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路桥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路桥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路桥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路桥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路桥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选择了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这是在毕业之前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最后一次检查。 我所选择的设计路段是从K0+000至K2+274.5段,全长2274.5米,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为10m。此次毕业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1、路线设计:在已知平面图的情况下,进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线路顺畅、填挖 平衡、经济合理。2、 路基设计:包括各个桩号的填挖计算、填挖较大地段的稳定分析、整个线路的土石调运借配等。3、 路面设计:路基在不同干湿状态下,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的比选,要求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并满足各设计规范要求。4、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高填挖地段的防护工程以及路基加固工程:这一部分相当重要,对于路基排水,采用了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对于路面排水,除了对路面进行了路拱设计,还进行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对于特殊路段的防护和加固主要采用了骨架内植草和挡土墙。5、 桥涵设计:包括桥梁和涵洞的形式、尺寸的设计。目 录1路线设计1 1.1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 1.2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1 1.3平面设计方法2 1.4平曲线设计2 1.5纵断面设计4 1.6横断面设计52路基路面设计7 2.1一般路基设计72.2软基处理8 2.3路基防护9 2.4支挡结构设计9 2.5路面结构设计10 2.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1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14 3.1路基排水设计14 3.2路面排水设计144涵洞基本构造14 4.1圆管涵14 4.2盖板涵15 5设计计算表6参考文献7结束语 4 1 路线设计1.1 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 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2)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率下述条件确定:汽车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不感到困难一般按6 s的通过时间来设置最小平曲线长度,当设计车速为60km/h时,平曲线一般值取200m,最小值取125m。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 当路线转角7时称为小偏角。设计计算时,当转角等于7时,平曲线按6 s行程考虑;当转角小于7时,曲线长度与成反比增加;当转角小于2时,按2计。1.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平面线形的几何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这三种基本线形要素可以组合得到很多种平面线形的形式。就公路平面线形设计而言,主要有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C型和复合型六种。1.3 平面设计方法(1)平面设计的重点 公路平面设计的重点是选线和定线,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路线距离短,挖方量少,土石方平衡时公路平面的主要内容。(2)平面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 选线与定线 校核与审核1.4 平曲线设计本路段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规 范 值序号指 标 名 称规 范 值1公路等级两车道二级公路8停车视距(m)752路基宽度(m)109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03设计行车速度(km/h)601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04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2511最短坡长(m)1505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1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6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m)1500其他1/1007最大纵坡()61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 根据本段路线所处路段,综合全路段的路线走向及线形要求,本路段共有五个交点,平曲线线形见图1-1。图1-1平曲线线形图 平曲线要素计算取JD1作为算例,具体计算如下:图 1-2 圆曲线几何要素JD1处:取圆曲线半径R=255m,缓和曲线长度确定如下:因此曲线的几何要素为:偏角492400,半径R255m,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校正数主点桩号计算如下:JD1桩号为K0+563.2, 直缓点桩号:ZH=JD1-170.54=K0+392.66缓圆点桩号:HY=ZH+105=K0+497.66曲中点桩号:QZ=ZH+324.859/2=K0+555.089圆缓点桩号:YH=HZ-105=K0+612.519缓直点桩号:HZ=ZH+324.859=K0+717.519以此方法计算 、,具体结果见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逐桩坐标计算图1-3 中桩坐标计算示意图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设交点坐标为JD(XJ,YJ)交点相邻直线的方位角分别为A1和A2。ZH点坐标: XZH=XJ+Tcos(A1+180) (1-1)YZH=YJ+Tsin(A1+180) (1-2)HZ点坐标: XHZ=XJ+TcosA2 (1-3) YHZ=YJ+TsinA2 (1-4)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L,ZH,HZ表示曲线起终点里程,则直线上任意点坐标(L=ZH)X= XJ+(T+ZH-L)cos(A1+180) (1-5)Y= YJ+(T+ZH-L)sin(A1+180 ) (1-6)后直线上任意点坐标(LZH)X= XJ+(T+L-ZH)cosA2 (1-7)Y=YJ+(T+L-ZH)sinA2 (1-8)1.5 纵断面设计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开然后展开即为道路纵断面,它反映了道路中线地面高低起伏的情况及设计路线的纵向坡度情况,从而可以看出纵向土石方工程的挖填情况。