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doc_第1页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doc_第2页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doc_第3页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doc_第4页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海宁市教育信息中心海宁市教育学会海进研201026号关于举办海宁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比赛决赛的通知各中小学: 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提高我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市教育局文件海教201059号要求,决定举办海宁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比赛决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时间 :2010年5月29日(周六) 上午8:00开始二、比赛地点教师进修学校高中组(东大楼二楼西教室)初中文科组(西大楼301)初中理科组(西大楼304)小学一组(西大楼201室)小学二组 (西大楼202室)小学三组(西大楼106室)三、决赛要求1.参赛教师需准备7分钟的参赛课稿,要求见附件2:教师参赛课基本要求、附件3:教学资源技术规范;2.参赛教师(名单见附件1:海宁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比赛决赛名单汇总表)用优盘存入参赛课稿,于5月28日14:00-16:30按照分组存入教师进修学校相关地点指定的电脑,同时抽签决定比赛顺序;3.所有参赛教师于5月29日8:00前到达比赛场地,参赛教师需交“课堂教学”设计一式5份(比赛时交给评委),要求见附件4:教学设计基本要求;4.除海宁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直接进入决赛的选手外,其余选手“参赛课”的课题必须与初赛“课堂教学”课题一致;5.附件5:教学设计评价建议供参赛教师参考。附件1:海宁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比赛决赛名单汇总表附件2:教师参赛课基本要求附件3:教学资源技术规范附件4:教学设计基本要求附件5:教学设计评价建议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海宁市教育信息中心海宁市教育学会 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2附件1:海宁市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比赛决赛名单汇总表高中组序号学校姓名性别学科课 题1海宁一中邓小娟女英语M3U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2海宁一中吴歆颖女语文雨霖铃3海宁一中潘王淑女数学用两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4海宁一中汤惠国男物理行星的运动5海宁中学林悦莹女生物全球人口动态6海宁中学卜凌燕女语文边城7南苑中学朱 丹女生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8南苑中学张鑫瑜女地理地球的运动9紫微高级中学邬周伟男生物细胞的增值10紫微高级中学孙周瑾女语文在桥边11紫微高级中学顾晓铮女英语Module3 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12紫微高级中学夏 霖男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法13宏达高中马世龙男物理宇宙航行14宏达高中李芳芳女化学电解池15海宁高级中学孙 波男物理单摆16海宁高级中学钟丽应女化学乙烯17海宁高级中学王婷婷女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8海宁高级中学魏燕婷女英语Module1 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19海宁高级中学杨青华男通用技术闭环控制系统初中一组序号学校姓名性别学科课 题1实验初中章飞君女语文喂出来2宏达学校李玉珠女英语Module 9 Unit 2;3第一初中孙春芳女音乐猎人合唱4南苑中学褚净霞女语文 喂出来5狮岭学校崔清兰女语文喂出来6马桥初中赵 敏女英语 Module 9 Unit 2;7南苑中学黄美琴女英语 Module 9 Unit 2;8斜桥中学张燕梅女音乐卡门序曲9斜桥中学郑天虹女英语M7U110海宁三中杜新妹女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1斜桥中学张孝燕女语文观舞记12辛江中学褚 霞女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13钱塘江学校崔亚芳女语文云南歌会14周王庙初中傅伟杰男语文醉翁亭记15沈士初中朱 平女英语How do I get to the forbidden city16许巷初中王雅琳女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17宏达学校陆建华男美术奇特的视觉图形18许村中学高燕琴女英语Moudle 4:Life in the future初中二组序号学校姓名性别学科课 题1第一初中邵 波女思品 诚信的价值2实验初中沈 杰男科学 植物与土壤 3宏达学校濮碧红女思品 诚信的价值4双山学校张跃良男科学 植物与土壤 5斜桥中学蒋旭冬女思品勿以恶小而为之6丁桥初中黄周毓男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7新仓初中姚丹萍女数学3.1认识事件的可能性8海宁二中王雪峰男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9海宁二中曾 芳女科学电和磁的复习10黄湾中学雷骆芳女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1许巷初中顾晓萍女社会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12许村中学朱奕微女社会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13盐仓学校漏伟君女科学动物的生命周期14长安初中余 静女数学旋转变换15南苑中学陈 飞男科学月相16实验初中禇明霞女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小学一组序号 学校姓名性别学科课 题1.鹃湖学校郭 叶女语文乌鸦喝水2.庆云小学章 桦女语文圆明园的毁灭3.祝场小学王银叶女语文月球之谜4.斜桥小学张晓粟男语文七律长征5.郭店小学许兰女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6.丰士小学费顺国男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7.丰士小学许新燕女语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8.周王庙中心小学姚晓琴女语文称象9.袁花小学朱敏春女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0.许巷中心小学余陈英女语文画家乡11.沈士中心小学周林丽女语文画风12.许村中心小学费丽芳女语文蝙蝠与雷达13.沈士中心小学顾雅娟女语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4.许村中心小学费 艳女语文女娲补天15.紫微小学陆庆怡女语文雷雨16.南苑小学朱春晓女语文棉花姑娘17.狮岭学校孙玉兰女语文基大的书18.双山实验学校沈 微女语文兰兰过桥19.