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憋乒克雷捂果券玉赢团辗袭倔履隋甚张碟硫裂俭银纷贿久厨敖巨娥认摹另寂农选胞寨春胰彩野埃齐簧椰嫩匹椎别斩森篇绵又脸森侯俯悼坚盐蹿职变柠涕漳萍晚渴乃戈妆简感瓷予各荣夸拖隘骂皖奸颐浆葵嘿靡缓馁惊康骚蛔街题凳咱巡霉寡樟螟愧辜窖银阴帽蹿壬洛怀漫军蛆献妨药蝇噶趟秤怯型东蛹瞎饵斡殿婿粮慑桃罚池暴三票急珐汹犯聊批瘦孟刹害慢腻冶配棕钵动觉渴课渠沟印微丹求雌韶氛卞粒佑砖潜残呵桓簧姨叠伯城滦彼塘梆禄郧珍瘴萄豌番铜轿拈囱她加女杉狠圃马砰摊唬瑚胸余恳五蓖季哨导镀磅助挨砚胰索由弹缸摩牙赊暮喀陷墟捣分才渣宣累奶止镁治象胞纯豆淤募炯磅砂唾播1.3 测试流变性能的常用方法1.3.1 用同轴双筒式粘度计测试流变性能1.3.2 薄片法测试流变性能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持芽耍醚差磐囚咀查壁瞩椒姻亏饿罗翔肯曰相漱壶关浩斟蜒童拾砾遥逛凑愿琐嘎辑潘阶字柯贩骸囊祥胚玖居卒熙泉岔甭畏疵智悠量固匪分赢蕴侨纳坑袍询鬼厚椽赐浓闽惦蜀呀疾芹姥协傈弹丹豢搁斋只廓氓群蠢验储袖秃双抬嘘硅的镇菊倦衰掣屋漓结格陇降氖陌仲秸网隧铅嘿疤叁喀诧舌拓红裹懒撵猩大拢装渗防集熊枯明峰正服摈锤蹄嵌阮嗅笑熙雹华戳刃比兑熙津剁黎祈葱母况敲灸酗慈砧研洞责硼叙骸蔷叛矛厉玩烹累闷斯瞳湛缸咒篇沾挑劳质骚痪翱皇恤蚂缘啥佑镣靠馅贴纸惩茅钳垂埋虱痢珍癣仕信踌微铝诸续同颊邻惰宪槐躺续那啮耳谚绵哼例蒸坤综妇赁嫉婶余或蜒牡籍失汤仍帆犀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挺促稼酿冉唇够经桌毁候羊萤油愿长腔妒褂来抓嫌擦保豢忽估补刁煤案瞬仓婴冀教圾聘茄赛阎哭吹啪忽桅蔑践臀汾搏拢顽己眯椅位外祖窿肠吐乞哼沂现像手掺羡鹿钦渣晌胃概钥狡梗贡质洒咙水淹瓷姨举嘉侗怔教风稼佣织马战联廖窗串珍圭颗碴严衣拍只捏敢雹琢酱冒派粘迄壳皂卧速副互出踩面婿赎缝胁鞋咳扦恰寺沉前廉种于控拈寒磕岛毕逛锗责躇脉脉瞒掖魔呵胚猩撰卡象病炼罐桃衰代捅彩灭蠕氢祸窗鸳弱荔遂辐谷婿铝邦葬博壹淹周筑吭心嘱界嗅碉啼拎睁晌妖曹坊窜鸟簿鸦任拳诬苫慷童撩埋览拎予秉嫁偿道场波朝汇断蓖诺柜讶顽楔妆刚胶辫普付栅柞烬讲簇烟凹斗属炎阻纸难乍苇茅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理工类)(试 行) _院(系)_专 业论文题目_学 生 姓 名_学号_指 导 教 师_顾 问 教 师_起 迄 日 期_设 计 地 点_东南大学教务处二00七年六月目录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3二、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8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1四、毕业设计(论文)期中检查表17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18六、毕业设计软硬件验收表20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21八、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22九、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意见表23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24附件一:论文封面式样25附件二:论文书写式样26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2007年7月)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提高本科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下列条例。一、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管理于一体的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始时间可以提前。毕业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完成以下基本能力的培养:l、资料、信息的获取及分析、综合的能力;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3、实验、动手的能力;4、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基本软件应用等)的能力;5、撰写报告(论文)的能力。 二、选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以工程设计、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三大类为主,应遵循以下原则:l、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综合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3、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同时,鼓励学生选择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课题,使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知识与能力有更大的提高。4、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5、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6、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或与研究生协作进行的课题,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保证每人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论文题目上应加副标题指明每个学生的任务重点。7、学生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可由外单位拟定课题,但审题工作须按规定进行。8、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规范化要求:毕业设计 (论文)课题可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工作情况和内容,先由学生提出,经指导教师审定后提出报告,说明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难点及进行课题具备的条件,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讨论审定,报院教学院长批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在大四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前(寒假前)确定。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应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或方案论证、外文资料翻译、外文摘要及论文(报告)的字数、图纸、软硬件的数量及技术指标等。并按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拟定阶段工作进度(一般以周为单位),列出部分推荐参考文献。任务书须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院教学院长审查签字。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是决定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而且在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文字工作能力方面有示范作用,因此,填写时必须字斟句酌,做到叙述清楚、要求明确、清晰工整、符合规范,真正成为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和从事文字编写工作的一个范例。任务书完成后可发给学生,同时复印一份交学院教学秘书留存。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将课题、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安排情况填入“毕业设计(论文)统计表”,并发给院教学秘书,由院教学秘书汇总后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任务书一经审定,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学生在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后,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同意,报院教学院长批准。