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食堂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食堂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食堂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食堂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食堂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一)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人们对环境问题有了广泛的关注,普遍具有了环境意识。民以食为天,作为在大学校园生活的我们,食堂的环境自然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交大一食堂的环境问题,旨在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堂有哪些环境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它们出现的原因,同时给予合适的建议或应对措施以改进食堂管理部门对食堂环境的管控措施。其次,通过实地调查加深对环境相关知识的理解,真正从个人做起保护我们生活的社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二)知识背景本次调查的主题为一食堂环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围绕环境保护的几大理论,有目的有秩序的寻找食堂的环境问题。主要理论如下:1、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2、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3、循环经济: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4、低碳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5、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二、调查目标与范围此次调查的目标为深入了解食堂的环境问题,归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最终以期实现减轻环境污染、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的目标。本次调查对象为交大一食堂。具体来说,一方面是食堂内部,本小组将调查标的细化到了用餐大厅、售卖窗口等;另一方面是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三、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首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制度,了解食堂环境问题的背景,获悉其他高校食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校一食堂的环境问题展开调查。2、实地调查法我们主要运用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全面系统地对一食堂环境问题进行考察,找出所存在的环境隐患,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鉴于食堂经理不允许我们进入食堂内部,所以本小组仅在食堂周围和饭厅及售卖窗口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以完成调查。四、调查成果通过本次现场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大到整体就餐环境,小到餐具卫生。现将观察到的环境问题归纳如下:1、资源浪费现象在实地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食堂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一食堂做饭使用的能源主要为天然气,在做饭完毕后,食堂工作人员并未及时关闭总气阀和火炉灶,有的甚至明火等待下一次的使用。此类现象同样发生在使用电能的电饼铛、烤箱等设备上。在洗碗间我们观察到,一个洗碗槽里面几乎放满了各类餐具、水龙头打开后不及时关闭,最后导致水流大量溢出洗碗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大量的餐具放在同一洗碗槽内清洗时,要想达到相同的清洁程度,使用的水量是增加的。此种行为再一次造成了水资源的无端浪费。综上所述,食堂内部存在的资源浪费涵盖了多种宝贵能源,包括热能、电能、水资源等。2、一次性纸杯的废弃为了满足大学生需要,食堂提供各类饮料。这些饮料在提供时,会选用不同的方式,包括瓶装、罐装以及用纸杯直接取用,而且饮用后的塑料瓶和易拉罐都有专门的垃圾桶。食堂的本意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偏好,但却导致大量纸杯随剩余饭菜一起倒入饭菜回收桶内。大量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销售一次性纸杯100亿只,其中绝大部分被随意丢弃成为垃圾。众所周知,纸杯内侧一层薄薄的聚乙烯塑料淋膜难以分离,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我国,由于部分回收企业拒绝将废弃的纸杯进行回收,一次性纸杯只能当作垃圾焚烧,而焚烧必然会污染大气环境。暂且不论回收利用是否可行,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一次性纸杯的制作原料,如树木,确确实实被浪费了。3、白色污染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食堂同样提供方便袋以便同学们将食物打包带走。通过连续几天观察,本小组发现很多同学为了避免上课迟到而选择用塑料袋把早餐带走。以此造成的后果不容小觑,在交大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十分常见,塑料方便袋的使用无疑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俗称白色污染。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但由于塑料袋很难降解,丢弃后不易被自然所吸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4、油烟问题食堂做饭不可避免的产生油烟,一食堂也不例外。进入食堂后,我们明显感觉整个就餐大厅显得很是灰暗,原因就是做饭产生的油烟通过售卖窗口进入就餐大厅。