,也是生产方式的 转变和观念的上升。这一趋势使得模具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模具精度越来 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越低,最终促进了模具工业整体水平 不断提高。中国模具行业目前已有 10 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 200 个省市 级高新技术企业。与此趋势相适应,生产模具的主要骨干力量从技艺型人才逐 渐转变为技术型人才是必然要求。当然,目前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技艺型人 才仍十分重要,因为模具毕竟难以完全摆脱对技艺的依靠。 7 三、大力提高开发能力,将开发工作尽量往前推,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户的 产品开发中去,甚至在尚无明确用户对象之前进行开发,变被动为主动。目前, 电视机和显示器外壳、空调器外壳、摩托车塑件等已采用这种方法,手机和电 话机模具开发也已开始尝试。这种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模具厂只能等有了合同, 才能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的被动局面。 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模具必然会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水平发 展。现在,能把握机遇、开拓市场,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的模具企业和能生产 高技术含量模具企业的业务很是红火,利润水平和职工收入都很好。因此,模 具企业应把握这个趋向,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五、模具企业及其模具生产正在向信息化迅速发展。在信息社会中,作为 一个高水平的现代模具企业,单单只是 CAD/CAM 的应用已远远不够。目前许多 企业已经采用了 CAE、CAT、PDM、CAPP、KBE、KBS、RE、CIMS、ERP 等技术及其 它先进制造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等,这些都是信息化的表现。向信息化方向发 展这一趋向已成为行业共识。 六、在模具的质量、交货周期、价格、服务四要素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用 户将交货周期放在首位。要求模具公司尽快交货,这已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千 方百计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技术水准、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及 提高效率等都是缩短模具生产周期的有效手段。 中国模具行业应试加强区域间的双赢合作和分工,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竞争, 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引进、要介绍,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的模具有深 厚的技术基础和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我们要爱护、要发掘。同时 在战略联盟内要打破自我封闭的壁垒,不定期开展技术研讨,达到综合应用、 自主创新、共同提高。 本次设计的是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首先根据必要的计算确定设计步骤,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步骤绘制模具图,在绘图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模具零件 结构,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模具的设计制造方案。在绘图过程中,一 些主要的配合、尺寸以及公差都已确定。然后根据草图按要求用 CAD 把零件 画出,由于这次是第一次搞模具设计,设计上的缺陷以及绘图上难免会有错误, 恳请老师批评、斧正。 8 第二章第二章 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工艺设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工艺设 计计 零件名称:装载机覆盖件冲裁模模具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 料:Q235A 材料厚度:2mm 如土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 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 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 的加工工艺规程。 冲裁工件图 图图 2-12-1 2.1 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由图 2-1 可知该止动件选用的是冲裁材料为 Q235AQ235A 钢,该类钢属于普通碳 素结构钢,具有比较优良的冲裁性能。从零件结构上看,该零件结构简单, 上下对称,在零件外形轮廓连接处使用了 4R24R2 圆角光滑相连接,因此较合 适与冲裁。另外除 1212其公差等级为 IT11IT11 级外,其余尺寸均未注公差的 0 11 . 