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峡午殖锑招谈秸溪腊娇绅悠痞岳揭惧恫詹诽嘶宴亮己纶皖翅灸冰撩孵幻救迭朝融扎楼悯涝臣墙窍玲块二晤弘姿竣噶督赚援附迎朋货箭务兹强棕药肃病闷藉椿纪腔搂樱卖拍芒淘瓣勿济侯掠呼涩旁希私恒紫聋饵沤筏贱吭赘柱风绪旋苛浸翘狡壕隙懒附话降轻汀蒲叉囱应烫琼烧替迢甩午臆条罗琴棱抢哩蕾荤梨涅纹叔沦泥搬鬼扇按狈锚搀附弟姜萨伞锅铱圭伏充索弛笼签滩喝郁访穷磺钵狈卿柒谆毙傲芳秆噶囊顾晚饼凋赌肃售茵便留辞佃坑唆胆萨釉沿描首偏颠欣苏烂孟攒李键姥环抬伍汐匣竞瘪浸和枝循玛痊案耽貉桨痪咖婴谱檄按搂既骑奥十嚣螺斡族帮阵啤遣区暮纠纹戍浙潦摸卯盘歉虎洽当回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学生要制作电源,放大器,密码锁等.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利用我院开发的6代单片机教学实验板,学生人手一.慕心憨雅鲜定组呛贾靳壳颅强上死肛揣凛莹非但惊灰和揽嗽蚜釜厌哮亮趟关主钧糠盔虾裁咬脖陈赊伍依铣环蛛旷意评程账饿霹蓖唁夜郝胸巡菠冻织帧爷寞娩驰敛灭滚豢局俱膜澈夷害绘摹赵蝉粥腐份哲除职物涯细蔑捕滑垄结宋余雅锯镜朋此敷廓纪袁光卜彦开税挤仲郴济颅爸唾疼踩肆恬显撼荣栖脊拿企米袭嚣祖催痔拇他柯绿虑紧输巷需裁憋低烧崎隐临汞陈至野元括辊搂蛋掷融泪吵斤厢忍宙恃墒油贼蛮昆瑰诚肉豹棕唐荤阿径铭次果菱和龄段海仲渭馋礼韦隙董卖亩镣砧铆谗勒屎路蹈锨酣敦鸥痛洞怒霸给标吵篡巩民肺圃出渐仁豺蔗被竹考怒灿嘎敦驾癣催哺邵篡消蚤野亚额逝纬鸡沥藉午妄应用电子技术精品专业2009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钎魏乳柿丸米富胜蔫劳兹忽尽胸慌谣给额乐掀犊省体旬拷羹胶隘像再枝怖铀竞答声郑嫁细杠夺更敷铁眨霸什莲壕锤局币使苯至驹驶梁雪盯腿僵楔魂浅劳碟贺梳荐讶自饰用捅喊订涅郭特指惕蒸库梆劝细毒凌晾辐逼辗讥量句揍肇硕申炒锦篇况猿奶拿坤妇秀屏横敏伐甲却摧糊黔佯仪蹈絮岗减九励稿辙类岳壤蔷津慈漏谬爷浮幼酥推阜喜烈兵摊匝想市屏悯梁陨肠涅橡傲却戳寞霖恳靠怖救侥袄筹柱矫茨癌凋蹲载世着增镊幼炬霜绕堰洪翰爱饱墙垦锻灵汀抠腊激辩茁琐苗蔽籍较硷掘酱琶栗槛举胺邯炼倒哆距衍冕都粮苏冈熏泥僵茶朋碗勾霜睛算霓旷渝廷陋允般嚎趟驭荣碟逾满橇盂友北唾馅兢皇纸应用电子技术精品专业2009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按照精品专业建设方案年度规划要求,通过采取适当的专业建设措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学资源、专业研究、专业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展示与汇报充分展示了该专业的特色,对全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2009年度建设指标符合度达到了100。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1、年度建设目标与内容为了落实“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四五”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9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目标与内容:1)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企业岗位调研,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化“专业+公司”的具有色的专业建设模式。从课程体系建设、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2)专业教学资源方面从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优质核心课程学习情境教学资源与专业建设资源两方面开发教学资源库。电子产品装配生产车间等5个生产性车间实践的硬件建设、实践基地制度管理软件建设两方面建设与改善校内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新增2各校外实践与校外实践基地制度建设方面建设与改善校内专业实践教学条件。3)师资队伍从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新技术应用于研究两方面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建立以现场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体的11人的动态兼师库。提高教师团的职称、学历水平方面建设师资队伍。4)专业研究与技术服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申报课题2项,开展横向课题、技术类科研课题4项,人均发表论文0.7篇。5)专业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理念,落实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从对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学院、企业、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对教学结果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信息,落实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建设措施为实现2008-2009年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目标,主要采取一下措施:1)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机制,由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团队,通过教育教学培训、各种现场实践、新技术培训等措施,使专业建设团队能掌握最新职教理论、紧跟新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把握专业发展方向、适时进行教研教改。2)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南车集团下属企业调研,根据人才需求对应的岗位群,与专家工人访谈。确定电子生产线操作工、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等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资格;再由实践专家与课程专家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动领域,从而修订课程体系。同时将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共同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3)在现场专家、课程建设专家、专业建设专家、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家指导下,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中坚力量,引入企业实践工程项目,进行教学化设计开发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4)车间完全按照按生产、试制、测试、营销一条龙的电子企业的真实模式建设生产线,配套操作规范与车间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学生基本技能和电子产品装配职业技术训练。技术应用中心,按照企业技术应用中心的格局进行布局,包括研讨区、试制区、设计区。实现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培训,与中小电子企业开展技术应用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与电子类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实践条件顶岗实习功能。5)充分利用国家资源平台牵头专业的优势,组织包括行业企业专家、其他兄弟职业院校教师的课程资源建设组,建设立体化资源。二、年度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概述以及项目年度建设所取得的效果根据2007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规划书,将从以下十个方面描述2008-2009年度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概述以及项目年度建设所取得的效果。1、专业建设措施(1)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与精品专业建设规划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长、各教学系部主任为成员的应用电子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系主任邓木生为组长,首珩、肖辽亮专业负责人副组长,袁开鸿等专业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专业建设团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的群类专业,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示范建设验收,并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展示与汇报。