细心观察会发现,食堂墙壁的窗户上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覆盖,这也是由于油烟的不及时清理。就餐时,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刺鼻的油烟充斥在周围。此外,我们还特意观察了食堂周边地区,结果发现在食堂后面种植的树木同样受到了油烟的影响,树叶表面附着黑色油烟,明显与马路对面的树叶颜色不同。这些都说明食堂做饭产生的油烟已经影响了师生的就餐环境和周围的自然环境。5、清洁生产不达标本次调查是在国庆放假期间,很多同学离校导致就餐人数较往常大幅减少,食堂部分售卖窗口已关闭,炊具的使用频率自然下降。据观察,一些未被使用的炊具被直接摆放在了锅炉上,更严重的是没有任何隔离措施。暂且不论这些炊具是否已达到清洁标准,单单放置几天也会落上灰尘或滋生细菌,用这种炊具做出的饭菜是否安全是值得思考的。此外,我们平时在食堂就餐时会偶尔发现一些头发或小虫,而且食堂工作人员不带口罩的现场非常普遍。这些问题反映出食堂管理不够规范严格,清洁生产不达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对就餐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五、分析与讨论(一) 原因分析1、资源浪费现象首先,食堂工作人员缺乏环境意识,没有意识到浪费资源的严重性,而且缺乏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其次,由于食堂属于公共部门,资源的使用对工作人员来说是免费的,缺乏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2、一次性纸杯的废弃和白色污染对于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食堂有专门回收措施,可以看出,对于能回收的垃圾,食堂的做法是积极的。但对于一次性纸杯,食堂并没有采取集中处理的措施,而是将其与剩余饭菜放在一起,食堂此举是有失妥当的。但一次性纸杯的废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当前技术落后,无法低成本回收。塑料方便袋也是同样的情况。再者,同学们的环境意识尚未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用后的塑料袋乱扔乱堆现象严重,增加了管理难度。此外,学校有关部门对乱扔垃圾现象没有成熟的应对措施,加剧了这种现象的恶化。3、油烟问题: (1)做饭时无排烟措施,没有安装符合要求的油烟净化设备,有些陈旧设备未使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无烟煤等。 (2)食堂监管不到位,对于油烟出现后的清理措施没有落实。4、清洁生产问题(1)食堂管理不严格,对于不使用的炊具没有及时放在专门设备里面贮存。(2)从原料到做成可食用的饭菜之间没有做好防污染等措施。(3)个别工作人员不注重个人卫生,清洁餐具时态度不认真,比如由于操作迅速导致锅底残留清洁球的铁丝等杂物。(二) 改进建议1、食堂管理部门要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的统一管理食堂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监管作用,真正落实上级关于食堂管理的各项要求,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有条不紊的推进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严格按照食堂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原料采购、食品生产、提供环节区分监管,保证各个环节的执行质量。具体来说,统一安排食堂清洁卫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餐具的使用,不仅要利于回收餐具,也要方便餐具的清洁消毒。2、学校要加强监管,建立奖罚机制一方面,学校可以对食堂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抽查;另一方面,可以设立投诉信箱,征求学生意见,这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食堂环境状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学校应对食堂主要负责人及直接服务人员给予严厉惩罚,对先进者给予表扬和激励。3、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食堂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堂环境质量的好坏,因此应该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开展环境卫生教育,灌输环境理念。食堂的服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进一步提高食堂饭菜的卫生和质量。例如,食堂饭菜原料采购人员应当将选料质量放在首位,拒绝有毒有害食品;饭菜烹制人员及窗口服务人员应带口罩、手套,着工作服等。4、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食堂是我们大学生的就餐场所,为了保证自身及他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为食堂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例如,在就餐完主动将餐桌上的垃圾放到餐盘里,保持餐桌的干净整洁;避免将卫生纸、一次性纸杯等倒入食品回收桶中等。行为虽小,但只要每个人行动起来,食堂的环境卫生必然有所改善。5、引进绿色新技术,使用环保新设备“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围绕环境保护的几大主题,我们可以建议食堂寻找绿色环保新技术,更加高效地进行食堂垃圾分类回收,各种资源循环利用等。诚然,技术提高的过程是缓慢的,但需要我们对新技术有接纳之意。6、除此之外,学校的一些组织结构与社团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比如学生会、校青协可以申请对食堂内部的深入调查、可以不定期组织诸如“光盘行动”的活动,在学生之中宣传食堂环境卫生的思想。六、结论与建议通过这几天对食堂环境问题的调查,让我们有机会发现平日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此次的环境调查主要发现了五个问题:资源浪费现象、一次性纸杯的废弃、油烟问题、白色污染、清洁生产等问题。我们也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手中的资料文献等,并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此来减轻自然环境的净化负担。