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工艺学 PPT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化妆品工艺学 PPT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化妆品工艺学 PPT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化妆品工艺学 PPT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化妆品工艺学 PPT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妆品工艺学第一章绪论1. 化妆品的定义:广义是指化妆用的物品,具体来讲主要是指为了清洁和美化人体、增加魅力、改变容貌、保持皮肤及毛发健美而涂擦、散布于人体或用类似方法使用的物品。2. 中国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2008.9.1)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趾甲、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 3.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答:(1)根据皮肤类型,油性皮肤选少油化妆品,干性皮肤选多脂化妆品;(2)注意皮肤防晒,在日光下选择SPF值适宜的防晒霜; (3)注意化妆品的使用方法,搽用前温湿敷皮肤有助于皮肤吸收;(4)防止化妆品过敏,勿随意混用。 4. 化妆品功效 :清洁功效、保护作用、营养作用、美容功效、辅助治疗作用。5. 洁肤类化妆品是用于清洁人体皮肤的化妆品。6. 护肤类(包含保护类和营养类)化妆品是指滋润、保护、营养皮肤的化妆品。7. 美容类化妆品是指涂敷于面部、指甲等部位,达到修饰矫形、赋予色彩、增强魅力等作用的化妆品。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修饰性。这类化妆品中都含有色素成份,对于改善肤色,调整五官轮廓和面部凹凸结构有明显的效果。8. 化妆品的趋势向着科学、天然、安全和有效的方向。第二章 皮肤与毛发科学1. 黑素细胞:一般7-8个基底细胞间有一个黑素细胞。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分布于基底层、毛囊和粘膜。黑素细胞是生成黑色素的细胞。黑色素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线,保护人体。2. 角质层的形成,使下面的活表皮细胞、真皮和皮下组织有了保护层,以抵御外界不利环境。 3. 真皮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层间没有清楚界限。4. 乳头层使表皮与真皮的连接面积增加,便于表皮供养,此层有毛细血管、游离神经末梢等。5. 网状层是真皮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致密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等)构成。6. 因此真皮决定皮肤的弹性和机械张力,可感觉冷、热、触、痛等刺激,具有分泌、排泄等功能。 7. 顶泌汗腺是皮肤中另一种腺体,分泌物为较粘稠的乳状液且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特别的气味。8. 皮脂是几种脂类混合物(最多是三酸甘油脂),有柔润皮肤和杀菌作用 。9. 甲基质一旦受损,指甲不能再生长。10. 黑色素为棕色物质,黑素体是位于黑素细胞胞质中多个长圆的小体,黑素颗粒是黑素体充满黑色素后形成的。11. 黑色素的生成原理-在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经酪氨酸酶氧化成多巴,进而氧化成多巴醌、多巴色质、二羟基吲哚等,最后生成黑色素。 12. 皮肤颜色的形成-黑素体充满黑色素后成为黑素颗粒,黑素颗粒通过黑素细胞突起的末端,输送到邻近的角化细胞(包括基底层及发根和发鞘等)内。13. 不同人种之间肤色的变化是黑素颗粒传递到角化细胞的数目、成熟度和在角化细胞中的分布方式决定的。14.皮肤的类型: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干-油性皮肤。15. 根据皮肤表面分泌出来的汗液和皮脂的混合物实验测定,皮肤的pH值一般为4.56.5。16. 皮肤老化的原因- 年龄、遗传、化学物质、营养、内分泌、精神、日光照射。17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18. 一般认为:UVC不会晒黑,会引起红斑,但太阳光中UVC到达不了地球表面;UVB会引起红斑,经常暴晒会损害DNA;UVA穿透力强,产生很多生物学效应,使皮肤变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可引起皮肤癌,可引起自由基和活性氧化物。19. 皮肤老化的预防-防治各种疾病、保持精神愉快和乐观的情绪、加强劳动保护、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妆品 。20. 