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症状与治疗》doc版.docx_第1页
《心梗症状与治疗》doc版.docx_第2页
《心梗症状与治疗》doc版.docx_第3页
《心梗症状与治疗》doc版.docx_第4页
《心梗症状与治疗》doc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梗症状与治疗目录异常疼痛或是心梗前兆1有糖尿病,严防心梗2为什么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关系如此密切?3心脏病人一半血糖高 易诱发心梗心绞痛4心肌梗死发病年轻化5急性心梗发病或无疼痛感6早睡早起勤运动是防病关键7热天喝冷饮易致心梗怎预防8夏季喝冷饮易诱发心梗8夏季可以喝淡盐水或糖水9心梗发生前的征兆9异常疼痛或是心梗前兆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一份健康播报给心脏病患者敲响了警钟:春节前北京市心梗死亡率明显增高,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本报健康顾问、曾任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的徐成斌教授指出: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十个心梗九个可防,心梗发病并非不可控。有糖尿病,严防心梗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张大爷一年前被诊断为糖尿病了,可因为症状不明显,他一直没当回事。却不料,几天前,他突发心梗,幸亏家人及时发现,在第一时间送进医院,捡回了一条命。事后,张大爷挺纳闷,血糖高怎么会连累心脏呢?问问周围的病友,这种情况还挺多,不是先得糖尿病再添心脑血管病,就是倒过来。总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就像是一对亲兄弟,好得形影不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文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糖尿病病人合并心血管病非常普遍,即使是在刚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同时合并心血管病的也已占到40%,并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加剧逐渐增多。反过来说,在确诊的冠心病、脑中风病人等心脑血管病人中,有70%病人有高血糖,其中一半已是明确的糖尿病,另一半则属于早期阶段。有糖尿病,预防心梗为什么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关系如此密切?杨教授解释说,其原因在于这两种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一方面是遗传因素所致,另一方面则与肥胖、运动少等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一旦合并心血管病,其死亡率会增加24倍,危害极大。杨教授强调,糖尿病病人要避免心梗、中风、猝死这样的心脑血管突发事件,要从“防”字着手。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其次,不要因为症状不明显或担心药物副作用就擅自停药。其实,高血糖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很大,而现在大多数降糖药都很安全。再次,由于糖尿病病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对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得就要更加严格。比如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即使不到40岁,也应该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果有吸烟、血压高等高危因素,无论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如何,也应该使用标准剂量的他汀。合并高血压的病人,最好将血压降到高压130毫米汞柱、低压80毫米汞柱以下。最后,一定要戒烟,同时使用抗凝治疗,若效果不好,应适当服用氯吡格雷等。杨教授指出,一旦病人突发心梗等恶性事件,人就会处于应激状态,血糖更容易升高。家属千万不要迟疑,一定要赶紧将病人送往医院急救。“在心内科和内分泌科医生的协作下积极救治,挽回生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心脏病人一半血糖高 易诱发心梗心绞痛依靠“三多一少”症状去查糖尿病,只能发现20%30%的病患,因为70%的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特别是心脏病患者要勤查血糖,去医院就诊的心脏病患者中,近50%的患者血糖是不正常的。解放军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许樟荣,在搜狐博客糖尿病圈的开圈仪式上提醒心脏病患者,进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检测,可早期发现无症状糖尿病。此前针对心脏病的一项调查显示,为住院的心脏病患者做了血糖检测,等到出院时再复查糖代量,结果就发现这些人中76%血糖都不正常,1/3的患者没有任何糖尿病迹象,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其实,血糖异常的患者非常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因糖尿病对心脏的损害称为糖尿病性心脏病,它是糖尿病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有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目前临床中心血管科医生都加大了糖尿病排查力度。不仅如此,脑血管患者发生突发脑梗死也可能是因血糖异常引起的。因此,心脏病患者要主动查血糖,一年查一次,两次就能够做到及早发现糖尿病。不少糖尿病人总是四处打听哪个医生好,甚至晚上打地铺排队挂专家号。许樟荣主任认为,糖尿病人不用看特别好的专家,一般的内分泌科医生都能解决,关键是患者自己是否配合,医生是不能代替你去吃药、控制饮食的。当个好病人比找个好大夫更重要。心肌梗死发病年轻化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攀升,尤以35岁至44岁中年人居多,而心梗发病也日趋年轻化,缘何心梗盯上这些人? 徐成斌介绍,这还要从诱发心肌梗死的两大主要原因说起,一是现代人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缺乏运动、营养搭配不合理等原因成为孕育疾病的温床;二是心梗多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四类疾病所引发。 专家表示,现代都市人尤其是中年人,生活压力大、应酬多,常常过量饮酒、频繁吸烟、熬夜等,而年轻人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四类疾病日渐增多,控制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患病风险。 徐成斌指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在身体内形成上百种毒素,严重损伤血管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戒烟至关重要。喝酒也应适量,每次喝白酒不宜超过一两,红酒最好不要超过150ml,啤酒尽量少喝。急性心梗发病或无疼痛感提起心肌梗死大多数人会想到持续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急性心梗发病可毫无疼痛感,或是症状类似于胃肠炎、牙疼、颈肩疼痛,而这些症状常被患者忽视,延误病情。 对此,徐成斌解释说,所谓的无痛心梗其实也并不是毫无疼痛感,只是可能轻微的疼痛感未被患者感觉到,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糖尿病人与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上,因为他们对于疼痛的感觉较之正常人稍显迟钝。 谈及心梗发作缘何殃及肠胃,徐教授解释说,心肌梗死也分部位,若是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此处分布较多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肠胃,因而犯病时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类似胃肠炎的症状。如果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大脑再传到脊柱神经,进而将疼痛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则会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 由于急性心梗有时发病症状并不明显,专家特别提醒,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出现胸部轻微不适须立即就医检查,普通人若平时没有胃肠方面的疾病突然出现了胃肠炎症状,或是无缘由出现牙痛、咽痛、颈肩痛等情况则必须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须及时到医院查出病因,排除隐患。早睡早起勤运动是防病关键尽管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连年攀升,但患者也无须过于担心。据专家介绍,一项国际研究表明,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干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九成的心梗患者可成功预防。 徐成斌教授表示,有糖尿病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49/90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3%以下,LDL-胆固醇,LDL-c2.6mmol/l以下。肥胖症患者要增大运动量,控制体重,男士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士腰围最好不要超过80厘米。 此外,早睡早起非常有必要。徐教授建议,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因为此时肝脏代谢最旺盛,需要大量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身体其他脏器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平日须坚持锻炼,疏散压力。在饮食上,则要以清淡为主,低盐低油,多吃蔬菜水果最佳。热天喝冷饮易致心梗怎预防小暑刚过天气闷热,不少朋友都喜欢喝冰镇饮料,而且是一口气喝下。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会诱发心梗,那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喝冰镇饮料会导致心梗?要怎样喝饮料才保护心血管健康呢?夏季喝冷饮易诱发心梗在夏季气温高时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喝冷饮,会引起全身血管立即收缩,血压突然升高,这时就容易突发心绞痛、心梗、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在夏季喝冰镇饮料是有损健康的,造成心脏的伤害,特别是在运动锻炼过后身体发热时,切勿贪图嘴快。夏季可以喝淡盐水或糖水夏季人们出汗多,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所以应当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解“体渴”;夏天雨水相对多,湿气重,因此还要及时去火祛湿,可适当喝些凉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带走体内湿热。在夏天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之品。心梗发生前的征兆夜间或休息时发生心前区疼痛,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冠心病患者近一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胸痛较之前频繁、程度越来越重、范围增大、持续时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