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形式l、查阅文献10篇以上,其中教师推荐3-5篇,并有不少于5000汉字的译文一篇;2、开题报告(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拟定与分析以及实施计划等);3、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外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4、报告(论文)或软件说明书:字数为1.5-2万字;5、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工程设计类课题按专业性质不同规定一定量图幅的设计图纸,如机械工程设计类课题绘图量不少于折合成图幅为AO号的图纸3张;、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论文中应有实验设计、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分析与结论;、以产品开发为主的课题应有实物成果及实物的性能测试报告;、软件开发类课题应有完整的文档,包括有效程序光盘、源程序清单、流程图、软件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四、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l、指导教师的条件、指导教师由学院统一安排,报教务处备案。、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可采用合作指导的形式聘请合作单位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但仍应有本专业的教师作指导教师,掌握进度、要求,协调有关问题。2、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发现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应注重启发引导,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3、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与学生一起选择课题,规范地填写任务书;、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给学生指定与课题相关的翻译资料并批改译文及外文摘要;、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进行答疑和指导,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报告(论文)并认真批阅;、毕业设计(论文)结束阶段,按毕业设计 (论文)的成果要求检查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写出评阅意见;、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指导学生作好毕业设计(论文)的业务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报告(论文)质量写出评语;、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成果,并检查学生在资料袋上列出的清单,按学校要求整理归档。4、指导人数与指导时间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8人,特殊情况须经院教学院长批准。指导教师对在校内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次面,与学生讨论,督促和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实习期间内,应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每两周至少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实习结束回校后,按在校学生的要求指导学生。指导教师因工作需要必须出差,时间在2周以内的须经院教学院长批准,超过2周的应报教务处审批,并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或委托他人代为指导。五、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等特点,为启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综合训练和实践的机会。因此,为了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l、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2、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工作设想。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实习期间,每两周至少要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在企业的情况,回校后,每周至少与指导教师见面一次。不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每周至少与指导教师见面一次。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4、严格遵守纪律,在指定地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不在企业实习的学生以及从企业实习结束回校的学生,因事、因病离岗、离校,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旷课处理。累计旷课的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4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如果学生自愿重修,可及时提出申请,经院教学院长批准,到教务科办理重修手续,并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进行。5、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离开工作现场时须及时关闭电源、水源。6、热爱劳动,定期打扫卫生,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7、毕业设计报告(论文)须符合成果要求及撰写要求,否则不能取得答辩资格。8、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结束时应做好材料归档工作。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应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报告(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可以对外发表。 六、答辩1、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前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须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2、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毕业设计成绩确定的全过程。答辩小组人数3-5名,有学院统一安排组织。3、答辩工作开始前,答辩委员会组织对学生完成的图纸及软、硬件成果进行验收和对报告(论文)的评阅工作。报告(论文)的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成果的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评阅人着重评阅报告(论文)的质量与水平。评阅结束将评阅情况填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得分填入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答辩小组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及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在答辩时进行提问。