毛乳头:毛球下端中央陷入的部分,含有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乳头内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担负着撮取营养成分,调节毛发的生长。紧挨着毛乳头有毛母细胞,从毛乳头的毛细血管中吸取营养成分和氧气,不断分裂而形成毛发。毛乳头内还有黑素细胞在此形成黑色素。21.毛发的生长与寿命-生长期:(46年)退化期:(23周)休止期:(23月)。22. 毛发从外侧到中心分为毛表皮、毛皮质和毛髓质三层。注:软毛有黑色素,但无毛髓质;毳毛无毛髓质和黑色素。23. 在黑素细胞内,赖氨酸在赖氨酸酶作用生成黑色素,黑素体充满黑色素形成黑素颗粒,经黑素细胞突起端转移到新生毛发细胞中,毛发越黑,黑素颗粒越大。24. 毛发损伤的原因-(化学):烫发,染发等(环境):紫外线,干燥,吹风机的热风(物理):粗暴地使用洗发香波。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理论1. 表面活性剂定义-表面活性剂是一张两亲分子,当它在溶液中以很低的浓度溶解分散时,优先地吸附在溶液的表面或它的界面上,使表面或界面张力(或自由能)显著地降低,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溶液中缔合成胶团。2. 表面活性剂原理-表面活性剂分子含有一个亲水基和一个亲油基,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时,亲水基团使分子有进入水的倾向,而亲油的碳氢长链则竭力阻止其在水中溶解而从溶剂内部迁移,有逃逸出水相的倾向,这种疏水基逃离水环境的性质称为疏水作用。3. 这两种倾向平衡的结果是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富集,亲水基伸向水中,疏水基伸向空气。表面活性剂这种从水内部迁至表面,在表面富集的过程叫吸附。4. 表面活性剂作用-第一:在表(界)面上吸附,形成吸附膜;第二:在溶液内部自聚,形成多种类型的分子有序组合体。5. 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类型:(1)离子型: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两性型(2)非离子型 (3)特种表面活性剂6. 临界胶束浓度定义-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超过一定浓度时,会从单个分子缔合成为胶态的聚合物;溶液性质发生变化时的浓度,即为胶束开始形成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称CMC)。7. 表面活性剂浓度与临界胶束形成关系-表面活性剂浓度逐渐升高,表面活性剂毫无间隙地密集于液面上,形成了单分子吸附膜。空气与水处于完全隔离状态,表面吸附达饱和。在溶液内部,增加表面活性剂,先是三三两两以疏水基互相靠拢,形成球形胶束的最初形式。8. 胶束形成的原因-从热力学观点看,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溶于溶剂后,增加了体系的自由能,需要降低体系的自由能使体系稳定。9. 在CMC附近,溶液物理性质变化:10. 常用的CMC测定方法有表面张力法、荧光探针法、电导法、染料增溶法、折射率法和光散射法等。11. HLB值定义- HLB值是表示分子中亲水和亲油的两个相反基团的大小和作用的平衡。HLB值是由分子的化学结构、极性强弱或分子中的水合作用决定的。12. HLB值的意义-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其数值并非表示乳化强弱大小,而只是表示其亲水性能的一个相对数值。HLB值为1-40,其中非离子型乳化剂的HLB值为1-20,一般以油酸的HLB值为1,代表亲油性最强的乳化剂,而油酸钾的HLB值为20,十二烷基硫酸钠的HLB值为40。从亲油性到亲水性的转变中点其HLB值为10,即HLB值小于10的乳化剂是亲油的,大于10则是亲水的。 13. 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所构成的分散体系。14. 乳化剂 -新形成的乳状液体系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为使体系稳定,需要加入降低界面能的第三种物质,这第三种物质叫乳化剂。 15. 乳状液类型 -水包油型(O/W),油分散在水中。如牛奶、雪花膏、豆浆等;油包水型(W/O),水分散在油中,如原油、香脂、人造奶油等。16. 复合乳状液具有与微胶囊和脂质体类似的结构。17. 这种复合乳状液型乳状液可作为活性物的载体,延长活性物和润湿剂的释放时间,克服某些药剂的怪味,还用于酶的固化,并能保护敏感的生物制品,还可使不相容的物质不发生相互反应。18.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稀释法、电导法、染色法、荧光法、滤纸润湿法19. 稀释法-此法是依据稀释剂(水或油)可稀释乳状液外相而无法稀释内相,水包油型乳状液能与水混溶,油包水型乳状液能与油混溶。 电导法-利用水和油的电导率相差很大的原理。一般油类电导性远比水差;电导性与水相近的即水包油型(O/W);电导性与油相近的即油包水型(W/O)。 染色法-将油溶性染料或水溶性染料加入乳液中,如果水溶性染料不扩散溶开,而油溶性染料扩散溶开,可以认为是油包水型(W/O)。 荧光法-在紫外光照射下许多有机物有发生荧光的现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一滴乳化体右鉴别其类型。