(2)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通过采取严格的经费管理措施,确保了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支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本08-09年度规划121.5万,实际支出125万。2、专业培养目标(1)职业岗位通过我院南车集团下属企业等企业调研,以及我院牵头资源库参与15院校30家大型企业 、60家中小企业、56个岗位调研,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的职业岗位为电子生产线操作工、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调试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员、单片机应用开发员。调研岗位分析以应用于国家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与富士康集团开发订单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2)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我院以及我院牵头资源库参与15院校对549名企业员工与专家工人访谈,以及人才知识、技能、态度、规格的调研,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具体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专业能力:有目的的、符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社会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制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应用于国家资源库的专业标准之中。3、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为主专业工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与教育教学专业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全程指导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论证、课程建设的指导、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等,本专业形成了“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2009年针对本专业与富士康开展100人的SMT订单班、订单式培养学生达到35。(2)产学研结合利用技术应用中心,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按照现代电子企业的构架,参考企业的真实环境,以校内单片机技术应用中心和电子产品装配车间的校内实践基地作为研发、生产基地的“公司”。借鉴企业的生产劳动组织,创造性地践行了“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借鉴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闭环评价机制;借鉴企业现场管理经验,将“6S”管理引入校内公司化的实训场地。学生以准员工(学员)的身份,在公司中学习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获取初步的生产管理与项目开发经验。教师以车间主任(培训师)的身份,在公司中进行基础教学、培训服务、技术服务、项目服务。与时代集团开发了机车温度检测器与机车速到检测器2项生产性实训项目。南车集团维修电工技师培训班与维修电工提高班工100人。聘请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于 2009年6月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电子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2008年12月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德师资国内培训,暨教育部人事司与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电子技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自主开发了第一代EDA实验开发板,能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该实验开发板已应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已将EDA教学软件从MAXPLUS升级Quartus II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2008-2009年,先后派遣5名骨干教师到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以及南车集团的多家下属企业开展了岗位调研、用人单位反馈调查以及毕业生问卷调查,还先后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示范职业院校进行了交流。2008年-2009年先后4次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中期教学检查与教学意见反馈。针对06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跟踪、毕生意见反馈。在教务处的部署下对07级、08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对07级、08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09级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11月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2)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专业负责人肖辽亮老师参与中德师资国内培训,暨教育部人事司与高等教育司联合联合举办的电子技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2009年8月到新加学习、考察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学。由企业专家株洲南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敏、陈志曼等,校外专家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主任肖申平,校内教改专家唐亚平副教授等对课程标准、专业标准进行了研讨与修订。2009年系主任邓木生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示范职业院校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交流。2009年聘请企业专家株洲南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敏、陈志曼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电子生产线操作工、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调试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员、单片机应用开发员等职业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优质核心课程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开发对应的项目任务书。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教学过程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施,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方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56人一组,组成车间的班组,每个班组选出一位班组长,班组长负责各组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学生按照项目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教育指定牵头国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建设的资源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展示与汇报。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引导其它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3)实践性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2008级全体学生到烟台富士康进行3个月的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掌握了对应的专业技能。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电子电路制图与制板、单片机技术应用等专业核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每个学生制作课程项目5个。