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本科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两个疑难问题【摘要】本文对生产可能性曲线成凹状的原因、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推理过程给出了简明直观但准确的解释,希望有助于同行本科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关键词】生产可能性曲线雷布津斯基定理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如同西方经济学一样,国际经济学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也即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金融。根据我们自己学习和本科教学的经历,西方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由于比较抽象,学生通常掌握不好,很难建立起直观的理解和印象。不少疑难知识点的讲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在不过多地借助数学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这些疑难问题,需要老师仔细琢磨。下面,本文将根据作者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验,对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简要评述,希望能够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难点。凹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原因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的解释,向来是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一般的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中,最常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通常是凹向原点的,边际转换率递增。在国际经济学教材中,在国际贸易的标准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也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递增。按照国内最受欢迎的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解释,生产的边际转换率递减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假设生产的两种产品分别是X和Y,通过减少Y产品的生产来增加X产品的生产,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一开始减少生产一单位Y产品的生产会释放出较多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只能释放出较少的生产要素,对于X产品的生产来说,一开始增加一单位X产品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生产要素,到后来则需要较多的生产要素。其实,这种解释根本上来说是规模收益递减,而非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由于短期内至少有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在到达生产要素的最佳比例之后,随着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比例会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从而该种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尽管规模报酬递减确实存在,但它并非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何况新古典经济学一般总是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因而主要用规模报酬递减来解释边际转换率递增显然会遭受严厉批评。实际上,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仍然可以是凹状的,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李嘉图模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是直线,除了规模报酬不变之外,还要求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并且是均质的。在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并非均质,或者两种产品中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即便两种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凹状的。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机会成本递增或边际转换率递增的最主要的原因。有关生产要素的非均质性导致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举例而言。假设某国部分土地是平原,适宜种植小麦;部分土地是山区,更适宜放牧与生产乳制品。该国最初只生产小麦,但现在要集中力量生产乳制品。通过把山区的麦田转化为牧场,该国小麦产量并未下降很多,但获得了大量乳制品。这样,用小麦减产来表示的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刚开始是很小的。但是,如果这种转化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很适宜种植小麦的平原都被用来放牧,生产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就会不断上升。当然,即便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均质的,并且规模报酬不变,只要不同产品中生产要素的不同的比例不同,同样会导致机会成本递增。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感兴趣的一种解释。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一书用不太复杂的纯粹数学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设一国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纺织品与钢铁。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假设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为4:1,钢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等于1:1。现在假设该国要缩减纺织品生产,增加钢铁生产。一开始的时候,缩减纺织品生产所释放出来的劳动与资本增加到钢铁部门中,并没有导致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最佳比例偏离很多,因而钢铁部门的边际产量较高。随着纺织品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与资本数量的增加,钢铁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偏离最佳比例。因而缩减一单位纺织品的生产释放出来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钢铁产品边际增量就会不断下降。这也就意味着,钢铁产品生产增加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前提雷布津斯基定理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构成新古典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四大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最一般的表述就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导致该要素密集程度高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减少其他产品的产出。这种表述并不错,但并不准确,而且很难作出严格的解释。国内学者编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通常都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克鲁格曼与奥伯斯法尔德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举例进行了说明,但也没有形成集中性的严格论述。对于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更为完整的叙述应该是,在相对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要素的供给增加,将导致该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同时绝对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举例而言,在一个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和两种产品(X和Y,其中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情形下,并且资本与劳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劳动增加一倍,在X和Y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X产品的生产将增加一倍以上,而Y产品的生产将会绝对地减少。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在一些教材上,干脆就把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作为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两个前提条件。不过,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个前提条件就可以了,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是派生出来的。在一个新古典模型的世界里,技术是保持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商品价格不变,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利率)也必须保持不变。而保持要素价格保持不变,必然要求要素比例保持不变。在上述例子中,假设劳动要素禀赋增加一倍,要保持两个部门中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并且使新增的劳动充分就业,只能是减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释放出一部分的资本与劳动,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当中。因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劳动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增加,并且增加的数量超过总劳动力的增加数目。由于劳动密集型部门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数额也增加一倍以上。在新古典的技术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情况下,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长超过一倍以上。总而言之,雷布津斯基定理成立的关键,除了要求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之外,还要求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比例保持不变。参考文献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备课组创意教学计划
- 沥青路面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 小学三年级班级安全防范设施维护工作计划
- 初三数学课堂问题解决计划
- 康复治疗计划结合智能医疗技术
- 初三化学上期实验复习总结计划
- 幼儿园新教师试用期自评报告范文
- 四年级一班学生自主管理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 校外活动学生离校安全责任书范文
-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 独家供应商协议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24解析
- 中年危机人生规划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港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报告
- 老年高血压病例
- 采购协议与合作框架构建
- 2023年第四届全国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课件
- 店铺租房承诺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