倘若整个乳化体都发荧光,它就是W/O型,若只有一此点发荧光,则是O/W型。 滤纸润湿法-此法只适用于重油与水形成的乳状液。将乳状液滴于滤纸上,若液体能快速展开,在中心留下一小液滴,则为O/W型;若乳状液液滴不能展开,则为W/O型。20. 相体积-一般水体积小于26%,只能形成油包水型(W/O);水体积大于74%,只能形成水包油型(O/W);水体积在两者之间,油包水型(W/O)或水包油型(O/W)均有可能。21. 选择乳化剂的常用方法: HLB法、PIT法、EIP法。22. HLB法:在乳状液中,不同的油相需要不同HLB值的乳化剂,因而乳化体系所需的HLB值与乳化剂的HLB值应尽可能一致。HLB值在3-6范围内的亲油性较强的表面活性剂适宜作W/O型的乳化剂,而HLB值在8-18范围内的表面活性剂适宜作O/W型的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一般为1-10%。(该法没有考虑温度、油相杂质等影响。)22. PIT法是相转变温度(Phase Inversion Temperature)法。因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温时是亲水的,形成O/W型乳状液;高温时是亲油的,形成W/O型乳状液。因此O/W型乳状液应在低于PIT温度2-4下配制。 23. 乳化效率:对某一乳化体,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油相的量与所需乳化剂最少的量之比称为该乳化剂的效率。 24. Griff 法寻求最佳乳化剂 : 对一指定的油-水体系,取一对已知其HLB值的乳化剂(一个亲水性,另一亲油性),将二者按不同比例混合,用复合乳化剂制备一系列乳状液,找出乳化效率最好的复合乳化剂,其HLB值便是该油-水体系所需的HLB值。可将此结果用图形表示,可得一条钟形曲线,从曲线可求得乳化效率最高时的HLB值。 25. 乳化体的稳定性 -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测定乳化体稳定性: 体系(力学)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26. 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界面张力、复合膜强度、界面电荷的作用、液珠大小及其分布、相体积比、乳状液的粘度、温度的影响、粉末乳化剂的稳定作用。27. 界面张力:乳状液制造时要对体系做功,使体系高度分散具有大的水-油界面积,增加的能量贮存在水-油界面;而液珠的聚结,体系中界面减小的过程是自发的,因此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最终可能发生破乳、分成等。28. 复合膜强度:乳化剂在水-油界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界面膜,保护分散相液珠,使液珠在碰撞中不易聚结,如出现聚结就会发生破乳等。29. 界面电荷的作用:由于电离、吸附或液滴与介质间摩擦是大部分乳状液液珠带有电荷。液珠表面电荷相排斥使乳状液稳定,电荷越大使界面膜分子排列越密。如果电荷被破坏,最终可能发生破乳、分成等。30. 乳状液粘度大,使分散相液珠不易聚结。31. 温度变化影响界面膜和界面张力。32. 乳化体系中由于上下层存在内相浓度差的现象,称之为乳化体的分层。分层现象并不是乳状液真正地破坏,而是分成了两个浓度的乳状液。33. 使乳状液转相的主要因素有:(1)相体积;(2)改变乳化剂 ;(3)加入电解质的影响;(4)温度的影响。 34. 破乳是乳化体系的完全破坏。分层、变型和破乳可同时发生。破乳其基本过程是液滴的聚结和粗化过程。35. 破乳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原则是破坏吸附在界面上的乳化剂,使其失去乳化能力。通常加入能与乳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破乳剂试剂,以达消除乳化剂的作用目的。物理方法-通常采用加热、离心、过滤等方法以达到破乳目的。 加入电解质到乳状液中,是实现破乳常用的一种方法。 36. 乳化设备与混合方式- (1)乳化搅拌机;(2)胶体磨;(3)均质器;(4)超声波乳化器。37. 增溶作用是指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并形成透明胶体溶液的作用。38. 增溶作用的方式-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的增溶(在胶束内部,被增容的物质完全处于非极性环境中);在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增溶(分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类似的极性有机化合物栅栏之间甚至拉入内部);在胶束表面的吸附增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小分子极性有机化合物在胶束表面增容);聚氧乙烯基间的增溶(以聚氧乙烯基为亲水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裹在胶束外层的长链中)。39. 微乳液是在互不相溶的油和水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后形成的均一溶液。40. 