把道路的纵断面图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完整的表达出道路的空间位置。 1.5.1 竖曲线设计竖曲线是设在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起缓和作用的一段曲线。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在使用范围二者几乎没有差别。竖曲线诸要素的计算:以变坡点1为例计算如下:K0+370,高程为474m,i1=-4.973%,i2=2.432%,= i2-i1=2.432%-(-4.973%)=7.405%,为凹形。取竖曲线半径R=1800m。曲线长=18007.405%=133.29m切线长=66.645m外距=1.234m(2)计算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K0+370-T=K0+303.351竖曲线起点高程=474+T7.405%=478.935m变坡点2、3按照同样方法计算,具体结果见纵坡、竖曲线表。1.6 横断面设计公路的横断面,是指公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隔离栅、环境保护等设施。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通畅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应能满足交通、环境、城市面貌等要求,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以下一些要求:(1)设计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具体要求。(2)设计时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尽可能与之相配合,不得任意减、并农田排灌沟渠。(3)路基穿过耕种地区,为了节约用地,如当地石料方便,可修建石砌边坡。(4)沿河线的横断面设计,应注意路基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 路基宽度的确定路基宽度是指公路路幅顶面的宽度,即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到与路肩宽度之和。根据规范,二级公路采用单幅路形式,行车道宽23.5m,硬路肩宽度:20.75m,土路肩宽度:20.75m。路基宽:7+1.5+1.5=10m,路拱坡度2%。布置如下图4-1所示:图4-1 路基设计简图 路堤和路堑边坡坡度的确定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路堤边坡坡度取为1:1.51:1.75;路堑边坡取为1:0.51:0.75。 超高与加宽1)路线平曲线半径小于1500m时均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在缓和曲线内完成。超高横坡的过渡方式采用:绕内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当达到与内侧车道同样的单向横坡度后,整个断面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此时超高缓和段长度L按下式计算:式中: B路面宽度,m; 超高横坡,%;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车行道外侧边缘之间相对升降的比率,车速60km/h时,取1/125。超高具体渐变过程见路线纵断面图超高栏。2)为保证汽车在转变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需要相应加宽。本路段最小圆曲线半径为255m,所以不需要设置加宽。2 路基路面设计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1 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的类型和构造(1)路堤路基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填筑,这种路基形式称为路堤。按填土高度的不同,划分为高路堤、矮路堤和一般路堤。路基边坡坡度取1:1.5和1:1.75,在路基的两侧设置边沟。高路堤的填方数量大,占地多,为使路基稳定和横断面济济合理,可以在适当位置设置挡土墙。为防止水流侵蚀和坡面冲刷,高路堤的边坡采取适当的坡面防护和加固措施。(2)路堑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挖掘,这种路基形式称为路堑。挖方边坡根据高度和岩土层情况设置成直线或折线,一般坡度取1:0.5和1:0.75。挖方边坡的坡脚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径流,路堑的上方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和排除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3)半挖半填路基半挖半填路基兼有路堤和路堑的特点,上述对路堤和路堑的要求均应满足。 设计依据公路路基设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基填土与压实(1)填土的选择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取决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并与填土的高度和施工技术有关。在填土时应综合考虑,据路基设计规范可知,二级公路的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如下表: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项 目 分 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 (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2)不同土质填筑路堤如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位于透水性较大的土层下面,则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应自填方轴线向两边做成不小于4%的坡度。如透水性较大的土层位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则透水性较大的土层表面应做成平台。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可覆盖透水性较小的土层。允许使用取土场内上述各种土的天然混合物。水的土与不透水的土,不能非成层使用,以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3)路基压实与压实度路堤填土需分层压实,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土的压实效果同压实时的含水量有关。对于路基的不同层位应提出不同的压实要求,上层和下层的压实度应高些,中间层可低些。据路基设计规范,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应满足下表: 路基压实度(重型)要求表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2.2 软基处理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或虽在建筑物施工时能达到要求,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本身的原因或水的原因,使地基失稳,造成路面严重破坏,处理好路基,是设计的重大环节。