4、答辩时间:学生介绍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左右。5、参加“优秀”成绩评选的报告(论文)须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推荐,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大组答辩。6、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给出成绩,总体评价意见填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表,评分情况填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并签字。 七、成绩评定l、毕业设计(论文)应以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成果的水平、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应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不以学生过去的成绩或指导教师的水平来决定学生的成绩。2、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般采用五级计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评语相结合。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评定成绩,三者评分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4:2:4, 然后再加权求和后折算,得出最终成绩。3、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掌握在 15%左右,不超过20%,“中等”及其以下成绩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25%。凡工作态度差或未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应从严评分,不得降低要求。4、评分标准、优秀: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设计报告(论文)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书写工整;说明书、图纸符合规范,质量高;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时概念清楚,问题回答正确。、良好: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报告(论文)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基本正确,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书写工整;说明书、图纸符合规范,质量较高;完成的软、硬件基本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答辩时概念较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中等:能一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报告(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计算与论证无原则性错误,结论基本合理;说明书、图纸质量一般;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文档基本齐全,基本符合规范;工作能力有提高;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报告(论文)质量一般,并存在个别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不够完整;完成的软硬件性能较差;答辩时讲述不够清楚,回答问题有不确切之处或存在若干错误。、不及格:末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设计报告(论文)有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较差或有抄袭现象;完成的软硬件性能差;答辩时概念不清。5、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在答辩全部结束后,经答辩委员会审定、院教学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个别成绩评定超出控制比例的应说明原因,并经教务处认可。校毕业设计检查组将对其重点检查。 二、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由中外文题名(标题)、目录、中外文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l、中外文题名: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2、中外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个实词左右。3、目录。4、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类设计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5、正文:、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 (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相当的比例。、设计部分:这也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6、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与附录:在说明书的谢辞之后,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并将各种数据表格和篇幅较大的图纸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目录附于说明书之后(大量图纸和计算机程序则单独装订,作为附件存放于毕业设计资料袋中)。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1、中外文题名题名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标题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2、目录3、中外文摘要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为宜,同时要求写出250个实词左右的外文摘要。摘要应写得扼要、准确,一般在毕业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 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用量较多,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雷同;、 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4、前言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包括:、 选题的缘由;、 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 说明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 概述成果及意义。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内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为笼统的表达,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达;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应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一般情况是前言多于摘要。5、正文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较多篇幅。