微乳液配制是按合适的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均匀,便可以自发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41. 乳状液、微乳液和胶束溶液的性质比较42. 润湿是固体表面的一种流体(气体或液体)被另一种液体所取代的过程。43. 润湿角-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做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即润湿角。44. 90不润湿;90润湿;=0铺展。接触角越小,润湿和渗透作用越好。45. 铺展= 0;浸润090;粘附90180。46. 分散是固体粉末均匀分散在液体中的现象。47.表面活性剂在分散过程中的作用-粉末的润湿、粒子团的分散或碎裂、阻止重聚。48. 人们通常所说的泡沫多指液体泡沫。49. 泡沫(指液体泡沫)是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气体成为许多气泡被连续相的液体分割开来。50. 表面吸附膜的强度越大,则表面粘度越大,泡沫寿命越长。 51. 液体粘度越大,液膜中的液体越不易排出,液膜厚度变薄速度越慢泡沫寿命越长。 52. 表面张力的修复作用-表面活性剂吸附于气泡液膜的表面,有反抗表面扩张或收缩的能力。53. 气体通过液膜的扩散-由于毛细管压力的存在,小气泡中气体的压力比大气泡高。气体自高压的小气泡中透过液膜扩散到大气泡中,造成小气泡变小或消失,大气泡变大或破坏。 54. 表面电荷的影响-气泡液膜的表面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以防止液膜变薄。55. 物理方法消泡:(1)利用压力的变化;(2)小孔喷出法;(3)交替加热和冷却;(4)过滤;(5)超声波处理等。56. 化学方法消泡:(1)抑泡、(2)破泡57. 消泡机理:(1)消泡剂入侵与泡沫液层接触;(2)消泡剂在气泡液层分散;(3)消泡剂使气泡液层变薄,最终在该点破坏气泡。58. 总之,无论是消泡剂或是抑泡剂,都是易于在溶液表面铺展的液体。当消泡剂吸附、铺展于液膜上时,液膜的局部表面张力便降低,同时带走液膜下层邻近液体,导致液膜变薄,泡沫破裂。注:好的消泡剂不一定是好的抑泡剂,好的抑泡剂也不一定是好的消泡剂。59. 污垢的去除-一般污垢可以分为液体污垢和固体污垢。 液体污垢包括动、植物油及矿物油。 固体污垢主要有尘土、泥、灰铁锈及炭黑等。60液体污垢的去除 润湿“卷缩” 固体污垢的去除 渗透“卷缩” 61.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具有两个基本作用:(1)降低污垢与物体表面的结合力,具有促使污垢脱离物体表面的能力;(2)具有防止污垢再沉积的功能。62. 最常用的LAS是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第四章 化妆品的流变特性1. 凡不遵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统称为非牛顿型流体。非牛顿型流体又可分为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或涨塑)性流体、宾汉流体等。 2. 假塑性流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3. 胀(或涨塑)性流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加。4. 体系的触变性与质点的性状有关,针状或片状的质点比球形质点易于表现出触变性。5. 黏弹性流体是指流体具有液体的黏性和固体的弹性,并且能在形变后呈现弹力恢复。6. 黏弹性流体特性:(1)记忆效应(2)膨胀效应(3)爬杆效应(4)湍流抑制效应7. 感观评价:取样、涂抹、用后感觉8. 根据产品性质一功能,用手指尖把产品分散在皮肤上,以每秒两圈的速度轻轻地作圆周运动,再摩擦皮肤一段时间,然后评价其效果,主要包括分散性和吸收性。9. 吸收性:产品被皮肤吸收的速度,可根据皮肤感觉变化、产品在皮肤上的残留量(触感到的和可见的)和皮肤表面的变化进行评价。10.用后感官评价指产品涂抹于皮肤上后,利用指尖评估皮肤表面的触感变化和皮肤外表观察。包括皮肤上产品残留物的类型和密集度、皮肤感觉的描述等。11.皮肤感觉-干(崩紧)、润湿(柔软)、油性(油腻);这些主要与产品油分性质和组成、含粉末颗粒度等有关。 12.液体和乳液制品主要生产设备:常见的乳化设备有:搅拌釜、胶体磨、均质器、真空搅拌乳化机、超声波乳化设备等13.搅拌釜-又称乳化搅拌锅。是一类以搅拌粘度低的流体为主、适用于液-液混合及固-液悬浮液的混合机械装置,即在搅拌锅内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强制液体运动来实现均匀混合。在化妆品生产中如生产洗发香波、护发素、化妆水、香水等大都采用这种装置。 14. 胶体磨是一种剪切力很大的混合乳化设备。它主要是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由于高速运转所产生的剪切力而起到研磨、剪切、分散作用。 15. 真空均质乳化机具有三大优点:(1)减少乳剂的空气泡含量至最低程度,增加乳化的表面光洁度;(2)能减少和避免与空气接触,使其免受细菌污染;(3)由于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搅拌,因此减少了氧化过程。 16. 