0 自由尺寸,在冲压工序中一般按 IT14 级来确定 。查附录可得哥零件尺寸的 公差为: 外形尺寸:6565mmmm,2424mmmm,3030mmmm, 0 74. 0 0 52. 0 0 52 . 0 9 R2R2mmmm,R30R30mmmm 0 25 . 0 0 52. 0 内形尺寸:1010mmmm 0 11 . 0 孔中心距:37370.31mm0.31mm 由以上零件各组成尺寸的精度要求,满足冲裁工艺要求。 2.2 冲压工艺方案冲压工艺方案 完成该零件的冲压加工所需要的冲压基本性质的工序只有冲孔、落料两道工 序。从工序的可能集中与分散、工序间的组合来看,该零件的冲压可以有以下 几种方案。 1 方案一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式,先落料再冲孔。该方案模具结构简单,需两道工序、 两副模具才能完成的零件加工,生产效率低,生产工程中由于零件较小,操作 也不很方便。同时孔边尺寸 12120 0-0.11 -0.11精度不以保证。 2. 方案二 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级进模生产适用于产品批量大、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水平相对较高的外形 较小零件的生产。 3. 方案三 采用复合模生产,落料于冲孔复合。考虑到零件尺寸 12120 0-0.11 -0.11 精度较高,结 构简单,为了提高生产率和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决定采用复合模进行生产。 从工件的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复合模采用倒装 式结构以及弹性卸料、定位钉定位方式。 2.3 排样排样 1. 确定搭边值确定搭边值 查表得,两工件之间搭边 a1=2.2mm,工件边缘搭边 a=2.5mm,步距为 32.2 mm。 条料宽度 B=(D+2a)(D+2a)= (65+2x2.5) =7070 0 0-0.6 -0.6 (查吴裕农表冲压工 0 艺与模具设计制造第五十页表 2-15 得 L2=60mm,y2=0mm;L3=24mm,y3=12mm; L4=14.5mm,y4=24mm;L5=38.61mm,y5=27.97mm;L6=14.5, Y6=24mm,L7=31.4,y7=12mm;L8=31.4mm,y8=12mm。 计算时,边缘 4R2 忽略不计。因此压力中心坐标为( 32.5, 13 ) 。 2.6 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冲裁间隙的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冲裁间隙的计算 凸凹模刃口尺寸:凸凹模刃口尺寸: 凹凸模刃口尺寸和公差的确定,直接影响冲裁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是冲 裁模设计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冲裁摸得磨损规律和经济的合理性综合考虑, 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落料模式,应以凹模尺寸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靠减少其尺寸获得; 设计冲孔模时,应以凸模尺寸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靠增大其尺寸获得。 13 2根据冲模的磨损规律,凹模的磨损使落料件的尺寸增大,因此设计落料模时, 凹模的刃口尺寸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下极限尺寸;凸模的磨损使冲孔件的尺 寸减小,因此,设计冲孔模时,凸模的刃口尺寸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上极限 尺寸。 3冲裁模在使用中,磨损间隙值将不断增大,因此,设计时无论是落料模还是 冲孔模,新模具都必须选取最小合理 Zmin,使模具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根据工件的尺寸公差要求,确定模具刃口的公差等级。 冲裁间隙:冲裁间隙: 冲裁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对冲裁件断面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此外,冲裁间隙 还影响着模具寿命,卸料力,推件力,冲裁力和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因此,冲 裁间隙是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凸模与被冲的孔 之见,凹模与落料件之见均有摩擦,而且间隙愈小,模具作用的压应力越大。 摩擦也越严重,但当间隙变得较大时,又会增大毛刺,增加冲裁力,加大磨具 磨损。所以间隙选取一定要合理。 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冲裁间隙计算详见表 2-6 表表 2-6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冲裁间隙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冲裁间隙 基本尺寸及分 类 冲裁间 隙 磨损系数计算公式制造公 差 计算结果 (D1max) 0- =650_0.7 4 D1d=64.630+0.185 凸模配作保证双 面间隙 (D2max) 0- =240- 0.52 D2d=23.740+0.13 同上 (D3max) 0- =300- 0.52 D3d=29.740+0.13 凸模配作保证双 面间隙 落 料 凹 模 R20-0.25 Zmin=0. 246 Zmax=0. 36 Zmax- Zmin=0. 