勤俭节约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意识,这种意识需要大环境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这个社会形成了环保的基本意识时,每个人也都不会忽视身边的点滴细节。此外,作为国家的先进技术部门更应该努力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向国外学习,从整个国家的层次上减少环境负担,领导人民共同努力,上下齐心。本小组号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努力做到说到做到,而不仅仅是把环保挂在口头上,要把环保真真切切的做到每个人心中。本小组成员:组长:组员:下面红色字体是赠送的精美网络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一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目标二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动力三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四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骨头与肉兼而有之五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他到底野狗比猎狗强在那里。野狗说:“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接着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头都没的舔!不然也不至于被你诱惑。”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就这样,猎狗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冬天到了,兔子越来越少,猎人们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而那些服务时间长的老猎狗们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那些他们自以为是应得的大份食物。终于有一天猎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扫地出门,因为猎人更需要身强力壮的猎狗一提到等字,首先就能想到等车等人,等的过程中就觉得时间和蜗牛一般在向前移动,焦虑,烦躁,一遍遍张望倒数,脚下的那块地恨不能踩个洞出来。这时候何不稍微平复一下心情,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就如在这个季节,我等待一场秋雨的来临。你可以在深夜偷偷来袭,清晨一睁眼看见湿漉漉的地面,万紫千红的雨伞,车子疾驰而过溅起的水花,这些给我带来的是何等的意外惊喜。你可以在某个午后,舞动一片片飘落的黄叶,撩起街边女人的裙装,赶着路人的脚步匆匆忙忙来了。一抬头,灰色的天空就是成熟稳重的男人的脸庞,不苟言笑,严厉中却有几分温暖。你可以在黄昏我下班的时候飘飘洒洒,没有雨伞也不用沮丧,任你蜻蜓点水式地亲吻我的发丝额头鼻尖嘴唇,不紧不慢往回走,这样的场景在我的梦里出现过好多次。等待一场秋雨的来临,也好比等待一个人的出现。不要去责怪怨恨,也不要为难自己。既然决定用等待这种独有的方式碰碰运气,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来或者不来,我就一直在那里,惊喜了双眸或者失落了时光,都写在心底。学会了等待,孤独不再是孤独。以为在无人的街道我会频频回首,或者努力抬头看昏黄的路灯打着疲倦的盹儿,强硬地收回泪水。恰恰相反,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无助和恐慌,头发向后甩一甩,高跟鞋踩的噔噔作响,突然间我还哼起几句歌词。这多情而迷人的夜色是特意为我安排的吗?我在心里笑了。如果习惯了有人听你唠叨陪你解闷,你笑他乐你哭他愁的日子,一定要把这个人的全部心意捧在手心,点点滴滴拼凑成诗篇,等你们老了,选择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拿出这些诗稿晾晒。即使现在你在天涯他在海角,心心相通的奇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享受孤独带来的沉淀,夜不再黑路不再长思念不再苦涩。我选择了等待,义无反顾。我享受着孤独,走过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陪我一起惊艳。有一次,在我参加的一个晚会上,主持人问一个小男孩: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孩子看看我们这些企业家,然后说:做企业家。在场的人忽地笑着鼓起了掌。我也拍了拍手,但听着并不舒服。我想,这孩子对于企业究竟知道多少呢?他是不是因为当着我们的面才说要当企业家的呢?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响,以为企业家风光,都是有钱的人,才要当企业家的呢?这一切当然都是一个谜。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志向,我以为当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谁,最重要的是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努力的人。我小的时候也曾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外乎当教师、解放军和科学家之类。时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头的大人。但仔细想一想,当年我在大人们跟前表白过的志向,实际一个也没有实现。我身边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有的想当教师,后来却成了个体户;想当解放军的,有人竟做了囚犯。我上大学时有两个同窗好友,他们现在都是我国电子行业里才华出众的人,一个成长为“康佳”集团的老总,一个领导着TCL集团。我们三个不期而然地成为中国彩电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可是当年大学毕业时,无论有多大的想像力,我们也不敢想十几年后会成现在的样子。一切都是我们在奋斗中见机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来的。与其说我们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说我们是一直在努力的人。并非我们不重视理想,而是因为树雄心壮志易,为理想努力难,人生自古就如此。有谁会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个在街头彷徨,为生存犯愁的人?当时的我,一无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处。