公路是一条带状的承受动静两种荷载的特殊人工建筑物,由于它分布较广,使用要求较高,因而对地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设计所经过的路段除田间地段有淤泥的不良地段外,其它地段的地基承载力很好,地质也良好。对于有淤泥层的地段,由于深度都在3m以内,一般通过清淤泥换填法进行处理。填料采用碎石土,石渣等,其上铺0.5m的砂砾垫层土工隔栅。对于地质条件差,且在路基范围内有少量地下水渗出的土质地段,边坡采用护面墙进行防护。2.3 路基防护路基防护是确保道路全天候使用,使路基不致因地表流和气候变化而失稳的必要工程措施,是路基设计的主要项目之一。路基的防护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两类。坡面防护主要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类。对于土路堤的坡面铺砌防护工程,最好待填土沉实或夯实后施工,并根据填料的性质及分层情况决定防护方式。铺砌的坡面应预先整平,坑洼处应填平夯实。冲刷防护有间接和直接防护两类。对于冲刷防护,一般在水流流速不大及水流破坏作用较弱地段,可在沿河路基边坡设砌石护坡、石笼和混凝土预制板等。(1)路堤边坡防护路堤高度小于3米边坡均直接撒草种防护;路堤高度大于3米均采用方格网植草护坡,具体尺寸见图纸路堤方格网植草防护图。(2)路堑边坡防护路堑高度小于3米边坡均直接撒草种防护;路堑高度大于3米均采用人字形骨架植草护坡。2.4 支挡结构设计(1)挡土墙的用途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于支挡路堤或路堑边坡、隧道洞口、桥梁两端及河流岸壁等。(2)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挡土墙类型分类方法较多,一般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类为主,常见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按照墙的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以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已有的重要建筑物。路堑挡土墙设置在堑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3)本路段挡土墙设置 在路段K0+960K1+100右侧,为收缩坡脚、加强路基的稳定性,设置挡土墙长140m,高24m,具体布置及构造见挡土墙布置图和挡土墙构造图。2.5 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组成面层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及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并为车辆提供行驶表面,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因此,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面层可由一层或多层组成;其上层可为磨耗层,其下层可为承重层、连接层或整平层。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等。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及足够的水稳定性。基层厚度大时,可设为两层,分别称为上基层和底基层,并选用不同强度或质量要求的材料。修筑基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稳定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和砾石、片石,各种工业废渣等。垫层垫层介于土基与基层之间,将基层传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不一定要高,但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常用的材料有:砂、砾石、炉渣、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路面类型按面层所用的材料来分,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等。高等级公路路面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稳定好、使用寿命长,能适应较繁重的交通量,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设计(一)设计资料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按r=7%计,路段属平原微丘,西南潮暖区(V2区)初始年交通量如下表:交通量组成表车 型解放CA10B黄河JN150跃进NJ130小汽车Ni(次/日)1600250300800其中,小汽车的前后轴都小于两吨,在路面设计中因其轴载太小无需考虑。(二) 设计过程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2.6 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1横断面面积的计算为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需先求得横断面面积,当地面不规则时,常采用的方法有积距法和几何图形法。横断面面积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填方面积和挖方面积应分开计算。 填方面积中填石、加固边坡、填土等也应分开计算。 基底是淤泥需换土,且应先算出挖出淤泥的面积,再计算换土填方面积,即统一面积计算两次。同理,挖方台阶的面积也应计算两次。 大、中桥起终点之间的土石方数量,不计入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内。2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各中桩的横断面面积求出后,即可进行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常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假定相邻两横断面间为一横断面积为两端断面积平均值的棱柱体,其高是横断面的间距,且由公式(5.1)计算和把计算结果填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中。 (5.1)3土石方调配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后,还应进行土石方的调配,以便确定填土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通过调配,合理的解决各路段土石方数量的平衡和利用问题,使路堑挖出土方,在经济合理的调运条件下移挖作填,达到填方有所取,挖方有所用。 调配要求1土石方调配应按先横向后纵向的次序进行。2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叫经济运距)。3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跨越深沟和少做上坡调运。4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尽量少占田地,减少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取土和弃土地点应事先同地方商量。5不同性质的土石应分别调配。回头曲线路段的土石调运,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竖向调运。 