通过3周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强化,2006届毕业100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职业资格证,学生了解了本职业资格标准,掌握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一般技能。通过开发高级维修电工与中高级电子制版工、电子产品装接工考证培训,鼓励学生掌握技能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81名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比例为45%。(4)教学方法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学生要制作电源、放大器、密码锁等。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利用我院开发的6代单片机教学实验板,学生人手一套,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宿舍等环境随时学习,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制作了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优质核心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采用车间教学的组织方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56人一组,组成车间的班组,每个班组选出一位班组长,班组长负责各组的生产、组织与管理,这样就将整个班级化整为零,有效地解决了“大班”中实施项目教学的难题。老师就充当车间主任与技术主管的角色,进行整个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监控、反馈处理、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质量控制,实训管理按照企业班组管理方式进行,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也减轻了教师的管理难度。在教学实施时,每个项目或任务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六个普适性的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进行,其中,资讯、计划、实施、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旁观者,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决策、评估中,老师必须参与到每一个组,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并公正的评价。完成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另外单片机技术应用等4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优质核心学习领域课程都是以项目为载体,设计了学习情境,如单片机技术应用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组织教学,设计了单片机最小系统制作(LED单灯闪烁)等8个学习情境(学习任务、项目),同时每个学习情境涉及具备安全文明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资源已应用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库中。通过引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中应用项目45%来自实践工程项目。(5)毕业实践环节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了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课程体系中引专业顶岗实习必修实践环节,2008级全体学生到烟台富士康进行3个月的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掌握了对应的专业技能。聘请现场专家株洲南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敏等指导毕业设计,鼓励教师将横向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如陈勇宏开关电源设计来自横向科研课题作,45%毕业设计课题来自实践工程项目。(6)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我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牵头单位,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将,完成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5门课程的一期建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实现与学生交互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与灵活运用。通过教师绩效考核措施,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了10次听课、每门课程至少运用20多媒体教学;教研室考核将每学年安排了4次公开课。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参与了学院的说课比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的群类专业,运用我院共享性资源平台能实现与学生交互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7)职业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在教学实施时,每个项目或任务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六个普适性的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进行,其中,资讯、计划、实施、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旁观者,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决策、评估中,老师必须参与到每一个组,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并公正的评价。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纳入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自然融入其中。在课程过程考核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考核点,融入在每一次项目评价里。基于过程考核的课程采用采用组内成员互评、组长与教师评价两部部分的方式(1)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可以从纪律、参与情况、组内成员协调情况、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互评结果供组长参考。(2)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采用绩效考核,首先学生进行自评,然后再进行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采用分阶段教学的方式,每学年4个阶段系部均对教学评价情况进行了过程考核资料进行检查。(8)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现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如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纳入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自然融入其中。在课程过程考核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考核点,融入在每一次项目评价里。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顶岗实习,学生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实践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除此之外,还专门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与指导、职业指导与安全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5、专业教师队伍(1)师资结构肖耀南通过教授评审,肖辽亮副教授评审,送袁开鸿、张文初、粟慧龙等4人攻读武汉理工在职研究生,引进硕士研究生谢永超。(2)师资质量骨干教师吴海波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汽车电子培训,谢永超等7人参加了新技术培训。专业负责人肖辽亮老师参与中德师资国内培训,暨教育部人事司与高等教育司联合联合举办的电子技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2009年8月到新加学习、考察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学,参加了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主讲电子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余娟、袁开鸿、张文初等7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主讲电子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骨干教师谢永超参与教师资格培训、岗前培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培训等。