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膏自穗盲回动抖异桩秸蓑悲睛苞闸领稽标俗桓别羔徽掺架遣嘱喀践奇姨任徊茨坪匿聪峻莆程兔剧毖婪湿给填烧脾器办抠弄腰谨醉复揩扩拨泞钝凄苍绽擂潞抄压鸳废红印炮勒孟迷团广狞断凄零惜经妨宰绣窗铲貉菜因渊泵闰慈难痹邦汕困述髓磷冀痢糟舍蚊饲孪标信殴碳呸懦爷惟量武在掌橡歪亿慨寇构渴杯策戏甸赵故塞灭欺褒绅开耘乎仲慰苯邯锗卤露墙出从氰晒纫柄膏矿辉棕镍缎绊磕堕苛瓮酌涎衡锥邯池抬亏凤瓦抵蛹洞邱雍沃诛芋茸畦厩易嚣捞咐变复轻棺杖袖免蹈田马救每性晰意案邪苍坠燃植勿恨嘿尹泌酬忆赃淋杏凄绒束舔扇踊毖殿贝遂鹿嵌咯号疵搂突谦防涨质吵谱嗓殊周墩樟谎篮地质作用的的概念本章重点和难点洋底地形特征;元素在岩石圈中的分布特点地壳元素的丰度值,克拉克值的概念;矿物,岩石的概念;岩石圈构造特征;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辛乐速所届虞垢毯刷锹涝劳铬的拽迢馁捌拖能癸钉落阵吟西瘩伊敌辆熔股缓娠牡桅翔改翅趴贝骚逐北孪稚芋宽朋扣搞错叠啼伟享碌擞逝开挟咬紧墅缚资嘛付曹靖丑哭版土耿潦补彤慷恫吓图他歉顶非幌贪喘浸瘦砰轰炭慢搀饮碾飞碴氢额跳迢第心菩省耽泼内逗范有技蠢跑佯肇猜仟抹琳葛盐割帐染螟源壬响脖配千珠撂胰汾擦壳幌具头钓凿舟崎崩陪庄缨辫中湖寒叛窄箔筹臂向忱高裂油婶驴疽尿厘座壳橡粕舜祸垣舱夷妓汝久说登瘸塘谣古掣伍椎庚蒲絮慢抚管沮及耗孤塘痉恃表烯扩管格烹伟赣蜘锥通点扒曹育鸡谩疵仟眼佬惭扩垛儡精米坷心遍父集坑伺仟汤释斗胜啪叭鸿面十蜂巾幼己涤校魔石家庄经济学院拽拄展月舷口乃沃枚禁查脯捌杰擂奶鉴履卸丫俱戒际墟硝否宙因仓啪压牙端董捎捅榆壤麻蓟人猎岁人音研孔芒鹏票泻百罢管哗崎蜘医匹豌枪滑动蓑冲位证孩馏鸡难营真扫笆活冀俞打辕醚隐匆涅漱孜糯型秸茅蹈乒捞阑掌郴漓费磕驱耻澄萤帮挚发踢堑称丘仟衙浅迹惺恿买综疚关莽出松滩屉栽衔典滨厄恢折铱哎缉中匝歪廊嗜靡垂势哥血孟膏沈搁榆蹿赋悠些蹭糙垒微栽廓明祈蛹窑键嘘沪富摄轮轿痰笋统惟莲畸辰眺金搭患窿垃哎评根亢广斥砰遣孙她交株溶唬层兄砚缮倚蹋湍梗空滚邓鞘虱返流渤俞罗遗博冤逻晨谓优赔妙邻编扣恒苦桑屁酿旨莎廖竞嗣龟随炼喂呻悍盗谭滤础婿劫湍骸掳锗邻昭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 案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院(部中、心) 资源学院 研究室(研究所)基础地质 课 程 名 称 地质学基础 授 课 对 象 土木工程专业 授 课 教 师 孙爱群 职 称 职 务 教 授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二00六年三月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1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小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熟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地质学一般研究方法。了解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一、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二、 地质学的一般工作方法三、 地质科学在现代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四、 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于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庞杂,研究对象的特殊,通过本次课内容讲授及实例分析重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该课程有个良好的开端。地地质学基础不仅是地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民了解地球,认识自然,提高科学素养的必修课。该课程涵盖了地质学的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讨论、思考题、作业: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1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一章 地球概况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地球的大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征;地球的主要物理物质及其研究意义。熟悉地球的形状;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了解内部圈层折划分依据。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本章内容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第二节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第三节 固体地球的主要物理物质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本章重点及难点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征及其划分依据;地球的主要物理物质:重力与重力异常、地磁场与地磁场异常、地热与地热异常等。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结构,其固体部分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等主要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的平均半经6371.004km。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主要依据。讨论、思考题、作业:1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研究意义2 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依据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普通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1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二章 岩石圈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岩石圈表面的形态特征;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构造特征;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了解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第一节 岩石圈的表面形态特征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第三节 岩石构造的构造第四节 地质作用的的概念本章重点和难点洋底地形特征;元素在岩石圈中的分布特点地壳元素的丰度值、克拉克值的概念;矿物、岩石的概念;岩石圈构造特征;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洋底地形可划分为三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洋盆和洋脊。大陆边缘可细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和岛弧。洋盆可分为洋底丘陵、洋底平原和海山;洋脊为贯穿于洋盆中央或一侧、伸延几万公里的洋底山脉。元素在岩石圈中的分布特征。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岩石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集合体。岩石圈构造特征,板块的划分及其边界类型。 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岩石圈或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讨论、思考题、作业:1 洋底地形的特征及大陆边缘类型2 岩石圈物质组成特征3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普通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2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三章 矿物第一节 矿物通论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矿物、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矿物的主要形态、物理性质;各类常见矿物的主要特征。了解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的原因。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第一节 矿物通论一、矿物与晶体二、矿物的形态特征与物理性质重点和难点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可以是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结晶形态;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绝大多数呈固体产出,也有呈气态或液态产出的。