然而,我却没有灰心失望,回想起来,支撑着我走过这段坎坷岁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当许多人以为我已不行、该不行了的时候,我仍做着从地上爬起来的努力,我坚信人生就像马拉多纳踢球,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时候“进球”获得生机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香港一家企业倒闭给了我东山再起的机会,使我能够与掌握世界最新技术的英国科技人员合作,开发技术先进的彩色电视机,从此一举走出困境。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没有努力,志向终难坚守;没有远大目标,因为努力,终会找到奋斗的方向。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切实际的目标,是人生最大的境界。许多人因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太功利,因为难以成功而变得灰头土脸,最终灰心失望。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太关注拥有,而忽略做一个努力的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果只关注他们将来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质作为一个做人的目标提出来,最终我们只能培养出狭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我一直在思忖:要不要给父亲打个电话,要不要呢?父亲一定是不在家的。他这时也许正站在5楼或者8楼的脚手架上奋力扔上了又一块砖,擦一擦汗的工夫,就被人拼命地吆喝。十几年了,人也上了50,不知道他,还受不受得了。但父亲是心甘情愿又志得意满的,至少他每次与我说话都在努力表达这样的意思。而我,越发地不安。我今年22岁了,父亲52。我4岁时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和我磕磕绊绊地活着。多少年了,数也数不清楚,那些漫长的日子怎么可以用一个数字说过来呢?父亲的智商比一般人要低一点,生活简单得像几条纵横的网格。很早的时候,别人扔掉一架破木车,他捡回来,敲敲打打,然后拖着上路了,沿途把别人扔下的酒瓶废铁等破东西捡上车拖回家。时间久了,乡邻们也把不要了的东西放到他车上。我整天埋在那一堆破烂里翻翻拣拣,穷人的孩子,六七岁就当了家。冬天来的时候,我放钱的纸盒子已经有了沉甸甸的满足。这年过年,我们吃了鱼和肉。一个8岁的女孩子,把年夜饭看了又看,从心底里微笑着叮嘱自己记住那一刻庞大的快乐,所以,一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也忘不了当时满满的幸福。父亲种的瓜菜都新鲜水嫩,我们两个人吃得很少,我就把大部分放到父亲的小推车上。乡里乡亲的嫂子大娘谁要就从上面拿走,回去包顿饺子或者做顿汤面,也不说谢,偶尔记得,差他们的孩子送一碗给我,我笑笑地接着,也不说谢。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我沉默着、绚烂着,也成长着。每天最好的时光便是我踩在小凳上弯腰炒菜,父亲坐在灶前烧火,不时惊慌地去扶一下我脚下的小凳,见很安全了,就呵呵笑起来。现在去想那段日子,总是首先忆起灶间的那片阳光,10岁左右的阳光,竟然是天长地久的样子。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少年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用纸盒子里的钱交学费,买作业本,也偶尔买点肉做给父亲吃,是恬然的安静感觉。这样的日子让人有种惯性的依赖,像一只鸟的飞翔,没有转弯和阻隔。突然的一天,父亲拖着坏了很多处的车子从废品站回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透着强烈的委屈和惶惑。钱被镇上的小混混抢了,父亲被打了。我安慰了他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这是第一次,然后是,接二连三。父亲越来越惶惑不安,吃饭越来越少,睡觉也很不安稳,经常半夜起来对着窗户呆呆地坐几个时辰。话也不说了,更不笑,脸上眼睁睁地消瘦下来,眼神是不安的游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他往日细缓如流水的生活突然碰上了巨岩,他缓不过神来,难受得紧。那天,父亲去废品站很晚了还没回来。外面一片漆黑,心里一阵阵发毛的我跑出去沿路找。嗓子喊破了,像一面破锣,震得自己心里脑里嗡嗡的,却并没传出多大响声。夜里的村野风吹草惊,自己的脚步声和喊声总会引来一片陌生的声音。我毛骨悚然。最终在一个大水湾边看到父亲的车子,没有人。我立刻就大哭起来,感觉整个人都化成了水在不断地往外流,直到整个人都空了。猛然听到一阵急促水声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哭声被硬生生截断在喉咙里。我望着声音的来处,好久才看清楚有一个人从水里走过来,越来越近,像从水里长出来的一样,水被擦出一片哗哗声,有沉重的呼吸声,近了,又近了是父亲,是父亲!父亲跑过来喘着气抱住我,急急地问:“我得活着跟你做伴,对不对?”我使劲地点头,呜咽不已。父亲立刻笑了,像发现了真理似地说:“怎么样我也不能死,我得活着跟你做伴。”说完就不理不顾地牵着我回家了。一路上他莫名的兴奋对比着我的泪水。那一年我13岁,父亲43。这是我生命中最铭心刻骨的一段回忆。父亲最终也没有去把那架车子捡回来。他不再去镇上了,就在四周围转,谁家田里有草就帮忙拔,有什么活就帮忙干。只是每天都乐呵呵的。再后来,父亲跟着村里的一个民工小组去赶零工。他只扔砖头,从房底扔到房上,要恰恰扔到瓦匠手上,要快,要一时不停。他的胳膊红肿了起来,每天回来我就用热毛巾给他敷,但不很管用,后来学习家务一忙起来,也便放弃了。有时候夜里醒来听到父亲睡梦中沉沉的呻吟,心就一抖一抖地疼,泪流了一脸也不敢哭出声来。父亲很卖力气,对工钱也没有概念,给多少是多少,好在别人不太忍心欺他。生活再一次进入正轨,我可以不用踩小凳子炒菜了,干活也利落了许多,不再需要父亲烧火了。他便转移了目标,每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就抚一抚我的英汉大词典,咕哝几句“小闺女不简单,能看这么大的外国书”,脸上是羡慕和骄傲。我对他笑一笑,他就很欢喜地走了。父亲显然对自己过的日子心满意足,眉眼间都活络了许多。高中我没住校,仍然延续着这种生活,但是日子一天天逼近高考,我开始发慌。我试探着问他:“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念书了,你怎么办呢?”“有多远?是不是有毛主席那么远?”他瞪大眼睛,脸上有我看不出来的表情。我局促地点了下头。他竟然很高兴:“闺女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不简单,我,我在家里等你回来。”表情甚是雀跃。我不想把话题往深里引了,怕他难受,说:“你要干活呢。”他说:“好,干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