化妆品生产设备的特点(1)简单中小型的精加工设备,对设备的材质及卫生条件要求高,多为不锈钢、陶瓷等材料 (2)具有多功能性 (3)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第六章 化妆品原料1. 从工业应用角度化妆品原料包括 基质原料、辅助原料。2. 基质原料在该化妆品中起主要功能的物质,可以分为:油脂、蜡类(油性原料)、粉质原料、溶剂类原料、胶质原料。3. 辅助原料: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颜料和色素、抗氧化剂、防腐剂、防晒剂、保湿剂、药物添加剂。4. 化妆品原料要求:安全性、稳定性、广泛性、特殊性。5. 油脂是不溶于水的疏水性物质,有形成润滑薄膜的能力(俗称“油性”),主要是脂肪酸甘油酯即三甘油酯所组成。6. 蜡是一类具有不同程度的光泽、润滑和塑性的疏水性物质的总称。其熔点在3595之间。7. 蜡根据来源分为:(1)源于动植物的天然蜡;(2)源于矿物性天然蜡;(3)化学方法改性的天然蜡、化学方法合成蜡等。 8. 油脂类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薄膜,赋予皮肤柔软、润滑和光泽性,同时防止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通过其油溶性溶剂作用而使皮肤表面清洁。9. 酸值:中和 1 g有机物所需的氢氧化钠的毫克数称为该物质的酸值。10. 碘值又名碘价,含双键的脂肪酸都可和碘发生加成作用,测出一定量的油脂所吸收的碘量后,就可确定这个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11.皂化值指中和、皂化每1 g样品中含有的游离醛类和酯类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12. 橄榄油有植物油的皇后之称,用于化妆品中,具在优良的润肤养肤作用,还有一定的防晒作用。13. 橄榄油作为过脂剂和润滑剂,用于润肤霜、抗、健肤油、按摩油、发油和护发素中,是制造按摩油、发油、防晒油及整发、口红和W/O型香脂的重要原料。14. 蓖麻油主要用于口红、发膏、发蜡条、透明香皂、含酒精发油、烫发水和指甲油的增塑剂以及指甲去光剂等。 15. 椰子油对头发和皮肤略有刺激性,所以,无法直接应用于油膏或面霜等化妆品,但它是化妆品工业中很重要的间接原料。16. 茶籽油取自东方植物茶树的各子,茶籽含油质量分数为5860%,我国是主要产地。它具有润滑、杀菌和止痒的作用。17. 小麦胚芽约占麦粒质量的 2 。小麦胚芽油取自小麦胚芽,胚芽含油约为8-14%(平均 10)。小麦胚芽中生育酚的含量非常高,冷榨小麦胚芽油还含有少量其它天然抗氧化剂如阿魏酸。18. 霍霍巴油冷或热的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可用于各类护发、护肤、沐浴、防晒和医用制品,它还能治疗刀伤、止痒和促进头发生长。 19. 将巴西棕榈蜡添加到其它蜡类中,能提高蜡质的熔点,增加其硬度、韧性和光泽,有降低粘性、塑性和结晶的倾向。20. 水貂是一种珍贵的皮毛动物,从水貂背部的皮上脂肪中采取的脂肪粗油,经加工精制后得到的是精制貂油。由于它含有多种营养成份,而且其理化性质与人体脂肪极为相似,渗透性能良好,易于被皮肤吸收。用于配制营养性化妆品和皮肤病制剂。21. 羊毛脂亦称羊毛蜡,它不含任何三甘酯,是从羊毛中提取的一种脂肪物,它是羊的皮脂腺分泌的,附着于羊毛上的呈淡黄或黄褐色粘稠性分泌物,它能使羊毛润滑,有抗日光、风和雨的作用。22. 羊毛脂是哺乳动物的皮脂,其组成与人的皮脂十分接近,对人的皮肤有很好的柔软、渗透性和润滑作用,具有防止脱脂、防止皮肤皲裂、柔软皮肤的功效,易于被皮肤和毛发吸收。羊毛脂是优良的润肤剂,它与非极性的烃类如白矿油和凡士林不同,烃类润肤剂无固定的乳化能力,几乎不被角质层吸收,仅靠吸留作用润肤。羊毛脂易被皮肤吸收,不仅通过阻滞外表皮水分传递的损失起到润湿作用,而且,同时使这些水乳化,因此使其作为保湿剂或缓冲剂。主要用于各类膏霜、药用油膏、防晒制品和护发制品,也用于唇膏类美容化妆品和香皂等。23. 蜂蜡用于各种护肤膏霜乳液、口红、眼影等,是制造乳液类化妆品的良好乳化剂。 24. 矿物油脂、蜡是指从天然矿物(主要是石油)经加工精制得到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按其结构可分为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三大类),它们的沸点高,多在300以上,化妆品用者其碳数一般在15以上的直链饱和烃类。来源丰富、较易制得、不易腐败、性质稳定。用作化妆品原料的有液体石蜡、固体石蜡、微晶石蜡、地蜡、凡士林等。在化妆品中应用广泛,是发油、发蜡、发乳及膏霜和乳液制品的重要原料。 25. 凡士林又称矿物油,是无味无臭的均匀膏状物。主要成分是C16-C32的高碳烷烃和高碳烯烃的混合物。凡士林具有化学惰性好、粘附性好、价格低廉、亲油性和精度好等特点。应用在乳液制品、膏霜、唇膏、发蜡及各种软膏。 26. 羊毛脂衍生物,通常使用的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性后的羊毛脂衍生物(如羊毛脂油、羊毛脂醇、乙酰化羊毛醇、乙酰化羊毛脂、乙氧基化羊毛脂、乙氧基化羊毛醇、丙氧基化羊毛酯、氢化羊毛脂、羊毛脂酸异丙酯等)。27. 近年发现,橄榄油不皂化物含丰富的角鲨烯,经它为原料生产角鲨烷。其渗透性、润滑性和透气性较其它油脂好,可大多数化妆品原料匹配。用作高级化妆品的油性原料,如各类膏霜、乳液、眼影膏和护发素。28. 聚氧硅烷:润滑性能好、抗紫外线辐射的性能好、抗静电性能好、透气性好、稳定性高、安全性高。29.