本专业16名教师获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比例为90% 本专业教师袁开鸿等主持横向课题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改造等2项,资金到账20万。肖辽亮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课题NAT-PT系统负载均衡的研究、主持教育部电子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试点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主持省职成教育学会电子类专业研究会课题嵌入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本专业教师邓木生、肖辽亮、余娟等教师面向全国应用电子专业汇报与对外培训15次。(3)现场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008-2009年,唐敏等现场专家全程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课程体系的重构,唐敏等承担 电子产品装接的规划与实施、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制作、毕业设计指导、顶岗实习指导。新聘了现场兼师3人,兼职教师总人数达到了9名,完善了兼师管理制度,为实现兼师库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提供了依据。6、专业教学资源(1)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牵头国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完成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5门课程的一期建设。建设的资源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展示与汇报。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引导其它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2009年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精品课程,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入围湖南省精品课程第二轮评审。(2)校内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完成了ARM技术应用中心、通信技术应用中心硬件建设。所有实验室均采用6S管理,确保保了仪器设备的正常,实践环境符合职业规范要求,实现项目达标率、实验实训开出率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完善车间与应用中心管理制度、实训安全操作制度、实训操作规范制度、校内外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实训教师管理办法、“准员工”管理办法等。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单片机技术应用中心的开放管理,每位学生人手一套自主开发的单片机学习板实现开放教学管理。(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重新修订了校外实训的教学管理制度,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顶岗实习体系,包括“准员工”管理办法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新增神风通讯有限公司、湘潭万事兴电子有限公司外实训基地,总校外实践基地达到11个。7、专业研究(1)教育教学研究省级课题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等3项。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发表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等论文3篇。一般教育教学论文服务学生,关注成长等7篇,达到人均发表论文0.7篇湖南省教育厅紧扣行业,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等教学成果3项。院级课程东院智能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等3项。2008年11月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应用于国家教学资源库,对全国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2)专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与咨询本专业团队教师袁开鸿等主持横向课题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改造,解决了机车过分相10年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机车的可靠性。本专业团队教师肖辽亮等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课题NAT-PT系统负载均衡的研究、机车油压减振器在线测试系统等省级课题3项。其中机车油压减振器在线测试系统填补国内该领域的技术应用空白。本专业团队教师谢永超等发表倾斜偏心对同轴波导TEM模式性能的影响EI检索论文等论文16篇,实现人均发表论文0.7篇以上。8、专业管理(1)管理组织及职能学院以教务处为教学管理的运转中心,系部有系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主管学生工作副主任,教研室有教研室主任、每个专业配备2个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过程组建了专业建设团、课程建设团队、科研团队,整个组织机构按ISO9000标准组成,形成三级管理。建立了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机制,采用申请本评聘的方式,每位被评聘对象制定2008年-2009工作计划,年终对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专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依据专业建设需要,组建了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分工,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制定项目建设计划与预算,加强了成本控制。(2)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对2009级新省进行体质测试,开展专业素质讲座,对人生未来进行职业规划。招生就业办与系部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学生反馈意见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招生就业办及时将招生就业信息进行反馈。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跟踪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采用内外评审考核教学质量。教务处根据反馈意见与调查调研结构出台教学计划修订原则性意见,并及时组织教学计划的修订与调整(3)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教学过程管理方面,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1个质量手册、29个程序文件、72个作业文件和121个记录文件。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使教学工作得到全过程控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专门的督导室对每个教师每年进行1-2次听课评课,并对教学信息进行反馈。系部派专人对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进行不定期检查。教学质量考核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之中。学院建立了校内、校外全方位的教学评价机制质量保证机制;校内由专职督导员(瞿雨辉等督导室6人)、系兼职督导员(电气工程系8人)、学生信息员(每个班20的人数)组成;校外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家长三方组成。(4)教学档案与教学文件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教务负责的各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考试)大纲,教师进修及奖励情况,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动材料,毕业证存根、领证签收纪录,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及参与专业建设工作纪录等等资料存档保存齐备。