海洲小学许 蕾女语文草船借箭小学二组 序号学校姓名性别学科课 题1新仓中心小学汪海霞女数学找规律2实验小学蒋群飞男数学长方体的认识3庆云中心小学顾雪莲女数学找规律4辛江中心小学黄燚虹女数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5长安中心小学张炬灵男数学圆的认识6盐仓学校戴晓萍女数学找规律7谈桥中心小学王益琼女数学找规律 8袁花中心小学顾跃超男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9行知小学万 红女数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10沈士中心小学陈 燕女数学认识时间11南苑小学陈宇萍女数学平移与旋转12紫微小学金孝琴女数学最小公倍数13桃园小学徐叶锋男数学认识小数14马桥中心小学蒋亚明男科学动物的卵15周王庙中心小学沈浩东男科学在星空16钱塘江学校禇如华女品德日新月异的交通17许巷中心小学姚小蝶女品德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18黄湾中心小学鲍建国男劳技果树嫁接切接法小学三组 序号学校姓名性别学科课题1.丁桥中心小学吕晓敏女英语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2.实验小学许 红女英语Haining Coloured Lantern3.盐官中心小学蒋 媚女英语look at the monkeys a lets leran4.长安中心小学顾红益女英语Go to the zoo5.盐仓学校苏新莲女英语Where is my car6.桃园小学李静烨女英语Travel in Haining7.双山实验学校费晓琴女英语shanghai 20108.丁桥中心小学沈 烨女语文两只鸟蛋9.新仓中心小学杨凌慧女语文雷雨10.湖塘中心小学宋飞鸿女语文两只鸟蛋11.宏达学校陈 婷女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2.师校附小周晓萍女语文四个太阳13.湖塘中心小学俞 静女音乐巧巧手14.海洲小学张建良男音乐兽王15.培智学校曹爱勇男体育篮球训练营16.马桥中心小学钱江鹰女美术奇妙的点彩画17.谈桥中心小学沈芳添女美术线条的魅力18.石路中心小学周 萍女美术热带鱼乐园附件2: 教师参赛课基本要求一、 PPT文件格式及内容要求第一页介绍教师所在单位、姓名及所教学科。课程名称年级教材版本 第二页 第二页,教师概括介绍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流程图第三页 教学流程超级链接上课用的教学课件以及学生的活动照片或视频从第三页开始为 “微型课”的具体内容。教师根据上过的一节课为例,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与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针对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教学环节,以评审专家及观摩教师为模拟教学对象,在7分钟内上一节微型模拟课,展示主要教学过程,体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基本思路。可以用现场照片或视频片段呈现师生交流过程。 二、PPT文稿制作规范要求 1. PPT页面色彩搭配合理,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 2. 排版规范、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合理。 3. 课件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asf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4. 课件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5. 动画中的图片为jpg格式或gif格式。要求图片影像清晰,不要带有多余的链接。6. 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三、上课要求入选教师依据提交的参赛课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以评审专家及观摩教师为模拟教学对象,在7分钟内上一节“微型课”,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为重点,展示主要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基本思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展示信息技术运用的功能效果,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必要性。要根据教学流程图,保证突出重点教学过程。由于“微型课”时间限制,对于不能展示的学生活动,可以通过展示学生活动的图片或视频(截取已经上过的本课课堂图片或视频)作为教学过程的补充说明,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时间为7分钟,时间到立即停止上课。附件3:教学资源技术规范所有文件必须经过严格杀毒。尤其注意木马和蠕虫病毒,建议使用专门工具。一、教学设计排版格式要求1标题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其中课题名称加书名号。2标注单位和姓名用宋体小四号字居中,单位与姓名间空两格。3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段前、段后0.5倍行间距。4标题序号依次为一,(一),1,(1),等。具体要求如下:(1)一级标题顶格,宋体四号字加粗; (2)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编号括号后加“顿号”为错误,如:“(一)”为正确,“(一)、”为错误; (3)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加粗,编号后的“圆点”要求为全角,加“顿号”为错误,如:“1”为正确,“ 1、”为错误;(4)四级(四级以下)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四级标题序号中的括号为中文全格(英文排版例外),如:“(4)”为正确, 英文版式“(4)”为错误; (5)标题一般末尾不加句号,序号后面的文字是说明内容的,不做标题看待,使用句号。5图片不能过大,图片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在图片下方居中。组合图形(如流程图)应采用“组合”格式。 6表格的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在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文字标题、内容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间距。7对正文进行说明用“小括号”, 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设计意图用“中括号”, 楷体小四号字,可放在相对应的教学环节之下。二、教学课件制作规范要求 1动画要求是flash或几何画板制作,文件格式为swf,gsp,打开后全屏播放。 2动画页面色彩搭配合理,文字使用得当,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有返回主画面按钮。 3. 动画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asf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4. 动画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5. 动画中导入的图片为jpg格式或gif格式。要求图像清晰、逼真、层次分明。三、PPT文稿制作规范要求 1. PPT页面色彩搭配合理,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 2. 排版规范、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合理。 3. 课件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asf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4. 课件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5. 动画中的图片为jpg格式或gif格式。要求图片影像清晰,不要带有多余的链接。6. 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四、专题学习网站制作规范要求1. 网页在1024*768分辨率下有理想的观看效果。页面格式排版要简洁美观。 2. 网页首页可以包含教材版本,专题,学科,年级,课件名称,授课教师和所在学校等信息。 3. 网页中的视频资源格式为wmv流媒体格式。 4. 