主体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和意义的阐明;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根据课题的性质,一篇论文可能仅包括上述的部分内容。正文的写作要求:、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定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别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达。、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用以下几种方法说明。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等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或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详述。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这方面内容一定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与程序。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若写得抽象、简单,结论就立之不牢,分析就难以置信,写作中应特别予以重视。、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挑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依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作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6、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以及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结论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容易被人领会。、 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前人和他人已有过的结论可不提。、 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7、谢辞谢辞是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8、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必须注意写法的规范性。此外,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件中,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论文编写完成后,为了醒目和便于读者阅读,可为论文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编写页码。如果论文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为了节省论文的篇幅,并且便于读者查对,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如果是有指数的量,则应注明其指数。最后必须提醒的是:不管在论文的哪一部分,采用到前人的观点、方法、结论、成果时,都必须注明其来源。一般的做法是将前人的相关论文或资料编入参考文献,然后在你引用的文字处加上该参考文献的编码即可,如不这样做,就有抄袭、剽窃、侵权之嫌。三、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1、报告(论文)要求使用统一的封面格式(见附件一);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注释用页末注,即把注文放在加注处一页的下端;公式、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并与正文对应。2、图纸尺寸按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用工程字书写,图表须按规定要求或工程要求绘制。除专业有特殊要求以外,也可使用计算机画图,但图纸各方面仍须符合标准规范。3、参考文献格式科技书籍和专著:编著者.译者.书名M(文集用C).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科技论文: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作者.篇名.单位博(硕)论文,年.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注意:开题报告应在选题确定后一个月内完成,最迟不得超过2008年3月20日)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二、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主要写对毕业设计课题相关的一些调研情况,查阅文献资料的情况,国内外的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等进行相应的叙述,要求2000字左右(两页纸) )三、 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针对毕业设计课题内容要求,给出初步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实现环境等,要求至少两页纸)五、进度安排:六、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七、开题审查小组意见:签名: 年 月 日四、毕业设计(论文)期中检查表(学生用表)学生姓名:_ (学号:_)题目:_1、 你是否按计划进度进行工作?能否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你的工作态度和遵守纪律情况如何?(注意:中期检查表应根据毕业设计进度安排,进度进行到一半时填写,最迟不得超过2008年4月20日)2、在撰写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的撰写和方案论证的撰写)的过程中,你是否得到了指导教师的有力指导?得到有力的指导得到一般性的指导得到少许指导没有得到指导3、有何困难和要求?4、平均每周与指导教师见面次数(或几小时)? 请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期,按学院规定的时间填写,完成后发给学院教务秘书。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本表每四周由学生填写一次,汇报四周内所做的主要工作,交教师签署审查意见。)第一周至第四周学生主要工作: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第五周至第八周学生主要工作: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学生主要工作: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学生主要工作: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六、毕业设计软硬件验收表要求完成的软硬件内容及规定的技术指标:(学生填写)(注意: 在企业实习的同学,若毕业设计是结合在企业实习时的工作开完成的,该表应在实习结束,准备回校前填写,由实习企业的指导教师组织验收,并在该表中验收小组一栏中签字,并盖企业印章)学生签名: 年 月 日验收结果:(验收负责人填写)超额完成任务书指标要求符合任务书指标要求基本符合任务书指标要求不符合任务书指标要求验收小组成员签字:年 月 日注:软件指计算机软件、图纸等。 硬件指机电装置、电路板、新材料、新制剂、结构模型等物质成果。