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科室会ppt(final)课件_第1页
烧伤科科室会ppt(final)课件_第2页
烧伤科科室会ppt(final)课件_第3页
烧伤科科室会ppt(final)课件_第4页
烧伤科科室会ppt(final)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5/2,预防烧伤残余创面形成 优选外用抗生素,2,主要内容,烧伤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烧伤病房MRSA感染日益严重 控制MRSA感染是预防残余创面形成的基础 百多邦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3,主要内容,烧伤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烧伤病房MRSA感染日益严重 控制MRSA感染是预防残余创面形成的基础 百多邦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该数据来源于解放军304医院烧伤科,构成比(%),年,烧伤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干预,不同年代烧伤后不同时间病原菌的构成比,金葡菌,绿脓杆菌,该数据来源于解放军304医院烧伤科,构成比(%),6,主要内容,烧伤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烧伤病房MRSA感染日益严重 控制MRSA感染是预防残余创面形成的基础 百多邦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7,MRSA在烧伤病房广泛存在1,1 魏全珍等.烧伤病区患者创面MRSA医院感染流行的预防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16-9,8,1 梁自乾,黎洪棉,王荣华.我院烧伤病房葡萄球菌的感染分析与对策.中国医药导刊.2007,9(1):22-23,烧伤创面MRSA感染率尤其严重1,MRSA检出率(%),9,1 过孝静,范红等.20022005年烧伤整形病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分析.华西医学.2006,21(4):724-5,烧伤病房检出的MRSA耐药性尤其严重1,200株MRSA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10,烧伤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问题突出,通常感染那些病情较严重、皮肤有伤口的患者,烧伤创面较易感染MRSA,Cook 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versus the burn patientBurn,1998,24(2):91-98 张庆玲,刘明华,王仙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0):797-798,金葡菌(尤其MRSA)是皮肤表面最常见的定植菌,MRSA感染主要通过手身体皮肤接触传播,11,主要内容,烧伤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烧伤病房MRSA感染日益严重 控制MRSA感染是预防残余创面形成的基础 百多邦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12,中晚期创面MRSA感染是 烧伤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MRSA可以产生一种能溶解、液化皮片的蛋白溶解酶,使创面或移植的皮片发生溶解、脱落,出现“吃皮现象”。2、3,烧伤创面 MRSA感染,吃皮现象,由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所致形成烧伤残余创面。4,1 李孝建等. 莫匹罗星对大面积烧伤后残余创面感染的疗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10: 1215 2 黄晓桦,刘志强,刘机元等.2%莫匹罗星软膏在烧伤残创中的应用.广东医学.2000,21(6):516-7 3 韦明锋,黎洪棉,梁自乾.156例烧伤残余肉芽创面修复的临床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2):253-5 4 刘晓雪,岑瑛,段伟强.烧伤创面处理及进展.四川医学,2003,24(1):91-2,烧伤创面中晚期或创面手术植皮后均较易出现MRSA感染。1,13,控制MRSA感染是预防残余创面形成的基础1,1 吴在德 主编. 外科学(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创面感染,创面迁延不愈,形成残余创面,14,烧伤创面不同分期选择不同外用抗生素,1 吴在德 主编. 外科学(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5,为什么磺胺嘧啶银/锌会导致创面加深,1 曾彪,姚世红.MEBT/MEBO治疗新生儿烧伤临床体会.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1,13(3):183-4. 2 戴永恒.MEBO与SD-Ag对比治疗会阴部深度烧伤60例临床体会.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0,12(1):19-21. 3 李士民.