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浅析长恨歌成功之因 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浅析长恨歌成功之因 内容提要: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赢得了海内外读者和文化界的广泛认可。长恨歌是大作家王安忆继承从小城之恋和我爱比尔中形成的一贯风格,将欲望化写作和小资情调推向极致的一部大作。欲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分析长恨歌获得如此高赞誉的原因。 关键词:长恨歌 期待视野 公共期待视野 个人期待视野 文学作品的接受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消费 ,它的价值体现依靠接受主体的 认同。而所谓认同是指在文艺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倾向于选择和接受那些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系统、审美需求模式相一致或相类似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爱同憎异的接受期待视界。小说长恨歌在人们美好的期待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虽然对它的评价世人褒贬不一,但是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期待视野,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有人评价说,长恨歌不仅仅只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上海的历史,人的历史。更有李欧梵等一大批海外学者,大捧王安忆的海派文化和殖民地文化,并称要推荐王2 / 11 安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在 各种强劲的 中,我们感受到了长恨歌的巨大影响力和震撼力。 可是,长恨歌到底是一部怎样的长篇小说?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的定位呢?我想,如果我们站在期待视野的角度,就不难理解这部长篇小说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而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期待视野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种相对准确的界限,这种界限决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他还把期待视野分成个人期待视野和公共期待视野,并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因为,公共期待视野是指在 一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共同期待视野,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并决定着文学接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深度和广度。不管是从公共期待视野的角度,还是从个人期待视野角度,文学作品的内容只要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相类似或者想接近,就更容易为接受主体所认同。 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即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 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3 / 11 地说,就是接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累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而且,这种文艺接受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一种自然的、不自觉就流露出来的意识指向,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的心理趋向。受 式主义陌生化和文学演变论影响深重的姚斯也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 的艺术特性。的确,如果一部作品不以读者为对象,那它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对于巨作长恨歌来说,这种期待视野的理论自然就体现在文本艺术的接受过程当中。从审美的个体看,读者需要依赖和借鉴先前看过的文本,以及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从审美的群体来看,读者的审美趣味往往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主流地位,引导着时代的审美取向。如在社会上风靡一时的池莉热韩寒热等。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审美大众的焦虑和困顿,寄托了重建精神家园,消解商业社会里人的物化感的渴望。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都深受 着审美群体和审美个体的影响。 如此看来,作为王安忆骄傲的长恨歌,在某种程度上,是迎合了公共和个人的期待视野的。以下,笔者就作4 / 11 简要的分析: 公共期待视野 长恨歌的故事开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前后的上海,王安忆由一条弄堂写起,到流言、闺阁、鸽子,然后再到上海的女儿王琦瑶,字字华美,声声婉转,句句细腻。王琦瑶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一位闺女,算不上是校园的才女,却有着家常养眼的好看。因为好友吴佩珍的关系,她一步一步地走向上流社会。 沪上淑媛、三小姐,这些桂冠使她成为家喻户 晓的明星。