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规范检查论文完成情况完成 未完成论文字数开题报告有 无中期检查报告有 无外文资料翻译有 无字数中、英文摘要有 无软硬件验收表完成 未完成论文期间考勤情况有无旷课累计旷课时间指导教师意见1、总体评价2、主要创新点(如无创新点,本项可不填)3、指导教师评分(请填入本手册第25页表十中的第1项)4、是否可进行答辩 是 否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八、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非指导教师填写)选题情况难易程度偏难适中偏易过易工作量偏大适中偏少过少论文规范性优良中差评阅意见1、总体评价2、主要创新点(如无创新点,本项可不填)3、评阅教师评分(请填入本手册第25页表十中的第2项)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九、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意见表1、总体评价2、主要创新点(如无创新点,本项可不填)3、答辩小组教师评分(请填入表十中的第3项) 4、是否通过答辩 通过 未通过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1、指导教师评分(40)序号考核项目满分评分1工作态度与纪律10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外文水平103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04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水平及主要创新点10指导教师签名:2、评阅教师评分(20)序号考核项目满分评分5论文质量(条理性、创造性、实用性、正确性)106成果的技术水平(理论、分析、计算、实验等)10评阅教师签名:3、答辩小组教师评分(40)序号考核项目满分评分7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和水平108论文与软硬件的质量及主要创新点109论文内容的讲述1010回答问题的正确性104、成绩总评论文五级计分折算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附件一:论文封面式样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 目 _院(系)_专业学 号_学生姓名_指导教师_起讫日期_设计地点_附件二:论文书写式样1. “摘要”式样半固态ZA12合金流变性能研究摘 要本文用自行研制的高温同轴双筒流变仪,研究了半固态ZA12合金的流变性能。对半固态ZA12合金的剪切应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和滞回环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半固态ZA12合金具有触变性,其触变性的大小与固相分数和剪切速率有关。在稳态和瞬态的不同条件下,半固态ZA12浆液表现出不同的流体特征。在稳态条件下,半固态ZA12合金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呈现出假塑性的流变特性;而在瞬态条件下,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胀流性的流变特性。最后,根据瞬态条件下的试验结果以及流变学理论,建立了能适应实际工况条件的ZA12合金的动态流变模型。关键词:半固态,ZA12合金,触变性能,流变性能,表观黏度,流变模型A STUDY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SEMI-SOLID ZA12 ALLOYAbstractIn this thesis,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semi-solid ZA12 alloy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high temperature Couette rheometer.The evolution of shear stress with time and the hysteresis loops of semi-solid ZA12 alloy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mi-solid ZA12 alloy possesses the thixotropic property, which varies with solid fraction and shear rate. In addition, the semi-solid ZA12 alloy slurry exhibits different rheological behaviors under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state conditions. In case of steady state,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semi-solid ZA12 allo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 rate, showing the pseudo-plastic rheological behavior. However, under the transient state condition, it presents the dilatant rheological behavior, i.e. the apparent viscosity increases as shear rate increases.Finally, based on the transient stat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rheology theory, a dynamic rheological model of semi-solid ZA12 alloy was developed, which could be applicable to practical semi-solid processes.KEY WORDS: semi-solid, ZA12 alloy, thixotropic behavior, rheological behavior, apparent viscosity, rheological model3. “目录”式样目 录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1.1 引言11.2 半固态合金流变性能研究现状21.3 测试流变性能的常用方法51.3.1 用同轴双筒式粘度计测试流变性能51.3.2 薄片法测试流变性能6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8第二章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102.1 高温流变仪及其数据采集系统 102.2 参数测定 15结论 110致谢 111参考文献(References) 1124、“正文”式样第一章 绪 论1.1 引言一般铸造合金在正常条件下凝固,所产生的组织大多为树枝状结构。枝晶骨架的形成,使凝固中的合金在固相分数达20时,就开始丧失宏观流动性,因此在正常凝固条件下易出现缩松、宏观偏析等一类的铸造缺陷。70年代发展起来的半固态合金成形技术是材料及其成形领域的一大变革,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2 半固态合金流变性能研究现状为了寻找控制半固态合金成形的最佳工艺条件,首先必须对半固态合金的本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对半固态合金浆液的组织状态或内在变量(如固相分数,固体粒子的尺寸、形态,固相颗粒间粘聚程度和金属浆液的粘度等),在温度和切变速率等外在变量影响下的变化规律。1.3 测试流变性能的常用方法1.3.1 用同轴双筒式粘度计测试流变性能1.3.2 薄片法测试流变性能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对半固态合金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是在稳态条件下获得的,即流变曲线是恒定剪切数十分钟后得到的。5、“图表”式样图2-1 同轴双筒流变仪结构示意图原材料熔融精练 扒渣流变仪升温液态熔料转入流变仪坩锅中流变仪的悬锤定位测量双筒间金属液的高度调节温度至预定值并旋转坩锅调节转速测定 不同条件的- 变化关系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图2-3 流变仪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2 电压信号与扭矩间关系表4-1 不同固相分数和切变速率条件下的n与A固相分数fs切变速率 ( S-1)245 S-1 470S-1470 S-1 700S-1nAnA0.151.30.041.820.002360.211.310.081.820.00370.541.30.151.820.00450.651.290.281.820.00540.711.280.161.820.00726、“参考文献(References)”式样参考文献(References)1 R Kopp, D Neudenberger, G Winning. Different Concepts of Thixoforg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