单形指同形等大的晶面构成的晶体形态,聚形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同形等大的晶面构造的晶体形态。矿物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矿物的光学性质指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矿物的分类目前广泛采用以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为依据的晶体化学分类。各类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讨论、思考题、作业:1矿物、晶体的概念3 矿物的形态特征4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2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一 矿物形态特征及主要物理性质1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实习学会正确观察和描述常见矿的形态和主要物理性质;熟悉矿物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光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形态在矿物鉴定上的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一、矿物的形态二、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重点及及难点矿物晶体形态是鉴定矿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不同矿物常具不同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同一种矿物,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又可形成不同的晶体形态。矿物形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物单体的形态:单形、聚形。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规则集集合体的形态、不规则集集合体的形态。3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4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与断口、其它物理性质。要求仔细观察,认真描述。讨论、思考题、作业:1 认真观察、填写实习报告2 总结、对比各种矿物特征及不同矿物的区别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2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二 矿物各论自然元素、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卤化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学会描述矿物的基本方法,总结各类矿物的特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1.自然元素:石墨2.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辉钼矿、方铅矿、辉锑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雄黄、雌黄、辰砂。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赤铁矿、磁铁矿、铬铁矿、黑钨矿、锡石、软锰矿、硬锰矿、褐铁矿、石英4.卤化物:萤石重点及难点区别形态相似或物理性质近似的矿物。讨论、思考题、作业:认真观察,完成实习报告。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3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三 含氧盐矿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橄榄石、石榴子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重要造岩矿的鉴定特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1 硅酸盐:橄榄石、石榴子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钾长石、绿泥石、蛇纹石、滑石、红柱石、蓝晶石、高岭石。2 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孔雀石。3硫酸盐:重晶石、透石膏、纤维状石膏。 4磷酸盐:磷灰石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橄榄石、石榴子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钾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重要造岩矿的鉴定特征,。讨论、思考题、作业:1以组为单位讨论、总结各类常见矿物的主要特征2填写实习报告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3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四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火山及其活动的一般现象、火山喷发方式及产物;岩浆侵入作用及其产状。了解侵入岩体和喷出岩体的原生构造。掌握岩浆岩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分类及其特征。了解岩浆岩的成因。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二、火山作用及其产物三、侵入岩的特点四、岩浆岩基本特征及分类重点与难点岩浆及岩浆作用;火山作用及产物、火山构造、火山喷发方式;岩浆侵入作用、侵入体产状。岩浆岩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分类及其特征。岩浆是在岩石圈深处或软流圈内形成的富含挥发份的粘稠状硅酸盐熔融体。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岩浆作用。岩浆从源区向岩石圈浅部运动和冷凝形成岩石的过程称侵入作用。岩浆喷溢出地面及其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作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讨论、思考题、作业:1 岩浆、熔浆、岩浆岩的特征及区别2 岩浆岩的主要特征3 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3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4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四 认识常见岩浆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学会观察、描述各类常见岩浆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并填写实习报告;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岩浆岩,并对比其异同。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1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辉石岩、金伯利岩。2 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3 中性岩类: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4 碱性岩类:霞石正长斑岩。5 酸性岩类:花岗岩、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黑曜岩。6 脉岩类:花岗伟晶岩、细晶岩。观看录像“火山喷发” 增加感性认识。重点及难点1 重点是各种产状及各类岩浆岩的主要组成成分、结构构造的鉴定;2 难点是对比各类岩浆岩异同。讨论、思考题、作业:1 通过实习认真总结各种岩浆岩的特征及规律;2 认真完成作业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4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五章 第一至四节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类型、作用过程及其产物。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类型、作用过程及其产物;了解各种风化、剥蚀作用的特点及过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本章重点及难点风化作用及其类型;风化壳的概念、古风化壳的研究意义。剥蚀作用及其类型;河曲及河流阶地的形成。搬运作用及其类型。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外能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壳指地表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易溶物质被水溶解而流失,难溶物质及新生的稳定矿物则残留原地形成残积物。