调配方法 土石方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表格调配法等,由于表格调配法不需单独绘图,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调配,具有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的优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方法。本路段采用表格调配法。表格调配法又可有逐桩调运和分段调运两种方式。一般采用分段调用。表格调配法的方法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调配前先要对土石方计算惊醒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深沟、借土位置、弃土位置等条件表于表旁,借调配时考虑。 横向调运即计算本桩利用、填缺、挖余,以石代土时填入土方栏,并用符号区分。 纵向调运确定经济运距根据填缺、挖余情况结合调运条件拟定调配方案,确定调运方向和调运起讫点,并用箭头表示。计算调运数量和运距调配的运距是指计价运距,就是调运挖方中心到填方中心的距离见区免费运距。 计算借方数量、废方数量和总运量 借方数量=填缺纵向调入本桩的数量 废方数量=挖余纵向调出本桩的数量 总运量=纵向调运量+废方调运量+借方调运量 复核1横向调运复核 填方=本桩利用+填缺 挖方=本桩利用+挖余2纵向调运复核 填缺=纵向调运方+借方 挖余+纵向调运方+废方3总调运量复核 挖方+借方=填方+借方以上复核一般是按逐页小计进行的,最后应按每公里合计复核。 计算计价土石方 计价土石方=挖方数量+借方数量3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3.1 路基排水设计路基地表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和急流槽,各类地段排水沟应高出设计水位0.2m以上。边沟横断面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坡度为1:1,边沟的深度为0.6m,边沟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边沟采用浆砌片石,截水沟横断面采用梯形,边坡采用1:1,深度及宽度为0.6m。水流通过陡坡地段时可设置跌水或急流槽,应采用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砌筑,边墙应高出设计水位0.2m以上,其横断面形式为矩形,槽底应做成粗糙面,厚度为0.20.4m,混凝土为0.10.3m,跌水的台阶高度可采用0.30.6m,台面坡度应为2%3%,急流槽纵坡不宜陡于1:1.5,急流槽过长时应分段修筑,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0m。3.2 路面排水设计本公路的路面排水主要是采用路肩排水措施,主要由拦水带、急流槽和路肩排水沟组成以及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组成。路肩排水设施的纵坡应与路面的纵坡一致,当路面纵坡小于0.3%时,可采用横向分散排水方式将路面水排出路基,但路基填方边坡应进行防护。路堤边坡较高,采用横向分散排水不经济时,应采用纵向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边缘设置排水带,并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拦水带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沥青混凝土筑成,拦水带高出路肩12cm,顶宽810cm。急流槽的设置距按路肩排水的容许容量计算确定以20m50m为宜,急流槽可设置在凹形曲线底部及构造物附近,并考虑到地形、边坡状态及其它排水设施的联接。4 涵洞基本构造4.1 圆管涵圆管涵主要由管身、基础、接缝及防水层组成。1管身管身为主体部分。本路段管涵均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径为1m和1.25m。管身采用预制安装,预制管节长2m和0.5m两种。2基础本路段圆管涵基础均采用C20混凝土基础:厚度24cm,基础顶面用素混凝土做成人字斜面,使管身和基础连在一起。3接缝及防水层圆管涵采用预制现场拼装施工,为防止漏水,须做成接缝防水处理。常采用平口接头填缝和企口接头填缝。4.2 盖板涵 盖板涵为简支构造物,本路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主要由盖板、涵台、基础、洞深铺底、伸缩缝及防水层等部分组成。1盖板它为涵洞的承重结构部分。本路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其厚度为20cm,跨径为1.5m。2涵台、基础、洞深铺底一般用浆砌块、片石或混凝土修筑。基础厚度一般为40cm,铺底厚度一般为60cm。3沉降缝及防水层涵洞沿洞身方向每隔3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5 参考文献1.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 JTJ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JTG0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 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道路勘测设计M 张雨化.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9.路基路面工程M 邓学均.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11.路基设计手册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12.路面设计手册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4.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5. JTG/TD65-04-200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6. 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7. 桥涵水文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结束语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一次应用和考验。近三个月的设计中,培养了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磨炼了我的意志,陶冶了情操。一路走来,有点辛酸,过程是辛苦的,但其中的滋味却让人回味,让我感到充实。只有在反复地修改中,促使我不断地去翻书查资料,对专业知识更加了解,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本次毕业设计让我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并加深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强了实践设计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设计者,首先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的专业技能、以及熟练的掌握计算机软件、查阅资料等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是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公路桥梁的初步设计是一项工作量大而且细致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