在程先生、蒋丽莉和王琦瑶的三角恋中,王琦瑶无缘无故地侧身而退,委身于一个政治投机人物李主任,每天做着最孤独的等待。淮海战役后,李主任在一次飞机事故中不幸丧生,王琦瑶成了一名不是寡妇的寡妇。在邬桥镇流连时,邂逅了才华横溢的阿二;返回上海后,又同时纠缠于康明逊和萨沙两个男人之间。在她怀上康明逊的孩子嫁祸于萨沙的计划失败时,程先生又出现了。可在 1960至 1965 年那段艰难的岁月,蒋丽莉病死了,程先生自杀身亡,只有王琦瑶和女儿薇薇苟活着,并和女儿一同享受,一同赶时髦,还争风吃醋。她游戏于长脚和青年克腊之间 。可当她醒悟,拿出一个珍贵的雕花木盒祈求老克腊陪她度过最后的时光时,老克腊逃跑了。而长脚呢,为了谋取她的钱财将她送上了黄泉路。 在王安忆琐细的叙述中,她展开了一幅旧上海殖民5 / 11 地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画面,为所有人物的命运蒙上一层阴影,就像一间没有光亮的屋子,看不见人的面容,看不见人的心灵。从这一层面上可以说,长恨歌是符合了读者的审美需求中的宣泄性和创新性,而赢得了人们的认同。 一、宣泄期待 在长恨歌中,王安忆经常表现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娱乐场所、物质消费场所,如咖啡厅、酒 吧、夜总会等。在这样一种消费场所当中,小说展示出来的是一种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上海风情、女学生、咖啡、爵士乐这些典型的小资情调,在王安忆的笔下,成为包装奢靡的一层优雅 的文化外衣。我们看不到主人公的血泪和痛苦,但我们却会莫名其妙地为之哀伤和愤慨。 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人在面对艺术对象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灌注到对象之中,由此而感到对象的亲切并与之发生同情和共鸣。当我们面对王安忆笔尖下典型的小资情调时,我们就会为之哀伤和激愤。立普斯还认为:这种感觉,实际上是我们转移、 外射给对象的,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对对象所作的一种人格化解释;正因为这种感情是从我们自己身上发出,所以我们才觉得对象特别亲切、特别易于理解。读者不自觉地以书中主人公的欢乐为欢乐,以书中主人公的痛苦为痛苦,与书中主人公同呼6 / 11 吸、共命运,深切地体验和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内涵。 在作品中,没有苦闷焦灼的呼喊,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尽管王安忆所写到的是一出出的悲剧。她不是将自己置于情爱之中书写主观感受,而是站在情爱之外去刻画熟悉的人生世相,凝神地观察、平静地叙述,以女性温柔的气质关注其中,又出之以轻婉 ,细腻的笔致,不为故事中卑微琐屑的人和事失去作品的明快、雅洁、清逸空灵。王琦瑶和康明逊,他似嘴上什么也不说,心理都苦笑着,好像在说着各自的难处,请求对方让步。可是谁能够让上谁呢?人都是只有一生,谁是该为谁垫底的,谁又该做垫底呢?这道出了多少人的无奈。读者对社会的怨气、对人生命运使然的无奈,在文本中得以呈现。至此,读者有一种解脱之感,是浑然的一身轻松。他们都是利益中人,可利益心也是心,有哀有乐的。我们谁又不是如此呢?读者平日的反思,苦苦挣扎一世、周旋一世、精心经营一生,劳神劳力的,得到了释放。 等等,王安忆在作品中以王琦瑶的一生苦命经历,道出了王琦瑶的凄苦,也道出了众多读者许多生活的无奈。恩恩怨怨、儿女情长,不能像时代浪潮中的强者那样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是无奈之中苟存于世,努力地逃离尴尬的境地,尽量摆脱命运的捉弄。 二、创新期待 创新期待作为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中的7 / 11 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为当接受者发现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完全一致的时候,反而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反之,当作品超出或校正了自己的期待视野,接受者反倒兴趣倍增。而只有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发现,创造出使接受 者又出乎意料之感的作品,才能使接受者兴高采烈,所以在感官上,长恨歌突破了常规,以崭新的面目再现旧上海的风貌情调。 在长恨歌中,王安忆找到了一个别致的观察和体验上海的角度 她试图刻画一个风华绝代而又满怀沧桑、多情善感而又寡情善忘的上海魂 王琦瑶。正如罗兰巴特用他的作家话语阐释了上海,她把上海的灵与肉抽象出来,再重新赋予了上海每一块肌体以提炼过的精魂。她把精魂分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片厂,又从这些东西里面提炼出一个完整的魂、上海沧桑的背负者 王琦瑶。王琦瑶的一生是上海生 活史的见证,是上海性格的化身。她周围的一切人物都象征着上海的一点内容:李主任是权力;程先生是上海宁死不屈的一点优雅、绅士、摩登和钟情;康明逊是上海典型的小开精神,中看不中用;薇薇代表了一个崭新的摩登时代,盲目新潮又粗制滥造;张永红则是新一代的王琦瑶,是上海千变万化表象下的一点不变的魂魄,因为她的传承,苍老的上海永远不死;老克腊象征着这个失去历史的时代的病态的自觉,但是回归历史之路却是那8 / 11 么肮脏恐怖;长脚是这个城市虚假繁荣的化身,一旦支撑台面的东西失去,就露出贪欲和杀人的本性来 王安忆在作品 中安排王琦瑶死在长脚的手中。王琦瑶的死,宣告的不只是一个主人公的死亡,更是宣告了一个城市古典的摩登时代的终结,一种文明的终结。虽然在本质上,她是虚伪浮华而卑微低贱的,但是站立出来的毕竟是一个风姿卓越、精致迷人的形象。王安忆以王琦瑶一个人及生活琐事,让读者看到的是整个上海在时代中的变迁。 40 年代的上海,是四处蠢蠢欲动的上海,灯红酒绿、繁华奢靡、浓墨重彩。 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是停止在旧上海阴霾下的上海,也是悄悄向前走的上海。 八十年代的上海,是薇薇时代的上海,是接近新时代的 上海。 作为接受主体的我们,在阅读时不断地对下文进行猜测,猜测下一个句子、下一页书,甚至是文章的结局,以期证实自己预测的可行性和吻合度。