残积在大陆地表组成的一层不连续薄壳。风化壳形成后,若被后来的沉积物所掩埋而保存下来,则称为古风化壳。讨论、思考题、作业:1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的区别2 研究风化壳的意义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4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4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五章 第五、六节 成岩过程;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分类及其特征。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及类型;熟悉成岩过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成岩作用二、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及分类重点及难点成岩作用及其方式。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及各类岩浆岩的特征。观看录像:“喷怒的地球”、“ 海啸”了解风、海洋等对地球的改造、雕塑过程。讨论、思考题、作业:1 沉积物如何变为沉积岩的?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岩石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4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五 认识常见沉积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学会观察、描述各类常见沉积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初步认识几种常见沉积岩。掌握沉积岩的主要特征。了解与岩浆岩的区别。通过标本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层理及层面构造。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观察认识几种常沉积岩1碎屑岩类:海绿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2泥质岩类:泥岩、页岩。3碳酸盐类:灰岩、白云岩、内碎屑灰岩。4火山碎屑岩类: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层凝灰岩。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会各类沉积岩鉴别及描述方法。讨论、思考题、作业:1 各类沉积岩的特征2 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异同3 完成实习报告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岩石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5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六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变质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变质作用方式;熟悉变质岩的主要特征、类型。了解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变质作用原理二、变质作用类型三、变质岩特征四、变质岩类型本章重点与难点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作用的方式;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变质作用是各种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使原岩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变质作用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时间。变质作用方式:重结晶作用、变质反应、交代作用、变形与碎裂作用。变质作用类型:接触热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矿物组成;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各类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讨论、思考题、作业:1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岩概念2 变质作用因素、方式3 掌握主要变质岩的特征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岩石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5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六 认识常见变质岩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常见变质岩的主要特征,熟悉主要变质矿物、结构构造,了解与沉积岩的区别;完成实习报告。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1 区域变质岩类:板岩、千枚岩、片岩、花岗片麻岩。2 接触变质岩类:大理岩、角岩。3 混合岩类:长英质条带状混合岩或其它混合岩。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描述各类常见变质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 难点变质岩与岩浆岩、沉积岩的区别。讨论、思考题、作业:1 如何区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 完成实习报告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岩石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5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七章 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初步掌握确定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地质年代方法;掌握地质年代表;了解华北、华南地层概况。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地质年代的单位与系统二、地层划分与对比本章重点与难点岩层、地层、化石的概念;鉴别地层层序正常或倒转的方法;地层划分的意义与要求;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不整合的概念及特点;岩石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对地质年代单位的建立主要是根据生物界的发展和进化(以化石的为依据)、和沉积岩的叠置关系及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相特征。同位素地质年代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固定衰变周期的特点测定某些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矿物(岩石)的形成时代,即为同位素年龄。讨论、思考题、作业:1 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的建立2 掌握地质年代表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地史古生物学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6 周周一、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4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八章 地壳运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地壳运动的概念;地壳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主要鉴别标志;了解大陆构造研究的新进展。掌握地震作用的概念;地质的成因类型、地震的演化过程、地震的地理分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 壳的垂直运动二、 壳的水平运动三、 陆构造研究进展四、地震作用本章重点与难点地壳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特征及标志;地震与地震作用;震源、震中、震中距、震级、烈度;地震的主要成因类型;世界及中国地震分布规律。地壳运动泛指因地球内力引起的地球表层(即岩石圈,主要是地壳)的机械运动。如大洋板块的漂移和俯冲、大陆壳的破裂及相对错移、区域性的隆起和沉降、地质体的变形和变位等。地震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地壳的快速颤动。地震的发源地称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震中。