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doc_第1页
结构图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doc_第2页
结构图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doc_第3页
结构图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图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讨论的是图式理论基础上的结构图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结构图示在理论上主要包括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教师在阅读教学的pre-reading, while-reading 和 post-reading三个环节中,要正确地纳入结构图示的意识与观念并正确的运用指导学生。,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词结构图示 图式理论一 问题的提出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阅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阅读理解是各类英语考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然而,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以语法分析为主,强调单词、短语的用法,导致学生忽视文章、段落和句子的整体性;有些教师分析时,忽略体裁、风格、文体结构以及写作特色的分析,导致学生在阅读中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把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所代表的知识与读者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不利用已有的知识阅读是无法完成的。如果能将阅读的文字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和信息图式结合起来,那么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越透彻。其实这一教学方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图示理论二 结构图示的概念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8世纪哲学家康德(Kant)的著作。认知心理学认为对其加以发展。图式理论认为信息处理通常涉及两种方式:微观法(bottom-up approach)和宏观法(top-down approach)。前者读者语言知识为依据,有部分至整体逐字逐句理解语言材料,从而理解整篇;后者则是读者根据头脑中已掌握的知识和结构,不断预测即将读到的内容,并进行推理,推断,达到理解整段和整篇材料的过程。在处理信息时,这两种方式常常是在理解的各个层面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共同运作。图式知识划分为内容图示、语言图示和结构图示。语言图式指的是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 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范畴,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其中的结构图式对阅读教学的意义。结构图式有时也被称为语篇图式,指的是读者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首先,谈谈体裁不同文章的的主题,命题和其他信息的组织形式不同。因此便有了议论、描写、诗歌、报道、叙事、信件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了解体裁的结构及其特点,将有助于学生按不同的体裁和结构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从写作方式看,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体裁是记叙文(narrative writing),议论文(argumentative writing)和说明文(expository writing)。 记叙文有可分为人物传记和故事。 说明文的结构分为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束语(conclusion)三部分。人物传记的文章可从两个角度去阅读,一是按时间顺序了解人物生平(time and events);二是关于人物所获得的成就(achievements)。以牛津教材 S2B”The Vincent Van Gogh exhibition 为例,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按时间线索了解Vincent Van Gogh 的生平,这是文章的主线;然后以梵高的绘画风格为暗线,帮助学生能够体会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整体结构,理解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方面的成就。重要的是,再遇到相同体裁的文章,学生都会从类似的角度去阅读,而且还掌握了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同样,故事类文章也按记叙文的特点进行阅读。记叙文的结构由开端(beginning)、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和结尾(ending)四部分构成。如 牛津教材 S1B的“The phantom in the opera”以及S2B的“ A practical joke”等等;议论文的结构多样。以牛津教材S3A“What is ecotouristm”为例,首先按结构和意义把文章分成块,明确大意,归纳为以下要点:Para (1-2): What is ecotourism(什么是生态旅游)Para 3):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飞速发展)Para 4): The problem brought by ecotourism and the future destinations of ecotourism. 生态旅游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文本遵循的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划分,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使复杂的文章简单化,同时也突出了核心,层次分明,达到了透彻理解的效果。同样,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类似的文章时,会根据教师介绍的方法,迅速的抓住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的内容。其次,篇章结构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文本,不仅要理解文本提供的内容及体裁,还要了解结构所赋予它的特点,理解文本的框架结构 ( how the passage develops).以议论文的结构为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结构:1.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如上文提到的“What is ecotourism”这篇文章。作者从生态旅游的概念谈起,以客观的事实列举了生态旅游举现今的飞速发展(现状)以及所带来的问题,最后提出它将来的发展趋势。这是典型的议论文的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可以通过图表并表示出来 Definition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olution学生能在以后遇到议论文时,快速在大脑中找出与文本匹配的信息加以解码和理解。2.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specific pattern)。这是比较常见的语篇形式。一般是首句(或首段)概括表达某种看法或观点,下文针对首句(或首段)进行展开,来论证、强化和说明。