36- 0.246=0. 11 工件公差 为 IT14 级,故 x=0.75 Dd=(Dmax -x)+/40 /4 Dd=1.880+0.063 同上 (dmin)+0 =100+0.36 同上同上 dp=(dmin+ x)0-/4 同上 Dp=10.180-0.09 凹模配作保证双 面间隙 0.1230.36 冲孔凸 模 孔边距 L10- =120-0.11 同上 工件公差 为 IT11 级,故 Lp=(L1min +x) 0-/4 同上 L1p=11.970- 0.028 14 x=0.75 孔中心 距 L2/2 =370.3 1 同上 X=0.5 Ld=(L2min +x)/ 8 /8L2d=370.078 2.7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1.凹模尺寸凹模尺寸 凹模厚度 H=Kb(15mm)=0.2865=18.2mm 凹模边缘壁厚 C(1.52)H= (1.52)18.2=(27.336.4) 实际取 C=30mm 凹模边长 L=b+2C=65+230=125mm 查标准 JB/T 7643.12008,凹模宽 125mm。 因此确定凹模外形尺寸为 12512518mm ;将凹模板做成薄板形式并加空心垫片 后实际凹模尺寸为 12512514mm 凹模采用矩形板状结构和直接通过 螺钉、销钉与下模座固定的固定方式。 因考虑冲件批量问题,考虑凹模的磨损 和保证冲件质量,凹模刃口采用直刃壁 15 结构, 刃壁高度 h 为 14mm. 2.凸凹模尺寸凸凹模尺寸 凸凹模长度 h1+h2+h=14+10+24=48mm 其中,h1 为凸模固定板厚度;h2 为弹性卸料板厚度;h 为增加高度(包括凸 模进入凹模深度,弹性元件安装高度等) 。 16 3.冲孔凸模尺寸冲孔凸模尺寸 冲孔凸模长度 L 凸 =h1+h2+h3=14+12+14=40mm 式中,h1 为凸模固定板厚度;h 2 为空 心电垫板厚度;h3 为凹模板厚度。 17 右图为凸模右图为凸模 4.其他模具结构零件其他模具结构零件 根据凹模零件尺寸,结合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特点,查标准 JB/T7643.1-2008, 确定其他模具结构零件,见表 2-8。 表 2-8 其他模具结构零件其他模具结构零件 序号名称长宽高材料数量 1 上垫片 1251256 T8A1 2 凸模固定板 12512514 451 3 空心垫片 12512512 451 4 卸料板 12512510 451 5 凸凹模固定板 12512516 451 6 下垫片 1251256 T8A1 根据模具零件结构尺寸,查标准 GB/T2855.1-2008 选取后侧导柱 125125(160190)标准模架一副。 18 2.9 冲压设备选用冲压设备选用 根据总冲压力 F 总=360.82KN 、模具闭合高度、冲床工作台面尺寸等, 并结合现有设备,查下表可选 名称 Name型号 Model J23- 6.3H J23- 10H J23-16H J23-25H JD23- 35H JB23- 40H J23-40H J23-63H J23- 100H 公称压力 Nominal capacity 千 牛 kn 631001602503504004006301000 公称力行程 Nominal pressure stroke 毫 米 m m 3.5456777810 滑块行程次数 Strokes per minute 次/ 分 s.p .m 170145125605555454238 滑块行程 Stroke of slide 毫 米 m m 354555/706510010080/100100130 最大封闭高度 Max.shut height 毫 米 m m 150180220/212270270300330/320400480 封闭高度调节量 Shut height adjustment 毫 米 m m 3035455560656580100 滑块中心至机身距 离 Distance between Center of slide and frame 毫 米 m m 110130160200225250250310380 工作台尺寸(前后 左右)Bolster sizes (FBXLR) 毫 米 m m 20031 0 24037 0 30045 0 37056 0 400610 460700 460700 570860 710108 0 工作台孔尺寸( 前后左右)Hole dimensions in bed 毫 米 m m 140 11016 0 170 13020 0 2101 60240 2602 00290 2001 50300 2502 00300 3202 50360 4003 10450 5003 80560 19 滑块底面尺寸(前后 左右)Bottom size of slide(FBXLR) 毫 米 m m 12014 0 15017 0 18020 0 22025 0 220250 220245 260300 360400 370430 模柄孔尺寸(直径 深度)Size of the handle hole (DiameterDept h) 毫 米 m m 305 0 305 0 4060 4060 5060 5070 5070 5070 6075 立拄间的距离 Distance between columns 毫 米 m m 150180220270320300340420530 工作台板厚度 Thickness of bolster plate 毫 米 m m 3035405055656580100 外形尺寸(前后左 右高度)Overall Dimensions(FB LRHeight) 毫 米 m m 78061 31503 89571 31653 11308 40189 0 13459 50213 0 158011 202250 163013 002380 172113 352488 194015 022850 247017 353310 Y90S-6 Y90L-6 Y100L-6 Y100L-6 Y100L-4 Y112M-4 Y112M-4 Y132M-4 Y160M-4 主电动机 Main motor power 千 瓦 0.751.11.52.245.55.57.511 机床净重/毛重 Tota net weight/gross weight 千 克 kg 400/55 0 580/75 0 1070/13 80 1780/21 50 2800/32 50 2950/34 50 3600/41 00 5380/58 80 10000/1 1800 基础螺杆尺寸(长 宽深)Base screw dimensions(Leng thWidthDept h) 毫 米 m m 53031 4280 61039 4360 78045 0450 92060 0450 935650 500 945640 700 106075 0800 130092 0800 130010 40 用 J23-63 开式双柱可倾冲床 ,并在工作台面上备制垫块。 