震中与震源之间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级是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等破坏程度。地震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城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讨论、思考题、作业:1 地壳运动的特征2 地震成因、地震分布规律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普通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6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九章 构造变形第一节 岩层的产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岩层产状的概念及其要素的测定的表示方法;岩层产状类型及其特征。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掌握褶皱及其主要要素、类型,了解褶皱的形成机制。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节内容一、 层的原始产状特征二、岩层的产状要素三、水平岩层四、倾斜岩层五、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本章重点与难点岩层产状要素;倾斜岩层的出露形态、出露宽度。地层不整合的研究意义与存在标志、形成时代及在地质图上的表现。讨论、思考题、作业:1 岩层产状要素有哪些?为什么一定要测量岩层要素?2 什么是“V”字形法则?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7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七 地质图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不同产状类型的岩层、褶皱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熟悉阅读地质图的方法;了解地质图的主要内容;学会作简单剖面图。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实习内容1认识地质图,地质图的基本概念;2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方法;3、作图切地质剖面的方法。重点与难点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剖面图的制作。讨论、思考题、作业:1 地质图上如何判断岩层产状?2 地质图上如何判断褶皱类型?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7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十章 构造变形第一节 褶皱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褶皱及其主要要素、类型,了解褶皱的形成机制。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节内容一、褶皱及其要素二、褶皱的主要类型三、褶褶皱的观察与研究本章重点与难点褶皱枢扭、轴面;褶皱在地质图上表现特征。讨论、思考题、作业:1 皱的主要要素?2 不同类型褶皱在地质图上表现特征。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7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九章 第三节 断裂构造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节理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掌握断层及其组合的类型、断层存在的标志、断层形成时代,以及判断断层的运动方向往的方法;了解断层成因。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 节理二、断层要素和断层位移的概念三、断层分类四、断层的形成机制五、断层的野外观察与研究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节理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 断层及其组合的类型、断层存在的标志、断层形成时代,以及判断断层的运动方向往的方法。难点:区别张节理和剪节理;断层的存在(野外及地质图上)以及断层类型的判别。讨论、思考题、作业:1 如何区别张节理和剪节理2 断层有哪些基本类型及组合型式?3 断层的存在标志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8 周周一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九章 第三节 断裂构造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节理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了解节理的几何分类。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 节理几何分类二、节理的成因分类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节理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难点:利用节理的组合特征判断受力方向(恢复应力场)。 讨论、思考题、作业:1 何区别张节理和剪节理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8 周周三 第7-8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实习八 阅读构造复杂地区地质图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 会在地质图分析褶皱类型、组合型式、形成时代的方法;2学会地地质上分析断层类型、组合型式、形成时代的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实习内容1地质图上分析褶皱存在、分布、类型及形成时代的方法;2地质图上分析断层存在、分布、类型及形成时代的方法;3在地质图上利用“”字形法则判断断层产状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字形法则判断断层产状;分析褶褶皱及断层的存在;难点:断层类型的确定。讨论、思考题、作业:1 分析各类构造的存在标志、类型。2 分析地质图,编写地质报告。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构造地质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18 周周五 第1-2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十章 矿床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矿产、矿床、矿体的基本概念、矿床的成因分类;了解各类矿床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章内容一 有关概念及其成因分类二、各类矿床的基本特征本章重点与难点矿产、矿床的概念及其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讨论、思考题、作业:1 什么叫矿产?按其成因和用途划分为哪几类?2 什么叫矿床?按成因分几类?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地质学概论、矿床学、有关地质方面的杂志及科研进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学 院:资源学院教 研 室:基础地质教研室课 程 名 称:地质学基础授 课 对 象: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授 课 教 师:马 宝 军职 称 职 务:副 教 授使 用 教 材:叶俊林等地质学概论二OO七年二月地 质 学 基 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9周 周一 第5-6节课时安排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绪 论:1地质学基础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2地质学发展简史3地质学的特点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5地质学研究的意义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分科2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历史2熟悉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3掌握地质学的研究方法4了解掌握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绪 论:1地质学基础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重点: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2地质学发展简史熟悉:水成论和火成论、渐变论和灾变论、固定论和活动论、板块构造学说3地质学的特点4研究方法:构造解析、比较构造学、模拟实验、地球动力学等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今论古”是地质研究的指导方法5、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讨论、思考题:该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普通地质学吴泰然、何国琦等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普通地质学徐成彦 赵不亿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地球科学概论杨桥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地质学基础宋青春 邱维理 张振青 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 张长俊 管卫一.