网页中视频资源必须嵌入在网页中,同时嵌入播放软件,可控制视频播放。建议嵌入Windows自带的Media Player9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窗口要大小适中,布局美观,便于使用者观看。建议嵌入录像的规格比例为4:3,尺寸440*330以上。 5. 网页中的音频格式为mp3或wma格式,采样率要达到44.1khz以上。6. 网页中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网络传输中链接有效。五、教学录像制作规范要求 1. 图像的要求要求录制画面清楚,保证教师的板书和使用的投影屏幕的画面质量。没有模糊的图像和抖动的画面。同时使用专业摄像机拍摄时必须要调整白平衡,确保使用的摄像机的色度一致。 2. 声音的要求要求录制的声音清晰,保证教师和回答问题学生的声音清晰,特别是教师的声音。建议使用调音台设备,为授课教师佩戴胸麦,和学生声音分开,两路声音分别进调音台。3. 摄像机的机位架设要求拍摄录像课必须使用两台摄像机现场进行切换,满足拍摄教师和回答问题学生的需要,同时摄像机的架设必须满足同轴线原则,即两台摄像机应架设在教室(或者演播室)的一侧,同时考虑室内的光照条件,尽量避免逆光,严禁出现穿帮镜头。 4. 切换的时机 切换者应该事先了解授课的内容和整个授课的环节,以便于在适当的时机给摄像人员以最恰当的指令,一堂精品课堂实录的成功除了授课教师的努力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切换者。 5. 后期的编辑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把握编辑特技的运用,要严格区分艺术片和课堂实录的区别。附件4:教学设计基本要求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1)概括介绍教学内容;(2)分析教学内容特点;(3)分析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和前后章节(课)的联系。2教学对象分析(1)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2)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 (3)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3教学环境分析主要进行媒体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或者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二、教学目标1一般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表述。学科课程标准有不同要求的,需要按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例如,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有四项: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有五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2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三维目标(或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丢项,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2)准确:每项教学目标的内涵要准确,恰如其分,体现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学生实际的一致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目标维度“不串位置”,表述目标的词语要科学、确切。(3)具体: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表述清晰,体现对教学活动的规定和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一定是教学目标中的内容,而且表述形式要基本一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不是只能在“知识与技能”中产生,也可以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2)确定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而定;确定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把教学的基本结构用流程图的方式恰当的表示出来,体现教学的基本思路、目标达成的基本路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特点。其中,各级教学环节的标题要能表达教学活动的基本内涵,逻辑关系准确;主体部分可以展开、延伸,能体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基本思路。(二)教学环节设计主要说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计意图。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内容科学,安排有序,层次清晰。体现知识之间的关联,体现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容量恰当、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所需拓展资源丰富。2教学结构清晰,层次鲜明,过渡自然,逻辑关系准确(体现于教学流程的一致性)。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多元教与学方式的和谐统一;体现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基本策略;体现教学的基本措施,具有可操作性;4教学手段运用得当。其中,要突出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并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明确媒体的形式、题目或内容。5主要教学环节要说明教学设计意图。说明教学设计理念,体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说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策略。其中,要突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整合点” 的诊断与分析,分析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必要性和可以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表述要准确恰当、层次清晰、简单明了,要有的放矢,针对性强。6语言表述规范。以书面语言为主,客观介绍教学的内容,不接受“实录式”或“表格式”的表述方式。五、教学设计排版格式要求1标题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其中课题名称加书名号。2标注单位和姓名用宋体小四号字居中,单位与姓名间空两格。3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段前、段后0.5倍行间距。4标题序号依次为一,(一),1,(1),等。具体要求如下:(1)一级标题顶格,宋体四号字加粗; (2)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编号括号后加“顿号”为错误,如:“(一)”为正确,“(一)、”为错误; (3)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加粗,编号后的“圆点”要求为全角,加“顿号”为错误,如:“1”为正确,“ 1、”为错误;(4)四级(四级以下)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四级标题序号中的括号为中文全格(英文排版例外),如:“(4)”为正确, 英文版式“(4)”为错误; (5)标题一般末尾不加句号,序号后面的文字是说明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