化妆品用脂肪酸和脂肪醇,多来自动、植物油脂、蜡水解所得产物,从动、植物油脂中可取得多种碳数C12-C18等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及脂肪醇。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物理性质略似油脂、蜡,为非油状液体或蜡状固体。在化妆品中是一类重要原料。 30. 目前化妆品中所使用的脂肪酸(RCOOH)主要是C12以上的脂肪酸,如月桂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肉豆蔻酸等,R中碳数由11至29之间,且为奇数。用量最大的是硬脂酸。31. 硬脂酸是由硬化的牛脂或羊脂水解后经冷冻、结晶、压滤等工艺精制而成。32. 油酸含量愈低,故可分为单压、二压、三压硬脂酸。 硬脂酸是护肤膏霜、乳液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油基原料,如雪花膏、冷霜、发蜡、染发霜、胭脂膏等。同时是合成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 33. 月桂酸(又名十二烷酸)C11H23COOH 主要取自椰子油及棕榈油,直接应用于化妆品中较少,多是用它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妆品的乳化剂、分散剂,可以说它是化妆品的一种重要间接原料。 34. 油酸(Oleic Bcid)C17H33COOH,结构为CH3(CH2)7CH=CH(CH2)7COOH. 油酸对头发、皮肤有柔软性、浸透性,并稍有杀菌作用,是制造各种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其铵盐最适于作含有电解质的乳化剂,所以油酸可直接或间接用于化妆品的乳化制品中。 35. 山嵛酸, 它是用于化妆品的最高熔点的脂肪酸。36. 为低碳醇、高碳醇和多元醇三大类。化妆品常用有:低碳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和戊醇;高碳醇:十六醇、十八醇;多元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等,70%山梨醇是制造透明牙膏的主要原料之一。 37. 在化妆品中是制霜、乳液制品的基本原料,可代替十六醇使用。与十六醇配合使用,可调节制品的的稠度和软化点。化妆品一般使用天然十八醇、十六醇或混合醇较多。38. 丙三醇(又名甘油, Glycerin)甘油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在牙膏或化妆品中,主要是利用其吸湿性,以保持皮肤的水份,用作保湿剂;同时也使膏体软硬适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使膏体不发生剧烈干缩,此外,还可使膏体具有一定的防冻作用。39.在化妆品制品中,这类原料还可有挥发、润滑、润湿、增塑、保香、防冻、收敛等作用。 40. 水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化妆品所用水,要求水质纯净、无色、无味,且不含钙、镁等金属离子,无杂质。41. 现在化妆品所用水多为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现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使硬水软化,而得到的水。42. 胶质类原料主要是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聚合物又称水溶性高分子或水溶性树脂,它们是一类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而成溶液或凝胶状的分散液,这类的溶液或分散液一般是粘性液体,统称粘液质。43. 水溶性聚合物的亲水性,来自其结构中的羧基、羟基、酰胺基、胺基、醚基等亲水性基团。这些基团不但使高分子具有亲水性,而且使它们具有许多重要的特性和功能,如增溶、加溶、分散、润滑、缔合和絮凝等功能。44. 大多数淀粉是由两种多糖型的混合物组成,主要是直链淀粉和高度分支的支链淀粉。在某些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是决定其性质的主要因素。主要用于香粉类化妆品作为粉剂的一部分,在牙膏及胭脂内可作胶合剂。 45. 黄蓍树胶粉用途:在化妆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牙膏配方中,作为增稠剂、粘结剂和助乳化剂,调节牙膏的粘度、流变性和室温下的水合作用,这对牙膏的稳定性有较大的作用。 46. 海藻酸盐制成胶体有保持水分作用、胶凝作用、乳化作用和稳定作用,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在化妆品工业中,海藻酸钠在发类制品被用作增稠剂和稳泡剂、护肤乳液的乳化稳定剂、牙膏的粘剂,嗜喱制品的胶凝剂和面膜的面膜剂。47. 羧甲基纤维素钠简称CMC,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多羧甲基醚的钠盐,为纤维素中的-OH部分与一氯醋酸钠作用而得。为白色无臭、无味的粉末或颗粒,易分散于热水及冷水中形成胶凝状。48. 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化妆品中,可作为胶合剂、增稠剂、乳化稳定剂、分散剂等,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我国的牙膏生产中所使用的胶合剂主要是CMC。 