例如牛津教材 S2B ”The many meanings of colors”中,作者在首段中提到“The study of color and personality is a fascinating mixture of scientific fact and emotional guesswork”,揭示文本的中心主题 colors. 接着在各个段落中,介绍各种颜色的特点,对人产生的不同心理影响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进行总结。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理清文章结构。常见的还有叙事模式(narrative pattern),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等等。篇章结构是结构图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结构图示理论不断被运用与阅读教学中,研究者们发现篇章结构是影响阅读理解和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用篇章结构来组织记忆的读者,所记信息明显优于不适用篇章结构的读者。而且,英语议论文的图式训练(内容及结构图示)能提高学生的议论文结构图示,增强对议论文结构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理解水平。由此可见,图式结构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裁及篇章结构对提高和改善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大意义。三. 结构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希望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本内容,文本特征和框架结构。学生对于不同体裁,题材的文本,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首先, 要在读前激活学生图式 教师在实施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时,应该利用与阅读有关的事件,图片,光盘,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导入课文话题,让学生适度地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使其产生通过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 例如,在牛津教材 高一S1B的课文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这是一篇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在pre-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先以PPT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插图并提问:What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 让学生根据所熟悉的“剧院魅影“的情节展开回答。当学生头脑中的叙事模式被激活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其深入阅读。其次,要在读中渗透结构图示在while reading部分, 教师除了采用常见的根据标题图例预测文本内容,找出文章及各段关键语句,从段落中或文章中找出主题句主体段落的基本形式之外。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几何图形,层次列表等形式,训练学生解读语篇篇章结构的能力。例如,牛津教材 S3A的课文:”Thanksgiving Day- A time of reunion“这是一篇介绍西方传统的节日感恩节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介绍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以及节日的精神内涵,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副西方的盛大的节日的画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 首先,在pre-reading部分时,教师可以先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出主题,激起学生对“感恩节”的兴趣;接着,可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scanning: 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让学生了解每一段大意。然后我向学生点明:文章有三段,第一段主要介绍感恩节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hanksgiving Day);第二段围绕人们庆祝感恩节的传统展开( the custom of Thanksgiving Day); 第三段揭示人们庆祝感恩节的深层的精神内涵(the inner emotional meaning of Thanksgiving Day)。同时可以以图表形式清晰勾勒文章结构:The originThanksgiving DayThe customThe inner emotional meaning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文章中的每个段落又有自己的微观结构。如第一段介绍感恩节的起源时,可以以who,when,where,why, how的结构来整理.WhenThe origin of Thanksgiving DayWhoWhereWhyHow 第二段则非常突出的围绕感恩节期间人们的庆祝方式展开,街道上的清净、家人的团聚、感恩节的美食及人们的节日时光的度过。 第三段这以两个排比句; it is a time when ; it is the only occasion when , 揭示感恩节的两方面的精神内涵。整个语段结构紧凑,主题突出。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时,同时利用文本的篇章结构(宏观结构)和每段的微观结构,更好的理解文本。 在从每段大意到文章整体结构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很好的感受到该文本的结构图示,提高了对结构图示的敏感性,进而提高了把握全文的能力。此外,要在读后巩固与深入图式结构可以说,在pre-reading,while-reading中的各项活动主要是输入,那么post-reading活动主要就应该是输出。在while-reading中,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组织信息,然后到了post-reading,他就需要运用所学的信息和所学的这个语言来进行表达。因此,在post-reading 活动中,教师因采取各种有效训练来巩固与深入图式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图式对课文作进一步归纳;可以组织各种文体的结构图示的训练;也可以将教材各单元课文中的各种文体做一个系统的概括训练,使学生熟悉各种问题的结构图示,自觉地逐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图式网,并学会熟练调用图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学语篇的涉及到的结构图示进行要点归纳,并写出文章的概要;也可要求学生将语篇或单元里的结构以及语篇的衔接手段应用到写作中去, 或设计一个与阅读语篇话题相近的一个话题学生利用他所学的语言知识和信息,形成一片文章.例如,在学习”Thanksgiving Day- A time of reunion“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西方的感恩节与春节进行对比,如节日的日期,节日的由来,人们的庆祝方式和内涵意义等。接着要求学生运用文中学到的结构图示,来给Helen写封信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 春节。这样的训练,既加深巩固了学生对于结构图示知识的理解,又考察了学生将已学结构应用到写作中去的能力。这样,知识的输入输出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总之,教师要加强课堂的阅读教学的实效的研究,重视并加强结构图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训练.不仅要传授新知识,而且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