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大学课程实践论文.doc_第1页
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大学课程实践论文.doc_第2页
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大学课程实践论文.doc_第3页
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大学课程实践论文.doc_第4页
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大学课程实践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论文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一、 数据分析报告(1) 辽宁省2014-2016年CPI波动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2014年101.5100.7101.6101.7102.7102.32015年100.6101.7101.3101.3100.71012016年101.5101.8101.9101.9101.7101.4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4年102.2102.2101.3101.4101.2101.72015年101.7101.9101.8101.2101.8101.62016年101.2100.9101.8101.7101.5101.7 表1.1.1 CPI原始数据(数据来自辽宁统计年鉴,其中2016年1月和2015年5月数据来自百度搜索)表1.1.2 2014-2016年辽宁省CPI变动折线图分析:根据以上两个图分析辽宁省CPI在2014年2月到5月期间发生了较大的上涨,其他时间段虽也有波动,但总体保持较小的浮动。(2) 辽宁省2014-2016年CPI构成成分年份类别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2014年104.6100.6102.1101.2101.599.7100.9102.32015年102.7100.3102.2100.3101.6100.4101.1101.32016年102.5103.0102.0100.5101.599.0101.1100.3 表1.2.1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表1.2.2辽宁省2014-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变化分析:在消费价格分类中,食品、居住有很明显的下降,烟酒及用品有很明显的上升,尤其是2016年,交通和通讯有一个先上扬后下降的变化,其他的分类,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没有较为显著的变化,保持平稳的趋势。(3) 计算CPI根据2011年我国新修订的CPI指数由以下八个部分构成: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表1.3.1 2011年调整前的CPI的组成成分比重表1.3.2 2011年调整后的CPI组成分析:从饼图中可以看出,食品在CPI的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那也就是说,食品价格的上涨,有极大的可能性会推动CPI的上涨。在2011年,国家统计局重新调整了CPI中各成分的比重,下调了食品的比重,上调了居住类的比重。2、 课程实践论文(1) 绪论1. 目的和意义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应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检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我国的CPI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长期相关关系,长期来看CPI指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预判宏观经济走势,决定财政政策;短期来看,CPI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只能用来反映之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因此,基于CPI指数的正确性以及它对宏观经济的反映程度,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建议,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2.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而我国的CPI却一直相对较低,增长率不到5,总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相对于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来说,我国CPI的增长是比较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从其他具体的价格指数来看,除居住价格近几年一直保持较高位置外,其余价格指数都在逐步走低。而粮食消费价格与食品消费价格明显呈现出下降趋势。原材料、燃料的购进价格指数等也有一定幅度下降。而2007以来,我国CPI波动十分剧烈,从2007年4月份开始不断上涨,到2008年2月达到历史新高8.2。而2008年6月开始我国CPI又开始转头向下,到2009年2月开始出现负增长。在2011年重新调整了CPI的计算比重,我国CPI重新回落到5%以内。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而价值又是用价格来表现的,因此,价格既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也是经济活动的媒介。同时价格还有调节杠杆的作用:一是政府的调节行为,二是市场的调节行为,主要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使两者达到相对平衡。因此,CPI变动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强烈,对CPI的走势和成因的分析,了解CPI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缓解通胀压力,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辽宁省经济的具体情况,受全国大环境的影响,2007年3月,以猪肉味代表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当年辽宁省多个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超过了4%,突破了3%的预期调控目标。2008年辽宁省CPI继续上扬,许多月份的CPI甚至超过7%,1-2月份累计涨幅达到8.3%。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辽宁省CPI回落明显,体现在2009年CPI累计涨幅全为负值。但辽宁省CPI的走势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用辽宁省2003-2013年的CPI、PPI、I和M2的数据做出了变化曲线,发现CPI和PPI的走势相同,I和M2的走势基本相同,但是两者与CPI的走势不存在一致性,特别是在2008年的下半年,走势发生了严重的背离,那么,对其背离的原因我们也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中就2003年-2013年为样本数据,对辽宁省CPI的波动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了CPI的主要走势,将极大的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2) CPI发生了什么变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分为八大类,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居住、医疗。根据抽样的办法,算出每一类产品在CPI当中的权重。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1. 食品比重下调 在第一部分数据分析中,表1.3.1和表1.3.2显示了2011年前后CPI的变化。其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在八大类中,食品的权重就接近三分之一,所以食品变动是影响整个CPI变动最重要的因素。