49.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头发上能形成可润湿的、透明的薄膜,且带有光泽,润滑性好。50. 粉末原料是构成香粉、粉饼、胭脂、唇膏、爽身粉、眼影等各种粉类化妆品的基质原料。其目的是赋予皮肤色彩,遮盖色斑,吸收油脂和汗液。化妆品常用的粉末原料有:滑石粉、高岭土、膨润土、钛白粉、锌白粉、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碳醇钙、碳酸镁、磷酸氢钙等。 51.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粉体的总表面积。 比表面积的大小是衡量粉体粒子大小的尺度,比表面积越大,粒子的颗粒越小。52. 粉体的充填性,可用三种物理量来表示:表观密度、比体积、空隙率。53. 表观密度(体积密度):粉体的质量和体积算出来的密度。54. 比体积:单位质量的粉体填充时占有的体积。55.粉体的流动性:粉体中有很松散流动的粉末,也有潮湿后不易流动的粉末。56. 粉体流动性的不同是由于粒子的吸附凝聚性不同而造成的。吸附凝聚性是由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力、静电力和粒子上附着的水的表面张力所形成的毛细管力等所决定的。评价流动性,以测定休止角、摩擦因数和流出速度等作衡量。 57. 润湿性:接触角是固体被液体润湿的尺度。通常从粉体压缩成型后的表面来测定,它是粉体和液体相混合时的重要指标。 58. 滑石粉性质柔软而有滑腻感,几乎不溶于水、酸、碱液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延展性为粉料中最佳者,但吸油性和附着性稍差。以色白、有光泽而润滑者为上品。滑石粉是粉类化妆品的主要原料,如香粉、爽身粉、粉饼、胭脂等。 59. 沉淀碳酸钙-用于制造香粉、粉饼、胭脂、爽身粉等。一般与滑石粉配伍使用,能去除滑石粉的闪光。由于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在制造粉类化妆品时通常用作香精的混合剂,还主要用于牙膏作摩擦剂,属牙膏的硬性磨料。高岭土具有抑制皮脂及吸收汗液的性质,对皮肤略有粘附作用。以色泽白、质地细致者为上品。高岭土用于制造香粉、粉饼、胭脂、湿粉和面膜。与滑石粉配合使用时,可消除滑石粉的闪光性。 60. 钛白粉是无臭无味白色微细粉末,不溶于水、稀酸和脂肪酸,溶于热的浓硫酸和碱中,化学性质稳定。61在白色颜料中,钛白粉的着色力和遮盖力是最强的,其着色力是锌白粉的4倍,遮盖力是锌白粉的2-3倍。由于钛白粉遮盖力强,并且对紫外线有较强的折射作用。62. 锌白粉也具有较强的遮盖力和附着力,且对皮肤具有收敛性和杀菌作用,在化妆品中亦用于香粉类制品。63. 着色剂又称颜料和色素,是指那些具有浓烈色泽的物质,当和其它物质接触时,能使其它物质着色。色素可以赋予化妆品美丽的颜色,改善化妆品的色泽,从而提高化妆品的质量。为了强调化妆效果,色素在美容化妆品中更为重要,在美容化妆品中要注意色素的感觉问题。 64. 颜料和色素分类 :有机合成颜料和色素、无机颜料、动植物天然色素、珠光颜料。65. 遮盖力:色膜的不透明度。通常将颜料月色素分散体涂布于印有标准黑白图案的底板上,观察黑色对一定厚度涂膜的透射性以测定之。66. 坚牢度:色泽对光、酸、碱或其它化学药品的稳定性。 67. 染料(依据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染料)。68. 颜料与染料的区别:颜料与染料的区别在于染料能溶于所用的介质中,颜料在使用时是呈悬浮状态使物质着色,故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重其料子的大小、细度和结晶形态等物理特性及使用方法。69. 香气和香味是香料的特征属性。70. 添加到化妆品中香精用量的百分数,称为该化妆品的赋香率。 71. 维生素A可通过皮肤吸收,有助于保持皮肤柔软和丰满,改进皮肤作为水的阻隔层的功能。 72. 维生素A的应用:维生素A主要应用于膏霜和乳液类的化妆品中。它有较明显的抗角朊化的效果,并能延缓皮肤老化,对表皮细胞的分裂和发育有调节作用,对粉刺进行局部治疗十分有效,它还可以防止皮肤粗糙皲裂、冻疮、日晒、雪光晒黑、头屑和糜烂等。73. 在化妆品和疗效化妆品中应用的只有维生素B6和原维生素B5(泛醇)。为了制取脂溶性的维生素B,使维生素B2上的四个羟基用脂肪酸酯化,制得维生素B2四丁酸酯,再配制成膏体,它有防治皮肤粗糙、斑症、粉刺和头屑的作用。 74. 泛醇已较广泛的用于各类化妆品中。泛醇主要用作护发产品的营养调理剂。75. 维生素C可以抑制皮肤上异常色素沉着,以及酪氨酸-酪氨酸酶的反应而起到抗酶化作用。此外,还具有使酪氨酸生成中间体多巴色素还原的作用,阻止了黑色素的产生。维生素C可防护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减少UVB诱发的红斑,对防止UVA对皮肤的伤害也有作用。 76. 维生素E也称生育酚,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E有八种,主要结构式有4种。其中a-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77. 在动物组织中的胶原蛋白是水不溶性物质,但有很强的水结合能力。通过用酸、碱或酶进行水解处理能得到可溶性胶原水解液。78. 胶原蛋白水解液可用于各类化妆品中,其主要生理活性表现为:保湿性、亲合性。