在这一点上,王安忆总是非常巧妙地让读者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地接受她的这部作品,并获得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快感。这是何缘故呢?就是因为王安忆在文本中让读者产生适当的距离感,让读者爱文艺作品中超越时空的束缚,获得自由又得到限制,让读者在以现实中的人为中轴而旋转出千变万化的世9 / 11 界。英国心理学家布洛认为,鉴赏的前提是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距离太近了不行,太远 了也不行。距离说强调,在文学欣赏中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摆脱切身的关系。正是王安忆处理好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关系,把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以不一样的方式展现上海风情,才使得读者获得正面的阅读快感,并获得好评。 人的变迁带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变迁。上海在王琦瑶的人生旅途中逐渐地显现出了她应有的颜色。在长恨歌这部作品中,王安忆采取这种创新的角度,在感官上给读者提供了一顿充满声色效应的飨宴,很好的满足了读者的创新期待。 个人期待视野 我们知道,文本与读者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一方面,作为审美客体的文本通过特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引导读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着主动的、积极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心理活动,且影响着读者对于文本的审美鉴赏;再者,读者的年龄、阅历、地位、职业、兴趣爱好的不同,以及什么能力高低的差异,也使人们的期待视野主观多样化。所以,读者在阅读长恨歌时,就会有不同的解读。 10 / 11 一般说来,对于个人而言,文本的接受受到接受主体的接受经验、接 受心境等的影响。接受主体是通过接受经验去发现、评价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并且通过接受经验在接受中能动地创造艺术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经验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阅读长恨歌时,如果我们对上海 40 年代到 80 年代的历史一无所知,那我们在阅读长恨歌时,就会诧异于其中的社会状况,不明白人物的行为举止在作品中所富含的特定的文化意蕴等等。而接受心境又受到接受主体本身自带的情绪、审美客体间接触发的情绪和超个体生成的情绪的影响。在我们阅读长恨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情绪和作品的情绪相对应,我们就很容易接收到 作品蕴含的审美信息,会与作品产生共鸣,为其中的欢乐而笑,为其中的不幸而泣。 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从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对长恨歌的主题定位和评价都会有所不一样。谁解其中滋味,文本的丰富内涵只有靠读者自己去慢慢体味。柏拉图有句名言:在旁人看来本不值得高兴的事,有感情的人们却会大加赞赏。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境去看待,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一个人万念俱灰、情绪极度恶劣的时候,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 因而,在 每个读者的年龄、社会地位、文化积累、11 / 11 兴趣爱好的不同,所持的接受经验和接受心境的不同,王安忆的长恨歌便有了多元性的主题。读者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命运故事,王琦瑶一生屡屡错过爱情,而未得真爱孤苦一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一个女人王琦瑶和四个男人感情纠葛的故事站在不同的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招聘面试要点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采购管理专员求职攻略与模拟题集全解
- 电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热切割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技术专家中级面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美妆行业:谷雨品牌拆解-解数咨询
- 某中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动态
- 停顿和重音课件教学
- 田字演变课件
- 24孝图教学课件
- 电梯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电梯安全检查记录表
- 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制度
- 股份制公司章程样本
- TCTBA 005-2024 TCECA-G 0326-2024 合同能源管理招标规范 轨道交通
-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施指南
-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石灰行业运营动态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年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2025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水产品加工车间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