在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胀问题愈发严重,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在整个CPI上涨的过程中,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超过了70%。很多学者指出,食品在通胀中的贡献率这么高,国家统计局又下调了食品的比重,是不是有美化数据的嫌疑?其实客观的来说,对CPI的调整是必然的,国家每五年就会对CPI的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CPI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食品的权重就下降了30%以上。这是因为在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恩格尔系数有一个迅速下降的过程,从刚开始的80%多下降到40%(2011年)多,并还在不断的下降当中。辽宁省在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就已下降到35%。所以,下调食品权重,是正常的举动。2. 居住比重的上调 很多百姓说,为什么楼价上涨的那么快,但是居住类的权重却没有上调那么多。那实际上在经济学领域中,买房不算作消费,而算作是投资,租房等花费才算作是消费,所以房价的上涨自然不会改变CPI的权重。但是,中国CPI的权重中,居住类权重确实相对较低,使实际物价指数被大大低估。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入后,国家4万亿救市资金的注入,使得房价和房租暴涨的背景下,居住类权重应该有更大的提高。(3) CPI的影响因素1. 选取经济指标: 在本论文中,用辽宁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水平;用辽宁固定资产投资(I)代表辽宁经济热度;用国家货币增量(M2)来表示辽宁地区的货币流动性;以辽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代表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传导。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PPI103.6107.1105.1104.1104.4110.994.0107.4106.599.999.0M2同比增长率19.614.717.616.916.717.828.519.713.613.813.6I (百亿)20.7629.7942.0056.8974.35100.1122.9160.4177.2218.3251.0CPI101.7103.5101.4101.2105.1104.6100103105.2102.8102.4表2.3.1 辽宁省CPI PPI I M2 2003-2013年数据表2.3.2趋势图2. PPI对CPI的影响 所谓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简称,应该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生产者向商业部门出售所有商品的价格指数。不过由于历史及技术原因,许多国家编制的PPI仅涵盖了工业或制造业。在我国,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编制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完善,所以,我们通常就把该指数简单称为PPI。由于PPI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一般情况下,如果出厂价格上升,商品的售价也会上升。因此,PPI是判断市场价格的一个先行指标。 在分析引起CPI上涨的原因时,经常会提到价格传导问题。简单的说,价格传导就是指上游产品价格变化引起下游产品的同向变化。比如说石油涨价导致汽油涨价,进而交通运输价格跟随上涨。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的变化;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变化。如果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但是在表2.3.2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2008-2010年着三年中,CPI和PPI有背向变动的态势。从2008年一月开始,主要表现为PPI的同比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到2009年末跌至最低点,2010年初开始回升,结束背离。 这种现象的出现,和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有很大的关系,总需求的减弱,GDP增长率的下降使工业环境不景气。另外,辽宁省的工业受资源限制非常大,资源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传统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特别是钢铁、水泥等消费增长已经趋于平缓,而教育、旅游等服务业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就造成了服务类的CPI增长和PPI的下降,出现了背离的态势。3. 利率对CPI的影响活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2002/2/210.721.982004/10/290.722.252006/8/190.722.522007/3/180.722.792007/5/190.723.062007/7/210.813.332007/8/220.813.62007/9/150.813.872007/12/210.724.142008/10/90.723.872008/10/300.723.62008/11/270.362.522008/12/230.362.252010/10/200.362.52010/12/260.362.752011/2/90.432011/4/60.53.252011/7/70.53.52012/6/80.443.52012/7/60.353.252014/11/220.353表2.3.3 中国银行2002-2014年活期和一年期存款利率表2.3.4 利率折线图 物价水平上升,意味着实际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物价持续上涨后,可能出现负利率,使存款人的资本遭受损失。为了继续吸引存款,就要弥补物价上涨给存款 人带来的这种损失,银行就必须考虑合理提高利率水平。所以,利率水平与CPI具有同向变化趋势,物价水平变动成为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之一。当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CPI时,存钱到银行就会增值,当银行一年期利率低于CPI时,存钱到银行就会贬值,因为在银行存入的钱一年后获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上涨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行负利率。 当CPI过高,就说明流动性过剩,而投资过热就是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表现之一。国家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市场过热时就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防止物价过高。提高利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常用的紧缩的货币政策手段。 如果经济低迷,就需要下调利率,其最大的目的在于引导民众淡化存款,把社会上更多的资金引向实体经济中,刺激经济的增长。 利率的调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关注到负利率的负面经济影响,如果实体经济已经进入到稳定增长的阶段,那么就要尽快结束负利率,避免诱发投资性的恶性通货膨胀。4. 大宗商品对CPI的影响首先,在制定调控物价的措施时,要关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我国在09年之前,大规模的发展重工业,那么对工业原料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我国当时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量逐渐扩大。也就是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着生产市场的价格,根据价格的传导机制,由生产材料的价格,影响PPI,最后影响到消费市场,造成物价的波动。