磺胺嘧啶银创面外用致严重过敏反应一例报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3):232.,鞣酸的收敛作用 -创面干燥结痂 - 易使创面淤滞带干燥脱水,失去活力、坏死,而创面加深; - 有损创面上皮细胞的再生,可使创面表层的部分细胞脱水而死亡,毛细血管与小血管进行性栓塞,使创面加深; 银离子也与上皮细胞DNA结合,影响上皮化,甚至加深创面。 创面感染控制不好,继发痂下感染,创面会进一步加深,从而导致创面愈合延迟;,16,外用抗生素在烧伤创面治疗的优势,烧伤组织坏死,血管栓塞,局部血运差,全身用药不易到达该处; 就控制创面感染而言,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抗生素作用在局部,皮肤表面浓度高; 抗感染效果佳,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小; 避免肠内菌群紊乱; 应用总量减少,安全性好; 更好的经济性,烧伤病人特点,外用抗生素的优点,17,主要内容,烧伤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烧伤病房MRSA感染日益严重 控制MRSA感染是预防残余创面形成的基础 百多邦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18,百多邦 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百多邦作用机制 百多邦产品特点 百多邦临床数据 百多邦治疗地位,19,百多邦作用机制 百多邦产品特点 百多邦临床数据 百多邦治疗地位,百多邦 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20,结构独特,无交叉耐药,百多邦由荧光假单胞菌在水中发酵产生,通过阻断异亮氨酸与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以杀灭细菌。,结合位点与异亮氨酸结合位点结构相似,21,百多邦作用机制 百多邦产品特点 百多邦临床数据 百多邦治疗地位,百多邦 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22,百多邦产品特点,强效广谱,对耐药金葡菌高度敏感 快速渗透,皮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高 安全性高,大面积使用全身吸收率低,MIC50值为最低抑菌浓度,即抑制50%菌株所需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结论:强力杀灭革兰阳性球菌,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MIC50都小于或者等于0.25g/ml,1 毕志刚等. 湿疹与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学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10):595-7,百多邦强效广谱, 对耐药金葡菌高度敏感1,23,24,百多邦基质(PEG)独特, 快速渗透、皮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高1,崔福德主编. 药剂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5,百多邦安全性高 大面积使用全身吸收率低1,皮肤外用经皮穿透和全身吸收极少 即使进入全身循环,也会很快被代谢和清除 良好的相容性,通透性,1 莫匹罗星药品使用说明书. SFDA,26,百多邦作用机制 百多邦产品特点 百多邦临床数据 百多邦治疗地位,百多邦 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27,晁生武,李毅,金先革.百多邦对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青海医药杂志.2001,3l(7):11-13,强力控制MRSA感染可以有效预防烧伤残余创面形成 -百多邦显著提高烧伤创面愈合率,优于磺胺嘧啶锌,28,百多邦及SDAg冷霜对创面MRSA的清除率,细菌清除率(%),1 张志红,潘红.外用百多邦控制烧伤创面MRSA感染的临床观察.齐鲁药事.2005,24(9):567-8,P0.01,强力控制MRSA感染可以有效预防烧伤残余创面形成 -百多邦有效清除MRSA,优于磺胺嘧啶银,29,1 赖文等.莫匹罗星软膏和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10): 702-4,百多邦对G+菌的清除率显著优于聚维酮碘软膏1 -有效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残余创面感染,细菌清除率(%),30,百多邦作用机制 百多邦产品特点 百多邦临床数据 百多邦治疗地位,百多邦 是预防烧伤残余创面的优选外用抗生素,31,百多邦是理想外用抗生素,32,SSTI指南(2005)1 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经验选择抗菌药物必须包括对耐药菌株强效的药物 莫匹罗星(百多邦)是最好的局部抗生素(A-I级推荐),1 Stevens DL, Bisno AL, Henry F, et al. Clinical Infection Diseases. 2005; 41:1373-406,33,国际组织推荐: 百多邦被确定为对人类重要的抗生素1,莫匹罗星(百多邦)因对MRSA敏感,被确定为对人类重要的抗生素。 - WHO的抗生素应用国际大会 莫匹罗星(百多邦)是最理想的外用抗生素。 - WHO社区感染控制中心主任Barry D. Cookson,1 Joint FAO/WHO/OIE Expert Meeting on Critically Important Antimicrobials Report of the FAO/WHO/OIE Expert Meeting. F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