20 图为冲床实物图:图为冲床实物图: 2.10 工艺规程示例工艺规程示例 表 2.10.1 所示为工艺流程卡片 表表 2.10.1 工艺流程卡工艺流程卡 材料材料毛坯种类毛坯种类零件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号零件号共共 页页车间车间工作工作 程序程序 型别型别 Q235A板料板料止动件止动件 第第 页页 工序工序 号号 工序名称工序名称 工作工作 地地 页次页次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类型工作等级工作等级工作工作 定额定额 附附 注注 1切料切料剪床剪床 2冲裁冲裁压力机压力机 J23-63 3去毛去毛 刺刺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 21 4检验检验 更更 改改 单单 编编 号号 签签 字字 日日 期期 更更 改改 单单 号号 编编 号号 签签 字字 日期日期工艺员工艺员车车 间间 主主 任任 工艺组长工艺组长 工艺室主工艺室主 任任 表表 2.10.2 所示为冲压检验卡片所示为冲压检验卡片: 表 2.10.2 冲压检验卡片冲压检验卡片 零件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号零件号 工序号工序号共共 页页 车间车间检验图表检验图表型别型别 止动件止动件 第第 页页 材料材料硬度硬度 Q235A 项目号项目号检验内容检验内容检验工具检验工具 1各主要尺寸各主要尺寸游标卡尺游标卡尺 在更在更 改单改单 编号编号签字签字日期日期更更 改改 编号编号签签 字字 日期日期工艺工艺 员员 车间车间 主任主任 22 单单 号号 工艺工艺 组长组长 工艺工艺 室主室主 任任 2.11 模具总装配图表模具总装配图表 表 2.11.1 所示为模具零件明细表。 模具总装配图如图 4-1 所示 表表 2.11.1 模具零件明细表模具零件明细表 序号名称数量材料热处理标准代号参考尺寸备注 1下模座1HT200GB/T2855.2-2008 12512535 2螺钉445 GB70.1-2000 M18f40 3圆柱销 (2) 245 GB119.1-2000 1045 4凸凹模1T10A6064HRC 5导柱2GCr156064HRCGB/T2861.1-2008 22150 6挡料销1454348HRCJB/T7649.10-2008 7导套2GCr155862HRCGB/T2861.3-2008 2280 8上垫片1T8A5458HRC 9导正销245GB119.1-2000 1035 10螺钉245GB70.1-2000 M1860 11推件块1453438HRC 12凸模2T10A5660HRCJB/T5825-2008 13模柄1Q235AJB/T7646.1-2008 14推杆1452832HRC 15骑缝销145GB119.1-2000 414 16上模座1HT200GB/T2855.1-2008 12512530 23 17凸模固 定板 1452832HRC JB/T7643.1-2008 12512514 18空心垫 板 1452832HRC JB/T7646.3-2008 12512512 19圆柱销245GB119.1-2000 1062 20凹模1Cr126064HRCJB/T7643.1-2008 12512514 21卸料板1452832HRC 12512510 22橡胶1 12512530 23凸凹模 固定板 1452832HRC JB/T7643.1-2008 12512514 24下垫片1T8A5458HRCJB/T7643.3-2008 1251256 25卸料螺 钉 4452428HRC JB/T7650.5-2008 26导料销245JB/T7649.10-2008 410 27螺钉145 GB70.1-2000 M1825 第三章第三章.其他模具零件图其他模具零件图 3.1 推件块推件块 右图为推件块右图为推件块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1。上下面平行度为 0.02, 24 粗糙度为 Ra1.6。 2。材料 45,调质 34-38HRC。 3.2 下垫板下垫板 25 下垫板:在冲压中防止因冲压力过大而 增强下模或下模镶件(入块)之强度, 落料.冲压设计的下垫板厚度为 6mm. 3.3 下模座下模座 26 右图为下模座右图为下模座 3.4 卸料板卸料板 27 右图为卸料板右图为卸料板 35 上模座上模座 28 图为上模座图为上模座 29 3.6 空心垫板空心垫板 右图为空心垫板右图为空心垫板 3.7 凸凸模模 固定板固定板 30 右图为凸模固定板右图为凸模固定板 31 3.8 凸凹模固定板凸凹模固定板 右图为凸凹模固定板右图为凸凹模固定板 32 3.9 上垫板上垫板 右图为上垫板右图为上垫板 33 3.10 导柱和导套零件导向装置导柱和导套零件导向装置 一般导柱导套的配合精度为 H6/h5 或者 H7/h6,对于一般的冲压工作能够 保证导向精度,故在此选择滑动导向。且取 H7/h6 配合。 导柱导套结构选用光滑的圆柱导向装置。由分析知,选二级精度 下图为导柱的三位视图: 导套配合导柱使用,用于模具总装配的定位. 下图为导套的三位视图: 34 第四章第四章.模具总装配图模具总装配图 4.1 总装图总装图 35 4.2 总装爆炸图总装爆炸图 总三维图零件如表总三维图零件如表 2.11.12.11.1 模具零件明细表所示模具零件明细表所示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