辽宁省的传统工业比重比较大,在辽宁省的沿海城市在09年左右又加大了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这使辽宁省的物价水平更加容易受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其次,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国际大宗商品对我国影响的时间长短。在影响传导的源头及时采取措施平稳物价。5. CPI受其他因素的影响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CPI101.7103.5101.4101.2105.1104.6GDP6002.5466728047.269304.5211164.313668.58燃烧动力类价格108.3109.8114.9110.9104115.4私人汽车35.3147.9557.9175.0391.47111.63上证综合收盘指数14971266.51161.12675.55261.61820.8深证综合收盘指数378.6315.8278.8550.61447553.3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CPI100103105.2102.8102.4GDP15212.4918457.2722226.724846.4827213.22燃烧动力类价格98.6111.6111.4103.199.6私人汽车152.17198.81250.59304.82355.94上证综合收盘指数3277.12808.12199.42269.12116深证综合收盘指数1201.31290.9866.7881.21057.7表2.3.5 2003年-2013年数据表2.3.6 曲线图 说明:从以上时序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整体GDP的增长、证券收盘指数、私人汽车数量指标相对幅度较大的增长态势下,CPI保持在较小浮动与稳定的趋势,而燃料动力类价格保持与CPI相对同步的变化趋势。(四)CPI趋势变化的预测 1.辽宁省14-16年CPI波动情况2014年,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上涨了1.7%,但是增长幅度减小,涨幅下降了0.7%,虽然涨幅低于全国水平,但辽宁省CPI总体呈温和的上涨趋势。食品在CPI的增长中功不可没,上涨了2.7%,但即使是涨幅的“主力军”,食品涨幅依然比2013年回落了1.9%。虽然辽宁省居民价格指数呈温和上涨态势,但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却呈下降趋势,全省PPI和IPI都下降了1.5%,虽然降幅减少了0.2%和0.1%,但依然与CPI趋势背向运行。辽宁省工业经济的疲软、全国背景下的需求不足造成了全省工业价格指数长期走低。2015年,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14年上涨了1.4%,但涨幅依然在下降,比14年回落了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虽回落了0.2%,但依然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1.7%,与2015年相比,涨幅扩大了0.2个百分点。虽然辽宁省的CPI呈良好的上涨趋势,但是仍然低于全国水平。2.辽宁省CPI的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两大类。其中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称为平稳序列。平稳序列中的各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波动,虽然在不同的时间段波动的程度不同,但并不存在某种规律,而其波动可以看成随机的。平稳时间序列通常只含有随机成分,其预测方法主要有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主要是通过 平滑时间序列以消除其随机波动,因而也称为平滑法。平滑法既可用于对平稳时间序列进行短期预测,又可以描述时间序列的趋势包括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 CPI是典型的平稳时间预测,所以接下来我们用移动平均法就2003-2015年辽宁省CPI数据进行分析,对2017年CPI的数据进行了预测,其中2016年的数据不明确,所以也进行了预测。移动平均是将最近的k期数据加以平均,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设移动间隔为k(1kt),则t期的移动平均值为(公式1.1)年份消费价格格指数三项移动平均预测预测误差误差平方五项移动平均预测预测误差误差平方2003101.72004103.52005101.42006101.2102.20112007105.1102.03-3.0679.4042008104.6102.57-2.0334.134102.58-2.024.08042009100.0103.633.633313.201103.163.169.98562010103.0103.230.23330.054102.46-0.540.29162011105.2102.53-2.66677.111102.78-2.425.85642012102.8102.73-0.06670.004103.580.780.60842013102.4103.671.266671.604103.120.720.51842014101.7103.471.766673.121102.680.980.96042015101.4102.300.90.81103.021.622.62442016101.83102.72017101.55102.075合计4.0453.1157表2.2.1辽宁省2003-2017年CPI移动平均值 对于同一个时间序列,采用不同的移动间隔预测的准确性是不同的,从预测结果看,三项移动平均的均方误差为4.045,而五项移动平均的均方误差为3.1157,就本序列而言,采用五项移动平均预测的效果更好一些,因此最终选择102.7和102.075为2016年和2017年的CPI预测值。表2.2.2消费价格指数的移动平均预测3. 辽宁省2017年CPI预测(月度数据) 在4月中,CPI有明显的回升趋势,主要是受清明节、劳动节假期的影响,旅游等非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来看,食品和烟酒均下降1.3%,交通和通讯上涨0.5%,衣着、教育文化用品、医疗保健分别上涨1.4%,4.9%和3.9%,居住上涨1.3% 对5月份CPI的预测:商务部公布的每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5月前三周蔬菜、肉类、蛋类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环比都出现了持续下跌,特别是随着气温升高,夏季蔬菜上市,市场供应充分导致蔬菜价格出现持续下跌,5月份蔬菜价格连跌三周,其中5月15日至21日这一周,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下降5.2%。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旬度变动情况来看,5月上中旬主要食品价格中环比下跌的品种要多于上涨的品种,其中蔬菜与猪肉等食品价格跌幅较大。根据以上数据,预计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将继续出现明显回落,预计约为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非食品价格方面,5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迎来过一次年内最大下调,5月25日又出现过一次上调,但幅度小于上次下调的幅度。综合来看,预计本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比小幅回落至2.3%。本月翘尾因素将从上月的0.56%回升至1.02%。综合以上原因,初步判断2017年5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4%-1.6%左右,取中值为1.5%,同比涨幅继续略有回升。年内既无通胀压力也无通缩风险:虽然4月份、5月份CPI同比连续两个月走高,但绝对涨幅并不高,仍然在2%以下的低水平徘徊,而且主要是翘尾因素带动,新涨价因素较弱。近期蔬菜价格走低主要是季节性原因,但今年以来,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持续下行,鸡蛋价格更是创下近年来新低。本轮以猪肉及鸡蛋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表层的原因是短期内供求的失衡;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可能是居民消费升级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经济下行期总需求的不足。从CPI同比的趋势来看,由于6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