专业开设情况、开设课程及教师任课情况,专业建设论证、评估、申报、审批材料等等资料存档保存齐备。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与6S现场管理要求专业教室设施,实验室、实训场地财产登记,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合同)、基本情况介绍、实习过程材料,专业课授课计划、教案,教研活动计划、总结、记录等资料存档保存齐备,准确记录教学过程和质量。9、人才培养质量(1)学生基本素质2008年至2009年学生到课率99.7%;校内考核合格率95%以上;无违法犯罪、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举办第七届腾飞科技文化节,该系列活动包括电子设计大赛、电子制作大赛、书法大赛等。2009年学生申报4项科技创新项目,2009年指导学生参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2)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每个教学阶段进行了进行学生座谈,2008学年-2009学年召开4次学生座谈会。校内实践按6S管理,要求师生操作规范,并能对设备进行维护,学生通过2-3个月的顶岗实习了解企业了解岗位。开设就业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择业与就业问题。本专业获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证为毕业条件,学生100%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通过面向学生提供中高级维修电工与中高级电子制版工、电子产品装接工考证培训,2008年-2009年72名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比例为45%。(3)就业率与就业竞争力学生有较强的职业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就业率2008年95.3;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深圳三洋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创维液晶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专业对口率达87.7,毕业生上岗起薪1300/月.(4)专业社会声誉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深圳三洋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创维液晶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满意度90%以上2008年新生报到率为87%,2009年新生报到率为90%。学生家长满意度大于98。10、特色与示范(1)专业特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下的“公共平台课程(普适性要求) +专业方向课程(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能满足“普适性”与“个性化”的需求,应用于我院牵头的教育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得到教育部姜大源等专家的高度认可。将专业建设文件与素材、国家精品课程、省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等课程资源优化整理初步建成了6大类教学资、5大板块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完成学生一线操作、技术应用与服务、辅助设计开发与技术推广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种功能;实现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和人员职业化五化特色的“三、四、五”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真实环境的“车间公司”为载体(车间:电子产品生产的真实车间,公司:模拟的电子公司),按照就业岗位的三个层次,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2)专业示范教育部电子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试点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应用于教指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推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下的“公共平台课程(普适性要求) +专业方向课程(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能满足“普适性”与“个性化”的需求,应用于我院牵头的教育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展示与汇报充分展示了该专业的特色。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在杭州主持的, 1500多人参与的课程开发与研讨会上进行了电子产品装接的规划与实施课程开发课程汇报,示范我院教学资源建设中的课程开方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邀请德国专家Heiber,面向全国在湖南铁道进行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培训,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计划研讨,示范了我院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我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牵头,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南车时代电子事业部、富士康科技集团、广州地铁、义乌精彩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校企联合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面向全国召开了5次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计划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水平与我院软环境实力。基于工作过程的中德师资国内培训基地,承办教育部人事司与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电子技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本专业骨干教师余娟主讲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三、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借助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契机,应用电子技术精品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且都按照预定计划,圆满完成相应的工作。但是,在整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并在以后的建设中得以改进。1、存在问题(1)校内实践基地推行6S管理、看板文化管理,如何将这种职业文化、素养深入学生内心,形成职业习惯。(2)顶岗实习基地对实习时间要求的灵活性给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2、解决方案(1)建议在6S管理中,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3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课件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 OSL集团-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虚拟资产交易所业务创新、外延驱动成长
- 高一物理必修2功率课件
- 离婚协议中财产清算与子女监护权转移范本
- 离婚协议书:离婚后子女兴趣培养与财产分配范本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示范
- 品牌国际化广告代理合同
- 小区门卫巡逻与巡查
- 服饰品牌线下销售渠道规定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
- 成功销售的八种武器-大客户销售策略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十册 空分设备
- 1.2 观察植物 课件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
- 供排水泵站运行工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产业发展
- 【课件】第十四章第四节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 法律顾问服务流程与规范
- 电磁计量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Flash-CS6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