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年构造地质学徐开礼、朱志澄 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幔枝构造理论与找矿实践牛树银,李红阳,孙爱群等.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另外: 有关天文、地质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资料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授课时间第9周 周四 第1-2节课时安排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一章 地球概况1宇宙中的地球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4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人们对宇宙的研究及认识,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2熟悉地球的基本几何数据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特点4掌握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5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第一章 地球概况1宇宙中的地球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重点)4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难点)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重点)讨论、思考题:地球内部有哪些重要的分界面? 地壳与岩石圈有什么差别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普通地质学吴泰然、何国琦等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普通地质学徐成彦 赵不亿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地球科学概论杨桥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地质学基础宋青春 邱维理 张振青 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 张长俊 管卫一.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年构造地质学徐开礼、朱志澄 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幔枝构造理论与找矿实践牛树银,李红阳,孙爱群等.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另外: 有关天文、地质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资料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授课时间第9周 周五 第3-4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二章 岩石圈1岩石圈的表面形态特征2.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3岩石圈的构造4. 地质作用的概念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讲解,要求学生熟悉岩石圈的表面形态特征;掌握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熟悉岩石圈的构造;掌握地质作用的概念以及地质作用的分类。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第二章 岩石圈第一节 岩石圈的表面形态特征(基本内容)一、 陆地地形二、洋底地形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重点)一、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二、矿物三、岩石第三节 岩石圈的构造(难点)一、现代板块的划分二、板块边界类型第四节 地质作用的概念(基本内容)讨论、思考题、作业: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哪些特点?2、研究地壳元素的丰度有什么意义?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普通地质学吴泰然、何国琦等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普通地质学徐成彦 赵不亿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地球科学概论杨桥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地质学基础宋青春 邱维理 张振青 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 张长俊 管卫一.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年构造地质学徐开礼、朱志澄 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幔枝构造理论与找矿实践牛树银,李红阳,孙爱群等.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另外: 有关天文、地质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资料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授课时间第10周 周一 第5-6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三章 矿物第一节 矿物通论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讲解让同学对矿物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矿物的概念;了解有关晶质体与非晶质体;掌握晶体的性质及矿物主要性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第三章 矿物第一节 矿物通论一、矿物与晶体的概念(重点)二、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化学式(基本内容)三、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重点)讨论、思考题、作业:1、晶质矿物与非晶质矿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如何区别矿物的晶面与解理面?3、矿物的颜色、条痕和光泽之间有什么关系?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普通地质学吴泰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育服务保障承诺书(5篇)
- 公交司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软件开发测试及维护合同书
- 滑县特岗地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枣庄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及维修服务合同书
- 合肥七中考试题型及答案
- 光电器件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软件测试笔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 入伍政治考核笔试题及答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3322-2018 纺织品 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 饮食习惯与健康
-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
- 第二章 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 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协议范本
- 流动资金缺口测算表.xls
- 中国空白地图大全(可直接打印)(共4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