79. SOD是一种生物抗氧化酶,它能有效地消除人体内生成过多的致衰老因子超氧自由基,有调节体内的氧化代谢和抗衰老功能,因此也将其称为“抗衰老酶”。80. 两种洁肤机理 :表面活性剂型(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污垢);溶剂型(通过其中油溶(&水溶)成分溶解掉皮肤上油溶(&水溶)的污垢)。81. 洁肤品的非常重要的三个指标-稠度、稳定性、泡沫82. 沐浴露目的和功效:a.清洁皮肤b.保湿护肤c.预防/缓解/治疗皮肤疾d.放松神经,缓解疲劳e.往香熏/活血/瘦身/药疗等新功能化发展83. 沐浴露的所用原料类别:表面活性剂(包含主和辅表面活性剂)、赋脂剂(润肤剂)、保湿剂、调理剂、增粘(稠)剂、活性物质(功能添加剂)、pH调节剂、螯合剂、珠光剂、杀菌防腐剂、抗氧剂、香精、色素等。84. 护肤机理:保持水分、补充油分、调理皮肤。85. 面膜对皮肤有吸附作用,使皮肤的分泌旺盛,在去掉面膜时,可使皮肤的分泌物、皮屑、污垢随面膜一起除掉。86. 面膜形成与干燥,产生的张力使皮肤的紧张度增加,致使松驰的皮肤绷紧,这有助于消除和减少面部的皱纹。 87. 可以说护肤化妆品是能以极大幅度的比例补充水分和脂质的肤用化妆品。 88. 雪花膏为O/W型乳化体,其中绝大部分是水,油相一般占1030,涂于皮肤上后,可在皮肤表面生成一层薄膜,能抑制表皮水分的过量蒸发,减少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影响。89. 传统方法,由硬脂酸和碱进行反应生成硬脂酸皂作为乳化剂,将水与未皂化的硬脂酸乳化而制得的膏体。90. 为了提高雪花膏的质量,在配方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完成乳化,这可减少碱的用量,它只需中和硬脂酸的5-10%即可,从而可降低雪花膏的碱性,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改善了膏体的观感,增进了膏体的稳定性。91. 近年来雪花膏中完全不使用碱,全部利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进行非反应式乳化,这样配制的雪花膏质地细腻、稳定性好,不受电解质影响,也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雪花膏的pH值呈中性至微酸性,接近于正常皮肤的酸值,还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产品适用于婴幼儿及皮肤过敏者。92. 润肤乳液又叫润肤奶或润肤蜜,是一种乳液状(emulsion)化妆品,与膏霜(cream)不同的是,膏霜是半固体的乳状液,而乳液是流体的乳状液,故可称乳液是流体膏霜。93. 养肤化妆品多以其剂型和添加的营养活性物质的名称而命名。94. 雪花膏的配制生产工艺过程- 原料加热;混合乳化;冷却包装。第八章 祛斑美白化妆品1. 祛斑美白从这着手:外部(紫外线防护)内部:(抑制黑色素生成:提高细胞更新能力、降低色素沉积、促进表皮脱落、其它:免疫力)2. 黑色素形成途径:酪氨酸 多巴 黑色素3. 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机理(1)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途径 直接控制、抑制黑色素生成所需的各种酶的生成和活性等;干扰或破坏黑色素生成的中间体;选择性破坏黑素细胞,抑制黑素颗粒的形成以及改变其结构等;(2)黑色素的还原、光氧化的防止;(3)促进黑色素的代谢;(4)防止紫外线的进入。第九章 防晒化妆品1. 紫外线辐射的特征:UVC不会晒黑,但会引起红斑;UVB会引起红斑,经常暴晒会损害DNA;UVA穿透力强,产生很多生物学效应,使皮肤变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可引起皮肤癌,可引起自由基和活性氧化物。2. 紫外线屏蔽剂-当日光照射到含有这类物质,它使紫外线散射,从而阻止紫外线的射入。这类物质包括:白色无机粉末钛白粉、滑石粉、陶土粉、氧化锌。粉状物质的折射率愈高,散射能力愈强;粉体颗粒愈细,散射能力愈强。如现在常用的超微钛白粉,氧化锌粉具有极强的散射力,是优良的紫外线屏蔽剂。 3.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对紫外线具有吸收作用的物质。可分为化学合成紫外线吸收剂和天然紫外线吸收剂。合成紫外线吸收剂大都是具有共轭体系的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对氨基苯甲酸(PABA)及其酯类(2)水杨酸酯类(3)对甲氧基肉桂酸酯类(4)二苯甲酮类(5)甲烷衍生物4. 防晒系数:SPF值=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SPF值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第十章 抗衰老化妆品1. 内在或本征老化:表皮萎缩、真皮萎缩以及真皮与表皮界面的扁平化。2.光致老化:不适合的日晒等造成皮肤角质化、雀斑、皱纹和弹性组织变性等。3. 衰老机理:基因程控学说、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必需微量元素的缺失、酶类活性变化学说、激素学说、劳损和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